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記者親身經歷1942年大饑荒,母親煮兩歲孩子充飢,老蔣看發抖

2021-01-08 歷史的韻尾

外國記者親身經歷1942年大饑荒,母親兩歲孩子充飢,老蔣看了發抖

在1942年至1943年,在中國河南爆發了一場慘烈之極的大饑荒,有整整3000萬人受災,300萬人活活餓死,而造成這一場大饑荒的直接原因就是國民黨軍挖掘了花園口的堤壩,使得黃河決堤,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遲滯了日本軍隊的進攻,但是這3000萬人民百姓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

白修德是《時代》周刊駐中國的特派記者,這個人親身經歷了整個的大饑荒的過程,甚至看到了易子而食的悲劇,成千上萬的人靠著樹皮和野草而活,而當時許許多多有良心的記者也因為報導相關的事情而入獄。

1942年,整個河南整整6個月沒有下過一滴雨,農民的收成只有往年的三成,而當時駐紮在河南的十幾萬國民黨軍隊的糧草,卻還要當地自行解決,每一畝地生產15斤糧食,就要被當地的政府抽走13斤,到了年底的時候,整個河南的樹皮也被剝了個乾淨,野草也被挖完,許許多多人開始將一些孩子和一些即將餓死的人給煮著吃掉,而不忍心的就相互交換,在生存的面前,已然沒有了人性的光輝。

而此時的國民政府又在做什麼呢?當時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經成立,抗戰的前景也越發的光明,在國民政府的眼中,在蔣委員長的眼中,也許只有這樣所謂的大事情吧!當然不可否認,這些決定歷史走向的事情,我們必須去關注,必須去操作,但是又有誰去關心最底層的老百姓呢?

事實證明,歷史只不過是權勢者的遊戲罷了,他們往往都會忽視掉百姓的感受和死活,無數的軍隊從老百姓那裡強搶糧食,而當地的政府不思救助災民,反而封鎖消息,更有甚者,當時國民黨的"中央社",竟然依舊聲稱河南省在災情嚴重的情況之下,徵糧形式良好,簡直無恥至極。

而事實上,當時的中央政府還是給予了2億元的賑災資金,但是實際上沒有一分錢送到了災民的手中,甚至為了完成徵糧的指標,原本用來對付日本人的軍隊竟然開始對付我們自己的老百姓,而面對這樣嚴重的饑荒,躲在大後方的蔣介石是自欺欺人,他對於河南發來的急報,置之不理,甚至認為這是無稽之談,完全不相信河南出現了災荒。

當然其實不是國民黨的高層不清楚河南在發生災荒,相反,他們比誰都清楚,但是當時的河南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之下,已經是岌岌可危,所以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再進行賑災,因為很有可能賑災的糧食會落入日本人的手中,而河南的百姓也成為了當局者手中被拋棄的棋子,直接導致了河南十分之一的人口活活餓死。

直到白修德將相關的文章發到了《時代》周刊上面,而這樣的文章最終遞到了蔣介石的手中,據說老蔣在看到母親孩子充飢的照片之後,竟是渾身發抖。

而此後,當地陸陸續續開始賑災,而當日本人打進河南的時候,國民黨軍隊倉皇撤退,而被國民黨軍隊強徵過來的將近100萬袋麵粉也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

