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老人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2021-01-09 齊魯壹點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

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在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四肢關節欠靈活,運動前由於沒有做好準備動作,關節肌肉僵硬,在運動時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引起崴腳。

其實,踝關節扭傷是非常常見的運動損傷,多數情況下是指足踝向內過度內翻旋轉,同時足外側著地,即內翻應力損傷。此時,相對薄弱的踝關節外側副韌帶容易受到損傷。下面給大家介紹崴腳後你需要做的幾件事:

損傷後24小時內儘早實施以下急救措施

即適當地保護,適當的負重、冰敷,加壓包紮及抬高患肢。受傷後首先要保護受傷的地方,避免惡化,在有限制的情況下維持活動,適當地休息;並在受傷後24小時內都應冰敷,在48小時後可適當地負重活動;將受傷部位壓迫避免關節腫脹;將受傷部位抬高於心臟。受傷後現場簡單處理後建議立即就醫拍X光片,這樣能排除是否有骨折,以免延誤病情。

注意休養

在受傷24小時後,除了靜養之外,可以用鹽水泡腳來消腫,還可以用適宜溫度的熱水泡腳或者用熱水浸泡毛巾敷患處,時間30分鐘左右。這個時候的熱敷能起到活血化瘀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既安全又有效。也可外用雲南白藥噴霧劑,能起到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除此之外,建議均衡營養,避免刺激性食物,以清淡為主。

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鍛鍊,讓腳脖子不易「凍僵」

上面說到崴腳主要是因為肌肉變「僵硬」,對於突然的外力無法及時做出回應,即肌肉的靈活性差。所以改善踝關節周圍肌肉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加強附近肌群的力量,可以很好地預防崴腳。急性踝關節扭傷一般需制動休息至少兩周左右。初期進行適當拉伸與活動,等扭傷部位消腫後,負重基本無疼痛感,即可進一步進行力量訓練。

(1)站立位腓腸肌拉伸訓練:傷腿在後,膝關節保持伸直,健側下肢在前,屈髖屈膝,過程中軀幹保持直立;

(2)踝泵訓練:可藉助彈力帶進行訓練;

(3)提踵訓練:初期可雙腳踮腳,後期可患側單腿提踵,訓練過程中落地時要緩慢;

(4)下蹲訓練:膝關節儘量不超過腳尖,過程中軀幹保持直立,臀部儘量向後下方坐;

(5)單腿支撐訓練:患側下肢支撐,健側腿抬起,軀幹保持直立。

注意事項:在運動過程中動作應當緩慢,在加大訓練強度時要緩慢增加,避免再次損傷。

加強保暖

老年人掛在嘴邊的穿秋褲是有道理的,因為肌肉處於溫熱環境時穩定性和靈活性比較好,所以平時要多注意保暖、多熱敷,這樣能很好地預防崴腳的發生。秋冬不要再露腳脖了,別忘了把秋衣扎進秋褲裡,秋褲扎進襪子裡。

