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哪些科幻變現實?仿生假肢不遠矣!

2020-11-25 電子發燒友

2012年哪些科幻變現實?仿生假肢不遠矣!

秩名 發表於 2013-01-05 11:40:54

  據美國探索頻道28日報導,1945年,亞瑟-克拉克在《無線電世界》雜誌發表了一篇具有歷史意義的文章,詳細闡述當前所有人都在使用的地球同步通訊衛星。這種衛星被他稱之為「克拉克軌道」。在科幻小說中,艾薩克-阿西莫夫曾多次刻畫類人機器人。現在,這種機器人在先進實驗室已經非常普遍。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例子無疑是在告訴我們,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很多一度被認為科幻的東西最終都成為現實。以下盤點的是科學家在2012年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就。

  1.仿生假肢

  「電子人」這個詞由曼菲德-E-克萊恩斯和內森-S-克萊恩在發表於《航天學》雜誌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在此之後,仿生假肢就成為很多科幻作品的一個重要元素,例如上世紀70年代的無敵金剛、《星際迷航》系列中的博格人以及《星球大戰》中的黑武士。

  2012年,一名癱瘓的婦女成功利用思想直接操控一個機械臂,這在仿生假肢研究史上還是第一次。在靈長類動物身上進行的進一步研究將最終驗證開發高效的人腦-電腦界面具有可行性,允許科學家設計出真正意義的仿生假肢,能夠像天然肢體一樣活動。仿生假肢通過外面電極與用戶頭骨相連。與10年前相比,仿生假肢距離成為現實的速度越來越快。

  2.量子遠距傳物和通訊

  《星際迷航》中呈現的遠距傳物並非不可能實現。這一年,科學家在遠距離傳輸光子方面創下了幾項紀錄。過去,科學家在實驗室進行量子遠距傳物時的傳輸距離只有幾碼。2012年的新紀錄為89英裡(約合143公裡)。除了遠距傳物外,科學家還建造了第一個量子網際網路。現在的成果還只是一個開始。遠距傳輸光子的距離達到數十公裡意味著這種方式的通訊無法被竊聽。

  3.預防遺傳病

  自1931年阿道司-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問世以來,打造更「完美」人類的基因工程便一次次成為科學家關注的焦點,雖然當時的科學家對DNA仍知之甚少。《千鈞一髮》等影片以及《西班牙乞丐》等小說都在探討基因改造的可能性以及所能產生的影響。2012年,科學家對線粒體疾病進行了一項概念驗證研究。大約有1/200的人天生患上線粒體疾病。線粒體是細胞的能量工廠。

  研究中,科學家首次將人類卵細胞的核基因轉移到另一個卵細胞。兩組獨立研究小組找到了一種方式,在人類卵細胞之間進行細胞核轉移。這樣就意味著能夠預防通過母親遺傳給下一代的線粒體疾病。這項技術無法用於治療與核基因有關的唐氏症候群,但它的問世證明人為操縱人類基因組不僅具有可行性,同時正在發生。

  4.通用翻譯器

  在科幻作品中,人類冒險家經常遭遇外星人,但有趣的是,外星人也說英語,這就不存在溝通障礙。《神秘博士》中的TARDIS能夠產生一個場,消除語言障礙。在《星際迷航》中,「進取」號飛船的船員似乎從不需要字典。金-史丹利-羅賓遜的《火星三部曲》中也出現通用翻譯器,但他認為這種裝置不可能在21世紀晚期前問世。《火星三部曲》問世於上世紀90年代。2012年出現了幾款語音翻譯器並且已經在消費市場推出,其中一款甚至可以使用你自己的聲音。絕大多數應用軟體需要網絡連接,其中的Jibbigo可以存儲本地詞典。

  5.谷歌眼鏡

  看過查爾斯-斯特羅斯小說《漸速音》的人一定希望擁有一副搜索巨頭谷歌打造的增強現實眼鏡。《漸速音》中,喜歡冒險的投機者曼弗雷德-麥克斯將個人數據和記憶存儲到一副與網聯網相連的眼鏡。谷歌眼鏡允許佩戴者訪問數據,上網衝浪和藉助頭戴式數位相機拍照。

