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丹:打通茶業「三界五行」的「90後」

2021-01-15 四川日報


蔣丹在茶園品茶。 (受訪者供圖)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平 蔣嘉陵
  作為從四川農業大學畢業的「學院派」,今年10月,「90後」蔣丹卻在雅安舉辦的四川省首屆「蜀茶杯」評茶員、茶葉加工工職業技能競賽上,贏了資深老茶工,令人稱奇。
  評茶、制茶、茶藝是茶領域三大門類,一般人只從事其中之一。而剛到而立之年的蔣丹,卻已是國家一級評茶師、國家級茶藝師,打通了茶業「三界五行」,她希望未來還能在制茶、評茶方面更加精進,用茶給人們帶去幸福感。

非一般 舌尖有「茶茗資料庫」
  茶葉有六大類,全國粗算有3000多品類茶茗,代表性的也有五六百個,評茶師從五級到一級,都要在舌尖上建立自己的茶茗大資料庫,要一喝而知優劣。
  蔣丹記憶尤深的是考二級評茶師時,抽到了一款平時很少接觸的臺灣傳統凍頂烏龍。她將理論上的烏龍茶的標準「遷移」過來,為這款茶進行了點評、打分,雖然僥倖過關,但她總覺得心裡梗了什麼東西,這款茶在臺灣當地究竟是哪個等級?
  為了弄個明白,她查閱臺灣烏龍茶的加工工藝、技術參數等,還請朋友從當地寄了市面不同等級的烏龍茶,又在成都一些茶鋪買樣品,喝了十多個產品後,發現自己當時打分打高了。「那是款很一般的凍頂烏龍,香氣不持久。」蔣丹說,後來她喝到的高品質烏龍不僅耐泡且香氣幽雅,味道醇厚乾爽。
  「評茶師遠不是一勞永逸的職業,其信息覆蓋和更新速度要跟上全國乃至主要產茶國家的品種、工藝、科技更新速度才行。一旦知識落伍就站不住腳了。」蔣丹說,但這也是樂趣所在,每喝到一款好茶,並且能品出好在哪,就是高山流水有知音的欣喜,就是撿到寶貝一般的欣喜。

最心疼 看到茶樹受損被毀
  填報大學志願時,蔣丹和家人都看好當時的熱門「環境科學」,茶學在父母眼中是冷門,家就是農村的,好不容易出個大學生怎能還學茶?但就在填報系統關閉的最後30秒,蔣丹將茶學從第二志願調為第一志願,從此與茶結下不解之緣。
  如今蔣丹在雅安職業技術學院教學的同時,還經營著自己的工作室。「所有積蓄全投入了,一年運營成本要30萬元,壓貨壓力很大,新產品的市場培育也需要時間……」蔣丹希望堅持做下去,因為論文讀者有限,而通過產品傳達的信息能影響很多人。
  從事茶葉產業,春季最忙。「春茶季節性很強,只有一個月的採摘時間,錯過了就再也做不出好的品質了;運輸中也需要精心養護,否則耗損率會很高。最重要是當晚得及時處理,那段時間每天睡覺不超過4小時,有一次就打了一個小時盹兒,結果導致茶葉發酵過度,損失了幾萬元。」蔣丹說,每天收上來的鮮葉品質、規格不一樣,要做出最美的茶葉形態,工藝也需要不斷調整。
  蔣丹最心痛的是看到茶樹被傷害。一次,因制紅茶,蔣丹去山中查看老茶樹資源,發現某座山上的六七十年的老茶樹已經七零八落,地上留下一個個大坑和弄斷的殘枝。「這些老茶樹的移栽成活率很低,而他們對保存、更新茶葉基因庫起著重要作用。不能說我們是下遊加工者、生產者,管不了上遊採摘,就對茶產地生態麻木、冷漠。每個人都是這一鏈條的一分子。」蔣丹說。

