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粹「麻將」裡的中國傳統文化,您了解嗎?

2021-01-20 騰訊網

「國粹」麻將,是一款備受人們喜愛的休閒益智遊戲,它由我國傳統的「葉子戲」融合而成,研究者一般認為麻將從清代的」默和牌」及」碰和牌」演變而來。而在一副牌中的任何一張牌都有著自己特殊的意義和作用,具有鮮明的中華傳統文化特點和意境。

關於麻將的起源傳說有很多,有「鄭和說」、「打馬說」、「護糧說」等等。關於麻將的起源傳說至今沒有確實定論,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個比較有趣的麻將起源說法:萬秉迢說。

國粹——麻將

據傳,麻將本名「抹將」,抹的是水滸傳的一百零八將,這與一個元末明初名叫萬秉迢的人相關。相傳,他非常推崇施耐庵筆下的梁山好漢,就以108這個數字作為牌的基數,隱喻108條好漢。

在這個說法中,牌的圖案選取的是108個梁山好漢,比如,牌中九條比喻「九紋龍史進」;二條比喻「雙鞭呼延灼」;一餅比喻「黑旋風李逵」等等。而麻將之所以分為萬、餅、條3類,是取「萬秉迢」的諧音。每類從一到九各有4 張牌,剛好108張,又因為梁山108條好漢是由四面八方匯聚到梁山的,所以增加「東南西北」四種牌,並每種各添4張牌計20張。又由於各好漢出身不是貧民就是富紳,因而再添象徵貧的「白」及象徵富的「發」,加上8張牌,整副牌共136 張。隨後,又加上八種花牌,整副牌就達到了144張。

一副牌是由42種圖案組成的,其中條字牌、萬字牌和餅字牌共108張,風牌(即東南西北)有16張,箭牌 (即中發白)有12張,花牌即春夏秋冬梅蘭竹菊這8張牌,這種組合恰好對應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因此也不難想像為何麻將起源傳說有萬秉迢一說。

而麻將裡面的「東南西北白髮中」則分別體現了古代的「三才觀」與「天圓觀」。

國粹——麻將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主要以五行說為代表,在古代人們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組成,並且有10天幹,12地支分別相配。因此五行和方位分別匹配則是:中央戊己土、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而古人又認為宇宙形態是天圓地方,因此,「白板」象徵地,「發」象徵天,因為「發」代表頭髮,頭髮在人的最頂部,因此用「發」象徵天。「中」既代表五行中的戊己土,也代表「天、地、人」三才中的人。正是「中」的存在,使東、西、南、北、中和天(發)、地(白)共同構成了一個真正的天圓,對應著我國古代的天圓地方說,象徵著古代人民的宇宙觀。

麻將裡面的數字牌也蘊含著玄機。麻將裡的萬、餅、條3種花色,則分別反映了物質的存在形式,數字則代表了物質存在的數量。

在我國古代思想中,3為基數,9為數之極,所以萬、餅、條分別有9張。除了3和9外,5和12在古代文化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國,有很多與5有關的物質,比如五行、五味、五臟、五色;除了和5有關外,還有很多和12有關的,如12生肖、12地支、12月等,這種思想在麻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144恰好是12的平方,108也是12的9倍。另外,在麻將規則中,規定每人抓13張牌,而13乘以4等於52,這正暗合了一年有52個星期的規律。

國粹——麻將

而從麻將牌的牌面圖案來看,也不難發現,其實麻將牌中的每一張牌的圖案都是有某種寓意。以廣東麻將中的「花牌」為例,人們通常採用梅、蘭、竹、菊這四種植物作為圖案。梅蘭竹菊佔盡春夏秋冬四季,常被人成為「四君子」,代表著傲、幽、堅、淡的品質。它們是我國成為感物喻志的象徵,表現了人們對時間秩序和生命意義的感悟,也是對某種審美人格境界的嚮往,明代黃鳳池輯的《梅竹蘭菊四譜》裡講道:「文房清供,獨取梅、竹、蘭、菊四君者無他,則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滌人之穢腸而澄瑩其神骨。」而「中、發、白」3張牌就寓意著「中正」「發達」「純潔」之意;同時由於「中」是紅色的,有高中榜首的涵義,「發」為綠色,又有仕途發達的涵義,而「白」代指象牙笏,因此「白、發、中」也有仕途通達的含義。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對於麻將裡面掩藏的傳統文化有一番了解了呢,事實上麻將裡處處映射了我國燦爛文化。無論古代人民樸素宇宙觀,象徵美好的四君子,皆是我國古代先民的智慧。

