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研究:《孩子潛能自查表》,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

2021-01-08 爸媽盒子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樓下琴行老闆的女兒海藝不光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鋼琴也過了八級。在學校,海藝也是作為文藝積極分子經常組織班上在六一,元旦的文藝演出活動,也是她們班上的文藝骨幹。

在一次經過她家琴行的時候,聽到她如行雲流水般的琴聲,忍不住走了進去。恰好海藝媽媽就在琴行裡,閒聊當中不禁問起了海藝媽媽:「您家海藝在音樂這方面的天賦,你們是怎樣發現的呢?還是因為刻意培養呢?」

「可能是因為家裡開琴行的原因吧,在很小的時候她爸爸就會帶海藝來琴行,讓她從小接觸樂器,大概在她兩歲左右的時候,每次帶她來琴行就發現小傢伙特別喜歡爬到凳子上,坐在鋼琴邊敲打琴鍵,而且自己一個人能在鋼琴前玩很久。因此到三歲後,我們就試著讓她學,結果發現孩子學琴學得特別快,也很有興趣,平時練琴一坐就能坐上兩個小時不動。」海藝媽媽自豪的回答說。

看來,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可不止一丁半點,加上每個孩子天生就會在某些方面比較有潛力,所以一旦家長能幫助孩子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培養起來,將來必然會很優秀。

每個孩子的成長不同環境,並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我們認為這些長處就是孩子的各自的天賦。那多大可以看出孩子在哪些方面有潛能呢?

01一、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潛能」會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3歲是孩子潛能開發的關鍵期,在0至3歲之間,隨著年齡的增長潛能也會表現的越來越明顯。

1.身體協調比同齡孩子起步早

當大多數寶寶在八九個月才滿地亂爬的時候,你家寶寶是否已經可以扶著椅子站起來,並且顫顫巍巍的想邁動他胖嘟嘟的小腿。當大多數寶寶自己還不能準確的把勺子送進嘴裡的時候,你家寶寶是否已經自己可以拿著小勺子可以餵飽自己,並且吃完後桌面乾淨。

當大多數寶寶還在等著爸媽幫忙穿衣服褲子時,你家寶寶是否自己已經能解決穿衣問題,並且也不會把兩條腿伸進一個褲腿裡。孩子的這些早期優異表現,預示著孩子在身體協調能力更強,可能在運動方面潛能俱佳。

2.語言發育比同齡孩子起步早

隔壁鄰居家的孩子嘉嘉在兩歲的時候也沒怎麼聽到他說話,據她媽媽說平時也只是叫爸爸媽媽,其他時候都是支支吾吾說不清楚。

一般來說孩子在一歲半的時候已經可以說簡單的句子了,而不是單個的詞彙了,而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較伶牙俐齒,這樣的孩子邏輯思維和語言能力都比較強,將來口才也不會差。

3. 比同齡孩子表現出驚人的記憶力和觀察力

也許許多寶寶還「混沌未開」沒有什麼記憶表現的時候,你家寶寶已經唐詩宋詞能背誦一籮筐了,

當你孩子為找不到某樣急用的東西而苦惱的時候,你家孩子可能屁顛屁顛的幫你拿過來了。這都是孩子有著不凡記憶力和觀察力的表現。

02二、對照《孩子潛能自查表》,發掘孩子的天賦

根據耶魯大學研究的《孩子潛能自查表》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在各方面的不同天賦:

測驗來源:美國耶魯大學羅伯特·斯騰伯格博士「多方面」測驗

1、8、17→語言天賦;2、10、19→認識他人的才能;3、7、15→在數學、邏輯方面有天賦;4、11、13→空間方面的才能;5、9、14→很好的身體動覺;6、12、18→音樂才能;10、16、20→自我認知才能。

1. 如果孩子在背誦詩歌或講述故事聲情並茂,他語言天賦可能不容忽視。

具有語言才能的孩子,平時在跟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不妨自己講一遍,然後讓孩子講一遍,這樣可以更好的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

2. 如果孩子經常喜歡問為什麼,而且是一個秩序感比較強的孩子。代表他可能在數學、邏輯方面有天賦。

如果給孩子一些完全混亂的玩具,他會把玩具擺放整齊並且分門別類。而且也不能忍受亂糟糟的環境。這種孩子,即使他上學後的數學成績並不理想但他在這方面的潛能是不應懷疑的。

3.如果孩子凡是帶他走過的路他都記得,不迷路。孩子喜歡空間類的玩具,比如積木,樂高等代表他有很好的空間方面的才能。

喜歡這類玩具的孩子,在空間想像能力上有很大的優勢。平時可以給孩子報一些相關的培訓班,也帶孩子多出去走走,並且還可以嘗試的讓孩子把地圖畫出來。

孩子在所具有的的天賦上表現出來形式也不一樣,家長可以通過給孩子提供不同機會,來更好發掘孩子的特長。

03三、家長應該如何順應孩子的潛能,發展特長?

