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存在哪些心理健康問題

2020-11-25 中國青年報
    開欄的話

    日前,由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和中國心理學會聯合主辦的「身心健康快樂成長——心理專家講壇」系列講座活動在京啟動。此次活動將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心理的特點,圍繞當前青少年心理教育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方法,由心理教育方面的名家、名師在全國部分省市展開講座,並有現場及網上諮詢。

    此次活動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解答心理教育問題,引導和幫助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本版將連續開辦「身心健康快樂成長」專欄,本期編發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林崇德首場講座。

    心理健康首先是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

    林崇德曾經參加過民航總局關於安全問題的一個鑑定會,在會上,他聽到一個中國飛行員的故事。

    這個飛行員曾經是波音747貨機的駕駛員。有一天,他駕駛飛機剛剛從紐約機場起飛的時候,最不願意出現的情形——「撞鳥事件」發生了。

    那隻鳥沒有直接衝向飛機,而是鑽入了飛機的發動機裡面。地面指揮人員說:你只有八分鐘的時間,八分鐘以後將會機毀人亡。這位飛行員問:除了紐約機場,附近還有沒有允許我停留的小機場?別人回答說:有。他只用了六分鐘,準時飛到了那個機場,安全地走下了飛機。發動機慢慢冷卻後,那隻鳥被取了出來。後來紐約的各大報紙都刊登了這樣的文章:中國的飛行員心理素質太好了!

    林崇德說,我們就需要這樣的心理素質,在應激事件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心理健康教育是時代的需要。隨著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情緒情感的緊張程度就會出現,這就叫做應激狀態。

    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

    自尊的反面就是自卑。林崇德說,自尊是指我們自己一種積極的、肯定的體驗、評價和態度。心理學家就曾經測定,把自尊作為一個指標,把心理健康又作為另一個指標,通過測定和結算,獲得的結論是統計學裡面的「高相關」。可見自尊和心理健康一致性很高,意味著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林崇德告訴中學生們,有三種社會因素會影響自尊:首先是對整個社會、學校和自己認同的程度;其次是處理問題的能力;第三是在工作學習中的能力。如果你認為自己這些能力都很強,那麼自尊程度會很高,否則的話就會很自卑。

    相貌好的同學和相貌不足的同學其實都能夠成才。天賦是聰明的生物基礎,但有這種遺傳因素,就肯定能成才嗎?不一定。所以要樹立自立、自信、自尊、自強的信念。

    心理是否健康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林崇德說,身心健康的重要表現就在於,一個人是否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有些同學在升學時沒考上理想的學校,也有些小學班幹部在中學未必能當幹部,這就有一個適應過程。到了中學,需要學生提高自己的自覺性,如果能夠適應就能夠進步,如果不適應就會產生問題。

    心理是否健康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人際關係方面,跟老師、同學、父母是否有矛盾?對異性的看法如何?

    其次表現在學習上,現在學生們的學習壓力很大。同學、老師、學校都在圍繞著考試指揮棒轉。有關部門又缺乏一種良好的落實教育方針的措施,單純把升學率作為衡量學校、老師和學生的唯一指標,使老師和同學有壓力,並首先表現在學習上。

