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陰陽五行學說」運用於中醫理論的淵源和依據

2020-09-06 哲醫論壇

大家對「陰陽五行」可謂耳熟能詳吧,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套抽象的華夏先賢理論為何能運用於養生領域,今天筆者將其心得感悟解讀分享如下:

上古華夏先民時代


先說「陰陽」: 傳統中醫哲學認為,人出生之前在母腹中孕育的時期稱之為「先天」,此階段叫做「純陽之體」;出生以後叫做「後天」,是有陰有陽,陰陽相對平衡時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生老病死」時期;等到生命完全結束便進入「純陰無陽」的境界。

古代哲學理論淵源


於是古代先哲發現生命的整個過程,是以「陽氣」作為核心紐帶的,所以醫聖張仲景在辯證開方時常用「桂枝」「附子」等溫陽之品,而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尤其在秋冬季節養生尤其要注意顧護「陽氣」,疾病也容易在這個季節加重,於是有了「冬令進補」的說法。《傷寒論》裡還專門提到了一個著名的養生食療藥膳方,叫「當歸生薑羊肉湯」,不僅美味,而且有極高的療養價值!

我們在讀《黃帝內經》時發現有將近一半的內容(靈樞)是描寫人體經絡與穴位原理的,為何?因為人的「陰血」是流淌於血管內的可視的,而人的「陽氣」是流淌於經絡的無形的,由此也可看出傳統中醫對「陽氣調理」的重視程度。中醫和西醫最本質的區別就在於:其有「陽氣理論」可以追上時間的腳步「治未病」。

五行生剋圖


再說「五行」: 很多學者沒有意識到,「陰陽」和「五行」有著本質區別,「陰陽學說」是古人用於解釋宇宙的標準,而「五行學說」則不然,「五行」是古人用於解釋宇宙的「公式」,相當於生產生活中的方法、工具,但不是標準。「陰陽」可以解釋整個宇宙,而「五行」卻不行,何解?

