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志願軍高唱著這首凱旋之歌回到祖國!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當年,伴隨著隆隆炮聲,《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我是一個兵》等一大批與抗美援朝有關的軍歌奔湧而出,一股怒濤從歌聲中迸發。著名作曲家傅庚辰做過這樣的評價:「三年戰爭產生了眾多的歌曲,它們是志願軍的心聲,是祖國人民的心聲,是中華民族堅強不屈昂首前進的心聲,是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偉大精神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再現。這些歌曲激勵著、鼓舞著志願軍的廣大指戰員克服了艱難險阻最終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嘹亮悅耳、激動人心,解放軍報微信將陸續推出「抗美援朝經典歌曲」系列文章,和你一起回顧當年那些鼓舞人心的歌聲。

1958年2月,周恩來總理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到朝鮮與金日成首相和朝鮮政府會談並發表聯合公報: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8年分三批全部撤軍歸國。

周恩來總理和金日成首相在籤字後互換議定書

中朝雙方隨即開展大規模友好告別活動。著名作曲家傅庚辰所在的志願軍文工團,籌備了一臺歌舞晚會,既是向朝鮮的告別晚會,也是回國後的匯報晚會。這臺歌舞晚會的主要節目,是大型歌舞劇《志願軍戰歌》,歌舞劇的音樂以周巍峙創作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為主線,由郭沫若創作序幕詩,傅庚辰為序幕詩作曲。同時,傅庚辰和黎汀等又創作了一首《告別朝鮮》(又名《中朝友誼之歌》)。為此,他們前往戰爭中打得最艱苦的上甘嶺體驗生活。雖然朝鮮停戰已經五年了,上甘嶺的石頭依然「酥軟稀鬆」,腳踩上去立刻就陷入石灰中。昔日威風凜凜的美軍坦克大炮,此刻灰頭土臉地堆在那裡。黎汀很快寫出來《告別朝鮮》的歌詞,傅庚辰的曲也一蹴而就。

志願軍歸國前向上甘嶺英雄陣地告別

《告別朝鮮》歌詞

車站上人山人海,紅旗飄揚

志願軍告別朝鮮,要回家鄉

志願軍擁抱著朝鮮母親

阿媽妮含著淚話兒長

千萬叮嚀的話兒,像兒子告別親娘

是誰打擊了長鼓,阿媽妮唱起歌謠

啊,偉大的友誼

啊,共同的理想

把我們團結的無比堅強

公路旁鑼鼓宣天,歡呼聲響

志願軍告別朝鮮,要回家鄉

人民軍親吻著他的戰友

志願軍激動的把歌唱

戰鬥中生死的友誼,我們怎麼能忘

快快地跳起舞來,多麼美好的時光

啊,偉大的友誼

啊,共同的理想

把我們團結的無比堅強

天空中白鴿飛舞,白雲飄蕩

我們盡情歡舞,縱情歌唱

火車已拉響了催人的汽笛

孩子們把鮮花獻上

千萬次留戀的告別,千萬雙難捨的目光

我們共同恭祝中朝友誼萬歲!

啊,偉大的友誼

啊,共同的理想

我們有偉大的友誼

我們有共同的理想

把我們團結的無比堅強!

這首歌吸收了朝鮮音樂「三拍子」的節拍特點,運用力度、調式的對比,把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既有輕聲委婉唱出「志願軍擁抱朝鮮母親……像兒子告別親娘」的詞句,生動再現志願軍和朝鮮人民難捨難分的感人場面;也有強力激昂唱出「啊,偉大的友誼……團結的無比堅強」的詞句,歌唱中朝人民偉大的友誼。

朝鮮阿媽妮與志願軍戰士難捨難離

演唱《告別朝鮮》的原唱女歌手是總政歌舞團女高音歌唱家蔡洪,浙江省慈谿縣人。1934年生,1951年參軍赴朝鮮。曾任志願軍政治部文工團、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工團歌唱演員,後擔任解放軍藝術學院聲樂教員。《告別朝鮮》是1958年灌制的唱片。1985年,中央領導又把此歌的錄音作為訪朝的禮物。

《告別朝鮮》原唱唱片

1958年歌曲《告別朝鮮》與舞劇《戰地搶收》、《沒有見過這樣好的外國人(小歌劇《阿媽妮送米》)》、大型歌舞劇《志願軍戰歌》序幕詩四部作品在志願軍文工團向祖國匯報晚會上首演。不論是在朝鮮還是在北京,演出時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和好評。

《告別朝鮮》這首圓舞曲旋律的歌,充分表達了志願軍官兵凱旋時的歡悅之情,中朝人民在反對侵略戰爭中結下的深厚友誼。這首歌是凱旋之歌、友誼之歌和勝利之歌!

