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奇書《四聖心源》解讀:關於五行相剋,黃元御是這樣解釋的

2021-01-08 小郎中大視界

上一期我們講解了五行相生與土生四象各有其因,並不矛盾。今天我們再來說一說五行相剋是怎麼回事。

我清楚地記得上學學中醫的時候,老師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五行相剋,是這樣比喻的:火克金就好比火能熔化金屬;金克木就好比斧子能砍樹。老實說,聽到這樣的言論,我感到特別的迷茫,中醫如果是這樣來解釋自己的理論,不要說別人不認可,就連我這個醫學生內心也是充滿了疑惑。火不光能熔化金屬,它還能把樹木點著呢,為什麼不能解釋為火克木?如果斧子能砍樹就叫金克木,大水也能把樹木連根拔起衝走,為什麼不能說水克木?人類可以把木火土金水這五種物質,按照自己的意願,隨意的控制它們,是不是就可以說人類可以克五行、克萬物?這樣的疑問一直困擾著我,以至於我對學中醫的態度一直都是搖擺不定。直到接觸了《四聖心源》,才真正解開了我內心的疑惑。

其相生相剋,皆以氣而不以質也,成質則不能生克矣。——《四聖心源》

原來五行的相生相剋,都是以氣的形式在進行。《易經》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中醫所說的陰陽五行,其實就是天成之象,我們肉眼所見的物質,便是地成之形。有形的物質是五行生剋的結果,一旦成形則五行的生克便不存在了。

相剋者,制其太過也。木性發散,斂之以金氣,則木不過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氣,則火不過炎;土性濡溼,疏之以木氣,則土不過溼;金性收斂,溫之以火氣,則金不過收;水性降潤,滲之以土氣,則水不過潤。——《四聖心源》

五行之氣各有特點,所謂相剋,就是一行之氣的特點,正好可以制約另外一行之氣,以免太過。金性收斂,木性升散,收斂之氣制約著升散之氣,故氣既升而能收;水性降潤,火性升炎,降潤之氣制約著升炎之氣,故火能熱而不灼;木性疏洩,土性濡溼,疏洩之氣制約著濡溼之氣,故土長養萬物而不壅滯;火性溫散,金性收斂,溫散之氣制約著收斂之氣,故金能收而不凝;土主運化,水性降潤,運化之氣制約著降潤之氣,故水能潤澤而不泛濫。

五行相生可保持氣的長久延續,五行相剋可保持氣的穩定平和。正因如此,我們的世界才能是一片萬物共生,安靜祥和之象。不知這樣的解釋你是否認同呢?