  6.私人太空飛行

  很多科幻作品描繪了私人太空飛行。在雷德利-斯科特的新作《普羅米修斯》中,威蘭公司資助了一項太空旅行,在一幅星際地圖的指引下前往遙遠的衛星LV-223。在現實世界,艾倫-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成功完成了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貨物的任務。他們的「龍」飛船在設計上用於為空間站運送補給。馬斯克是PayPal的創始人,與入主空間站相比,他還有更為宏大的計劃,在火星上建造一個殖民地。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視頻]仿生手i-Limb 五根手指活動自如
    現在,科學家把電影中的情節變成了現實,一種名叫i-Limb的新型仿生手,可以讓使用者活動自如。    來自紐約的胡安·阿雷東多是一名退役軍人,他曾在駐伊拉克美軍部隊中服役。2005年2月,阿雷東多在伊拉克開車執行巡邏任務時遭到炸彈襲擊,在這次意外中他失去了一隻手和前臂。
  • 一位假肢矯形工程專業畢業生對假肢矯形器行業的看法
    首先、康復協作組,國外的實際狀況我並沒有接觸過,但是通過近年來閱讀的國內外的文獻資料了解到,國外的康復系統是由一群人對一個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其中包括醫生、康復醫師、康復技師、護士、假肢矯形器師等。反觀國內,由於存在一些地域差異,各地的康復治療的水平不均,系統不完善等,國家出臺過相關政策三甲醫院要建立康復科和康復輔具製作室,這個地域差異更是明顯。
  • 蓄力一紀,可以遠矣
    不論東方還是西方文化,十二都象徵著完整、神聖、不可超越、完美,比如:十二生肖、十二地支、十二星座、十二月份、十二小時......而對於今天的同臣環保來說,十二也有著特殊的意義:2020年8月8日——是同臣環保的十二歲生日!
  • 蓄力一紀,可以遠矣!十二年的百度地圖和他的AI新徵程
    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是整個百度迅速轉型擁抱AI的一個大年,在AI戰略框架下,百度地圖又有了哪些傲嬌的變化、發展和思考頗受關注,一大幫專家學者也一起探討與見證AI引領地圖產業的進化之路。佳期如夢 12年百度地圖百度地圖上線於2005年,說是網際網路產品的活化石也剛剛好。這樣算下來今年剛好是百度地圖第12年。
  • 79元起 小米原創IP硬核科幻 「木星黎明」智能積木正式眾籌
    在當今的科幻熱潮之下,小米科技推出了原創科幻IP題材產品——「木星黎明」智能積木系列。以未來世界的木星為背景構架全新科幻故事,研發推出科幻主題智能積木產品,通過豐富的交互體驗感受科幻星際的魅力,打造網際網路時代智能酷玩的新概念。
  • 小米推出原創科幻IP題材智能積木新品:木星黎明系列五款產品,眾籌...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0月14日消息,小米推出原創科幻IP題材智能積木新品——木星黎明系列。木星黎明系列是小米以未來世界的木星為背景構架全新科幻故事研發推出的科幻主題智能積木,包含五款產品,分別是獵戶座六足泰坦、牧夫座運載車、天蠍座防禦塔、天鷹座偵察機和飛魚座穿梭器。
  • 和昌光谷跑出光谷速度 蓄力一紀可以遠矣
    和昌光谷跑出光谷速度 蓄力一紀可以遠矣時間:2020-09-10 11:12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和昌光谷跑出光谷速度,蓄力一紀,可以遠矣 如今的光谷,每一個時代,大武漢都有鮮明的產業地標;在新時代,武漢新的產業地標就在光谷;未來中國實現科技強國夢想的寄託就在武漢,武漢和昌光谷就在光谷
  • 去年是個好年吧——評2019《中國科幻年選》
    與慣常的認知相比,科幻的閱讀帶來的並不是某種經驗的預先演練;當巴特勒的《播種者寓言》或者史蒂芬·金的《末日逼近》變成現實時,它帶來的是更加新異的恐怖:本該停留在紙面上的虛構變成了既定的現實,這就仿佛本該被封印在漂流瓶中的魔鬼現世,我們卻不知道該用什麼顏料去塗繪它。
  • 美刊總結2012年科學大事記(全文)
    核心提示:美國《大眾科學》近日刊出2012年重大科學事件,颶風「桑迪」重創美國,「好奇」號探測器著陸火星等。 【美國《大眾科學》月刊2013年1月號(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題:2012大事記1.颶風「桑迪」
  • 科幻小說都講些什麼?給科幻小白的入門指南
