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青少年學生健康良好性格

2021-01-08 新華網

光明圖片

  學生能否成才與其性格息息相關,健康良好的性格有利於學生成長成才,偏狹的性格則往往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負面影響。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毫無疑問,應該把培養青少年學生健康良好的性格作為育人重點,擺放到各方教育的關鍵環節中來。

  警惕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性格瑕疵與潛在風險

  當前,受社會傳統觀念過於重視考試、片面追求升學的影響,青少年教育中仍然有很多不易剔除的頑瘴痼疾。對學生成長的評價過於單向和片面,真正有益於學生全面素質成長的教育環境、教育觀念、教育方法還亟待完善。其中,忽略學生健康良好性格的培養,是阻礙青少年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一大隱患,一些如自私、偏執的性格瑕疵更傷害著孩子、家庭乃至學校。

  近期,我們在對安徽安慶、江蘇南京等地47所普通中、小學和1所985高校3000餘名學生的調查中,發現了重視表面成績、輕視內在全面養成從而導致性格偏差的一些端倪——

  9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考個好分數,考個好學校」;85%的學生「對目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不感興趣」;68%的學生認為「只要成績好,將來就能找個好工作」;30.8%的學生認為「學習不用實現什麼理想,考試『及格』就行」。

  而對於健康良好性格的自我要求,學生們普遍不明其意,或者定位含糊。問卷中,92%的學生居然將「愛遊戲、喜歡生活、好玩、喜歡拆東西、喜歡上網、喜歡電腦、喜歡玩手機」列為自己的性格特徵。

  從調查結果來看:當下,對學生健康良好性格的培養,亟待引起教育界普遍的重視;尤其是在中小幼教育中,還缺乏對學生良好性格培養的系統規劃;教學中還缺失有意識、有計劃地對於健康良好性格的示範引導;由於中小學教育中學科比重太大,勞動技術課程、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佔總課時量的比例較低,導致學生普遍學業過重、快樂指數低,影響了學生健康良好性格的養成,給整個社會帶來了潛在的育人風險。

  健康良好性格的基本特徵和關鍵養成階段

  那麼,到底什麼是健康良好的性格呢?

  性格,是人們對己、對人、對事物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總成。性格是人們在生活中基於好奇心、好勝心、自信心而不斷形成的一種品行,健康良好的性格養成將影響每個人一生的發展。

  通常,在個體心理和個體行為層面,青少年學生健康良好性格的行為大致表現為:

  快樂活潑,如:表情活潑、口齒伶俐,愛唱愛跳,記憶力強,雙手靈活,思維活躍;

  安靜專注,如:該安靜時能迅速安靜下來,該坐時能坐好,該跑時跑得快;

  勇敢自信,如:不過分嬌氣、不怕黑暗,不怕摔跤、不怕打針、不怕吃藥、不怕登高、不懼怕陌生人;

  樂於助人,如:總是關心他人,願意與同學朋友分享,共同遊戲,能夠主動並有效地參與團隊合作;

  好奇好勝,如:總會對新鮮事物產生好奇心、願意觀察事物、喜歡別出心裁地做事;

  獨立自主,如:願意並能夠獨立玩耍、不過分依賴家長老師、能夠獨立完成自己的分內事等等。

  總體而言,健康良好性格的基本特徵是:對學習和生活有正確、樂觀的態度,做事有堅強的韌勁毅力,具備積極工作與學習的情感意志,具有健全的自制力。引導培養這樣的性格,無疑是各級各類教育和學校教書育人的重點。

