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分享形態相近的兩種書體,楷書與行書的區別

2021-01-15 騰訊網

學習書法,分享形態相近的兩種書體,楷書與行書的區別

文/成長新視點

楷書和行書,是我們日常常用的兩種書寫字體,行書在一定意義上是楷書的快速寫法,它們之間的區別,主要有書體來源、筆畫風格、章法結構和運筆筆法四個方面。

一、書體來源不同。

楷書和行書,都脫胎於隸書,從隸書演化而來,兩者既有關聯,又有形同。隸書的產生始於秦代,漢魏風行,為楷書奠定了基礎。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所云:「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隸率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關。」

隨著時代進步,人們交往頻繁,隸書不能適應快捷要求,於是出現了所謂的「急就章」的章草,進而是真書、行書、草書。

1.楷書。始於東漢,也叫真書、正書、正楷,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是我國發展時間最長的一種書體。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練習容易,一般作為入門書體,其上可追篆隸,下可及行草,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楷書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和歐陽詢的作品最為著名,是很多人臨摹的範本。如柳公權作品《玄秘塔》。

2.行書。始於漢末,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最常用和最實用的書體,是為了彌補楷書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以辨認而產生。所謂「不真不草」,就是「行書」。行書以宋代最為著名,行書又分行楷和行草,行楷多用楷意楷法,行草多偏草意草法。如書聖王羲之的行楷作品《蘭亭序》為書界千古名篇。

二、筆畫風格不同。

1.楷書筆畫是靜態的。楷書的筆畫,按照均衡、平實、工整等基本結字要求擺放,筆畫線條講究粗細一致、直來直去,筆畫本身要求堅勁有力度感。一幅字必須保持統一筆調,或肥勁或瘦硬或方或圓或向或背。在表面上看,楷書的筆畫是靜止的,筆畫之間的呼應感不強。如顏真卿作品《多寶塔》。

2.行書筆畫是動態的。行書的筆畫可以千變萬化、粗細不一、長短不同,猶如流水般無所拘束,隨勢而走。行書除了要求筆畫有質感,堅韌遒勁之外,更要求筆畫之間相互呼應,彼此意連而形不連。

欣賞行書作品,可以順著一個字的起始筆畫依次運動,能感受到貫穿於筆畫之間的那種強烈流動感。

如蘇軾作品《歸安丘園貼》。

三、章法結構不同。

1.楷書結構嚴謹。楷書章法和諧,篇幅中的字體風格統一,字體大小相同。在單字結構上,講究橫平豎直、分布均勻、錯讓呼應、主次有序、輕重平衡。書寫時,必須嚴格遵守間架結構和分布規律,不能隨意改變筆畫之間的距離、留白等。如歐陽詢作品《心經》。

2.行書形態散漫。行書的篇幅字體風格各異,大小不同,不但筆畫擺放自由隨意,而且形態也千差萬別,就像人的面孔,找不到兩個完全相同的風格。

四、運筆方法不同。

1.楷書筆法固定。楷書中所有的筆畫都是孤立的,一個筆畫完成後才開始另一個筆畫,筆畫與筆畫之間沒有任何連帶關係,要求用筆起、提、按、轉、收必須乾淨。主要特點是筆畫齊備,有點、橫、豎、撇、捺、挑、折和鉤等八種。

如趙孟頫作品《湖州妙嚴寺記》。

2.行書筆法隨意。行書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連帶筆法,強調呼應關係,行書筆畫可以隨意相連,也叫連筆。行書的特點是連寫帶拖寫出來的,更進一步說,行書相對於楷書來講,筆畫誇張,使字的個性特點更明顯,有的筆畫可能會一筆帶過或省略。如趙孟頫作品《吳興賦》。