1.仔細觀察

家長平時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應該多注意觀察,看看寶寶對周邊事物的反應,來判斷他們具有哪些方面的潛能。只有通過細心地觀察,才可能更早地發現孩子的優勢,從而早日開發,以實現更好的發揮。

2.給予鼓勵

正如前文提到的海藝,她的成績不光是靠自己的天賦和勤奮,跟她父母的鼓勵是分不開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可能不碰到困難,然而大人在碰到困難的時候都容易打退堂鼓,更何況孩子。

想想很多孩子失去繼續學習的動力,就是因為缺乏正向反饋,尤其是在遇到困難時。家長的讚許的眼神,鼓勵的話語,都有可能成為孩子堅持下去的動力。

3.採用合適的方式

當發現孩子擁有某項潛能的時候,家長也應該冷靜面對,不宜高興過早,並尋找合適的方式來對他進行教育,幫助孩子開發這項潛能。

在給孩子報相應的興趣特長班之前,應該充分尊重孩子個人的意見,如果孩子不願意接受,還要強迫孩子,甚至用「為你好」來逼孩子去上課,那只會適得其反。最終結果就是扼殺了孩子的天賦。

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有顯著的天賦,他們可能今天喜歡武術、籃球、繪畫,明天又對鋼琴和書法感興趣,興趣和天賦還是有區別的,我們家長應該細心觀察、耐心引導,在條件許可範圍內讓孩子多嘗試。