相關焦點

  • 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舊照:餓死300萬人,吃樹皮的孩子看著心疼
    現如今,健康飲食越來越流行,人間美味不可錯過,溫飽已不再是個難題,誰還能想到在78年前,饑荒席捲了我國河南、河北、山西、山東、安徽等地區,因饑荒而背井離鄉的人不在少數,1942年河南大饑荒是抗日時期的饑荒之一,據相關資料披露,饑荒導致了大約300萬人餓死,美國記者白修德則親眼目睹了這一場大災害
  • 美國記者實拍影像:1942年河南饑荒真實場景,災民以樹葉草根充飢
    美國記者實拍影像:1942年河南饑荒真實場景,災民以樹葉草根充飢 原標題:美國記者實拍影像:1942年河南饑荒真實場景
  • 直擊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場景:餓殍遍野,蔣介石看後腿不由發抖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由張國立主演的電影《1942》,這部電影主要取材於1942年發生於河南的大饑荒,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了1942年中國人民所受的苦難。在發生災情初期,當時河南省主席的李培基沒有及時匯報,導致了饑荒的進一步擴大。
  • 1942年河南大饑荒老照片曝光,蔣介石看了發抖,樹皮都沒放過!
    1942年夏天至1943年春天,河南、山西、河北、安徽、山東等地發生了大規模的大饑荒事件,由於河南地區最為嚴重,因此也被稱為「1942河南大饑荒」。河南地區在1942年之前,多次遭遇水災,緊接著1938年就發生了人為的花園口決堤事件,河南安徽等地千萬人受災。
  • 1942年民國大饑荒,草根樹皮為食,個個瘦骨如柴,觸目驚心!
    1942年民國大饑荒:睡覺,是這些難民唯一能抵禦飢餓的方式 1942年民國大饑荒:一位衣衫襤褸的母親背著自己的孩子,去採集可食用的雜草
  • 1942到1943年的河南大饑荒:蔣介石看完照片,腿不由自主發抖
    1942年的春天,河南遭遇嚴重旱災,農田幾乎顆粒無收。圖為一位母親在砍樹皮,旁邊的孩子在幫助撿拾。圖為當時一個因為飢餓而嚎啕大哭的孩子。當時樹皮草根都吃完了,迫於無奈的人們開始吃觀音土。但是觀音土吃後便秘,不少人慘死於此。
  • 1942年大饑荒 還在浪費糧食的人來看看
    1942年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饑荒災難發生,這場饑荒範圍大到好幾個省份都有波及,情況慘不忍睹,大批難民遷移。當地遭遇大旱之後,又遇到蝗災,土地上光禿禿的,連根草都找不著,人們被迫在剝樹皮,把樹皮煮了,再磨成粉。用來充飢。
  • 1942年大饑荒慘狀紀實 3000萬人受災300萬餓死[圖集]
    白修德  (本版照片由福爾曼拍攝於1943年的河南)  正在熱映的電影《一九四二》,講述了一段真實的歷史:在1942年到1943年之間,中國河南爆發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大饑荒  通過白修德的眼睛和筆,我們可以看到1942年發生在河南這片土地上的災難,絕不僅僅是電影開頭所說的「吃的問題」。  《等待收成》  1943年初春,戴著深度近視眼鏡的年輕美國記者白修德,與他的同行——倫敦《泰晤士報》的哈裡森·福爾曼一道,跳上了從鄭州開往重慶的火車。
  • 1942年河南大饑荒,農業大省卻沒糧,是天災還是人禍
    1942年河南大饑荒時飢餓的人們。那場災難給河南人造成了深刻的印象,凡是經歷過那次饑荒的老人,每當談起都心有餘悸。很多老人在當時看到了漫天飛舞的螞蚱,把禾苗都吃光了。
  • 《1942 飢餓中國》首發 記錄大饑荒史實
    記者歷經半年多時間,走遍河南全省尋訪,並沿著隴海鐵路線,重走了災民逃荒路。3000多裡重訪之路,記者採訪了200餘位事件親歷者,書中收錄了20餘位親歷者的講述和近50張目擊者照片,最大程度上還原了1942年河南大饑荒。今年11月初,該系列紀實報導由中華書局編輯成書。
  • 1942年河南大饑荒,300萬人被餓死,樹皮成為當時最好的食物
