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巴菲特」套現、海航再做接盤俠,背後竟是對衝基金的衰落?

2021-01-10 深圳智通財經
公司 「東方巴菲特」套現、海航再做接盤俠,背後竟是對衝基金的衰落?

2017年5月22日 22:06:18

智通財經網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王雅媛港股圈」

土豪「海航」又來了,這次花落誰家?

近年來,海南航空集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資本市場上豪爽的買、買、買,幾乎每個月都要上演「土豪購物」的老戲。

緩過神來,「海航」已經成為一艘蓄勢待發的「金融航母」。在證券領域,它有聯訊證券;在保險領域,它有渤海人壽、華安財產保險;在信託領域,它有渤海國際信託,月初還成為了歐洲老牌銀行—德意志銀行的大股東。今天,又來放大招。

今天午後,惠理集團股價突然直線拉升,大漲10%。13:26分宣布停牌,報價7.85元。海航集團據悉就從惠理集團董事長手中收購惠理集團股份進行磋商,海航考慮在初始交易完成後增持惠理集團(00806)股份,對惠理集團的估值據悉超過20億美元。

一、「東方巴菲特」,會買也會沽

90年代中期,謝清海先生就看準中國經濟會靠出口行業騰飛,於是就大量吸納珠三角出口商股票。進入新世紀,中國出口果真出現了按年猛增30%的情況。惠理手持的出口股收益最少都有500%,股價最多翻了10倍。

2000年,他發現B股相比A股折讓30-50%,馬上成立了全球首隻B股基金。

會買的投資者很多,但是知道什麼時候該賣出股票的才是真正的高手。

我認為謝清海賣股票的時機絕對比買更好。

惠理集團,於2007年11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如果大家還記得,2007年10月就是港股恒生指數創歷史新高的一個月。此後十年,恒生指數就從來沒有上過30000點了。

2015年港股市場風風火火,首先是2014年年底滬港通開通,其次是醞釀多年的中港基金互認機制(MRF)2015年獲得放行。

2015年5月,惠理集團股價曾被炒至18元,謝清海趁惠理集團業績及股價表現非常好的時候,趁機宣布配股9600萬股舊股。之後不足一個月時間,港股大時代就結束了,配股時機拿捏之準成為了謝清海經典作之一。

2017年,惠理集團旗下基金再迎來好業績。翻閱惠理旗下基金的最新報告,以惠理價值基金A系列為代表。

和恒生指數PK對比2017年的表現,年初至今,恒生指數上漲15.3%,基金上漲18.7%。跑贏恒生指數多上漲3.4%。

惠理集團能夠跑贏恒生指數的其中一個原因是重倉了微博和騰訊股票。

我們來看看公司4月的每月報告,它最大的持倉就是微博,佔了其6.2%,而騰訊則佔了3.5%。騰訊體量遠比微博大,但基金重倉的卻是後者,可見它對微博信心十足,而微博的第一季業績亦引證了惠理的眼光。

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管理費加上表現費的分成,假設今年下半年惠理基金仍然能維持這樣的回報,公司的盈利同比將錄得大幅上升。

所以今天傳出海航有意收購惠理基金,中午開市我拍拍腦袋就衝進去了,因為我認為可能性很大,謝清海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懂趁好消息賣股票的高手。

二、從財經記者到「東方巴菲特」

惠理是何方神聖,業績這麼厲害?