    第三,心理健康問題還表現在自我上。在感情上缺乏一種自我的體驗,遇到困難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
    有的變化可見,有的變化不易察覺,這裡就有學生們微妙的心理變化。 2019年年末,《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發布。方案提出,形成學校、社區、家庭、媒體、醫療衛生機構等聯動的心理健康服務模式,落實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的預防幹預措施,加強重點人群心理疏導。
  • 【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這些方面要注意!
    >青少年期是一個變化巨大,面臨多種危機的時期,現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心理學家非常關注的問題。據專家估計我國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約為15%,高中生約為19%。在心理諮詢中,青少年期常見的心理問題大致表現如下幾個方面:1、抑鬱青少年心理問題中最常見也嚴重的要數青少年抑鬱症,因為由其導致的自殺可給家庭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和損失。
  • 不同時期兒童青少年主要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光明日報-光明網
    【連結】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主要包括情緒問題、行為問題、發育性問題。但在不同年齡可能以某些心理問題更為突出,有些年齡段可能幾個問題同時出現。    例如3歲前的嬰幼兒,這時候的問題,主要還是發育性問題,如有的孩子被發現說話水平差、走路晚,智力水平落後於同齡人。如果到醫院就診,可能會發現存在智力障礙、孤獨症譜系障礙,或者只是單純的語言和言語障礙。到了上幼兒園階段,孩子常出現的問題多是焦慮,與父母或關鍵養護人分離後其焦慮尤為突出,部分孩子會達到分離性焦慮障礙,焦慮明顯的孩子可出現咬手指甲、吸手等行為症狀。
  • 青少年心理問題有哪些 這幾種情況最為常見
    從懵懂孩童到青少年的這個階段當中,是他們從幼稚逐漸走向成熟的一個過渡期,此時也是他們有活力、朝氣十足的時期,但是與此同時也是他們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一個時期,如果不注意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將可能會使他們的人生走向「歧路」。那青少年心理問題有哪些?下面我們引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青少年心理問題有哪些?
  • 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5大表現,你有幾個?
    當代心理學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是一個人的智力和人格發展、潛能開發、德性形成、積極適應社會的前提,是一個人全面素質的形成和發展。青少年正處於心理成長和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可塑性,但同時又因為青少年對社會、認知的不夠,很容易導致心理上不健康的發展,因此,青少年時期對一個人心理健康的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作為父母,我們因時刻關注青少年心理上的變化和表現,那麼青少年心理不健康會有哪些表現呢?
  •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已不容忽視!誰來關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中國10至24歲青少年抑鬱障礙的患病率近年來顯著增加,接近全球兒童青少年抑鬱障礙1.3%的患病率水平,其中女性患病率高於男性,且患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高。如果身邊有朋友出現持續悲傷、對通常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包括缺失自信、精力減退、食慾改變、睡眠更多或更少、焦慮、注意力下降等,甚至有自殘或自殺念頭),且這些現象持續至少兩周時,要引起重視,這些都是抑鬱症的表現,此時要及時向朋友傾訴,或者尋求專業幫助,而作為家長和老師更要隨時關注青少年心理變化,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發抑鬱苗頭,及時進行心理疏解。
  • 專業測評 ∣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
    另一方面,兒童諸如情緒問題、社交問題及行為問題等方面的問題,也常常被家長忽視,大部分家長認為那並不是心理健康問題,最後變成大問題時才追悔莫及。所以,要重視兒童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問題。當前,全世界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十分嚴峻。去年,國家衛健委公布了一組數據稱,全世界青少年健康心理疾病發病率在20%左右,我們國家低一點,但也在逐年增加。
  • 專訪徐凱文:大學生為何頻出「心理健康」問題
    心理健康問題通常源於「關愛缺失」和「價值觀迷惘」   ——專訪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徐凱文   據《京華時報》報導,1月18號,一名女大學生從薊門橋西過街天橋跳下身亡。不禁讓我們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產生擔憂。1月21日,新華網記者就此專訪北大---徐凱文博士。徐博士就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給出了專業的建議。
  • 中國17歲以下青少年有3000萬存在情緒障礙 兒童有心理疾病須及時治療
    2018年5月25日訊,「六一」兒童節來臨前夕,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對我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做了介紹,我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資料圖 團體心理輔導預測 兒童心理障礙還將增長據介紹,心理健康是兒童青少年全面素質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民革上海市委建議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體系,探索擴大醫保範圍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全面素質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數據顯示,中國17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中國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異常總患病率為15.6%。而上海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 保護青少年健康切忌眼光短視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進行解讀。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健康水平,決定著未來自己和整體國民的健康水平。因此,健康促進的著力點應儘量前移,加上青少年可塑性強,行為糾偏的效果明顯,在保護青少年健康方面下功夫,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青少年心理疾病時代已經來臨!
    一些教育工作者沉痛地指出,青少年正處於人格重建和心理極易扭曲的危險期,心理扭曲如不及時矯治就會導致心理障礙,形成各種程度不等的心理疾病,這些病態心理輕者影響了健康人格的形成,重者助長了青少年犯罪。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已是當務之急。  不少專家指出,目前在全國不少地方,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還很不到位,中小學心理教育基本還處於空白狀態,不少中學從教師到領導對心理教育的意識還十分淡薄。
  • 心理健康調查:22.85%的青少年有過抑鬱情緒,七成表示疫情影響其...
    心理健康調查:22.85%的青少年有過抑鬱情緒,七成表示疫情影響其心理狀態 作者:張雯 發布時間: 2021-01-12 17:15
  • 培養青少年學生健康良好性格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毫無疑問,應該把培養青少年學生健康良好的性格作為育人重點,擺放到各方教育的關鍵環節中來。  警惕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性格瑕疵與潛在風險  當前,受社會傳統觀念過於重視考試、片面追求升學的影響,青少年教育中仍然有很多不易剔除的頑瘴痼疾。
  • 咖啡與健康的10個故事|骨質疏鬆|咖啡因|糖尿病|喝咖啡|青少年|...
    咖啡是將咖啡豆經過烘焙、研磨、衝泡等工藝製成的飲料。咖啡作為飲品,除了補充水分以外,對人體到底有哪些積極作用,又有哪些人不適合喝咖啡,同時還有哪些飲咖啡是應該注意的?01健康成年人每天喝多少咖啡為宜?兒童和青少年每天的咖啡因攝入不超過每公斤體重2.5-3毫克(對於30公斤重的兒童和青少年來說,約為75-100毫克咖啡因)是安全的。
  • 心理測試:四個人,你最心疼誰?測你內心存在哪些潛在的心理問題
    心理測試:四個人,你最心疼誰?測你內心存在哪些潛在的心理問題!答案在最後。D答案解析:A: 你存在一點暴躁症,就是做什麼都很急,容易上火,急躁發脾氣,生活中也經常煩躁,只要事情不按照你的心意發展,就會比較容易炸毛,而且生氣的時候喜歡擺臉色給別人看,因此,身邊的人其實對你有一些意見
  • 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政教處、團委、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根據學校實際制定工作計劃,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項工作指標落實。積極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新的形勢政策和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對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全體教師的責任心和緊迫感。精心設計和嚴密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項工作,確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實施,營造健康、健全的育人環境。
  • 「廊坊市紅十字心理援助熱線——學生心理健康專線」 為居家學生和...
    「廊坊市紅十字心理援助熱線——學生心理健康專線」 為居家學生和家長撐起心理「防護傘」 2021-01-16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生活:心理健康測試需要科學規範
    比如在美國人看來一些代表「心理有問題」的表現,對中國人來說可能是正常的反應。    沒有心理健康就談不上人的整體健康。國民的心理健康不僅關係到社會的和諧和穩定,也同時影響到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並直接關係到廣大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家庭的幸福。國民的心理健康狀況是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考慮因素。
  • 全球近10億人受精神健康問題影響 2020中國心理諮詢行業發展規模...
    全球近10億人受精神健康問題影響!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8月27日的記者會上說,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數百萬人精神健康。全球範圍內,精神健康已經是一個被忽視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