相關焦點

  • 西遊的三界、五行
    西遊裡悟空最喜歡顯擺的一句話是,我老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管不到我。五行,比較統一,就是金木水火土,泛指各類物質。心靜三界,佛教道教各有說法。佛教的三界比較複雜,指的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三界是處於生死輪迴中的、迷妄有情的眾生生存場所,故三界又稱為苦海。由於在三界中還有生死,所以只有跳出三界外,才能通向涅槃之路,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超越三界,以佛法教化三界眾生,教眾生做人做事,以圓滿智慧普渡眾生,以悟色悟空出世。道教的三界比較通俗,天地人三界。通俗理解為將天地人三界視為三個球體,分別置於三角形的銳角之上,形成三界之勢。魔妖精靈等族群處於聯線位置。
  • 三界和五行
    何謂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何謂五行:金木水火土前天濰坊到濟南,濟青高速,看見一輛中巴,車牌號KB5866。
  •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哪三界,哪五行?從佛家來簡析
    三界六道說實話,解釋三界五行的概念,非常費力,因其深奧繁瑣,而且很多知識與道理超越了目前科學的維度從凡俗的角度來看:「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通常指不受世俗汙染,不受常識束縛,指一種超然物外的處世態度。或指認知事物真相時,要置身事外,旁觀者清,以求客觀認識事物,指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
  • 古人講「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哪「三界」?老祖宗的智慧
    俗語「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說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意思就是超脫人生、不入世俗。這裡邊的「三界」是佛教中的寓意,所謂的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泛指世人所追求的物質生活。試問有誰能逃離這「三界」呢?「不在五行中」的「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各自有其特徵,相互生成又相輔相成,五行構成了世間萬物的變化。
  • 三界和五行是什麼意思?
    三界是講一個空間範圍,而五行大家都知道,基本上是在講一個相生相剋的理。三界和五行所講的都是一個未得正果的範圍之內中。在人類這層空間以上有幾層天,在這幾層天內的生命稱為天人,對於人來講那是神,但大都是未成正果的神,也許幾百年後都要輪迴的,但也有成正果,由於某些原因沒有離開的,這種情況也存在。出了這幾層天應該是初果羅漢的果位了,也是得了正果的最初層次所在。
  • 孫悟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跳出了天、地、人三界嗎
    《西遊記》中孫悟空被地府鬼差將魂魄勾到地府時,曾說自己已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就是說他已經超脫了生死,不在受天地的束縛。而在這裡,很多人都自然而然地將三界理解為天、地、人界。照這樣的理解,孫悟空所說跳出三界,指天、地、人也不錯。其實孫悟空所說三界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三界,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我們都知道,在道教中,將天地分為三十六層。而這三十六層又被分為三界,這才是孫悟空所說的跳出三界,其實與天、地、人三界的分法也差不多,只不過是更細一些。
  • 俗語: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說的是啥?
    佛教傳入中國後,對中國人的思想意識、民族關係、文化藝術等多方面產生了深刻的印象。它在南北朝時尤為的盛行,而唐朝時期的鑑真東渡、玄奘西遊則是使佛教在我國的歷史上更加的出名。雖然說佛教屬於外來教,但是它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和佔據的分量一旦都不比我們的本土教——道教低。
  • 古人說的「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到底是哪三界,長見識了!
    眾所周知,我們經常聽過這樣一句話,那就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句話可謂說出了人生修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頗有一種看破紅塵,羽化登仙的意蘊。不管是佛家和道家,都把這句話奉為金科玉律,很多人也把這句話當作人生的最終目標。那麼「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裡面的「三界」到底指的是哪三界,五行又是哪五行呢?
  • 道家所說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您知道是哪「三界」嗎?
    孫悟空說了一句話:「我老孫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轄,怎麼朦朧,又敢來勾我?」孫悟空從菩提祖師學得長生不老之道法,已然壽與天齊,至於為何還會被寫入生死簿,暫且不表,本期主要跟大家聊一聊「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中的「三界」是什麼。道教認為在「三界」和「五行」範圍之外可以超脫生死,達到逍遙自在、長生不老的境界。
