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出生中國孩子更成功?!美權威機構發表了篇研究論文...

2021-01-10 環球網

圖註:中國的生肖順序——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美國「石英」網9月10日報導,原題:龍年出生的中國孩子比同代人更成功 在J.K.羅琳所著的《哈利波特》系列中,霍格沃茲魔法學校的學生會被分別分配到4個學院,每座學院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格。這項工作由「分院帽」來完成,這頂帽子具有感知能力,它能夠探究人的心理,進而判斷新生是屬於代表勇氣的格林芬多學院、代表野心的斯萊特林學院、代表忠誠的赫奇帕奇學院,還是代表智慧的拉文克勞學院。但霍格沃茲的校長自己也擔心分院帽的安排並不是預測,而是直接影響學生的發展。阿不思鄧布利多沉思道,「有時我覺得(分院帽的)論斷下的太早了。」

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傳統做法,即根據出生年月、星座等各種信息來判斷孩子的個性和未來道路。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目前發布的一項論文顯示,現實世界真實版的「分院帽」比我們想像的更具魔力。事實上,鄧布利多可能是對的:早期的定性論斷可能會讓某一類孩子具有巨大優勢。

該論文關注的是與中國的十二生肖,即十二年一輪迴的動物形象們有關的迷信思想,每一種動物對應一年: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一千年前,生肖提供了一套辨識人們何時出生的簡單體系。如今流行的迷信思想則認為,孩子長大後就會表現出來其生肖所代表的個性特點。

自然而然,某些動物就具有比其他動物更吸引人的品質。人們認為出生於龍年的人——包括1964年、1976年、1988年、2000年,以及2012年——是強大、有力、勇敢和幸運的。這種迷信觀點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在部分地區,夫妻們會紛紛在祥瑞之年的前兩年選擇結婚,以便有足夠的時間懷上龍年出生的寶寶。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經濟學家納西莫坎和韓宇(Han Yu)根據對1979年至2013年的婚姻數據分析,發現龍年之前的兩年結婚的夫妻更多,以期有足夠時間懷上龍年寶寶。可以肯定的是,在最近的兩次龍年,2000年和2012年出生的嬰兒數量比前一年要多得多。

如今這種龍年寶寶規劃熱潮存在一個明顯問題,根據供求法則,龍年出生的孩子將為爭取緊缺的資源而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從就醫和師資、到頂尖學校名額,最終再到工作崗位。換句話說,龍年出生的人可能不如同齡人那麼容易成功。

奇怪的是,經濟學家的發現正好相反。這項研究調查了出生於1987年至1989年間在北京15所大學上學的5000名學生。通過隨機調查問卷,龍年出生的孩子在十分關鍵的高考考試中得分比同齡人更高。

另一項調查數據——於2010年至2013年間面向中國134個城市和鄉村地區進行的一項社會調查——表明,比起其它年份出生的人,龍年出生的孩子比非龍年出生的孩子獲得本科學位的可能性高出11個百分點。這些結果也適用於考慮父母社會經濟和就業狀況時。

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心理上的影響。畢竟,那些龍年出生的孩子被不停地灌輸自己有多麼獨特和幸運,容易變得自我感覺良好。這會使他們在課堂上信心倍增,並且更具職業發展的野心。

針對另一群龍年出生的孩子,研究報告作者對全國1.3萬名出生於1996隻2002年的中學生進行了一項測試。測試的內容是學生的學科掌握能力和認知能力,同時也在自尊心和未來期望上設置了一些題目。龍年出生的孩子並不認為自己比其他學生更容易成功。他們的自尊心水平也一般。並且,他們在多數學科成績和認知能力上也不比同齡人更優秀。

那麼,若不是生肖所致,又如何解釋龍年孩子的成功呢?答案似乎與他們自豪的父母不無關係。上述針對中學生的測試涉及的問題異常全面,還問到了諸如壓歲錢和所做家務等小事。第一個問題就是,父母對於孩子的希望和期盼。

據調查人員稱,對龍年出生的孩子,父母更期望他們的孩子能夠學習優異、獲得成功。父母們也為此花費頗多。龍年出生的孩子父母不僅有著宏大夢想,他們還更傾向於讓孩子早一年入學幼兒園並多多與老師接觸。他們給孩子的壓歲錢更多,並且儘量不讓孩子做家務。

這些都於龍年出生的孩子非常有益。但是那些在其他11個生肖年份出生的人又如何呢?就如《哈利波特》所展現的一樣,人們當然可以衝破角色限定、規劃自己的道路。只是那裡的巫師們所需要反抗的只是一頂帽子而已——而現實中卻是沉甸甸的來自父母的期盼。(實習編譯:楊錦華 審稿:田瑞哲)

