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走邊遽,虎符出精兵。——王炎《出塞曲》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將軍若是想要調兵遣將的話,虎符是必不可少的東西。而且在現代的電影作品中,很多都是這種情況。通常來說,虎符是有兩半的,帶兵打仗的將軍拿一半,剩下的一半則是在皇帝的手中。只有當兩塊虎符聚集在一起,且合起來沒有差錯的時候,這樣拿著虎符的人才有命令大軍的資格。
古代戰爭中的時候,虎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就好比如說歷史上非常出名的「信陵君竊符救趙」。當時趙國的都城已經被秦國的軍隊包圍得嚴嚴實實的,看樣子已經沒辦法解開這個死局。而這個時候,身為趙國國君的夫人,自然是不願意就此死亡,於是連忙向自己的哥哥信陵君求救,而當時信陵君是屬於魏國的。
當時魏國的國君接到求救信之後,立馬派十萬大軍前去解圍,無奈當時的秦國軍隊實在是太厲害了,魏國國軍也十分的害怕,於是命令這十萬大軍按兵不動。看到國君這個樣子,信陵君十分的著急,於是就想出一個計謀出來。他拜託魏國國君的一個妃子,想辦法將虎符給偷了出來,然後憑藉著這個虎符,信陵君立馬命令大軍前進,最後跟趙國一起合作,最後才終於讓秦國軍隊戰敗,而信陵君本人也因為這件事情出名。
除了春秋戰國時代之後,其實三國時期也有關於虎符的事情。據歷史記載,當初在赤壁之戰失敗之後,曹操就立馬帶著人向北方跑去,這個時候諸葛亮連忙抓住時機,利用虎符連續奪下了好幾座城池。可能這裡面有誇大的情節,但當時虎符的作用在古代是不能小看的。
這個時候可能就有人有疑問了,既然在古代戰爭中,虎符能夠調動千軍萬馬,為什麼沒有人去仿造呢?雖然古代的工業技術不像現在這麼的發達,但想要製造出一個虎符出來,對於一些世家來說,想必也是沒有什麼困難的吧。面對這個疑惑,專家也給出了解釋:能造是能造,當時卻沒有辦法用,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虎符能不能用這跟當時的科技水平是沒有多大的關係的。虎符雖然能夠被偽造出來,但是能夠用使用的可能性極低,這是為什麼呢?其實虎符會被偽造,這個問題古人們也有想過,千萬不要以為古人都是一群書呆子。
古人在虎符的使用規則上面,其實設定得很嚴密的。首先皇帝下令要大軍出動的時候,接受命令的將領除了必須要有虎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皇帝親自書寫的文書了,不然就會當成是假傳命令的。當虎符送到當地的駐軍手裡之後,首先當地駐軍的領袖需要先檢驗虎符,看看虎符是不是真的,然後還有確認文書的真假。根據史書的記載,當要調動五十個人以上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虎符的存在了。由此可見,古代想要使用虎符,其規定是多麼的嚴厲了。
而且,想要使用虎符的話,密碼是要對得上的。雖然古代的密碼不像我們現在使用電子密碼那麼的方便,但是人家的虎符設置得非常的精妙。基本上虎符的工藝技巧,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裡面的密碼也各不相同。因此就算別人的技藝再高超,能夠仿造出虎符出來,但只要裡面的密碼對不上了,那麼很容易就會被人發現是假的。假如不是了解虎符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將虎符仿造出來。
而且在古代的時候,仿造虎符可是重罪。假如你身為一個將領,仿造虎符私調大軍被發現的話,那就是謀反的罪行,嚴重的話直接誅九族都是可能的。而且當時還規定,只要有人舉報別人仿造虎符,那麼就有大功獎賞,舉報人從此一步登天。正是因為這種鼓勵別人舉報的制度,讓當時想要製造虎符的人多了一層顧慮,畢竟你想要仿造虎符的話,就得要找人,就有洩密的風險。
所以說在古代的時候,於是辛辛苦苦的仿造虎符,倒不如乾脆一點,直接學習信陵君,利用計謀將虎符偷出來,這樣更加的有用。當然,對於一個帝王來說,不管是偷還是仿造,這兩種行為都是無法容忍的。
參考資:《出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