關於自然界的一氣、陰陽、五行的基礎理論,我們已經全部了解了。從下一期開始,我們將要進入人體的世界,看看我們的身體與自然的陰陽五行是如何聯繫起來的。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如果你有什麼疑問,歡迎在評論留言。如果你對中醫養生感興趣,記得關注我。我是小郎中,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黃元御:乙木克己土,甲木克戊土 那麼乙木為什麼不克戊土?
    最近,我在閱讀《四聖心源》時,關於五行生剋,頓生疑問。譬如木分甲乙,甲木為膽,乙木為肝,乙木病則克己土(脾土),那麼乙木克不克戊土哪?如果單純地從五行生剋的角度來講,乙木應該也能克戊土。那為什麼黃元御不說乙木克戊土,而說甲木克戊土哪?原因竟是如此。
  • 人體臟腑與五行、顏色、氣味有什麼關係?乾隆御醫黃元御這樣說
    中醫時常都會講到一個詞——整體觀念。為什麼要講整體觀念呢?這主要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是中醫發展幾千年來的一個核心思想,也是中醫在世界醫學之林獨樹一幟的重要原因。中醫的整體觀念體現在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仍然是人與天地相應,遠取諸物、近取諸身。
  • 乾隆御醫黃元御這樣解說
    對於中醫來說,有三大絕學,一是本草,本草治病是中醫千百年來一以貫之的經典方法;二是經絡,人體經絡上密布各種穴位,是人體是可攜式「大藥房」,是另類「本草」;三是脈診,無須通過任何儀器,僅憑脈診就能對身體的狀況有一個大致了解。中醫坐擁這三大絕學,不得不讓人感嘆不已。
  • 圖解中醫陰陽五行相生相剋
    本平臺由雲南省中醫管理局主辦,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雲南中醫」添加關注
  • 五行相剋相剋,各代表的數字
    五行在中醫理論中是指構成天地萬物的五種基本物質,用以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和世界是物質多樣性的統一體。五行中每一「 行」都有「克我」、「我克」的關係。  五行相剋的2個方面  相乘傳變  簡單的說就是相剋屬性的臟腑,一個有病可以傳到另一個去。
  • 周易與中醫丨零基礎教學,潘毅老師帶你走進易的世界
    本 期 導 讀 《四聖心源·卷一》中說:「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然則善言人者,必有驗於天矣。天人一也, 未識天道, 焉知人理。」故深於《易》者,必善於醫;精於醫者,必由通於《易》。《周易》以降,易學與中醫學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不斷互動,漸使「易具醫之理,醫得易之用。」
  • 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無需用現代科學解釋
    很多人愛問,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是不是科學?特別是現代網絡上,有很多中醫黑,不明陰陽五行之理,恨不得把所有的理論都強加以科學去解釋,解釋不了就覺得不靠譜,真的有些無知了。科學這個概念要比陰陽五行理論晚幾千年,對於在不同認知環境下生成的理論,其不能解釋的還很多,所以,沒有必要把陰陽五行理論往現代科學上靠,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他們本身就建立在不同的體系之中,體不同,而用相仿。五行學說最早出現在黃老、道家學說中,主要是為了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和轉化關係,而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並不代表化學中的元素,而是天地萬物劃分的五種不同類象。
  • 解讀你的五行命理與運勢走向,五行算01五行基礎
    道起自然,合於陰陽,五行相生,五性相剋,萬物生滅,道在其中。俗人,跳不出五行循環,所以有了命理。這倆例就可以說明身五行的存在,五行在中醫,道家經典裡都有所講述,畢竟天地皆存五行。人人之五行,再分先天五行與後天五行、體質五行影響最大,先天五行為八字,八字清晰者,能者算出,為前世(遺留的五行影響因果);後天五行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名字;體質五行,也就是現實實體化,人活著必須得依靠,沒有體質五行,那也就不是人了
  • 中醫五運六氣的天幹地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只知其一不得其門
    天幹取運,地支取氣,天幹始於甲,地支始於子,按照天地的順序,咱們先講天幹在中醫五運六氣中的用法。這就是我關於「東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的完整解釋。五臟應五行,故五臟也有陰陽。清朝黃元御《四聖心源》云:「五行之中,各有陰陽,陰生五臟,陽生六腑。腎為癸水,膀胱為壬水,心為丁火,小腸為丙火,肝為乙木,膽為甲木,肺為辛金,大腸為庚金。」
  • 南懷瑾老師:中醫講究的是五行生剋的道理
    所謂「金」並不是黃金,「水」亦並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樣,千萬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種物質。上古文化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就是現代的地球文化,地球外面的五星,對我們的關係很大,現在先解釋這五個字。金,凡是堅固、凝固的都是金。上古時不像現代的科學分類,當時對於物質世界中有堅固性能的,以金字作代表。木,代表了樹木,代表了草,代表了生命中生的功能和根源。
  • 中醫綜合——五行變化,還沒有搞明白?
    ②相剋:五行相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間相克制、制約的關係。相剋次序是:木→土→水→火→金→木。所勝與所不勝的關係:「克我」者為「所不勝」,「我克」者為「所勝」。五行相乘和相侮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對其所勝的過度制約或克制。又稱「倍克」。相乘次序與相剋相同,即木→土→水→火→金→木。
  • 四柱八字詳解教程(4續)五行,就是一部兵法,五行論的解讀
    2、如果說五行學說是先人根據自然規律發現的,那麼在對金這種物質的解讀當中明顯地是人為因素創造的,金是經過人工冶煉出來的一種新物質,比如對金克木的解釋,基本上都是把這個金解釋成器具,器具不是自然形成的,是人製作的。這與水、火等屬於自然存在的物質明顯不同,這也是古希臘、古印度沒有把金列在他們的「四行」裡面的原因吧,這樣來看,五行理論至少不是源自純粹的自然規律理論。
  • 西遊記的另類解讀,從五行和中醫角度,解釋猴子與豬為何爭鬥不和
    而今天我們講一講,西遊記中三位徒弟的名字新解讀。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小編也是最近偶然看到的新解讀,源自國漫崛起之作《一人之下》,覺得很有新意,與各位分享一波。《一人之下》是近年國漫少有的傑出作品,由米二動畫製作。在第二部裡,主角與人對陣中,關於功法起源的解讀,涉及到了西遊記中的三位師兄弟。
  • 中醫說的「五行」到底行不行?今天聊聊「五行」是個啥
    五行的本意其實就是把世間萬物分成五類,然後將其符號化,容易進行邏輯上的關聯和推演,從而解決你想要的問題,原則上,五行其實可以應用到各個方面,中醫只是利用五行關係的很小一部分,比如算命呀,比如兵法呀,各種,都可以用到五行的理論,因為它是符號化的萬事萬物,所以容易進行總結,關聯和推演,這是老祖宗聰明的地方。
  • 問道手遊五行屬性介紹 五行相生相剋關係解讀
    《問道》下載 | 《問道》禮包 問道手遊中,不同職業的角色本身附帶有自身的屬性特徵,相剋時,對對手的傷害則會提升
  • 解讀「陰陽五行學說」運用於中醫理論的淵源和依據
    大家對「陰陽五行」可謂耳熟能詳吧,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套抽象的華夏先賢理論為何能運用於養生領域,今天筆者將其心得感悟解讀分享如下: 因為人的「陰血」是流淌於血管內的可視的,而人的「陽氣」是流淌於經絡的無形的,由此也可看出傳統中醫對「陽氣調理」的重視程度。中醫和西醫最本質的區別就在於:其有「陽氣理論」可以追上時間的腳步「治未病」。
  • 五行的相生與相剋
    前面提到五行的內容,以及宇宙萬物的五行歸屬。今天主要講講五行之間,相生、相剋、制化、勝復、相乘與相侮等微妙且複雜多樣的關係。五行相剋,指的是五行木、火、土、金、水之間存在有序的遞相克制、制約的關係。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存在「克我」和「我克」兩方面的關係,簡單的理解,就是說一個人要穩定有序的發展,必須存在可以被我管的人,還必須存在可以管我的人。這也是防止五行之中某行太過,最終導致疾病發生。五行制化,也就是相生相剋關係的概括,強調的是五行之間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微妙關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五行之間平衡協調,穩定有序的變化和發展。
  • 五行相剋的婚姻就一定不吉利嗎?
    說到婚配,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不要是克夫克妻命便可以,而這只是傳統的觀念,其實在命理中準確解釋婚配相剋問題,也不一定是不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