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好人】李會玲:以行動傳承孝道美德 用真情投身鄉村振興

2021-01-09 澎湃新聞
【臨潁好人】李會玲:以行動傳承孝道美德 用真情投身鄉村振興

2021-01-06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固廂鄉七裡南村婦聯主席李會玲,在忙於村裡事務同時,十一年如一日致力於傳承歷史文化,照顧孤寡老人,關心留守兒童,組織村裡文化娛樂活動工作,盡心盡力為貧困婦女辦實事,進千家,訪萬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真情實意。

家住七裡南村的谷自寬和王桂羅,是2017年認定的貧困戶,王桂羅身體癱瘓生活不能自理,谷自寬常年有病需要在醫院往來奔波,無兒無女的他們生活一度十分艱難。作為婦聯主席的李會玲得知此事後,主動承擔起照顧老兩口的工作,三年多來,李會玲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重複著同樣的事情,像親生女兒一樣地照顧著他們。

七裡南村貧困戶谷自寬和王桂羅夫婦由衷地感激道:「俺老兩口,她裡不會動,我經常吃藥,一星期去一趟縣醫院的複查,就是抽血複查,這都去了三星期了,這大隊裡婦聯主任李會玲給我的閨女一樣,待俺家親的很,我有病縣醫院複查,會玲都開著車送我接我,俺這地成天掃裡光溜溜裡,這門口路啊會玲都來拾到拾到,我是真享福了,可不是假享福,再一個這個黨和國家對俺這五保戶是真關心,這李會玲是大隊的幹部,對我來說就像親閨女一樣,對我是真好,對俺這老兩口是真關心。」

為了豐富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李會玲還組織婦女跳廣場舞,多次邀請縣裡老師來教舞蹈健身舞和安塞腰鼓,經過努力,村裡的留守兒童之家、婦女腰鼓隊、舞蹈隊等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多次榮獲各種獎項,為村集體爭得了可喜的榮譽。

七裡南村舞蹈隊長趙芳芳說道:「我是15年的時候認識李主席,剛開始的時候吃完飯沒事,去廣場上健身啊活動啊,然後就給他們一塊跳個簡單的廣場舞,健身操啊,後來一段時間李主席發現我比較有這方面的天賦,就推拔我為小隊長,有最原始的8個人,我們一塊開始玩,後來我們的隊伍擴建到12個人,20個人,然後經常參加縣裡的活動,比賽啊之類的,也獲得了鄉親們的領導們的認可,感覺特別幸福。在李主席的帶領下,我們的舞蹈隊一直堅持著,既充實了自己也給村民們帶來了好的節目,得到了很多的快樂,現在生活這麼好,我們潛心學習練舞練鼓,就是想把黨的好政策,百姓的幸福生活,敲出來,敲出我們歡快的節奏,把我們的幸福生活舞出來,舞出我們的好心情來。」

2020年7月3日,臨潁縣文化局「尋找村寶,講好臨潁故事」文化志願者來到了固廂鄉七裡南村,與會評委一致認為李會玲是富有鮮明的時代意義的「村寶」。

李會玲說道:「我特別喜歡和孩子們村民們聊天,傾聽他們的內心,了解他們的真正需要什麼,無論是傳統文化還是組織文藝隊,他們都非常配合,因為這樣我才可以助他們樹立起對生活的信心,正確認識自己的家庭,他們才會有一個健康的心理,樹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兩年的堅持不懈,也收穫了很多家長和孩子們的讚許支持,並得到了省市縣領導的表彰和認可,只要大家高高興興、健健康康,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幸福的。」

