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啟功學書法:筆畫輕重變化,28字「七大要訣」,楷書字姿更靈活

2021-01-10 麓風軒

當代書法泰鬥啟功先生的楷書,源自經典,又自有面貌,區別於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以其矯健的點畫、精美的結構、優雅的意境而獨樹一幟,深受大眾喜愛。細觀啟功先生楷書,字勢靈活,瘦勁其形,婉潤內蘊,堪稱經典。

啟功先生楷書點畫頓挫、輕鬆自然,亦楷亦行,生動怡人,其中緣由,蘊含筆畫輕重變化的28字「七大要訣」,總結如下,供書友們參考:

主重次輕

在一字之中,相對的筆畫有明顯的主次之分,則主筆重,次筆輕,舉例如「風、業」二字。「風」字可將左撇看成次畫,右邊鉤畫看成主筆,對比很明顯;同樣「業」字的多橫當中,第一橫是主筆,寫得較重,其他是次橫,寫得較輕:

外重內輕

包圍或者半包圍,或者類似結構的漢字,往往將外框的筆畫寫得較重,而將所包圍在內的筆畫寫輕,典型的如例字「國、而」兩字:

疏重密輕

一字之中,有疏有密,則筆畫舒朗的部分應該寫重,筆畫密集的地方應該寫輕,典型的如例字「孫(左疏右密)、集(上密下疏)」,實際上也是通過筆畫的輕重來調節平衡:

少重多輕

一篇或一行當中,筆畫少的字筆畫較重,筆畫多的字筆畫較輕,筆畫的差距越大,輕重的懸殊也大。如例字「小、事」二字:

左重右輕

一字之中,左右兩豎相對,常規寫法是左輕右重,在啟功的楷書很行楷中,大多數左重右輕,如例字「自、裡」:

豎重橫輕

一字之內,橫畫較輕,尤其是多橫的筆畫都比較輕;豎畫較重,特別是中豎,圓潤飽滿,起到頂梁柱的作用。典型如例字「畫、律」二字:

捺重撇輕

一字之中,撇捺相對,應該左邊的撇輕,右邊的捺重。例字「史、更」二字的輕重比對可見一斑:

在唐楷當中,顏真卿的楷書輕重變化較為明顯,而其他楷書的輕重變化不明顯。當代啟功先生楷書,吸收經典,比較注重輕重變化,也正因為此,他的楷書彰顯出溫潤流美,清雅俊健的大家風範。

當然,提醒一句:啟功先生楷書中的以上輕重變化要訣,也不是絕對的,讀者朋友們需要明其要旨,靈活變通,不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則成書奴矣。