  孩子養成良好性格有三個關鍵期,也是家長和學校要重點關注的:第一階段,嬰兒時期(0-3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第一個關鍵期,即「基本形成期」。第二階段,幼兒園、小學階段(3-13歲),這是孩子性格的鞏固期。這一時期,孩子在4歲左右會出現第一個叛逆期,又稱「寶寶叛逆期」,孩子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意識,建立了自己的好惡觀念,不願意時時聽從於大人;7—8歲時,會出現第二個叛逆期又稱「兒童叛逆期」,表現出各種叛逆行為,如:逢事自作主張,堅持己見、不服從家長、教師的教導等。這個時期,家長和教師就要緊密配合,及時糾正孩子性格中已經或者正冒頭的各種瑕疵。第三階段,中學時期(13—18歲),這個階段青少年學生性格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由於青少年階段孩子生理、心理變化容易產生身心狀態的不穩定,諸多社會問題也會時時衝擊學生的心理,使本來身心尚不成熟的中學生對周邊的人和事產生牴觸情緒,如處理不當,極有可能長時間處於負面狀態。家長和教師就要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渡過難關。

  培養健康良好性格,家庭學校各有其責

  青少年學生健康良好性格的養成,主要在於適當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這既是孩子性格的養成地,也是性格引導的重要支撐點。

  家庭教育,毫無疑問是第一時間參與孩子性格養成的,其重要性居於首位。家長對孩子的引導,很有講究。

  第一,父母的言談舉止是孩子行為的楷模。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必須首先做到,不僅父母要努力做孩子的榜樣,還要主動交流,挖掘孩子心目中的偶像、優秀的朋友,選取正能量的榜樣作孩子的成長目標。

  第二,家教氛圍要有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家長不能溺愛、嬌寵孩子。在孩子幼小年齡階段就要注意遏制住孩子饞、犟、霸道、懶惰、散漫、攀比的不良行為苗頭,給予積極的成長指引。

  第三,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激勵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可以經常陪伴孩子到大自然去,使孩子敞開胸懷,開闊眼界,增強自信心;也可以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鼓勵孩子多與同齡夥伴交友遊戲。

  第四,家長對孩子的成長要求要適度,要合乎情理。特別是孩子進入叛逆期時,切不可對孩子提出過高、過多、過難的要求。有些家長平時不大管教孩子,而當偶爾發現孩子做錯事時,卻又指責、數落沒完沒了,孩子面對這種情況往往會因為不知所措而把自己「保護」起來,對家長不理不睬:你說你的,我做我的,久而久之,孩子性格就會日益偏狹孤僻。

  第五,要孩子做的事必須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並提出明確要求。比如,6、7歲的孩子很難做到連續兩、三個小時端坐書桌,一直老老實實看書做作業。這樣的要求往往讓孩子因「做不到」而產生牴觸情緒。而要求小孩子認真做作業,家長不能簡單地說一句:「認真做作業啊」,要說清楚認真做作業的具體步驟如:先複習,再做題,有困難,再討論,直至完成所有作業。

  第六,要尊重孩子的情感。家長尊重孩子,孩子才會樂於服從家長的指導。一旦要求孩子做事,家長就要在尊重孩子的同時堅決要求孩子執行到位,不能半途而廢,也不要輕易改變或放棄。出爾反爾很容易使孩子產生排斥,對健康積極的性格養成無益。

  學校教育是青少年性格養成的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教師的作用非常重要而且明顯,這就要求教師們能夠為人師表、因材施教。具體而言,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觀察學生的性格特點,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長、愛好設計對學生的培養方案。學生良好性格是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形成的,性格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也需要通過實踐活動來實現。所以,適當增設「勞動技術實踐課程」、開展「小先生」教學法、組建「工學團」、開展體育和科技活動等,讓優秀的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帶領其他學生體驗學習和勞動的快樂,激起學生對生活的興趣,進而鍛鍊培養孩子們不怕困難、堅強、勇敢、耐挫折的性格。

  第二,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及時個別指導。教師既要考慮學生的共性,也不能忽視個性,不同學生需要具體的個別指導。比如:對性格上已形成較明顯的不良特徵的學生,要幫助他們明辨是非,啟發他們的上進心,培養他們的自制力和克服困難的品質;而對具有健康良好性格的學生,除給予積極的肯定外,也要注意防止他們驕傲自大,避免虛榮、造作等不良性格特徵的產生。