    所謂賽博朋克類的小說,就是指以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世界、虛擬實境為主題的科幻小說。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裡,計算機可以與人腦連接,人們可以在虛擬實境中渡過一生,人們有觸覺、味覺、視覺等所有真實世界擁有的感受,同時可以通過變化代碼改變自己的體型、外貌和周圍的一切,可以直接以代碼形式黑進任一個事物(的代碼),可以克隆無數個自己。當然,他們也需要逃避受傷和死亡(病毒感染)。
  • 奇蹟暖暖:假肢中的4個「極品」,只因太個性,成搭配難題!
    ,大部分的假肢都有著很高的可搭配性,讓玩家搭出很多好看的套裝。但也有一些假肢非常尷尬,玩家們為了讓這些奇怪的假肢搭配出好看的套裝,真是煞費苦心。接下來就和茶茶一起來看看奇暖裡讓人頭疼的假肢吧。    指尖流光  這個假肢的造型是一個帶有小精靈翅膀的手部假肢,手中還抱著一個小罐子,顯得非常有靈氣,可坑就坑在手部奇怪的姿勢
  • 殘疾人假肢矯形器製作機構入圍(17C0043)結果公告
    殘疾人假肢矯形器製作機構入圍(17C0043)結果公告 發布日期: 2017年8月31日 一、項目號:17C0043 採購執行編號:0611-BZ1700400825B 二、項目名稱:殘疾人假肢矯形器製作機構入圍 三、採購方式:公開招標 四、評審日期: 2017年8月23日 五、公告日期: 2017
  • 易經中的2012世界末日預言
    當時上半年時,許多網友們問我,有關網路流傳2012年末日預言看法,我認為只要西方所預言末日災難,應該以西方來看世界角度思維,災難會以西方發生為主,而東方應該影響不大,但是2009年8月8日臺灣發生百年來[八八水災],臺灣中天新聞的連續幾集地球暖化的聖嬰現象氣候專題報導,我一直關注著。[從紫微佔星推論,兩岸遭受莫拉克百年颱風水災,全球極化氣候磁變的省思!!]
  • 《人物專欄》中國科幻人物博覽
    從1912年起創作《秘密室》《不老泉》《訪賊器》等數十篇科幻小說,並創作了中國第一部長篇科幻小說《萬能術》。 8、許指嚴(l875-1923) 1909年開始創作《電世界》《新舊英雄》《北極出險記》等多篇科幻小說。
  • 費斯託多款智慧機器人亮相WRC:仿生蜻蜓亮眼
    本次大會,德國知名企業費斯託(Festo)帶來了旗下的仿生蜻蜓、空中水母和仿生手臂等智能機器設備。  費斯託從事仿生機器人研究已經有11年歷史的企業,從2006年開始,費斯託幾乎每一年都推出兩至三款仿生機器「動物」,包攬「水陸空」:水母、企鵝、螞蟻、蜻蜓、袋鼠、海鷗等等。
  • 神經浪遊者——科幻中的人機關係演化
    2020年12月22日,「界面:新時代科技人文之變——第四屆網際網路思想者大會暨《2050:未來議程》發布會」在北京景山公園·觀德殿召開。第四屆網際網路思想者大會以「界面」為主題,邀請到了多位專家、學者,共話「界面」。以下未來事務管理局創始人&CEO,北京市東城區青聯委員,姬少亭老師的精彩分享,以饗讀者。
  • 《三體》英文版入圍美星雲獎 堪稱科幻界"奧斯卡"
    近日,美國科幻奇幻協會正式公布星雲獎入圍名單,《三體》第一部英文版,已入圍該協會主辦的2014年度「星雲獎」長篇小說類提名的決選名單。  儘管目前僅是獲提名,但對中國科幻長篇創作而言,仍舊意義非凡。據《三體》系列出版策劃人、《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姚海軍透露,這也是「新時期以來首部在美國出版的中國科幻長篇即入圍星雲獎,劉慈欣再次創造歷史。」
  • 繼「雨果獎」後,劉慈欣又獲「克拉克獎」:全程英文演講談科幻使命
    他講述了自己青少年時代對經典的克拉克科幻小說閱讀的震撼記憶,對自己走上科幻創作成為作家的巨大影響,對當今科幻小說多集中於對賽博朋克、虛擬網絡烏託邦,而與真實的太空探索漸行漸遠這一現狀的擔憂,以及自己的科幻創作願意去延續克拉克對天空瑰麗想像和探索的古典主義科幻的方向的使命感,對未來的看法。乾貨滿滿,思想深刻,火花四濺,讓人深受啟發。
  • 2017科幻小說排行榜 科幻小說排行榜前10名
    2017科幻小說排行榜 科幻小說排行榜前10名時間:2017-03-02 04:3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7科幻小說排行榜 科幻小說排行榜前10名 2017科幻小說排行榜來啦,2017年都有哪些好看的科幻小說呢?
  • 影史50部最偉大的科幻電影
    最好的科幻電影將我們帶到了我們自己無法想像的地方,夢想著不可能的未來,這些未來將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我們自己的技術進步。出色的科幻小說提供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視覺效果,融合了令人震撼的創意,探索了從人類體驗到人類未來的一切事物。這是一個包含多種內容的類型——從快速、有趣、豐富多彩的太空冒險,到黑暗的反烏託邦悲劇,背景設置在現在、遙遠的未來,甚至是很久以前一個遙遠的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