相關焦點

  • 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十大國粹」,你都知道嗎?
    中國的書法有五種基本書體: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2、中國武術 中國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很重要一環,是中國民族體育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民用以鍛鍊身體和自衛的一種方法,故稱之為功夫,民國初期簡稱為國術(後為中央國術館正式採用之名稱);被視為中國漢文化之精粹,故又稱國粹。
  • 白人女性嫌中國傳統太土,打造「美國麻將」?網友:吐了!
    話說,關於麻將的歷史大家應該都沒啥太大的爭議,就是起源於中國,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每一張牌的每一個圖案都注入了古人的智慧,其中蘊含的意義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後來有人把麻將這個概念帶回美國後,才在美國流行起來,甚至還有地方成立了麻將聯盟。
  • 九星堂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粹精髓,造福萬民!
    九星堂就是一家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的國學平臺,傳承國粹精髓,造福人類。九星堂的幸福使命「讓九千人好運」為了這個使命九星堂堅持弘道、傳法、度人至少91年。目前主要從事國學培訓和易經改運服務。國學培訓方面旨在搭建平臺,一方面為眾多易經明師找到絕學的繼承和發揚者,另一方面讓眾多易學愛好者找到真正的明師學藝。
  • 麻將與古代的射覆遊戲
    這裡,我們介紹一種古代的遊戲,便於麻將文化中有關技術層面的預測方法的研究對比。射覆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歡的一種高級智力遊戲。「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蓋之意。覆者用甌盂、盒子等器覆蓋某一物件,射者通過佔筮等途徑,猜測裡面是什麼東西。《漢書·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
  • 麻將傳到外國後,麻將上面刻的是英文嗎?外國網友告訴你
    麻將是一種在中國的休閒遊戲,它可以很好地開發大腦,有人甚至說打麻將可以預防老年痴呆症,形式都不同,其中一些非常複雜,很多人喜歡在休閒時打麻將,在我們的大中華,應該除了孩子,很少有人不會打麻將吧。而中國的這一國粹,後來也打到了美國,也引起了很多美國人的熱烈追捧。
  • 什麼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20種代表傳統文化的載體
    先來看百度給我們定義:中華文化又稱「中國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華夏文化」和中華古文化,包含民俗、戲曲(主要是崑曲、豫劇和黃梅戲)、棋藝、茶道、中國傳統樂器、文人字畫等。能體現中華文化的載體實在太多,我們今天主要就說說有哪些載體。琴棋書畫,囊括了中國的文化記憶,也可以說代表一個的文化素質。
  • 嫌棄中國麻將無聊還醜,美國人竟發明了「白人麻將」?
    幾套麻將設計幾乎完全「去中化」,看不出一絲中國元素,此舉遭到華裔網友的激烈聲討,斥責這是對中國文化的極度不尊重,是明目張胆的「文化挪用」。「文化挪用的教科書式案例」「麻將源於中國,屬於世界。」這是我國著名學者于光遠概括的一句話。早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麻將就已經傳到美國,因消磨時間和增進感情等優點風靡美國。
  • 可與天幹地支星座組合 打麻將手裡握的也是文化
    黔江舉辦麻將大賽後續>  麻將和星座也能扯上關係。  解讀>  麻將文化,你知道多少?  昨天,2012年世界麻將文化交流大會在黔江舉行,據記者了解,在為期兩天的交流研討中,世界麻將組織將對麻將文化、如何理解144張麻將牌承載的文化內涵、如何完善世界麻將競賽規則等事宜進行了討論。
  • 麻將正式步入世界智力運動會大家庭,傳統麻將迎來規範化競技化發展...
    中國麻將聯盟執行主席陳紅衛18日在天津舉行的「麻將職業化、年輕化、國際化發展論壇」上說,隨著麻將今年正式步入世界智力運動會大家庭
  • 好書推薦|孩子都需要了解的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本周的好書推薦將向孩子和家長推薦3本以寓教於樂的方式科普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和歷史的優質書籍。讓孩子在閱讀經典故事的同時,心裡種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值得長存的記憶。
  • 中國的八卦圖裡的卦象原來是這麼來的,這些傳統文化知識你了解嗎