相關焦點

  • 龍年出生的孩子更有出息?美研究機構發論文:真的
    在一些人眼裡,龍年出生的「龍子」會比其他生肖屬相的孩子更有出息。   「望子成龍」的父母們用心良苦,但他們的孩子真的能順利成長為「人中龍鳳」嗎?特別是又一大批「龍寶寶」將在明年迎來高考的檢閱,「龍爸龍媽」們此時心裡估計有點忐忑吧。   每經小編發現,就在22日,美國國家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龍年出生的中國孩子,在學業成績上的確勝過了其他生肖屬相的孩子。
  • 真優秀:她3年發表論文28篇,40多個獎,被評為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近三年,學業成績年級排名第一的劉燚發表了學術論文28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3篇(第一或通訊作者SCI論文9篇);授權及公開國家發明專利8項,授權軟體著作權6項;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並做大會報告12次。她還受邀擔任巖石工程專業權威SCI期刊、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會刊IJOG和著名SCI期刊、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學會會刊BOEG的審稿人。
  • 美專家欲用統計學方法證明「龍寶寶」比其他孩子更有成就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9月10日網站報導,這項研究重點分析了圍繞中國的黃道和十二種屬相的說法。報導稱,一千年前,黃道提供了一種確認一個人什麼時候出生的簡單體系。後來出現的一種普遍的迷信說法認為,一個孩子長大後的性格與他們出生年份的屬相有關。當然,有些屬相的特點比其他一些更受人喜歡。
  • 中國將出現龍年嬰兒潮:孩子會面臨更激烈競爭
    12年前,當Alicia Loo懷孕時,她老公一家可高興了——因為孩子會在龍年出生。跟世界上大部分華人一樣,他們認為這是好兆頭。
  • 論文買賣生意「風生水起」:有人花10萬買兩篇
    2010年年初,《長江日報》刊發一則報導,披露了武漢大學瀋陽研究團隊的發現:買賣論文在我國已形成產業,2009年產值高達10億元人民幣。而且,這還是保守估計。  現在在百度上以「發論文」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排名靠前的幾家網站中,均有客服表示可以「代寫」「代投」。  更有門路的機構,則直接打入了科研人內部。
  • 宜昌ISTP論文發表多長時間能檢索
    《Nate》雜誌向來以發表論文聞名於世,而這些步驟正是其成功的基礎。  7計量單位和單位符號應採用國際單位制、國際單位名稱和代號。如μm、mm、km、mg、g、kg、ml、L、h、min、s、iv、ip、ig、sc、po、IU、mol、mol/L等。
  • 長春應化所2019年度科技論文產出持續位居全國研究機構前列
    12月29日,一年一度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統計數據,2019年度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科技論文產出再獲豐收,持續位居全國科研機構前列。2019年,國際論文被引用6986篇,被引次數267985次,持續位居全國研究機構第1名。2019年,SCIE資料庫收錄論文數量位居全國研究機構第6名。2019年,Ei資料庫收錄論文量位居全國研究機構第4名。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賈子堯【來源:中國吉林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復旦大學物理學院5名青年教授發表CNS主刊論文
    中國高校大革新2000年開放的人才政策在2000年國家設立科技興國的大方針下,對高端科研人才提出了許多優惠政策,特別是面向海外優秀青年高端研究人才,中國派出了人才,成為了人才引進國,如果要表徵中國大學的進步,就用CNS高級主要刊物的數量來說明,2000年左右,中國所有大學的研究機構只發表了
  • 荔枝說:孫楊論文研究自己?盤點大佬們的畢業論文神操作
    編兒估計,國外所有對手已經迫不及待想看這篇論文了2333……  畢業論文研究自己,孫楊當然不是第一個。  除了體育界,這些大佬的畢業論文也hin有意思~  黃霑:《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  黃霑,這個名字你不一定熟悉,但他的歌,你一定不會陌生。《上海灘》、《滄海一聲笑》、《男兒當自強》、《倩女幽魂》、《長路漫漫伴你闖》、《我的中國心》的歌詞,全部出自他手!
  • 自然指數AI增刊:中國在人工智慧(AI)應用研究上居於主導地位
    增刊中的自然指數分析聚焦於指數所追蹤的82本高質量自然科學期刊上發表的AI相關文章的數量,主要關注的是AI應用於化學、物理、生命科學、地球與環境科學這一廣泛研究領域的情況。自然指數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期間,美國居於榜首,英國、德國和中國分別位居第二、三、四位。但中國的自然指數論文數量不斷增加。
