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樓下琴行老闆的女兒海藝不光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鋼琴也過了八級。在學校,海藝也是作為文藝積極分子經常組織班上在六一,元旦的文藝演出活動,也是她們班上的文藝骨幹。
在一次經過她家琴行的時候,聽到她如行雲流水般的琴聲,忍不住走了進去。恰好海藝媽媽就在琴行裡,閒聊當中不禁問起了海藝媽媽:「您家海藝在音樂這方面的天賦,你們是怎樣發現的呢?還是因為刻意培養呢?」
「可能是因為家裡開琴行的原因吧,在很小的時候她爸爸就會帶海藝來琴行,讓她從小接觸樂器,大概在她兩歲左右的時候,每次帶她來琴行就發現小傢伙特別喜歡爬到凳子上,坐在鋼琴邊敲打琴鍵,而且自己一個人能在鋼琴前玩很久。因此到三歲後,我們就試著讓她學,結果發現孩子學琴學得特別快,也很有興趣,平時練琴一坐就能坐上兩個小時不動。」海藝媽媽自豪的回答說。
看來,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可不止一丁半點,加上每個孩子天生就會在某些方面比較有潛力,所以一旦家長能幫助孩子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培養起來,將來必然會很優秀。
每個孩子的成長不同環境,並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我們認為這些長處就是孩子的各自的天賦。那多大可以看出孩子在哪些方面有潛能呢?
01一、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潛能」會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3歲是孩子潛能開發的關鍵期,在0至3歲之間,隨著年齡的增長潛能也會表現的越來越明顯。
1.身體協調比同齡孩子起步早
當大多數寶寶在八九個月才滿地亂爬的時候,你家寶寶是否已經可以扶著椅子站起來,並且顫顫巍巍的想邁動他胖嘟嘟的小腿。當大多數寶寶自己還不能準確的把勺子送進嘴裡的時候,你家寶寶是否已經自己可以拿著小勺子可以餵飽自己,並且吃完後桌面乾淨。
當大多數寶寶還在等著爸媽幫忙穿衣服褲子時,你家寶寶是否自己已經能解決穿衣問題,並且也不會把兩條腿伸進一個褲腿裡。孩子的這些早期優異表現,預示著孩子在身體協調能力更強,可能在運動方面潛能俱佳。
2.語言發育比同齡孩子起步早
隔壁鄰居家的孩子嘉嘉在兩歲的時候也沒怎麼聽到他說話,據她媽媽說平時也只是叫爸爸媽媽,其他時候都是支支吾吾說不清楚。
一般來說孩子在一歲半的時候已經可以說簡單的句子了,而不是單個的詞彙了,而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伶牙俐齒,這樣的孩子邏輯思維和語言能力都比較強,將來口才也不會差。
3. 比同齡孩子表現出驚人的記憶力和觀察力
也許許多寶寶還「混沌未開」沒有什麼記憶表現的時候,你家寶寶已經唐詩宋詞能背誦一籮筐了,
當你孩子為找不到某樣急用的東西而苦惱的時候,你家孩子可能屁顛屁顛的幫你拿過來了。這都是孩子有著不凡記憶力和觀察力的表現。
02二、對照《孩子潛能自查表》,發掘孩子的天賦
根據耶魯大學研究的《孩子潛能自查表》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在各方面的不同天賦:
測驗來源:美國耶魯大學羅伯特·斯騰伯格博士「多方面」測驗
1、8、17→語言天賦;2、10、19→認識他人的才能;3、7、15→在數學、邏輯方面有天賦;4、11、13→空間方面的才能;5、9、14→很好的身體動覺;6、12、18→音樂才能;10、16、20→自我認知才能。
1. 如果孩子在背誦詩歌或講述故事聲情並茂,他語言天賦可能不容忽視。
具有語言才能的孩子,平時在跟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不妨自己講一遍,然後讓孩子講一遍,這樣可以更好的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
2. 如果孩子經常喜歡問為什麼,而且是一個秩序感比較強的孩子。代表他可能在數學、邏輯方面有天賦。
如果給孩子一些完全混亂的玩具,他會把玩具擺放整齊並且分門別類。而且也不能忍受亂糟糟的環境。這種孩子,即使他上學後的數學成績並不理想但他在這方面的潛能是不應懷疑的。
3.如果孩子凡是帶他走過的路他都記得,不迷路。孩子喜歡空間類的玩具,比如積木,樂高等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間方面的才能。
喜歡這類玩具的孩子,在空間想像能力上有很大的優勢。平時可以給孩子報一些相關的培訓班,也帶孩子多出去走走,並且還可以嘗試的讓孩子把地圖畫出來。
孩子在所具有的的天賦上表現出來形式也不一樣,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提供不同機會,來更好發掘孩子的特長。
03三、家長應該如何順應孩子的潛能,發展特長?
1.仔細觀察
家長平時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應該多注意觀察,看看寶寶對周邊事物的反應,來判斷他們具有哪些方面的潛能。只有通過細心地觀察,才可能更早地發現孩子的優勢,從而早日開發,以實現更好的發揮。
2.給予鼓勵
正如前文提到的海藝,她的成績不光是靠自己的天賦和勤奮,跟她父母的鼓勵是分不開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能不碰到困難,然而大人在碰到困難的時候都容易打退堂鼓,更何況孩子。
想想很多孩子失去繼續學習的動力,就是因為缺乏正向反饋,尤其是在遇到困難時。家長的讚許的眼神,鼓勵的話語,都有可能成為孩子堅持下去的動力。
3.採用合適的方式
當發現孩子擁有某項潛能的時候,家長也應該冷靜面對,不宜高興過早,並尋找合適的方式來對他進行教育,幫助孩子開發這項潛能。
在給孩子報相應的興趣特長班之前,應該充分尊重孩子個人的意見,如果孩子不願意接受,還要強迫孩子,甚至用「為你好」來逼孩子去上課,那只會適得其反。最終結果就是扼殺了孩子的天賦。
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有顯著的天賦,他們可能今天喜歡武術、籃球、繪畫,明天又對鋼琴和書法感興趣,興趣和天賦還是有區別的,我們家長應該細心觀察、耐心引導,在條件許可範圍內讓孩子多嘗試。
互動話題:您家娃具有哪方面的天賦呢?您是怎樣發現又是怎樣培養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