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珍品,詩經楚辭源遠流長,唐詩宋詞光彩奪目,漢魏六朝的詩歌也是精彩絕倫。每當讀到劉邦的大風歌,都給人以叱吒風雲、氣壯山河的感覺。每次吟誦漢樂府的陌上桑,也都能感受到作品新穎的構思、弘麗的文辭。
南北朝的謝朓更是一位傑出的山水田園詩人,作者深入體察,並準確捕捉自然界中富有情趣的事物。他的作品蛻去了謝靈運詩歌中的繁蕪和玄言成分,變得更加精工典麗。下面介紹謝朓的一首名篇,層次井然,又不顯呆板,李白讀完也擊節稱讚。
遊東田
南北朝:謝朓
戚戚苦無悰,攜手共行樂。
尋雲陟累榭,隨山望菌閣。
遠樹曖阡阡,生煙紛漠漠。
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
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
東田是建康有名的遊覽勝地,西臨富麗豪華的臺城,北傍龍蟠虎踞的鐘山,東靠紆迴迤邐的青龍山,南有熱鬧繁華的秦淮河。居中的湖水中遊魚成群、碧荷覆面,更是意態萬千。謝朓在建康時,經常到東田去遊覽。
這是一首記遊之作,開頭兩句交代了出遊的原因和目的,詩人不是單純地欣賞山水,還寄託著憂讒畏譏、遠害避禍的思想情緒。謝朓雖是出身世家豪門,但也時常受到排擠和陷害,他還常說自己就像鳥雀怕蒼鷹搏擊,菊花怕嚴霜摧殘。
詩人愁悶難解,於是便和朋友一起外出遊玩。詩人一旦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圖畫般的美景立刻就激發了他的強烈遊興。「尋雲陟累榭,隨山望菌。」為了尋覓變幻無常的彩雲,他登上一層又一層的臺榭;又順著盤旋而上的山勢,眺望回峰疊嶂中的華美樓閣,一時間各種勝景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尋雲」二字,透露了作者高漲的興致;「隨山」二字,也令人想像出山勢的蜿蜒起伏。作者駐足四顧,盡情欣賞臺榭之多、樓閣之美。
詩人興致盎然,於是繼續登上高臺。他極目遠眺,只見「遠樹曖阡阡,生煙紛漠漠。」古樹修竹、蓊鬱蔥蘢,白霧素煙、迷漫其間,如此詩情畫意,令人讚嘆之餘,更引人心馳神往。
高處美不勝收、遠處詩意無窮,接下來詩人又描寫低處和近處情景。「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湖塘中遊魚戲逐、碧水成紋,新荷輕搖、微風送香;樹林間眾鳥盤旋、間關上下,落英繽紛、清幽芬芳。
「新荷、餘花」,生動凝練地呈現出江南初夏景象,使人仿佛嗅到了群芳飄散的陣陣馨香。這兩句刻畫細緻入微,生動地表現了大自然中蘊含之美,歷來為人廣泛傳誦。
最後兩句由寫景轉為抒情,「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東田的景色美好迷人,出遊歸來之後,詩人竟然無心暢飲香甜的春酒,卻以無限依戀之情,回望東田的青山城郭,還在回味著此次出遊的意興,並嚮往著下次的出遊。
「芳春酒」反襯「青山郭」,既是總結,又照應開頭,平時憂懼不樂,東田之遊使人忘記煩惱和憂愁,更覺依戀不舍。
謝朓的這首五言詩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情顯景、以景生情,既和諧統一、又自然生動。前六句層次鮮明、錯落有致,猶如一幅濃淡相間的水墨畫,動中有靜、遠近結合,從多方面描繪出清新秀美的自然景色,極富立體感和動態感。
整首詩從敘事、寫景到抒情,都環繞「遊東田」展開,形成統一和諧的整體。這首名篇不僅音韻鏗鏘、富有思致,而且在筆墨之外別有一段深情妙理。李白讀後,也擊節讚賞,更表示要一生低首謝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