    飢餓加上寒冷的天氣讓人們無法承受,圖中的老人和孩子穿著笨重的棉衣,老人已經餓到發昏躺在地上,框裡也沒有一點食物。婦女的懷裡還摟著一個孩子男人承擔起了家裡的主要責任,用推車推著妻子和孩子四處逃荒。1942年河南因黃河改道發生旱災,導致3000多萬的中原人陷入大饑荒,沒有了食物的他們只能用樹皮來充飢,樹皮成為了最好的食物已經被餓死的他,身上的衣服估計被活著的人給扒走去取暖了,當時的逃荒人至少有300萬是被餓死的。
  • 1942年河南大饑荒慘狀:餓死病死150萬人,美國記者看完淚流不止
    實際上,整個地球經歷了好幾次大的冰河期,而周期性的氣候變冷更是相當頻繁,對人類而言這就是一次次巨大的天災,本來在人類數量稀少時還能靠自然豐富的饋贈生存,但是當人口數量快達到自然承受的極限時,這些災害就會造成餓殍遍地。當然,很多時候天災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但隨後更甚者卻往往是人禍。
  • 美國人拍攝的1942年河南大饑荒:蔣介石看完照片後,雙腿哆嗦起來
    【逃荒的孩子】1942年底至1943年,河南地區發生了震驚國人的大饑荒。這一年的春夏直至秋天,一場曠日持久的旱情在黃河中下遊兩岸地區蔓延開來,並擴展至晉東南、鄂北及皖北等地,期間夾雜著風災、雹災與蝗災, 直至麥收之後,百餘天未有降水,形成數十年一遇的特大旱災。
  • 1942年河南饑荒:倆饅頭換一個老婆,不是段子,人命不如一個紅薯
    小編認為這跟中國經歷過重大饑荒有關,縱觀古代史到近代史,中國總有那麼幾次饑荒搞得人餓死一片,就算有倖存的人那也是形如枯槁。 吃土在飢餓面前算不了什麼了,1876年12月11日的 《申報》記載,饑民已經被逼得「鬻妻賣子」。 江南地區受災較小,江南士紳和官員接收了很多饑民,也多次親自到災區開設粥廠、施捨銀兩糧食、救助落難婦女兒童等等,救災人士裡出現了例如吳元炳、謝家福、李金鏞這樣的愛心人士,並且還有外國傳教士幫忙。
  • 1942年河南大饑荒,國民黨極力掩蓋的真相,現場不忍直視
    1942年,身處抗戰前線的河南發生舉世震驚的大饑荒,上千萬人流離失所,近300萬人被餓死,美國記者白修德進入受災重區,記錄下當年的慘狀。一名婦人將樹皮搗碎,在饑荒時期,河南糧食畝產只能達到15斤,其中有13斤要上繳,只能依靠樹皮過日子。
  • 1942年河南大饑荒時,蔣介石在幹什麼?
    自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之後,黃泛區老百姓的生活已經不能用簡單的水深火熱來形容,那裡的人們要先後應對洪水、旱災、兵禍、蝗災、饑荒、瘟疫這些可怕的天災人禍。到了1942年,大饑荒已經從黃泛區蔓延到周邊各地,整個河南都成了人間煉獄。
  • 老照片再現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場景:餓殍遍野,觸目驚心
    很多人都看過由張國立等一批老演員出演的電影《1942》,這部電影是改編自劉震雲的小說《溫故一九四二》。該片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1942年,在河南111個縣中有96個縣受災,其中有39個縣災情最為嚴重。
  • 1942年饑荒的悲慘景象,真實照片看著令人心痛
    1942年河南發生大旱災,兩季農作物絕收,之後又有蝗災肆虐,導致全省110個縣饑荒遍野。1942年大饑荒真實照片據不完全統計,當時1000萬人口的河南省,至少餓死300萬,沿隴海線逃荒的有300萬,沿途餓死、病死、凍死、扒火車摔死的更是不計其數。
  • 一九四二年的大饑荒與一九六二的「大饑荒」
    網上有人有意無意地把一九四二年的大饑荒與一九六二年的「大饑荒」掛鈎,有意無意地等同起來。其實,那是一個誤區。原因很簡單,兩者有根本的不同。現在我們所說的新中國成立後的的三年困難時期,也就是有人描述為「大饑荒」的年代是1959-1961年。關於這個年代,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認為在中國農村餓死人的現象是存在的。但是否形成了「大饑荒」,即餓死了數百萬以至於數千萬人,則沒有定論。學界對此也有爭論。
  • 1942年河南大饑荒真實照片,每一張都觸目驚心,讓人心酸
    被饑荒受害者拋棄的空空蕩蕩的村莊道路上垂死的老人與孩子,飢病使老者先死,留下孤獨和無助幼兒也會不久於人世婦女在搗碎曬乾的植物當食物光禿禿的山坡上,人們剝樹皮充飢饑荒受災地區帶著兩個孩子的難民饑荒受災地區的兒童饑荒受災地區的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