互動話題:您家娃具有哪方面的天賦呢?您是怎樣發現又是怎樣培養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天賦潛能測試是真的嗎?對照耶魯大學潛能測試清單,比珍珠還真
    市面上流傳的天賦潛能測試是真的嗎?這裡有一份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羅伯特·斯騰伯格博士研究的,關於孩子天賦潛能測試的自查表,爸爸媽媽快來對照一下,看看你的孩子到底具有哪種天賦潛能吧!
  • 怎麼培養孩子才算是優秀?《人民日報》一張圖表告訴我們答案!
    她報考美國前25的大學,通通被拒了!有個在美的朋友吐槽:現在的面試官,脾氣真是難弄。如果對路了,成績差點也能進。如果不對路,成績再好,特長再牛,也進不去!而詭異的是:一個吃貨妹子,因為申請文書裡表現出自己對披薩深沉和執著的愛,前一段時間被耶魯大學錄取了。又有一個高中少女Ngoc,因為一篇吐槽自己文胸的文章,竟然被哈佛大學錄取了!
  • 【潛能測試·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魯網6月22日訊  什麼是立達.天賦潛能測評?  天立教育集團「立達·天賦潛能測評系統」通過對皮紋的採樣、判讀、分析,打開一扇通往大腦與智能的「神秘窗口」。  通過天賦潛能測評您可以了解孩子的如下先天信息  1.先天潛能總量; 2.左右腦功能分布情況; 3.先天思考模式; 4.視覺、聽覺、體覺的適當學習管道; 5.學習操作敏銳能力和對於新事物的學習方法和決竅接受的能力; 6.性格與氣質; 7.大腦十大功能區強弱分布; 8.八大多元智能的優勢潛能情況
  • 育兒:如何通過八字發掘孩子的天賦潛能?
    據江南易林所知,一般有以下幾個方法:自行探索發現: 這是大部分人的模式---經過多次、多方面的嘗試、試錯,然後跌跌撞撞找到了自己的天賦,找對了方向.君不見多少父母送孩子學這個班學那個班,其實也是一種嘗試,看看孩子在哪個方向有潛力、天賦.但是這種方法費時間、費精力.並且往往會因為家長的急功近利(給孩子很大壓力)、孩子的毅、孩子學業繁重等問題而半途而廢.找專業機構評測,這種方式往往要做各種測試
  • 智商高的孩子,多半會有這些「癖好」,父母自查:你家孩子有幾個
    很多父母都會發現一件事情,對於名人或天賦異稟的人都有著自己的童年故事,通過他們的童年時代,挖掘出他成功的原因,同時通過他們童年時代的事情,找到他們成功的關鍵。但是經過調查發現這些天賦異稟的人,他們童年都有一些可笑的癖好,有的人還被稱為低能兒,比如說他們不愛學習,反應遲鈍。
  • 孩子的天賦難發掘怎麼辦?MBTI性格測試告訴你,天賦具有多元性
    現在的孩子普遍都有上一些興趣班,會唱歌跳舞、寫作書法的孩子數不勝數,可是真正精通某一項技能的孩子卻僅佔少數,很多家長會說:只是興趣而已,純粹培養孩子情操。可是家長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每個孩子天生就帶有不同方面的優勢,由於先天基因以及後天思考方式的不同,每個孩子的天賦都有著不同方式的體現,如果家長發掘了孩子自身的優勢,並利用生活的時間以及課外興趣班加以輔導的話,將最大化地發揮孩子天賦,不至於將孩子的先天優勢埋沒。
  • 如何開發孩子大腦潛能?HSP高感訓練幫助您
    世界記憶大師陸凱表示,「自己之所以比別人更聰明一點,得益於獨特的邏輯思維方式。」正是憑藉著自己強大的思維能力,陸凱也成功逆轉了自己的生活軌跡,從寂寂無名的新疆小夥來到廣州,遇上童教曾冠茗老師的循循善誘,一年成就了自己。是不是很羨慕?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最強大腦」,有各自的特點和優勢,可以運用科學的方法激發它、並通過它實現人生的極速飛躍。
  • 孩子完美主義是好事?歷時27年對4萬人的研究說,別逗了!
    更糟糕的是,歷時27年的對4萬人的研究發現,現在的年輕人比20年前的人更有完美主義的傾向。還記得2011年的暢銷書《虎媽戰歌》(The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嗎?在書中,耶魯大學法學教授蔡美兒(Amy Chua)詳細描繪了她是如何把2個女兒養成全A生的經過。
  • 研究發現:孩子這2個「怪癖」,其實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
    在孩子小的時候,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永遠天真可愛,但是孩子隨著年齡一天天長大,開始出現脫離家長掌握,不聽家長的話,總是做出一些叛逆行為讓人頭疼,比如喜歡亂摔東西(差點把手機扔)、翻箱倒櫃、撕衛生紙、不聽嘮叨,甚至連自己的父母敢於頂嘴,但根據研究發現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別用擔心
  • 一張表找到孩子獨特天賦!
    「從懷孕就開始準備,因為名校只收一月份出生的孩子?爸爸為了孩子進好幼兒園,放棄自己工作去面試當校工?」科大大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真的被刷新了三觀!原來家長都擔心輸在起跑線的的情況,現在變成了根本沒有起跑線,而恰恰是這種所謂的危機感,也把興趣班變成了家長們間「比拼」的戰場。可誰又會問孩子們開心不開心呢?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難帶!若你家孩子有這3個煩人的表現,真該高興