相關焦點

  • 「字體」和「書體」有何區別和聯繫?
    學習書法不僅僅在「練上」下功夫,還應在「讀上」下功夫。因此,書法基礎理論知識對每個學書愛好者都是必修功課。比如有些人練了多年書法,但對「字體」和「書體」的基本概念混淆不清,其實兩者有聯繫但又有區別。先從概念上看,通常我們把構造上符合一定的共同原則,點畫形態及其組合方式具有共同特點的一類文字稱為一種字體。就中國漢字而言,以「六書」為原則而形成的字體,如甲骨、大篆、小篆等,書史上都屬於古文;自隸書以後,漢字就成為單純的文字符號,如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稱之為今文。可見,字體是專指文字發展變化中出現的各種特定的體式。
  • 中國書法的五種書體常識
    一般說書法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每一大類又可細分。了解區別有助於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深廣內涵。篆字分為大篆、小篆兩種。隸書盛行於漢朝,成為主要書體。作為初創的秦隸,留有許多篆意,後不斷發展加工。打破周秦以來的書寫傳統,逐步奠定了楷書的基礎。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統一下,是漢代隸書逐步發展定型,成為佔統治地位的書體,同時,派生出草書、楷書、行書各書體,為藝術奠定基礎。漢隸在筆畫上具有波、磔(zhe)之美。
  • 怎樣才能寫出一手漂亮的行書書法?四個方法少不了
    行書書法不僅是人們日常使用較多的一種書體,而且,行書書法最容易被大眾所認可。不過,如果寫不出行書書法的味道和感覺,也是最容易被人們所能鑑別出來的。行書書法學習起來相對於楷書來說,更為簡單一些,這是因為行書的某些筆畫可以一筆帶過,省略了楷書中的筆畫要求。
  • 行書與楷書筆順可不同的一點思考
    行書與楷書的筆順相同嗎?我的答案是筆順不一定相同。一般認為行書是楷書的快寫而已,筆順是相同的,行書多出一些牽絲和快速性是與楷書的區別。我想這裡有一個認識誤區,那就是認為先有楷書,再有行書,故而筆順應是相同的(小學生開始學的是楷書,然後逐漸為了加快書寫速度,增加牽絲連帶,以為就是行書),若從中國書法字體的發展史上分析,我們就能離清這個觀念,文物考古界與書法界的專家認為自漢代隸書定型化的同時也產生了楷書,行書和草書。近代出土的《威武醫簡》、《居延漢簡》、《流沙墜簡》中類似今日行書、楷書的字,比比皆是。
  • 書法之門從這裡開啟
    如果不是漢語言專業相關的書法愛好者,哪怕他練習超過一年,要正確寫出篆字,很多時候都不得不求助於專門的篆書字典。因為字形相對陌生,那麼我們在日常練習篆書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將有限的注意力更多地投放到字義之上,而減少了對書寫本身的關注。 也就是說,要學習一樣新的東西,那麼這項新的東西與舊的已掌握的東西,越相近,所具備的共同元素越多,我們就越容易學會。
  • 《如何看懂行書》:看不到,就寫不到,如何眼手並進地學習行書
    在書法篆、隸、楷、行、草五體中,由楷書過渡到行書是現在很多人學習的主要方向,在各類比賽和展覽中,行書也佔據了極大的比例,可見行書在現今書法界的地位舉足輕重。行書學習現狀行書與篆隸不同,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它的識讀性更高,加上很多人把行書簡單地理解為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書寫的「連筆字」或「連草字」,於是很多人就以為行書入門簡單,上手會很快。
  • 《聖教序》書法解析:「言字旁」四種變化形態,純乾貨分享!
    今日繼續王羲之《聖教序》技法學習,麓風軒本講王羲之《聖教序》中「言字旁」寫法講解。言字旁是漢字當中最為常見的偏旁之一,在《聖教序》中出現非常之多,也寫得非常精彩。麓風軒現將其歸類整理,並對書寫要領進行講解,希望對書友們有所幫助。
  • 90後青年書法家鮑威,精美書法作品欣賞,行雲流水,年少有為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書法的學習,特別是書法入門的學習。按照書法家的理論,學書法就必須從楷書學起。則固然是正確的,但是很多的書友表示就是簡單地把字寫好,並不想從楷書學起,而是想從使用較多的行書開始。
  • 「篆、隸、楷、行、草」這五種書體的起源和特點
    中國書法在久遠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民族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深厚的傳統。一般來說書法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每一大類又可細分。了解區別有助於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深廣內涵。(一)篆書篆字分為大篆、小篆兩種1. 大篆
  • 漢字書法的演變和發展
    文字的出現使人類的文明邁出了一大步,從最初的佔卜、記事到如今的日常生活,工作學習,探索交流所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一種語言。漢字的形成經歷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七中書體,奠定了漢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博大精深的藝術精華。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文化瑰寶與精神財富。
