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新華字典》:為情懷買單?

2021-01-09 中國金融新聞網

  

  

  一直以來,網絡世界知識來源權威性一直困擾著用戶。

  6月11日,官方版《新華字典》手機應用正式登陸蘋果、安卓應用平臺。據介紹,該軟體是唯一正版《新華字典》手機軟體,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為網絡用戶提供了足夠權威的來源。與紙質版不同,付費的手機版《新華字典》不僅查詢方便,還有讀音功能。但看似強大的功能背後,來自用戶、輿論的各種評論卻不絕於耳。為何一款手機應用上線引得如此關注?對於用戶來說,是該為知識付費還是為情懷買單?

  如何為知識付費?

  普通一本字典上線,不會引發如此關注。《新華字典》是焦點,因為除字典屬性外,其還承載了多重文化意義:作為新中國重要的工具書,第一版《新華字典》於1953年編纂出版,並經多次改版,銷量突破5億冊。2016年,金氏世界紀錄機構宣布:《新華字典》獲「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

  手機版《新華字典》的製作可謂精良。界面沿用紙質版的紅綠色調,簡潔大方;完整收錄《新華字典》第11版紙書內容,配合多種錄入及檢索方式:打字輸入、漢字元素檢索、相機識別、跨軟體查字;提供數字版、紙版對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主創團隊請《新聞聯播》原播音員李瑞英對每個漢字錄製原聲……僅從操作角度,用戶就能感受到其不菲的研發成本。此外,該應用還設置諸多環節:組詞、筆順等知識問答,提供生字本等學習功能,提供易讀錯字等闖關遊戲……該APP主創團隊認為, 「我們更希望把它定義成一個學習工具,而不僅僅是一本字典。」

  工具書數位化,《新華字典》並非第一例。早在2012年,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就宣布以後將不再發行印刷版百科全書,徹底數位化。2012年前後,印刷版的《不列顛百科全書》為公司帶來的盈利佔比不足1%,而85%的收入來自於銷售其他教材,其餘15%收入來自數字版訂閱業務。百科全書既是金字招牌,也是沉重負擔。該公司高管認為,網絡化,是新時代的「成人禮」。或許有的人會為此而感傷。但我們現在有更好的工具:數字版會持續更新,容易傳播,多媒體形式也更為豐富。上線後,用戶可以隨時隨地訪問、查閱,網絡版百科書成為很多網絡用戶查閱資料的第一來源。

  比起《不列顛百科全書》,更簡短精悍,應該早些「上網」的《新華字典》卻晚了5年,這五年間,網絡世界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字典類手機應用有數十種之多,而且多數提供免費服務,編纂質量雖沒有官方背書,卻也細緻認真。於是,購買網絡字典,與其說是為知識付費,不如說是為情懷買單。

   成功與否,市場說了算

  據調查,對於《新華字典》APP,用戶關注的焦點在於使用費用:下載免費版後,每天只能查兩個字,而後便彈出提示,要求花費40元購買完整版,一開始,該應用提供40元、88元、128元、218元以及488元等五種充值金額,適用於不同使用範圍。

  對於這種收費方式,有些用戶認為,賣40元價錢有些高。紙質版《新華字典》雙色本售價僅為24.9元,遠低於40元的電子版價格。

  剛推出後不久,充值檔次取消了128元、218元和488元三檔,僅有40元和88元兩檔。「這幾天諮詢問題的用戶較多,容易引發混淆,所以我們取消了其他檔次」,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於用戶吐槽的使用問題,技術人員在加緊修復。但至於40元定價,不會調整。

  一些用戶認為,40元只是一杯咖啡的價錢,比起動輒花幾百元打遊戲的消費行為來說,40元不貴。但是,肯花40元購買服務的,仍舊是少數用戶。不同產品帶給消費者的效用不同,手機用戶恐怕早已發現,當下的網絡字典琳琅滿目,各種字典類網絡應用早已鋪天蓋地,功能更強大,查詢更方便,費用也更低廉。同樣可以查詢字形字義、讀出標準讀音。花費40元購買一款網絡字典,很難像人手一本的紙書《新華字典》一樣,成為多數人的選擇。

  在多年發展後,網絡用戶付費意識逐漸增強,為經典權威工具書付費並非不可接受,但消費者不會考慮產品成本與研發投入的多寡,習慣了凡事「百度」的網絡用戶,面對不斷更新的同類手機,紙版《新華字典》對其而言,不可替代性已大大減弱,更何況網絡版呢?漢字知識屬於大家都可以免費使用的「知識」,字典只提供檢索服務。在更強大的網絡搜尋引擎面前,網絡字典不是稀缺資源,因此,贏得市場的難度可想而知。

  網際網路思維的用戶意識

  在網絡查詢早已便捷的當下,經典字典此時才「上網」顯得為時已晚。但比時間更重要的,是對待網際網路經營模式的姿態。推出手機應用,是適應數位化時代的舉措,為用戶提供權威漢字查詢渠道。但是,在設計網際網路產品時,更應運用網際網路思維想問題、找方法。