華夏先民在長江、黃河流域四季分明的環境下繁衍生息,將時空規律劃分了「五行」的刻度,於是「以五為數」,而古代印度、尼泊爾境內那些佛教盛行的地方,卻因當地不同的時空規律把萬物劃分為「地、水、火、風」四大類別,是「以四為數」。因此誕生了古印度醫學。與此同時,信仰小乘佛教的西雙版納傣族地區,一年只分兩季:旱季和雨季,因地處熱帶並沒有四季之分。於是誕生出當地特有的「傣醫藥文化」和「貝葉文化」。所以《易經》有云:「神無方,而易無體」就是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基礎
    在中醫學中,有著豐富多彩的理論體系,這些理論既來源於長期的實踐,又對醫療實踐有著廣泛的指導意義,諸如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氣血學說,經絡學說等,其中氣血學說是中醫理論體系中重要而特殊的組成部分!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基礎,陰陽在中醫應用上對形體認識,生命過程認識,病機病理的認識,概括辨證論治原則,歸納病因,經絡命名與歸類,藥物性味功能特點,確立養生保健原則,概括體質稟賦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陰陽的基本屬性是絕對的,即宇宙萬物都有兩端,有正必有反,有陰必有陽!
  • 你懂得陰陽五行學說的本質嗎?
    一提到陰陽五行學說,很多人首先就想到封建迷信,認為是無稽之談;另外一些人認為陰陽五行學說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法,這都是對陰陽五行學說的誤解。陰陽五行學說的本質是非常完善的描述動態平衡系統運行規律的理論。中醫學正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形成了完善的以動態平衡為核心的理論體系。無論中國的先人曾有過多少醫學實踐,在沒有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以前,就沒有形成真正的中醫理論。無論那些排斥陰陽五行學說的人怎樣的把中醫理論向現代解剖學靠攏,都擺脫不了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以五臟為中心就是五行學說和生命體相結合的產物;中醫理論中無處不體現著陰陽學說的精神。
  • 青年中醫淺論對「陰陽五行學說」的思考
    陰陽學說,是從事物矛盾著的兩個方面的對立鬥爭,依存互根、消長轉化,來說明事物的變化與發展。五行學說,是從事物矛盾屬性的五行歸類及生克乘侮等規律,來說明事物的性質及事物間的相互關係。陰陽五行學說,應用於醫學領域,則是以經絡、臟腑等為客觀依據,用自然現象的變化來分析、研究、歸納、解釋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並指導著臨床的診斷與治療。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又常常是相互聯繫而不可分割的。
  • 陰陽五行學說背後的科學性,讓全世界人震驚
    五行學說是從西周的「五材」演變而來的。漢初伏勝所著的《尚書大傳》記載,武王伐紂至於商郊,士卒歡樂歌舞以待旦,歌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也,是為人用。」把水、火、金、木、土看作是人們賴以生存的五種基本材料的看法,當是有古老淵源的。《左傳》中記載的關於柳下惠的一段話中有:「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這是最早出現的"五行」二字。
  • 中醫理論與五行學說
    今天我將跟大家共同學習中醫理論五行學說。首先讓我們來看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有人一生氣就會胃痛、胃脹,甚至會出現唉氣頻頻?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有人會越累越睡不著?這個人通常會描述已經精疲力竭,但就是睡不著。要回答上述的兩個問題,我們需要從中醫理論五行學說中去尋求答案。五行學說,我們將從三個方面來進行學習。首先是五行的基本的概念。
  • 易經八卦、陰陽五行、天幹地支在命理學中的運用!
    先秦以前的佔卜主要是依據《周易》,確切的說是《易經》的八卦。《周易》的佔卜功能在流傳過程中被附益了很多東西進入,形成了後世五花八門的算命方式和方法。我們常見的有使用三枚銅錢的「錢筮法」,還有用棋子的「靈棋卜」,還有比較流行的「求籤法」等等。而我們現在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八字算命」。
  • 天水放馬灘秦簡:原來陰陽五行學說早已如此完備!
    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甲種《日書》、乙種《日書》和《志怪故事》。其中,和陰陽五行吉兇佔卜關係密切的是甲種《日書》和乙種《日書》,尤其以乙種《日書》為最。《志怪故事》則屬於古代的志怪文學。這批秦簡大多是關於陰陽五行學說的《日書》中涉及的內容,有《納音五行》《六十甲子》《四廢日》《月建》《五行相生及三合局》《地支時辰吉兇》等。
  • 陰陽五行學說,系統科學的靈魂,中國達人的經典思維導圖
    五行學說是從西周的「五材」演變而來的。漢初伏勝所著的《尚書大傳》記載,武王伐紂至於商郊,士卒歡樂歌舞以待旦,歌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也,是為人用。」把水、火、金、木、土看作是人們賴以生存的五種基本材料的看法,當是有古老淵源的。《左傳》中記載的關於柳下惠的一段話中有:「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這是最早出現的"五行」二字。
  • 五行學說,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古人對五行學說的應用太牛了