  • 學術頭條:美國14歲中學生研究新冠獲獎,諾獎得主涉嫌造假論文增至...
    印度研究顯示:康復病人無抗體後仍會再次感染新冠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ICMR)主任Balram Bhargava介紹,有多項研究表明,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之後產生的抗體可持續長達五個月,但是,如果抗體從體內完全消失,人們還會重新感染。權威機構研究結果顯示,一般患者體內的抗體從最初感染到抗體枯竭的時間一般是100天。
  • 口腔科SCI論文大數據分析「2021」
    1,口腔科論文概況口腔科領域已經發表了324,874篇Medline收錄文獻;其中2020年發表了33,902篇論文。我們對其中最新發表的10,998篇論文進行大數據分析。根據口腔科領域2020年發文3.39萬篇的總量,下面針對全球的數據大都是今年最近4個月論文分析結果。
  • 電子顯微學權威朱溢眉獲201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朱溢眉教授是世界電子顯微學領域的權威和領軍人物,國際著名材料物理學家。他在尖端顯微物質結構測試設備和分析方法領域取得重要開創性成果,推動了物理、化學和材料等學科發展,提升了人類在原子尺度、超快時間分辨、表面及原位物質觀察的水平,迄今共發表論文500餘篇,獲引用18000餘次。他多次受美國政府委派組織科學設備方向藍圖會議,為世界基礎科學儀器和設備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 蒙格斯智庫:屬龍的孩子更聰明?
    龍是中國文化中吉祥和權力的象徵。在中國也有「望子成龍」一說。中國很多人認為在龍年出生的嬰兒比其他年份的嬰兒會有更好的命運。2017年8月發表於《美國國家經濟研究》(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NBER)的論文對此展開了分析,其研究者包括來自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Naci H Mocan和Han Yu。
  • ISTP期刊是什麼等級的期刊,發表需要多少錢一篇?
    2) 構思論文布局,要力求結構完整統一在對一篇論文構思時,有時會發現需要按時間順序編寫,有時又會需要按地域位置(空間)順序編寫,但更多的還是需要按邏輯關係編寫,即要求符合客觀事物的內在聯繫和規律,符合科學研究和認識事物的邏輯。但不管屬於何種情形,都應保持合乎情理、連貫完整。
  • 碩士學位論文英文摘要寫作研究述評
    隨著中國學術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英文作為國際通用語的不斷發展,大多數學術論文期刊的發表都要求作者提供相應的英文摘要,碩士學位論文作為學術思想傳播的主要陣地,其英文摘要更是不可缺少的。現今關於碩士學位論文寫作的相關研究主要有:藉助特殊目的英語體裁分析法來分析結構,如語步;分析語言特徵,如模糊限制語策略;分析母語寫作者以及非母語寫作者的英語論文摘要寫作;動詞語態、時態和第一人稱代詞的使用情況等。
  • 學術頭條:卡介苗對預防新冠無效,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布,新方法...
    以色列大樣本研究:無效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美國醫學雜誌》(JAMA)在當地時間5月13日刊發的一項來自以色列的研究顯示:童年階段接種卡介苗,對成年後避免新冠侵害並無幫助。論文團隊來自以色列沙米爾醫學中心微生物組研究中心。
  • 2018中國最好大學排名方法(軟科)
    「中國最好大學排名」綜合排名的排名對象是1243所大學中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大學:   當年在高考文史類、理工類本科招生人數不少於100(2016);   近5年發表論文總數不少於100篇(2012-2016);   當年有本科畢業生(2016)。
  • 2019年科學家都在研究哪些熱點?
    一年一度的「Altmetric百篇論文」榜單包含了2019年在線關注度最高、討論最廣的研究,這些線上平臺涵蓋專利和公共政策文獻、主流媒體、博客、維基百科以及社交媒體等。今年的前100篇論文涉及許多主題。其中,世界氣候緊急狀態的殘酷真相、疫苗對公共衛生的重要性以及人工智慧的發展收穫了最多的關注。
  • 進入中國12年,關於萬維望遠鏡的研究竟然已有這麼多?!
    1  41篇萬維望遠鏡論文分布:  期刊論文25篇、學位論文10篇、國際會議論文6篇  按照論文發表刊物類別分,41篇論文中,有10篇學位論文,25篇期刊論文,6篇國際會議論文。其中10篇學位論文由3篇本科畢業論文,6篇碩士學位論文,1篇博士學位論文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