  • 道家常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三界」分別指啥?
    道家常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這「三界」分別指啥?很多人喜歡稱佛門為淨土,的確,超脫於俗世之中的佛家比起人間的喧囂自然是淨土般的存在。而在道家看來,想要真正做到身處淨土,是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五行我們自然知道,他指代的是五元運行之意,這五元分別是金木水火土。不論佛道都是如此作解。那麼,三界又指的是啥呢?
  • 回合網遊《八仙過海》五行三界大擂臺
    而玩家期待已久的三界擂臺也將同時震撼登場,誰是王者?誰具天命?誰為至尊?一切擂臺上見分曉! 三界擂臺是天庭特別舉辦的一場面向三界的超級賽事,相傳五千年前,神魔大戰,庶民不得聊生,百姓苦不堪言。於是,各路各派的英雄豪傑、天兵天將們自發組成了隊伍,在擂臺中切磋較量,增強武藝的同時修煉身心,三界擂臺由此誕生。另外,參加三界擂臺的仙友不僅可以磨鍊自己的驅魔能力,還能在比賽後獲得各種獎勵,而最終的優勝者則能獲得最為豐厚的獎勵和至高無上的榮耀!
  • 王鳳儀:三界,四大界與五行
    三界:三界是人的來蹤外三界:天、地、人內三界:性、心、身外三界:天、地、人天:清輕上浮者為天純陽無陰,光樂不愁有晝無夜,謂之神世界地:重濁下凝者為地純陰無陽,光愁不樂有夜無晝三界所生,不違背三界所管不動性,天不降災心不起惡念,地府不降病身子不妄動,不受人世管轄。
  • 5月8日 四川成都將爆出全球茶業大事件(組圖)
    「一號文件」出臺以來,支持茶業發展的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使得四川茶產業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持續穩定發展的新氣象。  一年來,川茶這艘艦隊開始成建制啟航,在四川省政府「惠民購物全川行動」、「川貨全國行」和「萬企出國門」市場拓展「三大活動」東風之下,川茶牆內牆外陸續開花。尤其是在四川成都成功舉辦第三屆中國(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和2014四川秋季國際茶業博覽會。
  • 不在三界五行中的孫悟空,誰能殺死他?玉皇大帝也不能!
    然而在書中並沒有先天聖人這一種說法,但是提到神仙也可以不死不滅,但是這種神仙在三界中極少,甚至不存在。孫悟空在一塊仙石中誕生以後,他拜菩提祖師為師,修煉各種各樣的法術,也會了筋鬥雲和七十二變,算是一個太乙金仙級別的神仙了。很多讀者就認為孫悟空這時候已經是一個不死不滅的神仙了,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對,因為菩提祖師已經說了孫悟空需要跳出三界五行之外,最終才能成為不死不滅的神仙。
  •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啥意思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資料圖) 佛教中講的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是名三界。出三界有出三界的條件,那麼如何才能出三界呢?
  • 終於知道神仙為何追求「跳出三界五行」了!
    例如古時的皇帝,在擁有的無上的權利與享不盡的榮華後,更是對「不老藥」有著執著的追求。只是,凡人之軀終究免不了生老病死,受六道輪迴之苦,似乎,只有得道而成仙,才是長生不死的唯一途徑。神話裡,「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的是一個極高的修為境界,修煉到此境的生靈,沒有了生死,擺脫了輪迴,可在三界來去自如。很多人都會以為,跳出三界五行,就是長生不死的意思。
  • 手掌三界五行之簡介
    手掌有三大世界,分別是精神世界、物質世界、本能欲望世界,而五行,可以按八卦去分,也可以用現代手相去分。
  • 菩提祖師提到一個地方,孫悟空不敢去,在三界五行之外!
    在第七回的時候,孫悟空連三界主宰的玉皇大帝都不怕,怎麼可能會害怕一個玄武大帝呢?孫悟空不去北天門,那是因為孫悟空想要回的花果山,就必須經過南天門。 我們都知道神仙死後就會上封神榜,凡人死了就會去地府,但是被打得魂飛魄散的生靈,他們就會去九幽之處,這一個地方不在三界五行之中,不歸地府掌管,更不歸三界主宰的玉皇大帝掌管。在《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他只是三界主宰,掌管天地人三界,管不了三界外的生靈。
  • 人在三界內,身在五行中,五行如何影響我們的命運
    人在三界內,身在五行中自古聖賢都認為世間萬物,皆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統稱為陰陽五行。人在三界內,身在五行中!這是道學門中的經典名言,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和五行相依相伴,那麼五行到底是如何影響我們個人的命運呢?
  • 古人言:「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啥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古人言:「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啥意思?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曾經有一位偉大的詩人說道: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去,二者皆可拋。這個「自由」拿到現在來說也有著諸多的含義,如今,大家受縛於自己的工作,為了生活而奔波勞累,整日不得清閒,能說自己是自由的嗎?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