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6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天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的對口幫扶下,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老集寨鄉衛生院中醫科已經初具規模,造福著一批又一批當地百姓。
午後,暖暖的陽光透過玻璃灑進老集寨鄉衛生院中醫科診療室。診療室內,衛生院中醫醫生丁曼正在為一位兩歲的小朋友進行推拿。一邊推拿,丁曼一邊向坐在一旁的母親詢問著孩子近來的情況。
「孩子現在吃飯比以前好多了,大便也正常了。」說到這裡,年輕媽媽的臉上綻放出笑容。
然而在三個月前,老集寨鄉衛生院中醫科還幾乎是一片空白,直到去年10月9日,長寧區天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三位醫生來到這裡。
「剛來到老集寨鄉衛生院時,我在全科門診的小朋友中宣傳小兒推拿,但效果甚微。家長們對小兒推拿幾乎是完全陌生的,認為小朋友感冒發燒咳嗽就應該吃藥掛水。」天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康復科醫生顧玲回憶道,「好在衛生院的醫護人員對小兒推拿有一定的認識,也表示出很大的興趣。於是,我們便號召家裡有小朋友的醫護人員都把孩子送過來做小兒推拿。」
怎樣才能讓這裡的老鄉們看到推拿的過程,並對之產生興趣呢?
於是,顧玲與衛生院唯一的中醫醫生丁曼商量後,決定把小兒推拿診室放在候診區隔壁。推拿診室與候診區隔著一扇玻璃窗,候診區的家長和小朋友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治療過程。
這個做法果然起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不僅衛生院的醫生和護士們紛紛過來圍觀拍照拍視頻,並在朋友圈轉發,一些帶孩子來看病的家長也跑過來詢問這推拿可以治療什麼病。
「在身上推幾下就能治病?這個太神奇了,比讓孩子打針吃藥好,下次我們也來試試。」於是接下來的幾天裡,來嘗試小兒推拿的小朋友多了起來。
「有一位4個月大的嬰兒,剛來時咳嗽很嚴重,常常咳到吐奶。第一次推拿後好轉了很多,第二次症狀基本消失,推完第三次便完全康復了。」顧玲告訴記者,隨著大家對小兒推拿的了解和認可,那些有著感冒發熱、脾虛納差、腹瀉、發育遲緩等病症的孩子也在家長的帶領下來到衛生院,希望接受小兒推拿治療。
「我們在這裡只是暫時的,想要惠及更多百姓,就要讓當地的醫生學會推拿技術。」於是,顧玲在繁忙門診工作的同時,還把自己的工作經驗分享給丁曼醫生,向她詳細介紹了小兒推拿的基礎知識、基本穴位和常用手法,同時在小兒推拿門診中邊教學演示邊實踐練習,而有一定推拿基礎的丁醫生很快就掌握了小兒推拿的常規治療方法。
為了能更好地將小兒推拿門診持續開展下去,顧玲還和丁曼籤署了「結對子 師帶徒」協議,定期進行線上教學和溝通。
除了小兒推拿,在老集寨駐點的10天裡,天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三位醫生還協助鄉衛生院開展了中醫內科、針灸等服務項目,到小學為孩子們宣講口腔保健知識和用眼衛生知識,並為孩子們贈送護齒用品。
「長寧區的幾位老師雖然在我們衛生院只待了10天,可卻讓我們的中醫工作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師們不僅從中醫診療、針灸、小兒推拿幾個方面給予我技術上的指導,還為我們衛生院帶來了一些中醫設備。如今,我們衛生院的中醫科已經可以正常運轉,除了我之外又增添了一位護士,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對我們的認可度越來越高。」丁曼醫生對記者說,天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三位醫生,是她2020年最美的相逢。
猜你喜歡
美美噠!長寧這裡真的有「七彩虹橋」……外環綠道這條「遊客隧道」重新啟用啦!新年伊始,區委向老領導通報工作,聽取意見建議長寧2021年的第一臺加裝電梯開工了!長寧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精編版)圖片由天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
記者:趙 立
原標題:《這群長寧人把「手上功夫」帶到了邊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