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與天幹地支星座組合 打麻將手裡握的也是文化

2020-11-15 搜狐網
打麻將,你手裡握的是文化


  在你眼裡麻將是什麼?或許在你眼中,麻將只是一個茶餘飯後拿來休閒的智力遊戲。浪漫的古人最喜歡給自己創造的物件賦予各種內涵,你手中的方塊牌也是如此。「中、發、白」分別代表什麼?「中」為什麼是紅色?為何會有144張牌?網絡和論壇上對上述問題的答案五花八門,對此,世界麻將組織秘書長江選旗表示,正因為大家對麻將理解的差異,更需要推廣麻將文化,讓更多人了解麻將所承載的文化含義。

  黔江舉辦麻將大賽後續>

  麻將和星座也能扯上關係。

  解讀>

  麻將文化,你知道多少?

  昨天,2012年世界麻將文化交流大會在黔江舉行,據記者了解,在為期兩天的交流研討中,世界麻將組織將對麻將文化、如何理解144張麻將牌承載的文化內涵、如何完善世界麻將競賽規則等事宜進行了討論。

  「中、發、白」分別代表什麼?為何會有144張牌?網絡和論壇對於上述問題的解釋有很多,對此,世界麻將組織秘書長江選旗的回答是:「對於麻將文化的解讀各方都有,見仁見智。」此前,江選旗也對記者表示,中國民族文化博大精深,麻將是其中之一,很多人只是簡單的玩麻將牌,但卻並不知道麻將牌所承載的文化含義,而這便是世界麻將組織努力推廣麻將比賽,並舉行研討會的原因。

  即將開始的世界麻將錦標賽,能吸引來自北大、清華的學生團參賽,而比賽本身不設獎金,費用自理,顯然他們是看中了麻將文化傳承的一面。「入局鬥牌,必先煉品,品宜鎮靜,不宜躁率。」江選旗表示麻將的旨意與精神,認真品味其實就是做人的道理。

  文化解讀見仁見智

  動態>

  麻將也有文化交流研討會

  文化解讀見仁見智

  「中」為什麼是紅色?「發」為什麼是綠色的?「白板」指的是什麼?或許你是麻將高手,但對於這些內容你可能並不了解。雖然對於麻將的文化解讀見仁見智,但我們依然為您挑選了一些新奇有趣的解讀,或許會讓您對麻將有一個新的認識。

  ①麻將的由來

  原是「護糧牌」

  對於麻將的起源眾說紛紜,上海文化出版社還專門出版圖書《中國麻將與文化》討論此問題。對於麻將的起源,有表示是鄭和當年下西洋時,為了振奮因思鄉而精神不振的船員而發明的娛樂遊戲。也有表示麻將起源於先秦時代的「六博」,說法各異。

  其中最為主流的說法為:麻將起源於麻雀牌,其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因為每年麻雀吃食而損失不少糧食,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以竹製的籌牌記捕雀數目並以此發獎金,於是「護糧牌」誕生,而這也是為何麻將又被稱為麻雀牌。而因為「護糧牌」上有各種符號和數字,既可觀賞又可遊戲,而因為在太倉方言中,「麻雀」和「麻將」讀音十分相近,於是漸漸演變成了如今「麻將」的稱呼。

  ②「中」為何為紅色?

  為射中麻雀的意思

  正因為起源於統計捕捉麻雀個數的「護糧牌」,所以麻將的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很多都與捉捕麻雀有關。

  「筒」的圖案就是火藥槍,代表打麻雀的槍筒,「萬」是賞錢的單位,幾萬就是賞錢的數目。同時,「東、南、西、北」為風向,故稱「風」,因為在用火藥槍打鳥時應考慮風向的幹擾。而在「中、白、發」的來歷裡,「中」表示射中麻雀的的意思,所以為紅色。而「白」為白板,意思為放空炮白打了一槍,而「發」即發放賞金,領賞發財。而麻將玩術語也與捕雀護糧有關。如「碰」即「砰」的諧音,意味槍聲。而和牌讀音為「胡」,與「鶻」為諧音,而鶻恰好就是一種捕雀的鷹。

  ③144張牌可與星座結合

  每個人都有幸運組合

  麻將為何會有144張牌?對此,有解釋表示是麻將中的108張牌喻為《水滸傳》中的108好漢,加上東、西、南、北、中五方,共20張牌。而因為梁山好漢們有貧富之分,所以再加上「發」、「白」,表示富有和貧窮,一共136張牌;後來又加上春、夏、秋、冬、梅、蘭、竹、菊8張花牌,整副牌就為144張。