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公司的掌舵人—謝清海先生。荀子言,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後都需要對磨難、勞累有陳年積澱。久經磨礪,才能完成質的飛躍。

(1)他是追尋陽光的窮孩子

謝清海先生,出生在馬來西亞,祖籍福建。小時候是一個街邊流浪兒,12歲的時候父親去世,母親沒有工作,生活變得更加窘迫。作為長子的他,小小年紀就扛起維持家庭生計的重擔。17歲時,為了養家餬口放棄全額獎學金念書的機會,選擇繼續工作。

年輕的時候,在報社疊報紙。空閒了就給報社投稿。後來倫敦報社刊登了他的小說,從此名聲大噪。報社老闆成為了他的伯樂,在發現他的潛能之後,提拔他成為記者。但他仍然不滿足於現狀。為了賺更多的錢,他決定北上香港。因為那個年代,做同樣的工作,香港的工薪水平比馬來西亞等周邊國家都要高。他先後在《亞洲華爾街日報》及《遠東經濟評論》擔任財經記者,專注東亞及東南亞市場的商業和財經新聞。

1980年左右,謝清海先生積累了一定儲蓄,開始每天晚上嘗試做外匯交易。結果,所有的錢在資本市場裡都交了「學費」。傳說中,他後來發現了一本叫做《股市大亨》的書,裡面談的當然是投資大師的投資心得啦。他如獲至寶,讀完之後對資本市場產生了新的認識。他發現經濟和金融是有關聯的,社會形態能夠反應在股市上,從此就被資本市場給迷住了。

1989年,他進入香港摩根建富集團協助設立研究部門,傳聞那時他專攻被市場冷落的中小盤股,而之後的事實證明中小盤股上漲也可以很快。結果給公司帶來豐厚利潤,身價也大大提高。搖身一變,成了「打工皇帝」。

(2)投資是寧數月亮,不數星星

1993年出資150萬美元,與合伙人葉維義先生共同創立總資本500萬美元的資產管理公司,這就是惠理集團的前身。自身崇尚價值投資,在他的帶領下,集團順利穿越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

而且惠理集團的投資業績優秀,根據十年前招商證券給出的研報顯示,惠理集團旗下的惠理價值基金於 1993 年至 2007 年的 14 年間,取得了 22.4%的複合年均回報率,在標準普爾所選定及分析的大中華地區同類基金中波幅最低且回報最高!這個回報率也超越了股神巴菲特同期的 17.1%的投資業績!

2007年,惠理集團上市,成為了香港第一家和唯一 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資產管理公司。

截至2017年4月份,管理的資產總額(AUM)約為150億美元。

三、海航又當接盤俠?

關於海航在海外的收購,已有眾多文章提及過,我在這裡就不再展開了。

一般基金公司估值是依靠它的資產規模來算的,水平一直都是在資產規模的8%—10%左右。就是說,你管理的資產為100億美元,那麼你公司的價值就應該在8至10億美元之間。

截至2017年4月份,惠理基金管理的資產總額(AUM)約為150億美元。以10%來算,合理價應該是15億美元。但是上文已經提到了謝清海是賣股票的高手,自家的股票更不可能以平均估值賣給你了。

要符合這方面的,海航是最好的買家選擇。從過往海航多項改收購紀錄來說,海航絕對不是吝嗇的買家。另外,惠理基金創辦於香港,即使海航高價收購,反對聲亦沒有高價收購海外價產大吧。

因此,今天傳聞海航集團從惠理集團董事長手中收購惠理集團股份,對惠理集團的估值據悉超過20億美元。我認為價格的可信性相當高,即是等於每股8.4元,有持股的小夥伴應該開心了吧?!

四、海航收購惠理的幾種不同方式和復牌後的走勢預測

停牌後的三種可能性:

1.「惠理集團」否認被收購傳聞,股價下跌。

2.宣布海航收購是事實,但收購分兩種方式:

一種是私有化退市,惠理基金全購謝清海手上的股票,之後觸發全購同時收購其他股東的股票。如果是這種的話,假設收購價是8.4元,那開盤後價格直標8.3元左右,之後一直以小折讓交易。

另一種是謝清海只出售某部份股權,海航再向其他股東收購併維持上市地位。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因為市場預期海航跟惠理的未來合作憧憬,開盤市價就有機會高於收購價了。不過我認為很大機會都是曇花一現,有貨的小夥件要沽要趁機了。

我認為後者的機會大,原因是一間基金公司的靈魂就是其投資理念,來自其創辦人。如果謝清海一下子出售其全部股權,其基金的投資者有機會對惠理基金生產不信任。

無論哪一種方式收購,如果沽盤是事實的話,那究竟謝清海是為了什麼原因把公司出售?