    賈伯斯的童年在如今的家長眼中也絕對不是一個讓人省心的孩子,但是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煩人」的表現背後,卻暗藏著高智商的天賦。那麼智商高的孩子,都有哪些煩人的表現呢?1、「愛拆家」面對那些愛拆家的孩子,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崩潰,因為孩子的這種行為不僅給父母增加了家務,更是很容易對家裡的財產造成損失。
  • 哈佛大學研究結果:右腦發達的孩子特質明顯,將來多半是學霸
    哈佛大學研究結果:右腦發達的孩子特質明顯,將來多半是學霸第一、鍛鍊左側肢體既然右腦與左側肢體的協調能力有很大的聯繫,那麼可以通過鍛鍊孩子的左側肢體,來培養孩子的右腦。在一開始鍛鍊孩子的時候,不妨就讓他們通過左手做各種動作,來進行更好的運動,比如讓他們通過左手刷牙、拿筷子等一系列簡單的動作開始,直到他們能夠通過左手來完成簡單的寫字。
  • 如同「高科技算命」的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嗎?
    何為兒童天賦基因檢測了解基因和基因檢測人類有23對染色體,其中帶有遺傳信息的DNA片段則是基因。根據最新研究,每個人大約擁有2-2.5萬個基因,含有約31.6億個鹼基對,如同神秘莫測的生命密碼。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的流行在基因檢測領域,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最早出現於2008年的美國,主要通過基因分型技術將與天賦有關聯的基因進行分型,再將結果與大數據和文獻研究進行匹配,考察其基因位點是否一致,以此評估受測試者的天賦潛能。
  • 孩子「天賦」檢測靠譜嗎?有家長一次花了6萬元!
    原標題:孩子「天賦」檢測靠譜嗎?有家長一次花了6萬元!結果...  近幾年,一些針對智商、天賦、藝術特長等的兒童基因檢測項目逐漸走近消費者的視線,這種檢測真能讀懂所謂的生命密碼,發現孩子的「天賦」嗎?家長花出去的這些錢到底靠不靠譜?
  • 高智商的孩子有這些特點,每個年齡段各不同!你家孩子佔幾個?
    這僅僅是測試孩子智商的一個最簡單的方法之一,還有人認為眼睛顏色比較深的孩子智商高,有人認為愛搞惡作劇的孩子智商更高,有認為喝母乳長大的智商高。究竟哪種孩子智商高呢?並沒有一種真正的定義。每一位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都是天才,下面我教給大家0~10歲之間的孩子高智商的跡象,父母可別忽視了喲!
  • 這個星座的孩子不愁錢,父母做對了每個星座都能培養出特色孩子
    十二星座中,每個星座的潛能都不相同,只要父母能因材施教,不管哪個星座的孩子都能與眾不同。白羊座白羊座的孩子個性強,我行我素,獨立特行,有衝勁,父母很難中止孩子正做的事情。獅子座獅子座的孩子愛自由,個性散慢,不急不躁,不喜歡被約束,他們一般富於想像,創造力很強,培養這個星座的孩子不要過於苛求,要充分發揮他們的藝術潛能,讓孩子在藝術道路上有所作為,成為名人明星是極有可能的。
  • 李玫瑾教授:如果你不替孩子尋找他的天賦,可能他一輩子都不知道
    小時候經常聽到一個「木桶理論」,說一個人的成就就跟一個木桶裝水一樣,木桶裡能裝多少水,是由最低的這個板子決定的,所以一定要補上自己的短板,要查漏補缺。然而美國蓋洛普公司(Gallup)在過去的50年對全世界200萬人進行的研究發現——世界上所有成功的個體,都是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而不是通過彌補自己的短板來實現成功的。
  • 王陽明:了解自己的天命,保留自己的個性,才能激發每個人的潛能
    了解自己的天命,保留自己的個性,才能激發每個人的內在潛能。一個人只有了解自己的天性的時候,才能夠慢慢的激發自己的潛能。而很多人所做的總是錯誤的方式,總是泯滅一個人的天性。王陽明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聖人之學,不是這等捆縛苦楚的,不是裝作道學的模樣。
  • 上海市嘉定區金鶴中學「自教育」哲學:讓每個孩子擁有自己的天空
    吾家有「鶴」初長成  笑容溫暖、個性陽光,一口流利滬語,富有志願精神……這是金鶴學子給外界的印象。作為一所年輕的學校,學校在創辦之初就確立了「為每個孩子的發展奠基,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的辦學理念,培養學生「四個學會」的育人目標,以及「打造一支快樂健康向上的師生團隊」的共同願景。圍繞嘉定區「文化鑄魂,科技提升」的主旋律,學校提出「自教育」理念,重點培養學生「自信、自強、自律、自主、自助和自足」六大品質。以「自教育」理念促進師生發展,提升學校辦學內涵。
  • 對話耶魯大學周挺博士:細胞因子,大有可為
    所以 DR-18 理論上來說不需要多次給藥,當然具體的臨床實驗給藥劑量、日程、頻率等問題還得靠有經驗的臨床人員去決定。尋找,有趣的事兒生輝:可以簡單介紹一下您的科研經歷嗎?周挺:我這個人一直都不太滿足於自己的現狀,一直想挑戰自己,所以到目前為止整個科研訓練都是一個內心上追尋的歷程,尋找一個自己擅長做的,喜歡做的,且有意義的交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