  但還有一種有趣的解讀,甚至將麻將與星座相結合。在某百度空間裡,某網友表示每張麻將牌都對對應了12生肖和12星座想結合所產生的幸運組合,而12乘以12正好為144。為此,其還特別製作了一張表格供網友查詢自己的幸運牌。不論這種說法是否靠譜,即使為網友自編,在將麻將等同於賭博的今天,讓大家多一些對健康麻將的認識、增加對競技麻將的了解,也不失為一種積極有趣的方法。

相關焦點

  • 麻將怎麼打 打麻將規則
    現在已經成了一種習慣,一到過年,親戚都是在打牌中度過,而打得最多的就是麻將,不會的就只能在邊邊坐著耍手機。無法參與到他們的樂趣中去。下面小編教大家如何來打麻將,學會了,明年就可以好好和家人一起玩了。,也可防止作弊。
  • 國粹「麻將」裡的中國傳統文化,您了解嗎?
    關於麻將的起源傳說有很多,有「鄭和說」、「打馬說」、「護糧說」等等。關於麻將的起源傳說至今沒有確實定論,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個比較有趣的麻將起源說法:萬秉迢說。
  • 覺悟傳統文化——「天幹、地支」
    【覺悟傳統文化——「天幹、地支」】《易經》形成於民族心智開始定型的時代,它以特定方式凝結起華夏民族成長階段的時代精神,構建了自己風格鮮明的思想體系,其深層理念對後來諸子百家認識世界帶來了視角和方法上的引導,因而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即使在數千年後的今日,中華民族的群體思維方式、思維特徵,依然閃爍著《易經》智慧的光輝。
  • 中華文化-天幹地支介紹
    天幹地支產生炎黃時期,天幹地支紀年法以立春作為一年的開始而不是以農曆的正月初一。天幹地支簡稱「幹支」。「辭源」裡說,「幹支」取義於樹木的「幹枝」。天幹地支,是古人建曆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幹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予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
  • 天幹地支與紀時小知識
    ,如六十年一甲子,花甲之年等;如2020年為庚子年,順推2021年則為辛丑年,2022年為壬寅年,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密切接觸的,也是有規律可循的。二、天幹地支紀時在我國的歷史上,曾長期用天幹地支來紀年、月、日、時。古人用十天幹依次相配,得到六十個組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六十年為一個甲子。
  • 中國文化:五行、天幹、地支的含義
    總之,在中國文化中,五行的方位對研究物理關係很大作用,大家可查找學習一下。接下來,說說天幹,天幹過去叫「天幹」,文化也很古老,在甲骨文中都能找到記載。隨著人類文化的進步,我們老祖宗發現五行生剋法則不夠用了。就用陰陽的法則,來表現五行的雙重作用,又用了十個字來表達: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
  • { 傳統文化學習 } 十二生肖之天幹地支、時辰詳解
    古時候,為了讓貧民百姓也能記住自己出生的年號,就使用了最簡單的動物紀年法,後來稱其為「生肖年」。  (生肖:「生」出生;「肖」相似、相像)  生肖也稱屬相,是中國民間計算年齡的方法,也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紀年法。如今漸漸演化成中國人的習俗。是中國和東亞地區的一些民族用來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號。
  • 天幹地支,你不得不知的傳統文化子醜寅卯-十二地支
    上期我們介紹了十幹(天幹)。《關於甲乙丙丁那些事,你不得不知的傳統文化》今天我們介紹十二支(地支)。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西方儒略曆(Julian calendar)為原型的所謂「公曆」早已取代了中、日、韓等東方古國的傳統「農曆」。就像「十二星座」逐漸取代」十二生肖「一樣。十二星座也在逐漸成為現代人精神必須品。」
  • 最新梳理《四柱格局種類》,天幹地支組合隱藏的秘密
    它們的組合規律是什麼?天幹地支組合隱藏了多少秘密?帶著這些問題來開啟《四柱八字格局》思考之旅。 按照現在的天幹地支組合計算年月日時的規定,四柱的組合數是518400種,再按照男女來劃分,就是1036800種組合。出生時辰組合成的四柱千變萬化,錯綜複雜,智慧的古代先輩用「四柱格局」來統領全局,這就是四柱八字格局。
  • 天幹地支簡述
    >天幹地支組合規律規律為:陽幹配陽支,陰乾配陰支,如下表:幹支組合表幹支表組合規律:10個天幹依次和12個地支組合,如: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怎樣成為了超級組合的「六十甲子」
    之前我們談了很多關於十天幹,十二地支的理論知識,看起來天幹地支好像很複雜神秘,但其實說到底,十天幹,十二地支22個符號就像英語裡的二十六個字母,也像化學中的元素周期表,幹支22個符號關鍵還是要看如何運用和組合。