五、主動型基金衰落,指數基金崛起

直到今天,恒生指數升了15.4%,相信很多人今年的回報都跑不贏這個升幅。很多人都慨嘆買股票不如買指數,其實這已經不是今年發生的事情了。

(1)2016年主動型基金敗給ETF基金

據摩根大通相關報告指出,對主動型基金經理而言,2016年是最具挑戰的一年,全年僅有32%家主動基金表現跑贏大盤。

從市場績效表現可以看到,主動型股票型基金經理人的績效,在2006年至2015年期間,每年平均都比大盤指數相差約1.21%,一年以上則落後2.92%、三年2.78%、五年2.90%,績效表現逐年與大盤差距加大。

以惠理基金為例:

我們可以用投資標的類似的兩隻債券基金,惠理基金旗下的一隻債券基金和貝萊德安碩就亞洲美元垃圾債券ETF基金比較下費率和表現,可以看到下圖所示:

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基金的業績互有勝負:在某些年份ETF的表現比較好,而在另外一些年份(比如2016年)則是大中華基金的業績表現比較好。

如果綜合看2012-2016年兩個基金的業績對比,ETF的業績要更好一些。當然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ETF在2012年的表現特別好。

市場資金用腳來投票

據國際基金評級機構Morningstar數據顯示,去年約有4,230億美元流出主動型股票基金,被動式指數基金則錄得3,900億美元流入。

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全球ETF下面管理的資產規模,從2005年開始快速上升。在2016年,全世界ETF下面管理的資金規模達到5萬億美元左右,是破天荒的新現象。

(2) ETF基金 散戶的利器

ETF就像是一個菜籃,把菜市場上優質的好股票或者好的商品、債券都放進去,讓投資人不用去想要買什麼菜(股票),直接買這個菜籃就可以了。

為什麼會出現越來越多的人購買ETF基金呢,這樣的情況,我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分析,認為有以下五點原因:

投資ETF手費用低

被動跟隨大盤減少黑天鵝事件

投資邏輯簡單減少道德風險

可以跨地區跨行業全球投資

正反都可以賺錢

就連股神巴菲特也強調:對於絕大多數沒有時間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成本低廉的指數基金是他們投資股市的最佳選擇。

六、結語

謝清海由記者變身為分析員,不難;由分析員變身為基金經理,不容易;再而由基金經理變身為上市公司主席,難度確是絕無僅有。

一路走來,股市升升跌跌,唯一不偏離謝清海的核心信念就是──價值。

已經年過半百的謝清海在此時選擇賣出惠理集團的股份,明顯表示看淡主動型基金的未來。

對懷揣夢想,嚮往資金管理公司任職的高才生們,謝股神沽出股份也許為你們指明了方向。(編輯:劉瑞)


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均竭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和可靠度,但不能保證其絕對準確和可靠,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不管是否侵權法下的責任或合約責任又或其它責任)