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相關焦點

  • 透過柳公權、顏真卿、歐陽詢、金農書法,弄懂楷書筆畫粗細與比例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網友問,楷書書法的筆畫是粗細一致好還是要有所區別好?粗細比例是多少比較好?其實,楷書書法的筆畫粗細是非常重要的(寫成一樣粗就成印刷體了),但具體的粗細比例因人而異,因帖而異,具體跟我們所學所臨摹的字體有關。
  • 如何練習楷書中的筆畫?你只需領悟這八個要訣
    文/彧白 三餘書社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中國書法從發展到成熟,經歷了幾千年的流變,在這個過程當中,由於社會環境以及人文環境的變化,形成了諸多不同的書體,比如秦朝的篆書、兩漢的隸書、魏晉的行草書、唐朝的楷書等等。在這麼多成熟的書體當中,應用最多,受眾最廣,也最為基礎的便是楷書了,但想將楷書寫好並不容易,下面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才能寫好楷書?
  • 書法的筆畫寫到什麼程度才算合乎標準?楷書筆畫又當如何?
    筆畫的構成書法當中的筆畫寫到什麼程度才算合乎標準?換句話說,什麼樣的筆畫是好的,是美的,什麼樣的筆畫不好、不美?我想這個問題,學書法的朋友一定都十分關心,都有此疑問,今天我就對書法筆畫的優劣標準特別楷書筆畫優劣的標準做一個明確的解答與細緻的分析。
  • 書法技巧:楷書最難寫的6個筆畫口訣教程
    楷書是普及性最大的漢字形式,由此構成的漢字藝術,是相對基礎和規律性較強的書法藝術。論其筆畫,主要可分為橫、豎、撇、捺、點這幾大類,論種數常用有27種,而漢字的筆畫總數可達到40種。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12個相對較難掌握的楷書筆畫,並附示例,幫大家突破難點。
  • 書法欣賞| 田英章工楷筆畫賞析與「工筆啟功楷書」的筆法規劃(3)
    啟功體與田式工楷為對中國書法文化的貢獻,對於每一個喜歡書法的華夏大眾都有了太多感受。單獨觀賞啟功體的《自強不息》這幅作品的感覺,可能與一併欣賞田英章先生工筆楷書《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的感覺肯定有所不同。好的是,兩幅作呂都是楷書書體,不同之處則在於啟功大師作品是非工筆書法,田先生則是標準的工筆楷書。啟功大師作品顯示得更為流暢,一氣呵成。
  • 《聖教序》書法解析:「言字旁」四種變化形態,純乾貨分享!
    一、「譯」字、「訓」字如圖,這是一種類似楷書寫法,基本上是按照楷書的結構,只是書寫時更加靈活。可以在「口」字上做一些變化,有時寫得接近楷書,有時可以按行書筆法寫得比較跳躍、隨意一些。二、「謝」字如圖,這是言字旁在行書當中最為簡化和最為常見的寫法(有時也在豎畫上加一點),簡化字中的言字旁就是根據這種寫法而來。這種寫法也可以根據右邊字的大小、形態做一些變化。三、「記」字如圖,這種言字旁草書寫很漂亮,頭部類似楷書寫法,中間一點,筆斷意連,最後一豎一挑,與右邊筆畫相呼應。
  • 學習楷書,搞懂這些基本筆畫的寫法,你會覺得很簡單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我們今天聊聊楷書的基本筆畫。學習楷書最重要的是掌握楷書的基本筆畫,即點、橫、豎、鉤、挑、折、撇、捺,基本上與永字八法相對。楷書的八種基本筆畫可以衍化為多種形式。掌握楷書的基本筆畫,首先要形似,進而神似。
  • 初學毛筆書法,應該選擇什麼字帖?推薦實用《顏體入門楷書》
    很多朋友諮詢:初學楷書,應該選擇什麼字帖?麓風軒推薦一本《顏體入門楷書》,是專門針對初學者的。顏真卿是唐代中期傑出的政治家、書法家。他創立的「顏體」楷書與趙孟、柳公權、歐陽詢並稱「楷書四大家」,和柳公權並稱「顏筋柳骨」。
  • 學習楷書的入門教導字帖,筆畫運筆技巧教程,寫好楷書的優質好帖
    筆畫是一個字形成的重要基石,也是書法書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也就是說要想寫好書法練好筆畫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但是怎樣才能練好呢?無外乎最好的方法就是臨摹,只有臨摹才能掌握其中的奧秘精要。這也是書法學習的必經之路,若是不臨帖書法的進步和發展都是有很大阻礙的。所以我們還是從基礎學起,了解一個字的特殊構造。
