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能調動千軍萬馬,為什麼沒人仿造?專家:能造但是沒法用

2021-01-09 歷史知庫

羽檄走邊遽,虎符出精兵。——王炎《出塞曲》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時候,將軍若是想要調兵遣將的話,虎符是必不可少的東西。而且在現代的電影作品中,很多都是這種情況。通常來說,虎符是有兩半的,帶兵打仗的將軍拿一半,剩下的一半則是在皇帝的手中。只有當兩塊虎符聚集在一起,且合起來沒有差錯的時候,這樣拿著虎符的人才有命令大軍的資格。

古代戰爭中的時候,虎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就好比如說歷史上非常出名的「信陵君竊符救趙」。當時趙國的都城已經被秦國的軍隊包圍得嚴嚴實實的,看樣子已經沒辦法解開這個死局。而這個時候,身為趙國國君的夫人,自然是不願意就此死亡,於是連忙向自己的哥哥信陵君求救,而當時信陵君是屬於魏國的。

當時魏國的國君接到求救信之後,立馬派十萬大軍前去解圍,無奈當時的秦國軍隊實在是太厲害了,魏國國軍也十分的害怕,於是命令這十萬大軍按兵不動。看到國君這個樣子,信陵君十分的著急,於是就想出一個計謀出來。他拜託魏國國君的一個妃子,想辦法將虎符給偷了出來,然後憑藉著這個虎符,信陵君立馬命令大軍前進,最後跟趙國一起合作,最後才終於讓秦國軍隊戰敗,而信陵君本人也因為這件事情出名。

除了春秋戰國時代之後,其實三國時期也有關於虎符的事情。據歷史記載,當初在赤壁之戰失敗之後,曹操就立馬帶著人向北方跑去,這個時候諸葛亮連忙抓住時機,利用虎符連續奪下了好幾座城池。可能這裡面有誇大的情節,但當時虎符的作用在古代是不能小看的。

這個時候可能就有人有疑問了,既然在古代戰爭中,虎符能夠調動千軍萬馬,為什麼沒有人去仿造呢?雖然古代的工業技術不像現在這麼的發達,但想要製造出一個虎符出來,對於一些世家來說,想必也是沒有什麼困難的吧。面對這個疑惑,專家也給出了解釋:能造是能造,當時卻沒有辦法用,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虎符能不能用這跟當時的科技水平是沒有多大的關係的。虎符雖然能夠被偽造出來,但是能夠用使用的可能性極低,這是為什麼呢?其實虎符會被偽造,這個問題古人們也有想過,千萬不要以為古人都是一群書呆子。

古人在虎符的使用規則上面,其實設定得很嚴密的。首先皇帝下令要大軍出動的時候,接受命令的將領除了必須要有虎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皇帝親自書寫的文書了,不然就會當成是假傳命令的。當虎符送到當地的駐軍手裡之後,首先當地駐軍的領袖需要先檢驗虎符,看看虎符是不是真的,然後還有確認文書的真假。根據史書的記載,當要調動五十個人以上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虎符的存在了。由此可見,古代想要使用虎符,其規定是多麼的嚴厲了。

而且,想要使用虎符的話,密碼是要對得上的。雖然古代的密碼不像我們現在使用電子密碼那麼的方便,但是人家的虎符設置得非常的精妙。基本上虎符的工藝技巧,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裡面的密碼也各不相同。因此就算別人的技藝再高超,能夠仿造出虎符出來,但只要裡面的密碼對不上了,那麼很容易就會被人發現是假的。假如不是了解虎符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將虎符仿造出來。

而且在古代的時候,仿造虎符可是重罪。假如你身為一個將領,仿造虎符私調大軍被發現的話,那就是謀反的罪行,嚴重的話直接誅九族都是可能的。而且當時還規定,只要有人舉報別人仿造虎符,那麼就有大功獎賞,舉報人從此一步登天。正是因為這種鼓勵別人舉報的制度,讓當時想要製造虎符的人多了一層顧慮,畢竟你想要仿造虎符的話,就得要找人,就有洩密的風險。

所以說在古代的時候,於是辛辛苦苦的仿造虎符,倒不如乾脆一點,直接學習信陵君,利用計謀將虎符偷出來,這樣更加的有用。當然,對於一個帝王來說,不管是偷還是仿造,這兩種行為都是無法容忍的。