  網絡服務的消費行為,尚未形成強大的品牌意識,用戶更多是為服務質量買單,而非產品的「身世」。網際網路思維的重要一環是用戶意識:對於並不免費的手機應用來說,控制成本是商家的事;是否便宜、好用才是消費者的重要參考。

  與全新創業團隊不同,擁有傳統紙質載體的機構,推出網絡產品時,往往顯得瞻前顧後:定價過高,怕市場不接受;定價過低,怕衝擊自家紙質版銷量,不得不站在二者中間權衡。

  在過去數年,沒有經典權威網絡字典的時代裡,人們用其他手機字典、網頁字典已經很便捷且熟悉,讓用戶熟悉、使用、廣泛接受並不容易。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用戶數量是企業生存之本,維持基本用戶數量,與紙質版的營銷思維有著本質區別:產品研發初衷和過程,並非嚴格考察、研究用戶需求得來,卻由主創團隊主觀意願使然,那麼,這無異於跟「網際網路+」的風。

  情懷值得珍惜,市場終歸是公平的,會為每一次創新打出真實成績。如果利用好「傳統權威」的優勢資源,在迎合情懷基礎上,站在用戶層面,深入市場調研,經典工具書的網絡化、手機化,或許才能開創出獨特的中國模式。

相關焦點

  • 每日佳軟:消滅生僻字 手機版新華字典
    過了學生時代,很少有人會在案頭放一本新華字典,漢語的博大精深讓我們不可避免的遭遇到各種生僻字,厚厚的工具書何其不便,但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由外研社推出的「快快查漢語字典」App將新華字典裝進了手機,比紙質字典更快捷的查字方式讓解決生僻字信手拈來。
  • 《新華字典》有了手機版 普及漢字規範創新數字體驗
    近日,《新華字典》出版方商務印書館推出了官方版新華字典APP(手機軟體)。該APP一經發布即引發各方熱議:有網友感慨技術進步之快,也有人認為這反映出了書籍電子化的大趨勢,還有很多人藉機懷念了一把終日與字典相伴的學生時代。   官方APP上線獲好評   6月11日,目前唯一正版的新華字典APP正式登陸蘋果手機應用市場。
  • 《新華字典》將推手機版:可以語音念字
    說起《新華字典》中國人都不會陌生。現在,這本國民漢語啟蒙工具書在成為全球最暢銷書籍的同時,也傳出了再次修訂的消息。曾數次參與《新華字典》修訂編輯工作的商務印書館漢語編輯中心主任餘桂林在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表示。《新華字典》每5至7年修訂一次。
  • 新華字典修訂將加注常用網絡用語 有望推手機版
    從1953年第一版編纂完成至今,《新華字典》已歷經11次修訂,走過了60餘年的歷程。儘管這部迄今為止最有影響的工具書已登頂世界最暢銷書的寶座,但它仍在緊緊跟隨時代的腳步,每5至7年修訂一次。京華時報記者從商務印書館獲悉,目前,《新華字典》第12次修訂正在進行中,將結合時代發展加注常用網絡用語,同時手機版《新華字典》也正在研發中。
  • 每日佳軟:學生人手一款新華字典經典版
    學生時代的我們人手一本小小的新華字典,好不幸福,智慧型手機時代的來臨也將這種傳統的學習方式打破,目前新華字典已經擁有電子版,通過一款小小的App——新華字典經典版,你就能重溫學生時代查字典的場景,而且是完全離線的。
  • 《新華字典》APP調整為兩檔充值,40元定價不會變
    攜「《新聞聯播》原播音員李瑞英原聲播讀」這樣頗具「賣點」的功能,商務印書館官方版本新華字典APP本月11日正式登陸蘋果官方應用市場。一時間,「情懷黨」的聲音讓這款APP迅速成為社交媒體熱門話題——「陪伴幾代中國人的啟蒙教育,迄今為止世界出版史上最高發行量的字典終於有了手機版!」
  • 《新華字典》第12版修訂背後:為一字跑遍全國
    程榮供圖新華字典裡關於「公式」字的標註。新京報見習記者 楊菲菲 攝增添「初心」「粉絲」「截屏」「二維碼」「賣萌」「拼車」等新詞新義,書的每一頁都印有二維碼,用手機一掃就能從《新華字典》APP上查看當頁所有字……《新華字典》第12版一經發布,就衝上了微博熱搜,話題閱讀總量高達7800多萬。
  • 新華字典修訂將加注常用網絡用語 有望推手機版(1)
    從1953年第一版編纂完成至今,《新華字典》已歷經11次修訂,走過了60餘年的歷程。儘管這部迄今為止最有影響的工具書已登頂世界最暢銷書的寶座,但它仍在緊緊跟隨時代的腳步,每5至7年修訂一次。京華時報記者從商務印書館獲悉,目前,《新華字典》第12次修訂正在進行中,將結合時代發展加注常用網絡用語,同時手機版《新華字典》也正在研發中。
  • 62年來出了11版 共發行5.67億本 《新華字典》將出手機版