  第三,發揮班集體的作用。學生生活的班集體具有互相引導互相監督的潛在作用,能使健康良好的性格得到發展鞏固。因此,學校可以巧妙地搭配組織小團隊,引導每個學生不斷發現自己性格的優勢與不足,進而取長補短。

  第四,鼓勵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性格的重要條件。隨著「小先生」教學法、「工學團」教學法的不斷深入,學生自我意識水平也不斷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在增長。教師要抓住機會指導學生進行性格的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鍛鍊和自我修養,讓學生們在自我感悟和自我提煉中,不斷養成和鞏固健康良好的性格。(作者:周文彪,系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共同呵護孩子的眼睛——聊聊青少年視力健康那些事兒
    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最新發布的《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顯示,我國四年級、八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36.5%、65.3%。而據此前由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國民視覺健康報告》白皮書顯示,我國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患病率都超過了70%,而且還在逐年增加。
  • 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
    有的變化可見,有的變化不易察覺,這裡就有學生們微妙的心理變化。 2019年年末,《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以下簡稱《方案》)發布。方案提出,形成學校、社區、家庭、媒體、醫療衛生機構等聯動的心理健康服務模式,落實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的預防幹預措施,加強重點人群心理疏導。
  • 保護青少年健康切忌眼光短視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版)》進行解讀。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健康水平,決定著未來自己和整體國民的健康水平。因此,健康促進的著力點應儘量前移,加上青少年可塑性強,行為糾偏的效果明顯,在保護青少年健康方面下功夫,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我國將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檔案,一人一檔隨學籍轉移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適宜技術指南》,《指南》指出要對0至6歲兒童和中小學生進行定期視力檢查,並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檔案。小學要接收醫療衛生機構轉來的各年度《兒童青少年視力檢查記錄表》等視力健康檔案,確保一人一檔,隨學籍變化實時轉移,並與中小學生視力檢查銜接。
  • 青少年存在哪些心理健康問題
    此次活動將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心理的特點,圍繞當前青少年心理教育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方法,由心理教育方面的名家、名師在全國部分省市展開講座,並有現場及網上諮詢。     此次活動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解答心理教育問題,引導和幫助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 關愛學生眼健康,視力篩查進校園——高新二小全校學生視力體檢
    為了充分了解學生的視力狀況,降低近視的發病率,並制定有效地防控措施,11月24日,高新二小邀請到新餘市近視防控學會的醫師到校,為全校學生進行公益視力篩查。視力普查後醫護人員給學生發放個人的二維碼,二維碼上詳實的記錄著孩子們的視力普查詳情,讓家長們能夠了解孩子目前的眼睛狀況,引起家長們足夠的重視。經了解,學生的視力總體情況良好,但仍有少部分學生視力狀況較差,這跟學生比較多地接觸電腦、手機,不注意用眼衛生有很大關係。
  • 專業測評 ∣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MHS-CA)
    而一項針對4006名在校學生的研究結果也顯示(周曉琴,2013):21.3%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這一發生率與發達國家的發病率調查結果(12.4%~21.8%)比較接近,也與多數國內近期規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基本一致;抑鬱、焦慮、強迫、注意和衝動等問題常見;單親、離異或重組家庭和貧困家庭子女健康狀況較差,存在更多的情緒問題;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最好,高中生最差。
  • 【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這些方面要注意!
    學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性心理教育),組織各種有益於中學生心理健康的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高尚情操以及家長改變傳統觀念,早期給孩子予健康的性教育等,對中學生的性心理健康發展非常重要,必要時應接受專業心理諮詢,不要耽誤孩子。3、學習壓力對於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務就是讀書。
  • 民革上海市委建議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體系,探索擴大醫保範圍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全面素質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數據顯示,中國17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中國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異常總患病率為15.6%。而上海的情況也不容樂觀。