平壤街頭朝鮮人民軍熱烈歡送中國人民志願軍

祖國人民歡迎中國人民志願軍光榮歸國

(來源:解放軍報)

相關焦點

  • 「問答70年」,為何《我的祖國》成為最感人的歌?
    通過詞頻分析,出現次數最多的歌曲是《我的祖國》《送別》《難忘今宵》《追夢赤子心》《祖國不會忘記》《我的中國心》《國際歌》《海闊天空》《歌唱祖國》《七子之歌》,當然更少不了《義勇軍進行曲》和《我和我的祖國》  近日,新華社聯合知乎發起「你好中國·問答70年」活動,首席提問官胡歌發出第一個提問,邀請知友們參與討論:「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有沒有一首歌,讓你聽了就熱淚盈眶?」
  • 澳門回歸20年,那首經典的《七子之歌》至今讓人熱淚盈眶
    新華社記者 凡軍 攝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香港所有報紙對這一歷史時刻作充分報導。新華社記者 張燕輝 攝澳門舉辦「邁向美好明天大巡遊」。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那一年,全國的大街小巷都飄蕩著一首歌的旋律——《七子之歌》。它以赤子深情的呼喚,觸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弦。今天是澳門回歸20周年,這首經典歌曲至今仍然被人們廣為傳唱。
  • 抗美援朝歌曲:受訪者最愛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和《我的祖國》
    有關抗美援朝的歌曲,大家最喜歡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和《我的祖國》。今年有多部以抗美援朝為主題的電影,51.1%的受訪者表示必須支持,37.1%的受訪者表示口碑好的會去看。本次調查共有2134人參加。調查樣本來源為問卷網(wenjuan.com)、中國青年報社全媒體平臺用戶。
  • 跟著《新聞聯播》,回到出生的那一年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華誕無論你此時年齡多大你都見證了祖國的成長與復興參與過無數個歷史時刻如果你恰好與共和國同齡成長在一個嶄新的中國便是給你最好的獻禮「兩彈一星」撐起的民族脊梁你現在一定還會想起那一刻的自豪
  • 志願軍被俘女兵楊玉華,戰俘營裡縫五星紅旗,回國後中將前去慰問
    總體說來,楊玉華在戰俘營中並沒有受到太多折磨,但身為志願軍戰士的她,卻無時無刻不在與美軍抗爭。不過,也正是因為她敢於鬥爭的秉性,使得她還是吃過一些苦頭。比如在1951年8月15日,適逢朝鮮光復日(日本投降),朝鮮女戰俘們心中激蕩,便合唱起了《金日成將軍之歌》。當時美軍由於害怕產生不良影響,於是出手制止,卻毫無效果。
  • 絕美山水「飛」出絕唱——《我和我的祖國》歌詞創作與張家界的故事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寧奎 通訊員 王嬌 唐晴 胡衛衡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10月1日,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當最後一個方陣「祖國萬歲」從天安門城樓前通過時,熟悉的旋律響起,大家高唱《我和我的祖國》,全場一片歡騰,人人無比自豪。
  • 【歌聲飄過70年】1972年:《打起手鼓唱起歌》,唱給愛人和時代的情歌
    天山網訊 「從上世紀70年代第一次唱這首歌到現在,每次唱,內心的那種愉悅和憧憬從未改變。」9月2日,關牧村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打起手鼓唱起歌》入選中宣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她正在為此錄製《打起手鼓唱起歌》MV。得知「歌聲飄過70年」系列報導後,她也特意抽空錄製了祝福視頻。  對於恩師施光南,關牧村充滿感激和尊敬。
  • 抖音撐傘接落花看那西風騎瘦馬是什麼歌 這首歌的歌名叫什麼?
    抖音撐傘接落花看那西風騎瘦馬是什麼歌 這首歌的歌名叫什麼?時間:2020-11-22 22: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撐傘接落花看那西風騎瘦馬是什麼歌 這首歌的歌名叫什麼?
  • 「牽手遠望」讓祖國見證幸福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545期】 讓祖國見證幸福 10月20日上午 一場盛大的集體婚禮
  • 這位鬚髮皆白的臺灣老者深情告白祖國!
