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內蒙古日報數字報-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同心合力是最偉大的力量,民族團結是最牢固的基石。
回顧73年發展歷程,內蒙古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團結穩定的局面、能夠在改革開放中實現跨越發展,其根本原因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始終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始終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始終堅持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守望相助、團結奮鬥,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生動局面。今天的內蒙古,「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已經融入各族人民的血脈之中,民族團結已經成為內蒙古的一張亮麗名片,成為我們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事成於和睦,力生於團結。在內蒙古走過的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守望相助、團結奮鬥是我們不斷取得勝利的法寶。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守望相助、團結奮鬥是我們守護共同家園的精神紐帶。進入新時代,我們要紮實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繼續深入踐行守望相助理念,凝聚起全區各族幹部群眾團結奮鬥的智慧和力量,為建設現代化內蒙古提供堅實基礎和不竭動力。
發展是做好民族工作的立足點,是解決民族地區所有問題的總鑰匙。做好新時代民族團結工作,必須緊緊抓住發展第一要務,夯實民族團結的物質基礎。只有把經濟建設搞上去,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黨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正確性。只有讓各民族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推動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才能不斷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的良好局面。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做好新時代民族團結工作,根本在于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要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理論根源越扎越深、實踐根基越打越牢。要堅持統一和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把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好、完善好、落實好,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繁榮發展。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最基礎的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不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更強大,讓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傳統代代相傳。
內蒙古73年的發展歷程,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各民族守望相助、團結奮鬥的歷史。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讓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就能帶領全區各族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讓「模範自治區」的崇高榮譽永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