參考資:《出塞曲》

相關焦點

  • 一枚虎符能調兵馬無數,為何很少有人造假?專家:能造但是沒法用
    信陵君心急如焚,便去求魏國國君的妃子幫忙把虎符從國君那裡偷出來,然後以此虎符調動大軍,終於和趙國裡應外合,擊敗了秦國軍隊。根據《史記》記載,信陵君也因為此事被趙王稱讚:「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曹操於赤壁一戰後向北撤兵,諸葛亮便抓住南郡空虛的機會,讓趙雲趁機奪城後從守將那裡得到虎符,然後拿著這枚虎符去找荊州將領,稱南郡求救,將荊州軍隊調出去救援南郡。然後諸葛亮故伎重施,又派張飛出兵襲擊空虛的荊州,用同樣的方法拿著荊州的虎符去把襄陽的軍隊給調出,最後由關羽去把襄陽給拿下了。雖然小說難免有誇張之處,但是虎符的作用可見一斑。
  • 古代虎符能調動千軍萬馬?這麼好的東西為何沒人仿製?原因很簡單
    虎符作為古代兵權的象徵,歷來為將軍們所重視。而在電視劇中,很多手掌軍權的將軍,為了打消皇帝對自己的疑慮,總會將自己手中一半的虎符交給皇帝,就是想表忠心。那麼,既然虎符能調集千軍萬馬,為什麼沒人去仿製呢?
  • 小小虎符為何能調動千軍萬馬的軍隊,甚至只認虎符不認人?
    那麼,這小小的虎符為何就能調動千軍萬馬,甚至人們都認符不認人,萬一有壞人拿到兵符號令士兵兵變的話,那該怎麼辦,這種能奏效嗎,答案肯定是不能,下面咱們就具體介紹下這個虎符。
  • 古代權力的象徵——「虎符」,這麼簡單的小玩意為啥沒人敢仿造?
    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動軍隊用的信物,見到虎符就等於見到皇帝本人,虎符一般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老虎的形象,是一種類似令牌,從中間斷成兩半,其中一半交給統兵大將,另一半由皇帝掌管,只有合二為一,將領才能調動軍隊。虎符的身上會刻有銘文,大多寓意軍權由皇帝授予,使用軍權的人必須是得到了皇帝的同意之類的話。
  • 古代調動軍隊需要用到的「虎符」,為何不怕被人仿造呢
    從遠古時代開始,虎符就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它承載的是皇權的力量,是兵權的強大。一塊小小的虎符卻見證了朝代的風雲變幻,它不動時,就是和平,它若出動,那就是一場場的戰爭。權力充滿著無窮的魅力,可是為什麼在古代的歷史上,卻從未有人仿造虎符,奪取那懾人的權力呢?
  • 古代拿著虎符就可以調兵遣將,那為何沒有人去仿造?
    為了方便調遣兵將,於是就有了虎符,一般只有將軍拿著虎符才能發號施令,不管是王子王孫沒有虎符也是不能調兵的。也就是說領兵的將軍們,是只認虎符不認人的。那為什麼沒人偽造呢?其實也不是不造,而是造不了。其一是虎符不同於其它普通的令牌。它不是一塊,而是由兩部分組成。一般是整一個老虎形狀,從中間一分為二。一半在皇帝手中,另一半在軍隊最高級別的將領手中。
  • 沒有虎符的皇帝,為什麼不能再造一個虎符號令千軍?原因很簡單
    在中國古代,我們知道要調集千軍萬馬往往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虎符。在戰場上往往是只認虎符不認人,比如《漢武大帝》之中漢武帝想要打閩越命令衛青前去,可是就算是衛青拿著聖旨前去,東郡太守就是不肯奉旨行事,為什麼?
  • 一個小小的虎符,就可以調動千軍萬馬,為何從沒人模仿製造?
    而虎符可以說是我國歷史記載中流傳最廣的調兵信物了。一個小小的虎符便可以調動千軍萬馬,可以說手中有一個完整的虎符,就等同於擁有一支軍隊。我國很多朝代之中,皇帝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更是訓練士兵只認虎符,不認將軍。那麼為何自古到今歷史上沒有記載過有人偷偷製造虎符從而發動兵變呢?
  • 古代的虎符能調兵,為何沒人偽造虎符造反,竊符救趙說明真實原因
    為何沒人偽造兵符 其一,虎符上有刻有銘文,與其說是銘文,不如說是猶如花紋一樣子的字,極難仿造。而且每個不同的虎符只能調遣某支軍隊,而皇帝手中掌握的虎符不止一個,甚至很多,僅憑對某一個的一面之緣或是數面之緣,是很難仿造出來的。
  • 虎符可以調動千軍萬馬 那將軍造反了怎麼辦?其實皇帝提前留有後手
    虎符一分為二,君王和將軍一人一個。 古代的通訊並不是很發達,很多人一輩子都見不到皇帝一面,就更別說皇帝長什麼樣了。軍隊裡的士兵也是一樣的,他們只認識自己的長官,調兵也只認虎符。 如果突然有一個人站出來說他是皇帝,我想沒有一個人會去相信他。虎符就不同了,士兵從參軍的那一天起,就灌輸了一個思想:虎符就代表著皇權,你只能看到虎符才能被人調遣!
  • 在古代,虎符能調兵遣將,為什麼沒有人偽造?