    記者:那是自己內心和內心的一種交流是嗎?陳彼得:70多年了,終於可以站在故鄉歌唱最親愛的祖國了,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感人的?一首歌就能捧紅一個人 他被譽為「臺灣流行音樂教父」陳彼得,這個名字對很多年輕人來說,也許很陌生,但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的名字卻如雷貫耳。陳彼得是臺灣樂壇公認的音樂才子。
  • 同曲的《千千闕歌》與《夕陽之歌》,你更喜歡哪首?
    陳慧嫻演唱的《千千闕歌》與梅豔芳演唱《夕陽之歌》是流行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兩首經典流行歌曲,這兩首歌屬於同曲而不同詞,翻唱自日本歌手近藤真彥的《夕陽之歌》。自從這兩首歌誕生以來,經過三十多年華語樂壇的洗滌,在廣大歌迷心中是百聽不厭,久唱不衰,可以說深深地影響了全球兩三代的華人。
  • 乾飯人之歌是哪首歌改的?乾飯人之歌改編的是哪首歌?原版是什麼歌...
    乾飯人之歌是哪首歌改的?乾飯人之歌改編的是哪首歌?原版是什麼歌?最近這個乾飯人之歌改編的歌曲是相當的火爆,很多用戶都還不清楚這個乾飯人之歌原版歌曲是什麼?其實這個歌曲的曲風和音調應該很容易就判斷出來這個歌是哪個進行改編的!不清楚的就讓小編為大家帶來,乾飯人之歌原版歌曲介紹!
  • 時光回到20年前,你的收音機裡放著誰的歌?
    翻開泛黃的日曆,那年那些事哪些歌,勾起蠶絲的記憶,有喜有悲,縈繞心間。1998年,那年你幾歲了呢?你又在哪裡呢?你的收音機裡放著誰的歌呢?回顧那年,華語樂壇總有一些經典歌曲湧現。這次,我們用任意門回到1998,回味那年發行的歌曲。1回到1998,我腦海裡就不自覺的響起:來吧來吧相約九八。
  • 《上甘嶺》裡衛生員唱的是什麼歌?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當這首熟悉的旋律響起時,老一輩的人們總會回憶起,那個在上甘嶺電影裡的女衛生員王蘭。在極度惡劣的戰場環境下,在隨時面臨死亡的威脅,在整天面對生死血肉傷病之時,她的一首「我的祖國」讓無數的人,看到了希望。
  • 1953年抗美援朝勝利後,最後一批志願軍,卻在41年後才回國
    這次戰鬥從1950年開始,持續到1953年,在這幾年中,我國派遣了二百多萬志願軍,輪番到朝鮮戰場作戰。原本不把中國放在眼裡的美軍,被中國軍人用實際行動打趴。
  • 老狼的《青春無悔》這首歌,大家都是這樣評論的
    寫於九一年初,流浪了一圈回到北京,找到那把吉它時,它只剩下三根弦了。所以寫了這樣一首九拍的歌,多年後錄這首歌時,老狼在棚裡哭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他想起和女友在一起在八中校門口樹上刻下的字,他在黑著燈的棚裡,我在控制室裡,通過麥克風談起那些事,談起她們。
  • 韓戰結束後,為何最後一批志願軍5年後才離開,發生了什麼?
    就這樣一支名為志願軍的部隊由此誕生。從1950年10月,進入朝鮮作戰開始算起,有將近240萬人先後加入到這支部隊之中。在這場世界矚目的戰鬥中,我國志願軍打出了國威軍威。最終在我國的努力之下,將戰線打到了三八線,1953年7月,戰爭結束。
  • 張惠妹的《聽海》這首歌帶給你了什麼意義?
    記得21歲時第一次出差到大連半年,獨自一個人晚上晚上躺在床上,收音機裡放著這首歌,聽海。感動的我是一塌糊塗,輾轉難眠,想起了我那時生病的媽媽現在每當聽到這首歌,媽媽,我想你。一天晚上,我在彈鋼琴,隔壁的男孩也在練琴。我仔細一聽,就是在彈這首歌。我不禁想要和他一起和彈。於是,我在華語流行音樂裡找到了這首歌,彈了起來。他似乎知道我在和他一起彈,便有意識的跟著我的腳步,彈了起來。
  • 《九妹》這首歌你們還記得嗎?聽得懂的都是回憶!
    我前幾年去了一趟北京,我問速8酒店地址,我看見年輕的喊哥們,年長的喊師傅,結果我在那一條街上來回溜也沒找到,我頭腦簡單,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過後我才想,他們為什麼來回指呢?大城市真不是好生存的。當今社會人騙人太多了,讓我從心裡感到冷。過去,人窮,人愛人,現在,人富,人害人,過去人少,人幫人,現在人多,人騙人,五,六十年代,人愛人,七八十年,人幫人。
  • 《白狐》這首歌的幕後故事
    《白狐》這首歌的作詞,作曲,演唱者都非常低調,成名前都在工作崗位一線工作,樸實無華。最近無意間又聽到了《白狐》這首歌,轉眼這首歌已經過去十年了。今天不妨詳細聊聊。這首歌原創是陳瑞,後來也有一些翻唱的版本,今天主要討論原創這個版本。先來看看作詞者——孫紅鶯。網上的介紹很簡單——孫紅鶯,貴州省丹寨縣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