相關焦點

  • 對衝基金是什麼意思?對衝基金是如何賺錢?
    對衝基金是什麼意思?對衝基金是如何賺錢?不管是何種投資,有效的規避風險是每一個投資者都需要去做的事情。投資自然是為了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一定的收益,至於收益的多少或是通過什麼方式獲得的方式則是沒有那麼重要了。
  • 原創| 大年初一,海航能兌現17億信託基金嗎?
    金融家   百家號02-0803:43  作者:金融家@潘潘  在馬爸爸們瘋狂撒錢恭賀新春之際,海航系卻因17億的信託基金而憂心忡忡。  昨日,據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報導稱,受累於現金流緊張,海航系發行的一隻高達17億元的信託基金將可能無法按期兌付。
  • 嘉合基金:國內長期通脹不成立 青睞量化對衝策略
    對此,東方財富網邀請到了嘉和基金債券投資經理張衛宇女士和量化衍生品投資部主管付祥先生做客《財富觀察》欄目,與大家分享觀點。  張衛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美聯儲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急劇推出了大量金融政策工具,目的是為了讓震蕩的市場平靜下來,但從某種角度上說效果可能是適得其反的。因為貨幣政策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預期量的引導,才能夠發揮有效的效用。
  • 橋水基金達裡奧:為什麼我們能夠比任何對衝基金賺更多的錢?
    被解僱之後達裡奧說服了幾名客戶僱他做顧問,在他的公寓裡成立了橋水基金,那一年他 26 歲。隨後他結婚生子,搬去了康州。他仍舊為企業提供風險對衝的建議,同時還發表經濟類文章。橋水基金的首席投資長 Bob Prince 年輕時在銀行做分析師,他看到了達裡奧的文章,並推薦給了老闆 David Moffett (後成為房地美 (Freddie Mac) CEO) 。
  • 外匯對衝基金與外匯對衝套利交易是什麼意思?
    說白了的對衝基金就是指選用對衝交易方式的基金,也稱為緊急避險基金或是期現套利基金。那麼與外匯項目投資有關的外匯對衝基金是什麼呢?今日來為大伙兒詳解一下外匯對衝基金。
  • 對衝基金大反轉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仿佛在告訴投資者:當遇到百年一遇的危機時,最好還是留給人類而非電腦程式去做投資判斷。   老牌量化基金縮水八成  元盛集團(Winton Group)曾是全球最大、最成功的對衝基金公司之一。但在艱難的2020年,糟糕的回報導致客戶撤資加速,資產規模大幅縮水,一年之內減少了約125億美元。過去5年,該集團資產縮水近80%。
  • 李嘉誠賣資產套現上千億,為何就是不動東方廣場?背後有什麼真相
    有人說,李嘉誠近些年不斷套現旗下的資產,為的有一天能夠「跑路」。從今天的情況來看,似乎正印證了這樣的說法,因為香港目前的狀況已經沒有讓李嘉誠「掘金」的價值,從2011年開始,李嘉誠就開啟了拋售之路。根據相關消息來看,李嘉誠拋售的資產大部分都是商業地產,其中有很多都是內地的商業廣場。比如上海的陸家世界匯廣場、南京的國際金融中心大廈、北京的盈科廣場等。
  • 一文讀懂:對衝基金賺錢的秘密!
    近日,歐洲知名對衝基金經理Crispin Odey的做空策略損失慘重。上個月旗下的一隻對衝基金虧損達10%。悲催的Odey押注股價下跌,特別是美股,但是道指不斷上漲。該基金還看跌英鎊和英國國債,然而英鎊對美元攀升,英國國債也持續走高。  隨著歐央行放棄寬鬆貨幣政策,歐元區復甦似乎山雨欲來,歐洲的對衝基金投資也迎來了小高潮。
  • 2021對衝基金六大趨勢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姚波經歷了異常動蕩和首尾分化最為嚴重的一年,對衝基金在2020年交上了一份10年未見的最好答卷。行業的裂變將會為2021年帶來不少新生動力,依據機構以及業內人士意見,以下6點將成為對衝基金今年的發展趨勢。
  • 指數型權益類基金賽道分化 增強指數基金領跑量化對衝基金掉隊
    但近兩年的公募大年屬於主動權益類基金,部分量化基金尤其是對衝策略基金業績也明顯不給力,而增強指數基金和多數ETF基金卻憑藉相對平穩的業績實現份額大增。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0年混合型基金整體平均上漲43.47%之多,甚至超過2019年平均漲幅,混合型基金漲幅最高的基金當年累計上漲超160%,但與其同時,2020年依然有18隻混合型基金淨值下跌。
