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的五行學說是哪些?五臟之間都有什麼關係?

2021-01-07 輔心堂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中醫理論的五行學說是哪些?五臟之間都有什麼關係?

我們都知道五行分別代表:火、木、土、金、水。五臟代表:心、肝、脾、胃、腎。那麼它們是一一對應的,心主火,肝主木,脾主土,肺主金,腎主水。五行相生相剋,相生則是遵循自然的規則,生生不息。像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大火之後化成一片灰燼,金藏於土石之中,金遇高溫形成一種液態,木要靠水的滋潤而活,木頭點著了就是火,所以,五行相生正好形成了一個圓,這也代表著自然由生到死,再到生的這樣一個過程。

那麼說,五行相剋,分別是: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金雖堅硬,也怕火來煉,千年樹木也怕二尺寬的鋼鋸,浩瀚土地木能在上面生長,大火無情偏偏水能克制。

以上所說理論,和中醫的五行論相似之處頗多。首先,咱們說相生,肝為木,可生心火。如肝藏血以養心。火生土,心火生脾胃土,心之陽氣可以問脾。脾土生肺金,脾可以運化身體所需的五穀雜糧,水谷之精氣,滋養肺。金生水,肺氣青肅則腎益,水生木,腎藏精氣以滋養肝之陰血。

其實,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身體想像成是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中醫中講,心為君主器官,所以是大哥,心下是肺,所以肺是二哥,肝是三哥,脾是四弟,腎是小弟。兄長克制著小弟,最小的弟弟又能克制哥哥,所以五臟之邢克就出來了。

咱們舉個簡單的例子,如一個人長期縱慾,則腎不藏精,腎氣弱。腎不強則無法滋養肝,肝不好的一類會出現夜半驚醒,口乾口渴,還有可能出現口臭的情況。這就是五行五臟的關係,有一方違反其規則,則另一處也會受到影響,這有點像蝴蝶效應。

那麼接下來要給大家說一下,五臟對應著的季節關係。

春天萬物復甦,草木生長,正是肝木對應的季節,夏季又分、夏和長夏,長夏是夏季最炎熱的那一個階段,心屬火,對應著夏季。脾土在長夏,肺金在秋季,金秋時節。腎水藏於冬。以上各個季節對應著的五臟壓力較大,所以傷害也大。但是對相生的臟腑卻有益處,比如,春天肝病流行,肝的負擔重,但是木生火,所以一般在春天的時候,人的心情會好。

五臟之心

拿出左手,感受心跳。心位於我們胸腔偏左一些,隔膜與肺的下面,上圓而下尖,猶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蕊,心包作為盔甲,護衛心。它與面、舌、小腸、脈、等構成一個系統。心在五行代表著火,更是君主之器官,喜陽氣,為陽中之陽!管理血脈,藏神志,也就是說我們的心情好壞跟心臟有一定的關係。不僅能維持本身的身體生理功能,更能溫養我們的身體!

好了,這篇文章就到這裡!下一期,還會給大家講解,其餘的五臟之代表,敬請期待吧!