  • 一次性把書法五體說明白
    中國書法在久遠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民族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深厚的傳統。一般說書法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每一大類又可細分。了解區別有助於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深廣內涵。
  • 文化趣史丨「篆隸楷行草」的來歷、區別
    文化趣史丨「篆隸楷行草」的來歷、區別中國書法在久遠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民族藝術,具有鮮明的特色和深厚的傳統。一般說書法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每一大類又可細分。了解區別有助於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深廣內涵。(一)篆書篆字分為大篆、小篆兩種。1.
  • 書法治亂與朱復戡書論
    多年來,書法學習其實存在著一個誤區,即將楷書視為書法學習的唯一正道。這也正是張文的論點,認為「楷書最見功力,是書法的基礎,也是『真』功夫」,並強調說:「此乃書法之正路也。」這一觀點,或許源自於這樣一條學書路徑:楷行草。認為在寫好楷書的基礎上,稍加連筆就是行書,在行書的基礎上,再潦草得厲害一點,就是草書了。因此說,楷書是基礎的基礎,太重要了,要想寫好行、草,必須學好楷書。
  • 一般行書和楷書的筆畫,有嚴格的講究嗎?
    有人問我,一般的行書和楷書的筆畫有嚴格講究嗎?我認為行書和楷書其實是非常講究筆畫的,這種講究可以體現在中國書法家對於筆法的要求和掌握上。所謂的對於筆畫的講究,其實就是對於筆法這一個要求和掌握上。下面就想細說一下具體有哪些要求:一、不要橫平豎直我想,這是無論楷書中還是行書中,都需要掌握的一條重要的原則。行書一般很少有人會這樣寫。但是也有個別的人覺得行書需要寫的橫平豎直,如果你是那樣想的,那麼建議你還是不要學習書法了,重在參與吧。為什麼不能寫得橫平豎直呢?因為在書法中,橫平豎直就代表了呆板,沒有生機。
  • 著名書法家陳阿新,創新行書書作欣賞,筆法蒼勁結字新穎,好書法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當代書法創新的字體中行書和草書算是創新字體的主要攻克對象,楷書在創新方面顯得舉足不前,這不是對楷書的放棄,而是真正能把楷書寫得有個性的書法家極少,就更別說楷書創新了,能寫好就不錯了。行書和草書的創新主要還是其筆畫構造及行筆的特點,而導致書法創新的書法家更傾向於這兩種字體。行書變化重韻律,基本筆畫要重,牽絲卻可細可無,層次分明。
  • 劉小晴老師楷書創作國學經典,字字雄健雋秀,網友:這楷書好靈動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楷書筆法的弊端及楷書的傳統審美簡述:楷書的流弊是我們必須重視並克服的,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其他書體來彌補,最好的選擇篆書或隸書,然後再學行書或草書。
  • 如何理解「行書快寫,楷書慢寫」的提法呢?
    漢字的書寫演變是向簡潔、快速、便捷的方向發展的,篆、隸、真、行、草也就是書法的演化結果!楷書由隸書往方正、整齊方向演變而出,具有法度,可做楷模!行書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也是由篆、隸演變而來,楷書書寫不便捷,章草則有隸書的波磔,所以行書應時而產生,相比楷書多了映帶勾連,書寫快速!
  • 書法入門:高清動態圖教你寫楷書、行書、草書三大字體技巧
    隨著書法受到越來越多朋友的關注和喜愛,網上有著大量關於書法技巧、書法字帖的交流文章。但那些都是針對一些有功底的朋友,以後酸棗君都會定期更新一些動態書法寫作技巧的文章,以便給那些剛入門的朋友一些實質的幫助。
  • 22個高難度的木字旁漢字,左右結構行書的書寫示範,學行書必藏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書法常用的字體為楷書、篆書、隸書、行書、草書,不論是這五種書體的哪一種都離不開漢字的結構,漢字的結構又分為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以及獨體字。
  • 一次性把書法五體說明白!
    隸書盛行於漢朝,成為主要書體。作為初創的秦隸,留有許多篆意,後不斷發展加工。打破周秦以來的書寫傳統,逐步奠定了楷書的基礎。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統一下,是漢代隸書逐步發展定型,成為佔統治地位的書體,同時,派生出草書、楷書、行書各書體,為藝術奠定基礎。漢隸在筆畫上具有波、磔(zhe)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