  • 股市巨震,量化對衝基金跑贏滬指!AI替代基金經理的時代來了?
    顯然,這28隻量化對衝基金扛住了A股這波回調——平均業績跑贏滬指超10個百分點。那麼,投資者高度關注的量化對衝基金在國內的發展是怎樣的呢?另一個更具金融科技含金量的名詞——「AI+量化」又是怎麼一回事?A股公募量化對衝基金跑贏滬指超10個百分點受歐美市場暴跌情緒影響,A股市場節後以來也回調明顯。
  • 2017年一季度中國對衝基金八大策略收益前十排行榜
    私募排排網4月13日訊 私募排排網「2017年一季度中國對衝基金八大策略產品收益前十排行榜」新近發布。截至3月底,在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4.47%的情況下,納入私募排排網統計排名的成立期滿3個月的8845隻中國對衝基金產品一季度整體收益為1.72%,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
  • 證券投資基金與對衝基金有什麼區別
    對衝基金的英文名稱為Hedge Fund,意為「風險對衝過的基金」,原意是利用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產品,對相關聯的不同股票空買空賣。
  • 對衝基金和公募基金有什麼區別?
    常年混跡於股市的投資者都知道,對衝基金常用的投資手法包括可換股套利、長短倉、市場中性等,而且在買入一隻股票的同時買入這隻股票的看跌期權,就可以對衝股票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那麼,對衝基金和公募基金有什麼區別?
  • 名詞解釋:什麼是對衝基金?
    名詞解釋  對衝基金(hedge fund),也稱避險基金或套利基金。早期的對衝基金可以說是一種基於避險保值的保守投資策略的基金管理形式。其中一個最基本的對衝操作是,基金管理人在購入一種股票後,同時購入這種股票的一定價位和時效的看跌期權(Put Option)。
  • 美元貶值共識悄然瓦解 對衝基金緊急調倉拋售黃金、原油
    「除了摩根史坦利,不少對衝基金與資管機構已開始為美元反彈重新調整了投資組合。」一位華爾街量化投資型對衝基金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這些機構一方面削減了與美元存在較高負相關性的黃金、原油、白銀期貨多頭頭寸,另一方面正在拋售新興市場貨幣。
  • 2021年量化對衝基金仍具配置價值
    在業內人士看來,除「固收+」外,量化對衝基金仍是低風險投資者的選擇。數據顯示,2018年,偏股型基金平均虧損24%,量化對衝型基金保持了平均5%左右的正向收益,部分量化對衝基金收益率甚至超過10%;2019年,量化對衝基金的表現繼續保持平穩,80%的基金收益率超5%,近20%的基金收益率超10%。
  • 基金經理投資筆記|不「對」不衝的量化對衝
    因此,對於做大類資產配置的人需要判斷大的趨勢,才能做好配置。可是,有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判斷出大趨勢,比如在市場盤整的時候,往往在一個區間範圍內上下震蕩,暫時上衝乏力且下跌不得,那麼這時候如果要沿用看得準的標準去追求收益,這對投資人的要求會相當高,畢竟在相對較小的區間內波動本身行情厚度欠缺。 另外,上上下下的方向不明也總是挑逗著投資者的情緒與神經,總而言之就是難。
  • 金鎝資產任思泓:量化對衝基金的困境和機遇
    特別是自2002起,在世界最成功的量化基金之一,摩根史坦利的PDT,擔任基金經理,負責開發和管理數億美元的對衝基金,積累了世界一流的數量化基金經驗。2009年初回國加入中金公司,從零開始負責建立數量化交易業務。
  • 對衝基金到底是什麼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在資本的市場中,基金是其中的一大類。它對資本市場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視的。相信許多的朋友聽說過對衝基金。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對衝基金到底是什麼?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對衝基金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