    一切盡在五行中,是在戰國時期達到鼎盛了,還是……——一位奇門遁甲研習者運用五行學說,對文明與文化關係的闡述我們為什麼會研究奇門遁甲?奇門遁甲是建立在什麼樣的系統之上?他最主要的根基是什麼?奇門遁甲來自於陰陽學說和五行文化首先,學說是什麼?學說就是一種學問,一種說法。中國的漢字具有表意、象形,另外音也有表意的作用,漢字是多種寓意的一個綜合體。我們在解釋母語的時候,按字意大致就能夠追溯到他的根基。陰陽五行學說是預測學的理念依據,陰陽包含著五行,五行中又包含有陰陽,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根據屬性都可以分為陰陽兩類。
  • 諸子百家之「陰陽家」,「陰陽學說」的科學之路
    張豈之主編的《中國思想史》中既有:「戰國時出現了一個學派,將陰陽術數思想加以發展,企圖構造世界圖式,以說明世界的整體聯繫,這個學派就是陰陽家,又叫五行家,或陰陽五行家。"《漢書●藝文志》將術數分為六類,分別為天文、歷譜、五行、筮龜、雜佔、形法。
  • 諸子百家之陰陽家:五行學說
    五行與地理:在陰陽家的五行學說裡,南方屬火,東方屬木,北方屬水,西方屬金,中央屬土。五行與季節的關係:在陰陽家的五行學說裡,春天屬木,夏天屬火,季夏屬土,秋天屬金,冬天屬水。春天屬木,木代表氣向四周擴散的運動方式。春天裡花草樹木開始生長,樹木的枝條向四周伸展,營養向枝頭輸送,因此春天屬木。
  • 風水:沈氏玄空,陰陽五行學說
    2020-11-24 19:13:32 來源: 奶茶紅糖 舉報   沈氏玄空,陰陽五行學說
  • 易學陰陽五行的解釋
    易學陰陽五行的解釋中天易張永紅整理陰陽五行學說是我國人民獨創的,是東方神秘文化的理論基礎,它對我國科學文化的發展產生過重大作用,特別是對中醫學、 氣功學、易學數術影響特別深,作為周易預測體系的一個分支——《大六壬金口訣》也是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其理論淵源。
  • 陰陽家是戰國中期主要學派之一,以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為宗旨
    陰陽家是戰國中期主要學派之一,以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為宗旨墨家的經濟觀有哪些內容?墨家在先秦各學派中是經濟思想較為豐富的一個重要學派。同時,這三個方面共同構築的法家思想是一個有機的組合,相互支撐發展經濟是其基礎和出發點,實行君主專制和建立中央集權制是其目標,而尚法明刑又是發展經濟與君主專制的法律保障。小說家是一個怎樣的學派?小說家,是先秦與西漢雜記民間古事的學派。
  • 中醫理論的五行學說是哪些?五臟之間都有什麼關係?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中醫理論的五行學說是哪些?五臟之間都有什麼關係?我們都知道五行分別代表:火、木、土、金、水。五臟代表:心、肝、脾、胃、腎。那麼它們是一一對應的,心主火,肝主木,脾主土,肺主金,腎主水。五行相生相剋,相生則是遵循自然的規則,生生不息。
  • 周易陰陽學說淺談——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
    易經 1、陰陽是命學兩大砥柱 陰陽學說起源很早,遠在夏代就已形成所謂用者,用五行生剋的理論來制定出法則。如曆法、命相、中醫學、風水學等操作,皆用後天八卦,然而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相互之間有許多混合之處,是不能分開的。如天與地相對,陰陽二氣交合才能生成萬物。男與女相對,陰陽二氣交合才能生男育女,這只是形上形下,主動與被動的先後關係。所以,研易者必須弄明白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全面意義,方能胸有成竹。
  • 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無需用現代科學解釋
    很多人愛問,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是不是科學?特別是現代網絡上,有很多中醫黑,不明陰陽五行之理,恨不得把所有的理論都強加以科學去解釋,解釋不了就覺得不靠譜,真的有些無知了。科學這個概念要比陰陽五行理論晚幾千年,對於在不同認知環境下生成的理論,其不能解釋的還很多,所以,沒有必要把陰陽五行理論往現代科學上靠,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他們本身就建立在不同的體系之中,體不同,而用相仿。五行學說最早出現在黃老、道家學說中,主要是為了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和轉化關係,而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並不代表化學中的元素,而是天地萬物劃分的五種不同類象。
  • 桂海傑講易經:五行的起源和五行的思維
    現在我們的社會上對五行的運用特別流行,有人會把五行運用到我們的算命算卦當中,有人會把五行運用到我們的穿衣著裝當中,還有人會把五行運用到家庭裝修,建築的營造當中。既然大家那麼喜歡運用《易經》當中的五行思維,那說明這種五行對我們是有作用的。那這個五行的出現,五行的應用,它的理論依據在哪裡,所以這一章我會大家一起來聊聊關於五行思維的起源和作用。
  • 什麼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和八卦之間關係
    什麼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和八卦之間關係文/賀萬罡陰陽五行和八卦體系構築的中國許多文化的基礎,他在中國的很多文化體系中流傳甚廣,直到今天,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中醫就是構築在這兩大體系下的一個碩果
  • 《陰陽學說在實戰中的具體運用》附經典案例
    論命絕不是五行、十天幹、十二地支生來克去那麼回事,生未必吉,克未必兇,理不清核心要素是學習命理的關鍵障礙。 陰陽學說是自然的辯證法,是古人認識自然解釋自然變化的自然觀和方法論。陰陽學說早在夏朝就己形成。陰陽學說認為:宇宙有兩股基本的原力,一正一反,即陽力與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