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經常聽到一個「木桶理論」,說一個人的成就就跟一個木桶裝水一樣,木桶裡能裝多少水,是由最低的這個板子決定的,所以一定要補上自己的短板,要查漏補缺。
然而美國蓋洛普公司(Gallup)在過去的50年對全世界200萬人進行的研究發現——世界上所有成功的個體,都是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而不是通過彌補自己的短板來實現成功的。
而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靠的就是在天賦的基礎上有效且持續的努力。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到底有沒有道理?天賦和努力,究竟是怎樣的關係?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如果孩子3歲之前是要有恩於他,那麼3~6歲時便要立威於他。在孩子6~12歲時,是要為孩子建立一個學習習慣的過程,這也是孩子對於自身價值的認識過程。這時候父母便要幫助孩子尋找天賦、認清自我價值。
人的價值是如何來的?
人的價值既是養活自己的生存之本,也是對社會意義的一種體現。人的價值本質就兩點:一個是自身擁有的他人需要,第二是他人需要的我所擁有。有的人是天賦之才,生下來就具有某種特殊的使命,這個使命只能是他完成。還有一部分是後天的養育和自我的努力。
後天養成,我們稱為「磨難鑄才」。任何一個人,除了遺傳之外,還能通過後天痛苦地磨練成才。這些是需要父母有意的培養,一旦形成就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幫助孩子尋找價值
雖然能力有天生的和後天的,但你會發現現在基本所有人都是一條道,好好上學,最後考大學,不考大學就沒有希望。
這樣的結果是:一部分智商平庸的孩子,家長不加鑑別,要求孩子全面發展,但是孩子很難做到;一部分智商很高的孩子,父母只讓他們學習,結果在生活上是弱能......這些問題都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我們應該從哪兩方面入手呢?
一、幫助孩子尋找他的價值
「尋找價值」就是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都有天賦,天賦有時候你不替孩子尋找,可能他一輩子都不知道。
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家長不要只知道把他送到學校去,也可以讓他去各種各樣的場合擴展自己的興趣。我認為應該讓孩子在各種經歷中認識自己的興趣所在。我們應該壓縮課堂時間,給孩子更多的天地,為他們創造體現價值的機會。
此外,父母在孩子成長當中要觀察他的興趣和專注點,並拓展孩子的涉獵範圍和領域。
二、幫助孩子拓展他的價值
最重要的便是要賦予孩子的表達能力,如果孩子在一歲~三歲的時候,父母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總是陪伴孩子說話,那麼孩子聽得多了,自然能說的話也就多了起來。
其實言語是非常神奇的一件事,它是一個人社會發展的基礎,在生活中就能夠發現,有些孩子只要一說話,別人就樂得特別開心,而這種人往往都是不挨欺負的。相反,如果不愛說話或一說話就會讓人煩的人,就會很容易讓人厭煩並受欺負。
父母培養孩子語言能力,藉助科學啟蒙教育圖書
所以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但很多父母卻說:不知道如何去和孩子溝通,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孩子會出現厭煩等情況。
《語言表達第一課》就是一本專為2-8歲孩子設計的語言啟蒙繪本,集語言啟蒙、語言遊戲、創意想像為一體,更具教育性和實用性。
全套一共四冊,分別講了語言啟蒙的四個大概念:《名詞》《動詞》《形容詞》《打比方》。
它不僅僅是一套語言學習書,更是一套激發孩子的讀圖能力、認字能力,引發思考力,激發想像力的工具書。
內容都是貼近生活編寫的,從孩子們最熟悉的日常環境引入,用有趣、色彩豐富的畫面,吸引孩子去認知、思考,進而激發學習的興趣。
這套書,還是一本親子遊戲書。
趣味小問答,親子間的互動設計,讓枯燥的文字學習,變成一個快樂的小遊戲,輕鬆又簡單,哪怕是2~3歲的寶寶也能邊玩邊學。
一套書玩下來,孩子們不知不覺就認識了成百上千個詞語,還學會了流暢的語言溝通。
無論是記憶力,還是理解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培養,這對於孩子以後應對升小學的【看圖說話】類題目,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這套書品質也超棒,優質厚實紙張,裝訂牢固,經得起孩子的折騰和反覆翻頁。採用環保油墨印刷,圖文清晰,色彩豐富明亮,很容易吸引孩子注意力。
條條大路通羅馬。價值不在大小,在於孩子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價值不在掙錢多少,而在能否被人發現與認可,很多人很有本事,但是不被人認可與發現;價值不在遠近,而在彼此能否相互的需要;價值不在一時,可以在努力當中有增有減。
最近發現國內出版社推出了新版,所以趕緊推薦給大家,而且價格也特別給力,只要99.9元/套,一頓外賣的錢,就能擁有四本圖書。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帶一套回去和孩子一起在玩耍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