相關焦點

  • @宿遷人 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記者為此採訪宿遷市中醫院骨傷科,該科主任陳國鋒告知——還真是這樣!陳國鋒解釋,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
  • 天冷更容易崴腳,別讓腳脖子「僵」住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在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四肢關節欠靈活,運動前由於沒有做好準備動作,關節肌肉僵硬,在運動時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引起崴腳。其實,踝關節扭傷是非常常見的運動損傷,多數情況下是指足踝向內過度內翻旋轉,同時足外側著地,即內翻應力損傷。此時,相對薄弱的踝關節外側副韌帶容易受到損傷。
  • 天氣冷了更容易崴到腳 不要讓腳脖子「僵」住
    原標題: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   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系,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
  • 崴腳後到底熱敷還是冰敷,資深崴腳倒黴蛋告訴你,咋處理好得更快
    #百裡挑一#對很多喜歡運動的年輕朋友來說,崴腳脖子似乎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腳脖子崴了,在醫學上有個正式的名稱——踝關節扭傷。踝關節扭傷,是最常見的一種運動性損傷。很多朋友對這種運動損傷重視不夠,沒有及時有效地處理,就可能反覆發作。
  • 崴了腳,這樣處理才不會習慣性崴腳
    生活中,基本上每個人都崴過腳,有些人甚至經常崴腳,變成「習慣性崴腳」,導致踝關節的長期疼痛,那麼該如何保護踝關節,避免腳踝反覆受傷呢?崴腳後,先冷後熱利於康復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第二中醫院骨科主任醫師許學猛指出,崴腳後,先冷後熱利於康復。
  • 經常崴腳不當回事?變成習慣性崴腳時後悔莫及,嚴重時還需手術!
    崴腳是較為常見的骨科損傷疾病之一,在打籃球、跑步等運動中崴腳幾乎是家常便飯。運動中不小心崴到腳之後怎麼辦?很多人常常認為只要腳還能活動就沒什麼大問題,有人甚至認為崴腳是小事,根本不值一提,所以對其帶來的傷痛不甚在意。
  • 我怎麼這麼容易扭到腳?習慣性崴腳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曾經有一次不小心一腳踩到坑裡,把腳崴了,腳腫了疼了好多天。好不容易熬到腳好了,卻又一次扭到腳,從此之後,隔三差五,明明不是特別坎坷的地方,總是能莫名其妙被崴到。一次又一次,在血與淚的教訓下,不禁反思,為什麼我就這麼容易扭傷?
  • 經常「崴腳」,也許和膽經不通有關,試試一處,幫助打通膽經
    經常「崴腳」,也許和膽經不通有關,試試一處,幫助打通膽經。生活中,尤其我們在運動的時候,哪一個關節比較容易受傷?估計大家都會說是「腳脖子」、也就是我們的「踝關節」。不錯,腳踝是我們身體上的一個大關節,卻又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關節之一。
  • 崴了腳,千萬別去睡覺,馬上做這件事
    崴了腳,千萬別去睡覺,馬上做這件事 2020-12-18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腳扭傷扭傷腳腳扭到了筋及崴腳怎麼辦
    扭傷腳或者扭到腳筋了很痛,有時候不小心崴腳了腳扭傷了有哪些應急處理呢?小編分享如下。立即停止運動。找個穩定的地方坐好,或者找個固定的物體墊起受傷的腳部。分清傷勢的輕重。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後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著疼的地方在骨頭上,並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攝片診治。
  • 腳崴了腫了怎麼辦 這些可以預防腳崴