  • 學習書法,掌握這幾種入筆方法,筆畫更有變化
    學習書法掌握基本的筆法才可入門,筆法是對筆畫書寫的綜合技巧,書寫形態各異的筆畫及變化離不開筆法的使用,書寫筆畫不能控制,形狀不能控制就說明對筆法毫無概念,熟練掌握筆法的前提要對入筆有清楚的認識。書法筆畫由橫,豎,撇,捺,提,折,勾和組合筆畫形成,每種筆畫都離不開起筆的過程,正確的起筆能精準書寫可控的筆畫形態,而且多種變化的起筆讓字形更加生動,形態各異。
  • 學習書法,分享形態相近的兩種書體,楷書與行書的區別
    學習書法,分享形態相近的兩種書體,楷書與行書的區別 文/成長新視點 楷書和行書,是我們日常常用的兩種書寫字體,行書在一定意義上是楷書的快速寫法,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有書體來源、筆畫風格、章法結構和運筆筆法四個方面。
  • 書法有法,瞧王羲之寫法30條
    寫好了偏旁,書法也就成了一半,偏旁沒有固定的寫法,不同的字組合方式就不一樣。以下僅列「二王」書法中的部分典型部首,以供讀者參考。 1.「十」部 這一部首書寫時要注意不同的起筆方式、連帶方式,以及橫與豎的不同組合方式。
  • 楷書最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2)橫: 橫畫要注意在平直的基礎,上關注左右的鼓側、輕重關係。千萬不能寫得完全水平,形體呆板。書寫時還要注意筆鋒入紙的方向,有自左上向右下、垂直入紙等不同的起筆方法。藏鋒的動作也有虛有實。運筆過程中要注意提按對筆畫粗細的影響。收筆時筆鋒微微提起,再往右下略頓,隨勢往左,上提起。動作要乾淨利落,切不可拖沓。
  • 一般行書和楷書的筆畫,有嚴格的講究嗎?
    有人問我,一般的行書和楷書的筆畫有嚴格講究嗎?我認為行書和楷書其實是非常講究筆畫的,這種講究可以體現在中國書法家對於筆法的要求和掌握上。所謂的對於筆畫的講究,其實就是對於筆法這一個要求和掌握上。不摻雜感情、沒有波動的筆畫就想沒有波動的心電圖,都變成直線了那肯定也就沒有生氣了。二、忌呆板重複但是又忌故意變化書法中有一句話叫做「燕不雙飛,蠶不二設」。
  • 硬筆楷書筆畫,「橫」的4種書寫實用技法
    中國漢字構成是由基本筆畫或偏旁部首組合而成的一種特殊字體,由此每一位書法愛好者及書法家都曾練習過楷書,楷書是基礎,是進階行書、草書的一個必然過程。在楷書的練習中,首先就要對基本筆畫有所認識,其次結構掌握,用筆方法……章法等等。
  • 初學書法,為什麼柳體字難學好?
    初學書法,不少人對柳公權的楷書字體忌諱莫深,認為他的字體是四大楷書字體裡面,最難學的一種。其實,柳體字沒有像有些人說的那麼難學,只要把握好如下學習技巧,寫好柳體字就會事半功倍。書法貴在多臨摹多聯繫第一,柳體的用筆方法:柳體字方筆圓筆並用。那麼什麼是方筆呢?就是指在起筆和收筆當中,以及在筆鋒轉折之處有稜角出現呈方形。而圓筆又是怎麼理解呢?圓筆就是指那些外觀看起來渾圓豐潤的筆畫。
  • 硬筆楷書常用字,筆畫、部首、結構,在單字中總結提升!
    內部的「付」字,撇畫較短,豎畫較長。「寸」字的豎鉤,用筆較重,不要超出廣字頭的範圍。最後的點畫,是點睛之筆,注意和首點的對正關係。二、羅「羅」字的四字頭,這裡兩端斜豎造勢,下部不封口,這是照顧以下部分的筆畫較多。同時也說明,即使是楷書,也應適當追求筆畫的變化,不是完全刻板的一體一勢。知道規則是基礎,在基礎之上,我們要在實踐中掌握變化。
  • 書法大家劉小晴,楷書創作諸葛亮經典文章,筆法俊美秀逸,真書法
    楷書創作的慣用方法及楷書的定心簡述:楷書創作中,要突破唐楷慣用的創作方法,就要克服碑刻中的刻板、雷同現象,按照現在的書法發展觀來全視書法藝術,雷同就是一種抄寫,與創作創新有距離,在創作中要突破碑刻痕跡的制約,大膽與手寫體融合,適當「牽絲映帶」,以便增加靜中有動的感覺,臨寫過去的碑刻作品,很難做到「不得重改」,只有借鑑簡帛書的用筆,才能做到「不得重改」地以筆寫字,孫過庭《書譜
  • 「愙齋書法」楷書基本筆畫詳盡解析學習必用
    06-19 06:07:04 來源: 你給我的心安 舉報   《毛筆字帖書法
  • 行書偏旁部首,寫一手好字就得用這種方法!
    「丷」部 這一部首的寫法承接關係明顯,書寫時尤其需要注意兩點位置的錯落關係和筆畫的輕重變化。 3.「乚」部 這一部首在書寫時,一是要注意長短搭配的不同,一是要注意它的收筆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