周初,樂忠於與粉絲互動的Elon Musk,在Twitter向大眾徵集「火星移民運輸機」的新名字,預示著移民計劃將會突破火星,27號馬斯克將在墨西哥舉辦的國際宇航大會上,公布更多火星移民的細節,發布題為《使人類成為多星球物種》的演說。不過在Falcon 9爆炸原因不明的檔口,再提太空移民,不知道被「忽悠」久了的聽眾朋友們,會不會買單?
馬斯克算是個蠻愛接受採訪的科技創始人,不論是關於他的火星計劃還是電動車,馬斯克都非常喜歡在各類採訪和論壇上探討它們。早在2014年,馬斯克就在接受Aeon雜誌時就提出了「將人類變成多星球生物,以延續物種生存」的觀點,在大家都以為移民計劃八字都沒一撇的時候,馬斯克已經大聲宣布,只有太空移民才能拯救人類。
媒體們更是整日浸淫在一會兒成功回收、一會兒炸翻天的火箭的新聞中,加上馬斯克喜歡在社交媒體上吵架、諷刺、嘚吧嘚的個性,讓人有種關於馬斯克的火星計劃,我好想已經聽了好多年的錯覺。其實,仔細盤算一下你會發現,關於這個關乎人類命運的偉大計劃,我們知道的其實真不多。
不論是移民火星還是其他的星球,火箭、飛船或者太空艙一類的物件必不可少。關於馬斯克的計劃,我們目前明確知道的是,它主要依託於兩個主要的基礎部件:一、巨型火箭;二、 巨型人類運輸機。前者將載著人類的後者送出大氣層,而後者負責將大批量的人類送上火星,這兩個部件,被馬斯克統稱為火星移民運輸機(Mars Colonial Transporter/MTC)。關於這兩個重要部件,SpaceX給了他們一個響亮的名字Big F**king Rocket & Big F**king Spaceship,與遊戲《毀滅戰士》中的BFG、《英雄聯盟》中的BF Sword有異曲同工之妙。
BFR火箭
SpaceX希望建造的巨型火箭,有一個高大上的內部名稱BFR,體型至少或者回超過載人登月的土星五號那麼大。在2015年的Reddit網站的大會上,馬斯克表示,SpaceX一次性發射的BFR會比之前世界上發射到火星上的飛行器的總和還多。巨大的體型和發射數量,都是為了保證馬斯克向the Verge說的「要在火星上早出兩層樓的大別墅」的誓言。
馬斯克曾暗示,運輸機會有一個獨立的火箭內核,而根據Falcon 9的經驗,BFR很可能也具有可回收性。不過,偉大的BFR的造價目前還不可估。
BFS飛船
宇宙飛船個,顧名思義,就是載人上火星的運輸工具。不過,不同於已經由火箭在飛的先例,BFS的具體形態和操作方式暫未可知。不過,巨型飛船降落也將會是一個大問題。火星的大氣層厚度僅為地球的1/100,擁有最先進技術的NASA目前只成功落地1噸重的好奇號,而馬斯克想要的造的100噸重的BFS很可能因為過高的自重,增加超速危險,一頭栽倒火星表面。當然,擁抱黑科技的馬斯克不會因循NASA的步伐,否則2024年的首批移民計劃肯定是要泡湯了。與Falcon 9號的落地方式類似,SpaceX可能在FBS上採用火箭引擎,不過,究竟是讓整個飛船都落地,還是只防線一部分人員、貨櫃落地,可能馬斯克也還在糾結吧。
Raptor引擎
SpaceX從2009年就開始研發一款名為Raptor的巨型引擎(是的,SpaceX家要去火星的東西都是大大大大大)。根據Musk透露的信息,這款引擎會在發射時提供50萬磅的動力,並作為FBS的主要發動機,使用液態甲烷作為燃料。分析家們認為,Raptor之所以放棄了Falcon 9號使用的煤原料,主要因為甲烷可以在火星上,利用地下的冰層和二氧化碳合成製作,也就意味著FBS可以在火星上補充燃料。
Red Dragon 火星貨櫃
人這種脆弱的生物除了需要陽光空氣水外,還需要衣食住行等一系列配套設施,才能鞏固生存。所以馬斯克在今年年初宣布,在2021年人類上星前,2018年SpaceX就會率先想火星運輸一批貨櫃,這一貨櫃計劃被稱為Red Dragon計劃(火星是紅土)。在運輸外,提前測試運輸器能夠安全降落火星表面。而明年SpaceX就計劃將試飛重型火箭。火星的貨櫃計劃每26個月,即地球與火星靠得最近的時候飛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