  • 開學第一課:小學一年級該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讓孩子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習慣帶來好的學習結果,良好的結果又反過來促進好習慣的保持,從而讓孩子在正向的循環中,避免挫折感,積累成就感,從而愛上學習。小學一年級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
  • 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青少年心理疾病時代已經來臨!
    碑林區教育局局長薛振虎對記者說,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該區的廣大老師逐漸深刻地認識到,在新時期的教育工作中,重視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  他說,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該看作是德育工作的延伸,歸根到底還是我國正在倡導的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如果輕視或者漠視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很難落到實處,智育和德育等方面也很難有大的突破。
  • 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這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年度總結,2200字,僅供參考。今年來,為進一步推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礎知識,提高全體學生共性的心理品質,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塑造良好的人格,我校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並將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總體計劃。
  • 為何有「藥家鑫」式的爆發 中國青少年人格之殤
    而就社會整體來說,道德嚴重滑坡、規範喪失、信仰混亂缺失,在這種情況下,成年人的價值觀尚且迷失,就更不可能要求青少年很理性地對待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由於青少年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較弱,需要成人世界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出一個比較好的環境來。"宗春山說。  中國孩子的人格健康被忽略了  大部分的小學生,與父母的關係良好融洽。
  • 怎樣幹預青少年自殺行為?
    另據媒體報導,三名女生為初中生,也是某舞蹈學校學生。因為事件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三名女生為何相約墜樓?其中的原因尚未有權威的解釋。悲劇已經發生,和很多網友一樣,冷絲追問:這只是一起偶發悲劇嗎?如果不是,青少年自殺行為,我們又該如何幹預?
  • 養成良好習慣 塑造優秀品格 力求全面發展
    高一年級始終堅持以學校的辦學理念為指引,以培養具備一顆心——仁愛之心,兩個能力——持續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培養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有創造力的文明人為己任,「以學生成長為本,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年級理念,堅持「以育人為中心,
  • 青少年群體的道德價值觀
    青少年正處於道德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青少年道德價值觀的現狀、特點、教育對策等問題的探討顯然十分迫切。它可為青少年形成正確的道德價值觀、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供科學的依據;也可為教育者的活動、為決策者的工作提供參考。
  • 塑造青少年優秀品格,高能家英語教育為孩子創造美好未來
    上海高能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性的英語教育機構,在英語培訓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公司專注於3-15歲青少年英語學習系統解決方案,能為各年齡層次的孩子提供有針對性的英語學習教育。在教育理念方面,高能家以「打造一所以教育為特色的青少年英語培訓機構」為辦學理念,青少年在高能家的英語培訓中能得到細心地指導與幫助高能家以「閱讀為核心,聽讀為突破」為課程理念,以「翻轉課堂」為教學理念,種種有特色的專業課程能夠讓孩子們的英語從聽力、閱讀等各方面得到提高高能家還與「洪恩教育」、「愛美語國際少兒教育」、「加博RAZ分級閱讀」、「微語言」等優質資源提供商進行了深入合作,從而擁有了國內外最優質的教學及學習資源
  • 「廊坊市紅十字心理援助熱線——學生心理健康專線」 為居家學生和...
    「廊坊市紅十字心理援助熱線——學生心理健康專線」 為居家學生和家長撐起心理「防護傘」 2021-01-16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學生性格發展的特點與性格培養
    (3)培養積極分子,形成集體的領導核心。要使集體成為真正的兒童集體,班主任就要培養積極分子,輔佐他們成為集體的領導核心(4)培養健康的集體輿論,形成優良的傳統。集體輿論和優良傳統的形成不但是兒童集體形成的重要標誌,也是兒童集體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它對集體中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
  • ——教育部等15部門2020年上半年紮實推進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
    國家衛生健康委針對疫情期間學生居家學習和上網課等導致屏幕暴露時間顯著增加,可能導致近視防控成效發生反彈的情況,先後發布2個版本《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指導做好疫情期間近視防控。印發中小學和託幼機構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其中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提出要求,引導做好近視防控工作。持續組織實施學生近視和健康影響因素專項監測,掌握各省份兒童青少年近視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