    ,至今出了11版。「有中文書的地方,就有《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漢語中心主任餘桂林如是說。中國每個識字的人都看過此書,有沒有?自從第一版1953年問世以來直到去年7月,62年來《新華字典》全球發行量共達5.67億本。上個月,金氏世界紀錄機構宣布,《新華字典》獲得「最受歡迎的字典」和「最暢銷的書(定期修訂)」兩項金氏世界紀錄。
  • 《新華字典》我終生的良師益友
    在《新華字典》編纂70年暨第12版出版座談會現場,我們看到擺著這70年來出版的12個版本的《新華字典》。我也在看哪一版是我小學時候用過的,哪一版是我中學時候用過的,哪一版是我們現在還在用的,有一種特別熟悉和親切的感覺。
  • 《新華字典》App上線遭爭議 電子版比紙質貴?
    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據介紹,該App提供數字版紙版對照、《新聞聯播》原播音員李瑞英播讀、漢字規範筆順動畫等增值服務。但《新華字典》App的免費版每天只能查2個字的情況引發爭議,App的開發方表示,因涉及版權及軟體開發成本,所以需要付費。
  • 《新華字典》推手機APP 免費版一天只能查2個漢字
    中新網北京6月12日電(記者 張曦)近日,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上線。記者下載後發現,免費版一天只能查2個字,想要完整體驗需花費40元購買。因此也有網友吐槽說:「比紙質版還貴。」
  • 《新華字典》APP收費版線上定價40元 回應:難收回成本
    原標題:《新華字典》APP收費版線上定價40元 免費版每天限查兩字 貴嗎   部分網友不滿定價 商務印書館回應:即便如此,要想收回前期成本尚有距離   根據記者體驗,在查詢2個字後,APP便彈出提示要求購買完整版,購買費用為40元,並稱購買後可以享有——  ■紙版《新華字典》第11版的完整準確內容;  ■李瑞英漢字發音播讀
  • 《新華字典》第12版修訂背後 為一字跑遍全國 為一詞修改十餘次
    增添「初心」「粉絲」「截屏」「二維碼」「賣萌」「拼車」等新詞新義,書的每一頁都印有二維碼,用手機一掃就能從《新華字典》APP上查看當頁所有字……《新華字典》第12版一經發布,就衝上了微博熱搜,話題閱讀總量高達7800多萬。
  • 《新華字典》第12版修訂 修訂過程體會工匠精神
    【《新華字典》第12版修訂】增添「初心」「粉絲」「截屏」「二維碼」「賣萌」「拼車」等新詞新義,書的每一頁都印有二維碼,用手機一掃就能從《新華字典》APP上查看當頁所有字……《新華字典》第12版一經發布,就衝上了微博熱搜,話題閱讀總量高達7800多萬。
  • 新華字典官方App上線 遇到生僻字再也不愁身邊沒字典
    新華字典官方App上線 遇到生僻字再也不愁身邊沒字典時間:2017-06-12 12:15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華字典官方App上線 遇到生僻字再也不愁身邊沒字典 近半個多世界來,《新華字典》是每個國人的啟蒙讀物,也是迄今為止世界出版史上 發行量的字典,累計發行量超過6億而摘得金氏世界紀錄
  • 第12版新華字典推出,進展寫進字典
    《新華字典》(第12版)正式上線:①新增了「初心」「粉絲」「截屏」「二維碼」「點讚」等100多個新詞;②新增了「賣萌」「拼車」等50多個新義新用法;③同步發布了APP應用程式,每一頁的二維碼可以通過新華字典APP查看。
  • 新版新華字典收錄「和諧」 「給力」被拒之門外
    一些常見的地名用字,也在新版《新華字典》中被立為字頭,山東省境內「堐東」、「堐西」的「堐」(yá)字。有些特殊地名的讀音此次也做了注釋。比如「洞」字,《新華字典》第11版中特別註明:「山西省洪洞縣的『洞』習慣上讀tóng」。
  • 新華字典背後的故事
    剛剛上市的第12版《新華字典》以其熟悉的面貌帶來一波回憶殺,又以其錄入「點讚」「打卡」等新詞以及同步上市的APP令人耳目一新。被譽為「國民字典」引發全民關注,經典的魅力何在?12版的「新」又體現在哪些方面?8月11日,市民在北京圖書大廈內選購新上市的《新華字典》(第12版)。
  • 看《新華字典》的故事
    剛剛上市的第12版《新華字典》以其熟悉的面貌帶來一波回憶殺,又以其錄入「點讚」「打卡」等新詞以及同步上市的APP令人耳目一新。被譽為「國民字典」引發全民關注,經典的魅力何在?12版的「新」又體現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