    上一篇我們講到了韓國國旗上四角的符號是中國的八卦,八卦圖的創造是根據自然現象發展而來。每個卦象由三爻組成,每一爻都由一長橫,或者兩短橫代表。一長橫,代表陽,也就是「陽爻「。兩短橫,代表陰,也就是」陰爻「。如果不了解,或者沒看過上篇文章的客官,可以點擊我的頭像,進入我的百家號,瀏覽上篇文章。
  • 學畫京劇臉譜 感悟國粹魅力
    為弘揚中華民族京劇國粹,使轄區青少年更加熱愛中國傳統文化,了解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近日,重慶路第一社區開展了「勾畫臉譜趣識國粹」青少年寒假DIY京劇臉譜活動,吸引了轄區30餘名小朋友的參加。伴隨著時代變遷,許多記憶中的民間藝術已經越來越難看到,通過此次DIY臉譜活動,讓孩子們在鍛鍊動手能力的同時開闊了眼界,也對中國的民俗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重一社區文/圖)
  • 「國粹名媛之國粹傳承人」武術家邵鴻儒 傳承民族精魂
    被列為四大國粹之一的武術,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國粹名媛是一家以國家「一帶一路」為中心思想,文化強國為指導方針,致力於發掘、弘揚、傳承中華五千年國粹文化的文化信息服務平臺。武術作為我國文化藝術的瑰寶,弘揚和傳承是國粹名媛光榮而艱巨的使命。國粹名媛—國粹傳承人武術的繼承和發揚,離不開一代又一代武術人的努力和傳承,武術家邵鴻儒,正是國粹武術傳承的踐行者。
  • 新春禮盒都設計成麻將了?過年湊一桌!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有意思的新春禮盒包裝2021愛卿有禮新春茶禮via:馬小九這款國土無雙主題禮盒將國民度較高的國粹--麻將融入其中以「十三么」的聽牌形式表達禮盒的含義體現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禮盒以經典的中國紅為主色調燙金楷書字體的運用突出傳統而正式的中式風味
  • 《天天向上》「開年大戲」堅定文化自信,創新新時代下傳統文化傳播...
    引領文化自信風潮 肩擔新時代媒體人的文化使命歷史的進程告訴我們,只有真正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文藝作品才會經過大浪淘沙留在歷史長河中,《天天向上》「開年大戲」一期節目選取傳播的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中,不論是《霸王別姬》還是《梁祝》,抑或是《劉海砍樵》,都是各自流派中最為經典的唱段,前人更是多有傳播,《天天向上》不僅將曾經的傳承人請到現場,表達對戲曲行業的尊敬,更是身體力行讓主持人和嘉賓親身體驗換上戲曲妝發
  • 大學生教室裡打麻將 欲為競技麻將"正名"
    10月22日一早,華南農業大學教學樓內就拉開陣勢,擺好麻將桌,引得圍觀者嘖嘖稱奇:竟然有人公然在教室裡打麻將?原來,這裡正在舉行今年華農「新生杯」競技麻將比賽,與眾不同的是:「迷你」尺寸的麻將,出牌、碼牌整齊方正,洗牌、叫牌「靜音模式」,一旁還有裁判巡邏、嚴肅監督。
  • 畫家丁已的汗血寶馬與國粹侍女圖
    2020年12月在我國著名都市北京我們即將迎來著名畫家丁已的畫展,畫展共分為幾個板塊,汗血寶馬系列、國粹侍女系列。丁己生於書香門第,自幼學畫。擅用用自製的畫布、自製的畫筆、自製的顏料、自己揣摩的技法畫繪畫。丁己擅觀察細節,尤愛汗血寶馬與國粹仕女,以獨特視角審視這一剛烈、一柔美的獨特結合點。
  • 龍年學歷史 看《蠻荒》全新國粹內容
    隨著2012悄然來到,中國傳統節日裡的春節也越來越近了,在這辭舊迎新之際,不妨來體驗一些具有古風古韻的遊戲內容吧!2012首款國粹網遊《蠻荒》史詩劇情完美重現上古時代名人故事,帶您開心玩遊戲、輕鬆學歷史!遊戲通過諸多古風元素演繹出一個超華麗的奇妙世界,為玩家開啟一次穿越時空的夢幻之旅。而蠻荒中真實的歷史還原,將讓玩家一起體會上古時代的獨特魅力!
  • 中國節日新文創 讓節日裡的傳統文化基因「活起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3日訊(記者 魏金金)「中國傳統節日裡蘊含了太多中國歷史、中國智慧、中國快樂,從春節到元宵節,從中秋節到重陽節,從四季更替到24節氣,這其中都值得細細體味。」清華大學文創院執行院長胡鈺在21日舉辦的中國節日創意大賽主題發布會上談到,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當代中國,我們可以從中國節日裡找到紓解焦慮的方子,找到身份認同的引子,找到聯絡世界的路子。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國廣大民眾的文化血脈和精神情感。
  •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筷子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我的百家號,今天說到筷子呢代表著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呢是指筷子裡邊超越使用功能以外的一些寓意。你比方說咱有人說筷子,筷子就快點生子,往往結婚的時候呢咱送小兩口筷子,是判他們早生貴子,快點生孩子,這關於會計的文化了解的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