相關焦點

  • 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基礎
    在中醫學中,有著豐富多彩的理論體系,這些理論既來源於長期的實踐,又對醫療實踐有著廣泛的指導意義,諸如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氣血學說,經絡學說等,其中氣血學說是中醫理論體系中重要而特殊的組成部分!陰陽學說是中醫理論的基礎,陰陽在中醫應用上對形體認識,生命過程認識,病機病理的認識,概括辨證論治原則,歸納病因,經絡命名與歸類,藥物性味功能特點,確立養生保健原則,概括體質稟賦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陰陽的基本屬性是絕對的,即宇宙萬物都有兩端,有正必有反,有陰必有陽!
  • 中醫理論與五行學說
    五行是指的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五行學說就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特性、歸納方法和生克制化的規律,並用於闡述自然界的萬事萬物相互關係和運動變化的古代哲學說理的工具。五行學說認為,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所構成的,事物的發生、發展的變化都是這五種物質不斷的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那五行的特性又是什麼呢?
  • 你懂得陰陽五行學說的本質嗎?
    一提到陰陽五行學說,很多人首先就想到封建迷信,認為是無稽之談;另外一些人認為陰陽五行學說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法,這都是對陰陽五行學說的誤解。陰陽五行學說的本質是非常完善的描述動態平衡系統運行規律的理論。中醫學正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形成了完善的以動態平衡為核心的理論體系。無論中國的先人曾有過多少醫學實踐,在沒有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以前,就沒有形成真正的中醫理論。無論那些排斥陰陽五行學說的人怎樣的把中醫理論向現代解剖學靠攏,都擺脫不了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以五臟為中心就是五行學說和生命體相結合的產物;中醫理論中無處不體現著陰陽學說的精神。
  • 人體五臟和陰陽五行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中醫有一個學說叫做五行理論,就是把人體的一些臟器和五行金木水火土一一對應,從而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來調節我們一些疾病,但是有些朋友,大家知道我的五臟分別針對的是心,肝,脾,肺,腎,這五臟中哪個屬水,哪個屬金,哪個又屬木,哪個又屬土大家不一定清楚。
  • 什麼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和八卦之間關係
    什麼是陰陽五行,陰陽五行和八卦之間關係文/賀萬罡陰陽五行和八卦體系構築的中國許多文化的基礎,他在中國的很多文化體系中流傳甚廣,直到今天,依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中醫就是構築在這兩大體系下的一個碩果
  • 中醫學哲學觀之五行學說
    事物五行屬性歸類表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一)五行之間的關係1.五行的生克制化(1)五行相生 木生火2.木與金火水之間關係密切。脾居中央,肝心肺腎居四旁的四時五臟陰陽理論體系。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一)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及相互關係1.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 五臟六腑五官五體五志。2.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 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
  • 淺談五臟五行,相生相剋關係
    中醫五臟對五行大家都知道吧,心,肝,脾,肺,腎對應火,木,土金,水。首先說一下五相生的邏輯,肝藏血可以濟心,即木生火,;心的陽熱又可以溫暖脾氣即火生土;脾呢又通過通過運化功能產生的精微可以滋養肺部即土生金;肺氣的下行又助於腎水即金生水;腎精又可以補肝即水生木。這個就是五行之間相生的關係。
  • 五行學說,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了,古人對五行學說的應用太牛了
    一切盡在五行中,是在戰國時期達到鼎盛了,還是……——一位奇門遁甲研習者運用五行學說,對文明與文化關係的闡述我們為什麼會研究奇門遁甲?奇門遁甲是建立在什麼樣的系統之上?他最主要的根基是什麼?奇門遁甲來自於陰陽學說和五行文化首先,學說是什麼?學說就是一種學問,一種說法。中國的漢字具有表意、象形,另外音也有表意的作用,漢字是多種寓意的一個綜合體。我們在解釋母語的時候,按字意大致就能夠追溯到他的根基。陰陽五行學說是預測學的理念依據,陰陽包含著五行,五行中又包含有陰陽,宇宙間的一切事物,根據屬性都可以分為陰陽兩類。
  • 五行與五臟對應關係
    無名指半月痕-關連內分泌呈粉紅色時,表示運行於無名指的三焦經發生異常,易體質下降、陰陽失調,人容易有種說不出的不舒服感,女性會得月經不調等婦科病。小指半月痕-關連心腎小指一般很難長出半月痕,出現時,多為熱症。呈紅色時,易患嚴重的心臟病。
  • 中藥綜合 - 五行學說考綱精煉內容
    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稱之為五行ꎮ這五種物質分別有各自的特性,即「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
  • 堪輿知識第二篇:什麼是五行?八卦和五行的對應關係是怎麼樣的?
    一、什麼是五行五行學說的產生,學術界至今處於爭議之中。史學界認為:「五行學說的創始人是孟子。孟子是五行學說的創始者,孟子說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由堯舜至於湯五百有餘歲。 陽五行家。」哲學界認為:「五行的明文見於《尚書洪範》 (相傳為西周初年文字,據考證可能是戰國時代所作)。
  • 中醫小兒推拿每日一課#小兒推拿中醫理論臟腑學,五臟之間與臟腑的...
    小兒推拿中醫理論之臟腑學 + 五臟之間的關係
  • 五行與身體之間的關係
    今天我們來繼續說一下五行與身體之間的關係,上一篇文章只說了五行相生,我們來看一下五行之間的相剋。(金克木),因為金屬鑄造的切割工具可鋸毀樹木,比如有礦的地方不長草。(木克土),因為樹根吸收土中的營養,以補已用,樹木強壯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補充,自然就削弱了(土克水),因為土能防水,古語有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這個道理。(水克火),因為火遇水便熄滅。(火克金),因為烈火能融化金屬。我們再來看一下五行對應的身體。金對應的是皮,鼻孔,肺臟,大腸。
  • 茶的五應(五行、五臟、五色、五味、五經)
    五應:應五行、應五臟、應五色、應五味、應五經Five should: five elements, five internal organs, five colors, five flavors, five meridians古人云「茶中直五行,養生有講究。」
  • 陰陽五行學說背後的科學性,讓全世界人震驚
    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陰陽兩面,經常不斷地運動和相互作用。這種運動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古人把這種不斷運動變化,叫作「生化不息」。《史記·天官書》中說:「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古人認為,陰陽是促使一切事物產生的根本,而五行則是構成一切事物必不可少的要素。
  • 解讀「陰陽五行學說」運用於中醫理論的淵源和依據
    我們在讀《黃帝內經》時發現有將近一半的內容(靈樞)是描寫人體經絡與穴位原理的,為何?因為人的「陰血」是流淌於血管內的可視的,而人的「陽氣」是流淌於經絡的無形的,由此也可看出傳統中醫對「陽氣調理」的重視程度。中醫和西醫最本質的區別就在於:其有「陽氣理論」可以追上時間的腳步「治未病」。
  • 中醫陰陽五行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例如,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利與弊、利與弊會相互轉化,繁榮會衰落,反之亦然。這種思想是矛盾統一的二元論思想,對當今的哲學和科學思想有著深刻的影響和廣泛的應用。  二、五行是什麼?  五行實際上是一種分類方法。五行,「行」表示正在運行狀態。五行是五種狀態。在五行學說中。
  • 黃帝內經五行五臟養生音樂【腎】之天澗
    這是失傳已久的中醫五行 五臟 四季 養生音樂療法 《黃帝內經》:天有五音,人有五臟。 五行之音律,可以調理五臟之氣機,起到祛病療疾之效。 五臟能量音樂,是運用五行五音之理論創造而成,其中的音律節奏能與人體生理振動頻率和節奏產生共鳴。
  • 陰陽五行學說,系統科學的靈魂,中國達人的經典思維導圖
    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陰陽兩面,經常不斷地運動和相互作用。這種運動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古人把這種不斷運動變化,叫作「生化不息」。《史記·天官書》中說:「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古人認為,陰陽是促使一切事物產生的根本,而五行則是構成一切事物必不可少的要素。
  • 五行在人體中與五臟六腑的關係
    五行學說在人體運用就是把自然界和人體組織聯繫起來,利用五行生剋關係說明臟腑之間互相運行的準則。五行可代表萬物,我們平時知道的東方木,西方金,中央土,北方水,南方火,這就是木火土金水在五行中的體現,在人體我們以肝心脾肺腎為中心。五行係指古人把宇宙萬物劃分為五種性質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類,並叫它們為「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