    出門玩或者在運動時,如果不小心,有時就會崴到腳,崴到腳時千萬別不要不當一回事。那麼如果我們腳崴了發現腫了應該怎麼辦?在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我們腳崴呢,我們應該注意什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腳崴了腫了怎麼辦1、如果是崴到腳的情況下,腳就會立刻的腫起來,疼的會讓你汗珠都留下來,這時候建議去醫院拍一下片子,看一下有沒有傷到骨頭。傷到骨頭的話一定聽從醫生的話進行治療。2、輕微的扭傷只會疼一會就完事了,所以也就不要太當一回事。但是崴到的這隻腳暫時不要活動,可以坐著休息一下,用手慢慢的揉捏就好了。
  • 腳崴了以後到底是用熱敷還是冷敷?
    我們外出遊玩或者運動鍛鍊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做好防護工作,是很容易就會崴腳的。並且最近崴腳似乎就變成了非常常見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對於那些喜歡打籃球的小夥伴們來說,愛崴腳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崴腳以後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處理,以及如何進行正確的護理和鍛鍊,對於崴腳以後傷勢的恢復是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的。
  • 崴腳後立刻做這幾件事,才能避免日後反覆崴腳
    「其實門診經常會碰到許多崴腳後經久不愈的患者,很長時間了都沒有消腫,而且行走或運動時還有各種不適,最後甚至需要手術治療。」王文教授表示,其實崴腳並非小事,若早期處理不當,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輕則遺留慢性疼痛,重則導致創傷性踝關節炎、慢性踝關節不穩等後遺症。「很多人一次崴腳,日後反覆崴腳就是這樣來的。」
  • 崴腳了怎麼快速恢復 這些事項需注意
    那麼,崴腳了怎麼快速恢復呢?崴腳之後要注意什麼?飲食上要注意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崴腳了怎麼快速恢復冰敷和熱敷在崴腳之後,一般是二十四小時之內,需要對傷處進行冰敷,這樣可以抑制腫脹出血,減少疼痛。在一到兩天之後可以熱敷,這樣可以告訴血液循環。
  • 天冷的說說發朋友圈
    整理了一些天冷的說說發朋友圈的句子,來看看吧,喜歡一定要收藏點讚哦!1、天冷了不要忘了加衣服,當心不要感冒,照顧好自己,因為感冒藥很貴。2、不回你消息不是因為我高冷,而是因為我手冷。3、願天冷的時候,會有人不羞不躁替你暖手。願得一明媚之人,長棲於你心上。4、別對我說天冷了,照顧好自己,穿多點衣服之類的話,要麼就照顧我,要麼就拿錢給我買衣服。
  • 腳崴了腫了怎麼辦
    不小心腳崴了,又腫又痛,如果恢復過程中效果不好的話,會造成近一兩年內的習慣性崴腳。下面,小編 事事兒媽 介紹幾個解決崴腳腫痛的好辦法。1、腳崴了之後,由於骨頭和韌帶的錯位和過度拉伸,十幾分鐘之後,淤血生成。
  • 肩膀痛、脖子僵?這3個壞習慣現在就要改啦!
    加上久坐人群、低頭族越來越多,很多上班族甚至中小學生都出現了脖子發僵、發緊,肩膀酸沉不適,有的人還會出現落枕的情況。那麼入冬後,我們應該如何預防頸椎不適呢?想要預防頸椎問題,首先要改變不良的生活工作姿勢與習慣。長時間低頭伏案,會造成我們頸後部的肌肉處於被動牽張狀態,造成慢性靜立性損傷。
  • 崴腳了怎麼辦?怎麼快速消腫止痛?
    在日常生活、運動中,我們都不可避免的會發生崴腳的情況,崴腳有輕有重,輕的只是單純的軟組織損傷,重的會導致踝關節骨折、第四第五蹠骨骨折等。那麼崴腳後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首先需要判斷有沒有骨折,這個通常是需要拍片子確認的,因為比較輕的骨折從外表不容易辨認。
  • 61歲女子踩空樓梯,腳脖子三踝竟全斷
    龍頭新聞訊 近日,一女子下樓時不慎崴腳,本以為沒什麼大事。經過檢查確診為三踝(內踝、外踝及後踝)粉碎性骨折,醫生提醒,平時應多注意補鈣謹防鈣質流失導致骨質疏鬆。周女士今年61歲,幾天前她象往常一樣吃完飯下樓鍛鍊,一不小心踩空了樓梯。
  • 5個腳踝的訓練方法,增強腳踝力量的同時,還能避免崴腳
    我們在日常走路或運動時,經常會出現崴腳的情況,原因是因為腳踝的力量不足造成的,如何增強腳踝力量?5個鍛鍊方法,使你的腳踝力量得到提高,有效的避免崴腳。1、單腿直立踩球練習身體直立。雙手扶住固定物,雙臂伸直,左腿直立在地面上,使重心落在左腿上,右腳踩住滾動球,運動時,身體保持平衡,姿勢不變,用右腳輕踩圓球前後滾動,使腳踝處的肌肉不斷受到收縮和拉伸,隨著速度的加快,更好的給與肌肉刺激,是腳踝的肌力增強,健友們左右腿交替進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