    眾所周知,虎符是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它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有人說是周朝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至於為什麼要把兵符做成老虎的形狀,是因為古人認為老虎是百獸之王,在叢林爭鬥中始終處於不敗之地,所以在軍事上大都以老虎為尊。不過,虎形不是唯一的形狀,比如秦朝時有龍符、鷹符。
  • 「虎符」能調兵遣將,難道沒有人想去偽造一個嗎?
    他請魏王的一個妃子,想辦法把虎符偷出來,然後用虎符,西陵君立刻指揮大軍前進,最後與趙軍合作,終於終於讓秦軍大敗。而西陵君本人也因為這件事而出名。除了春秋戰國時期,其實,三國時期也有關於虎符的事情。據史料記載,赤壁之戰失敗後,曹操立即帶人北上。諸葛亮乘機用虎符接連攻取了幾座城池。也許這裡面有誇張的情節,但虎符在當時的作用在古代是不可低估的。
  • 「秦杜虎符」我國現存最早的虎符,古代調動千軍萬馬的「將軍令」
    珍藏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秦杜虎符"就是二千多年前能調動千軍萬馬的"將軍令"。秦杜虎符"虎符"與"符合"一詞的由來在我國古代,為了保證君主在傳達命令或者調動軍隊時不出差錯,需要藉助一種信物作為憑證,這種信物便稱"兵符"。據說它最早是周朝軍事家姜子牙發明的。
  • 古代的虎符能調兵,為何沒人偷虎符造反呢?原因用4個字就能解釋
    兵符又叫虎符,因為最早的兵符就是做成銅製虎形,一分為二,左邊的給予統兵的將領,右邊的則君主手中。為了防止造假,虎符上還刻有銘文金字錯書,調兵時必須兩半合二為一,驗過真偽才行。 所以,古代的將軍只有統兵之權,但要是調兵,則必須用虎符。《琅琊榜》中就有這樣一個片段,譽王造反拉攏了慶曆軍主帥,但因為沒有虎符,調動軍隊時還是被部下質疑要求出示虎符才能出兵。
  • 在古代,虎符可以調兵遣將。戰士們只認虎符不認人。怎麼沒人抄?
    從各大古裝電視劇中可以看到,虎符一般會被拆成兩半,一半在皇帝手中,一半在帶兵的將領手中,一旦兩個虎符匹配,並且合在一起就可以使用,那麼拿到虎符的人就可以調動所有的軍隊。也就是說,擁有虎符的人相當於掌握了整個國家的軍權,地位無人可以撼動。
  • 古代用虎符調動軍隊,那麼會不會有人偽造虎符調動軍隊,如何預防
    因為古代和現代不同,通信方式比較落後,所以不可能通過發電報或者是其他的方式來調動軍隊,只能用一些比較落後的方式,那就是所謂的信物,而虎符就是這樣的信物。簡單地說來,虎符用特殊的材料製成,上面刻滿篆字銘文,然後一分為二,皇帝手中拿一個,統兵的大將手中拿著另外一個。然後皇帝要調動軍隊的時候,會把那那一半虎符交給某個人,讓他去調動軍隊,而統兵大將接到這個虎符合二為一之後,就會把軍隊交給那個人。
  • 古代兵符作用那麼大,是誰造的?為何不能仿造?專家:給你都沒用
    現代人對兵符卻不是很熟悉,很多人知道兵符也是因為在很多古裝電視劇中了解到的。而且也是通過各種影視劇的展現,人們才知道,如果兵符不在皇上手裡,即便皇帝想要調動兵權也是不可能的。    解釋一下兵符  兵符顧名思義就是調兵用的,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虎符,這個在古籍上也都有很多這方面的記載。關於兵符到底是如何製造出來的,也有很多民間的傳說,比較多的說法就是兵符是太公姜子牙所造。
  • 為什麼虎符能調動兵馬,卻沒有人敢仿製呢?看完感嘆古人智慧!
    虎符對於皇帝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個是兵權的象徵,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皇帝這個位置。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合併使用,持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將權。為什麼虎符能調動兵馬,卻沒有人敢仿製呢?看完感嘆古人智慧!
  • 古代「虎符」能調兵遣將,為何沒有人敢仿製?看完感嘆古人智慧
    經常看古裝電視劇的人會發現,古代軍隊調兵是需要一個叫做「虎符」的東西作為憑證,有了這個憑證才能調兵遣將,也就是說這塊虎符就相當於軍隊的管理制度,只有將領見到虎符才能下令軍隊的調度,那麼有人就會存在一個問題,既然虎符就可以調動軍隊,那麼為什麼沒有人仿製虎符來調兵呢?
  • 為什麼古代沒人仿造聖旨,你看看第一個字,能造得出來嗎?
    在中國歷史那些封建王朝中,但凡是皇上下的命令或者是一些懲罰封賞之類的決定都唄稱為聖旨,顧名思義就是聖上的旨意,這是當時封建王朝最高統治者的象徵,往往一到聖旨上萬人人頭落地的情況也並不是沒有發生,不管是封賞還是降罪,接旨的人必須無條件服從,否則就是死路一條,那麼聖旨的作用這麼大,為什麼當初沒人假造聖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