  • 當12星座遇上天幹地支,它們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當12星座遇上天幹地支,它們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首先要問大家一個問題,當你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你會想到有關於星座或者天幹地支的什麼東西呢?現在就讓我帶大家走入,12星座與天幹地支的前世傳奇吧!看起來比較複雜;12星座的字比較好讀好寫,天幹地支的字看起來好像也很少筆畫,就是字不太會念;12星座是比較好記住的,天幹地支。。好像很多中國人自己都不會用,尤其是當代的人;嗯。。。,還有嗎?沒有了嗎?其實它們的區別有很多喔,現在就讓我用專業一點和更規範性的語言給大家分點詳細講解吧。
  • 天幹地支的時間與空間
    那麼,十天幹,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就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幹,都知道是代表五行的力量,十二地支,代表的也是五行的力量,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五行的力量是從哪裡而來。首先,中國的古代,都是用幹支來紀年紀時的,比如今年是戊戌流年,這個月是戊午月,今天是癸未日,現在寫文章是丁巳時,這就是時間,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組合一個甲子,一個甲子年就是六十年,也就是,地球,每六十年,都會有一個大不同的變換,都會有一個非常大的變革,或者動蕩,這跟三元九運,也是能有關聯,每一個甲子,都會形成土星、木星、水星的會合,這三個行星,都是能量和影響最大的行星,所以,這三個行星的會合,會給全世界的人帶來深刻的影響
  • 純乾貨:如何簡單推算自己生辰八字,國人必學的天幹地支紀年法
    現在大多數人知道中國古代文化裡有天幹地支,有五行八卦,可是卻沒有幾個人對他們的真正用法了解過。一說到生辰八字,你腦海裡首先想到的是找個算命先生給你看看,其實生辰八字並沒有多玄奧複雜。要真論複雜程度,也就比星座複雜那麼一丟丟而已。下面傳正小二帶你簡單推算出自己的生辰八字,懂點命理常識。
  • 天幹與坐下地支的關係
    八字的構成,就是天幹和地支的組合關係。天幹有天幹的作用和特點,地支有地支的作用和特點。天幹的生克制化和地支的刑衝合害,體現了幹支在各自條件下,進行力量的轉換,這是屬於一種動態的效應。天幹與坐下地支的組合,體現了幹支互為表裡、相互存在;又因為幹支之間不能直接進行生克,所以不能叄與五行力量轉換,這是屬於一種靜態的效應,具備了「天垂象、示吉兇」的作用。天幹和坐下地支之間的生克洩耗關係,往往通過天幹生克制化和地支刑衝合害的力量轉換,來引發具體的吉兇信息。因此,要重視「蓋頭」「截腳」這種現象。
  • 傳統文化中,為何10天幹以「甲」為首,12地支以「子」開頭?
    傳統文化中,為何10天幹以「甲」為首,12地支以「子」開頭?中國的傳統《易經》文化,博大精深,但萬變不離其宗,始終離不開12天幹和地支的循環搭配。這些天幹和地支是怎麼來的?於是上天降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天幹,同時降下了「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地支。黃帝受天地感興啟發,將天幹布象於天形,將地支布象於地形。因此,天幹,又稱為「天」的形態,地支又稱為「地」的形態。天幹地支融合一在起,用來治理天下。當時,擔任史官的大撓氏,將幹支組合搭配,確定了幹支的陰陽和五行。
  • 天幹地支紀年月日時
    天幹地支紀時一、天幹地支的內容1.天幹地支的歷史在商朝的時候「天幹地支」已經非常普及和常用了,根據考古學發現,商朝的君王名字幾乎所有的王名字都帶有十天幹。自秦漢以來,二十四部正史,實際採用的都是這種幹支紀年方式。通過幹支紀年能夠很好的算出事情發生在哪一年、哪一月的具體時間。
  • 天幹與地支的作用關係
    十天幹與十二地支經過六輪的配對組合,形成了六十個幹支組合,一個人的八字,就是由這六十個幹支組合當中的四組來構成的,搞清楚這六十個幹支組合的作用關係,對判斷八字信息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節就講講這六十個幹支組合的作用關係。幹支之間的作用關係是根據五行生剋關係得來的,同時還要結合地支藏天幹的原理來做分析。
  • 天幹地支和陰陽五行的配合
    古人‍創立天幹地支這一符號體系不是任意的
  • 十二地支的由來及天幹地支的關係
    天幹地支不分家,前面介紹了十天幹的基礎知識,我們再繼續介紹十二地支。十二也是本專題的最後一個重要數字,至此本專題也將逐漸接近尾聲。十二地支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首尾相接,循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