原標題:《【臨潁好人】李會玲:以行動傳承孝道美德 用真情投身鄉村振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韋瓊英:弘揚孝道 傳承美德
    傳承「孝」精神「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韋瓊英不僅自己孝敬老人,還教育兒子也要尊敬孝順老人。在她的影響下,兒子小迪讀書時,每次放假都會去照顧外婆,每天給外婆講趣聞,逗外婆開心,還打水給外婆洗腳。工作以後,小迪也會經常給家裡的老人打電話詢問近況。她身上體現的「孝」的精神不僅影響了家人,還感染了同事。
  • 壽光:揚孝道文化 涵養鄉風文明孝道
    為了弘揚和傳承孝道文化,形成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的有效載體,在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美麗鄉村等活動中,壽光市化龍鎮狠抓鎮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並結合實際情況,多措並舉,將孝道文化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文明新風尚,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文明素質,提升了鄉村文明水平,有力助推了美麗鄉村建設。
  • 「傳承好家風」孝道要先行!豐潤區學校開展「中華好家風·孝道...
    為加強學校德育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任各莊鎮新庄子小學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辦學特點,以「孝道」教育為突破口,引導師生認知孝道,踐行孝道。▼▼▼01廣泛動員,積極組織「中華好家風·孝道」主題徵文。
  • 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在浙江永嘉舉辦|鄉村振興|永嘉縣|浙江|...
    2020中國·永嘉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現場。 潘沁文 攝中新網溫州11月20日電(記者 潘沁文)德行高尚、澤被鄉裡,是為鄉賢。11月20日,「賢聚鄉裡·和美滿家」2020中國·永嘉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在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啟幕,鄉賢齊聚一堂,為美麗鄉村建設獻智獻策。
  • 中國鄉村振興調研報告(2018—2019)|新書
    2019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指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在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後,在中國農業大學統籌下,我校人文與發展學院於2018年成功動員並組織了首次鄉村振興系列研究活動——「百名師生鄉村振興系列調研」。
  • 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
    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挖掘農村傳統道德教育資源,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推動志願服務向農村延伸。加強孝善教育,弘揚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推進誠信建設,強化農民的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集體意識、主人翁意識。    10.弘揚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立足鄉村文明,在保護傳承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傳統文化時代內涵、豐富表現形式。
  • 山西大寨:大寨精神引領型鄉村振興|華漢文旅鄉村振興案例一
    1964 年 2 月 10 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新華社記者的通訊報導《大寨之路》,並發表社論《用革命精神建設山區的好榜樣》,號召全國農業戰線學習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此後,全國農村興起了「農業學大寨」運動,大寨成為中國農業戰線的光輝榜樣。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鄉村振興戰略是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後更加深入全面系統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部署,為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實現近6億中國農村人口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描繪了錦繡藍圖。同時,鄉村振興戰略指出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鄉村振興Rap起來!三水白坭《葡萄村長》mv發布
    鄉村振興Rap起來!、三水道德模範,鄉村振興富民興村的帶頭人網紅「葡萄村長」何文勝出歌啦,快來聽聽3年多前,「佛山好人」何文勝「棄商從農」回到家鄉佛山三水中社村,投入鄉村建設。
  • 鄉村振興,村民沒收益,美麗鄉村就是做夢
    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歸根來講就是理順,解決好「人、地、錢」的互聯關係。 中國農村現狀中最大的問題在農村收入低,為了生活,只能外出。振興首先要把人留下來,要有什麼項目,要有產業,能夠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養家餬口的錢,這才是解決中國農村空心村的根本。
  • 不能「大而化之」「紙上談兵」——四談用科學方法推進鄉村振興
    在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上,市委書記李亞談及積極探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方法時這樣強調。形象生動的表達背後,暗含著這樣一個發人深省的警示:推進鄉村振興,不能「大而化之」「紙上談兵」。在市委十一屆十次全會上,市委書記李亞談及積極探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方法時這樣強調。形象生動的表達背後,暗含著這樣一個發人深省的警示:推進鄉村振興,不能「大而化之」「紙上談兵」。  有人把鄉村振興喻為一片新藍海,要抵達新的開闊水域,馬馬虎虎、粗枝大葉不行,誇誇其談、空喊口號更不行,必須抓住要害、精準發力,找到鄉村振興戰略行穩致遠的「橋」或「船」。
  • 培養鄉賢青年力量 助力澄城鄉村振興——澄城縣召開2020高素質農民...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鄉賢"是"作為鄉村傳統文化的守望者、新時代的道德模範和一批具有正能量的人物"。為促進鄉村經濟發展,有效改善鄉村治理,發揮引領和示範作用,組織引導青年發揮青春激情,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澄城縣農廣校於昨天邀請縣農業農村局領導成員以集中研討、深入座談的形式召開以"植根農村、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新生代座談會。
  • 孝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美德,植物人老太太子女們詮釋的孝道
    文|翩翩蝴蝶四妹孝道是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其受重視程度之高、影響社會之深、延續時間之久,為其他民族文化所罕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一文導語: 整個社會在進入老齡化以後急需重視每一個老人的養老問題,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最後走向衰老的晚年,多數人也要經歷不能自理一段時間後走完自己的人生。
  • 鹽城選派「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紀實
    2019年4月,我市在常態化選派「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選任渠道,專項選派45名政治素質過硬、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熱心服務群眾、溝通協調能力較強的改任職級和退休黨員幹部到村任職。他們用激情與赤誠踐行駐村諾言,用堅守與擔當履行崗位職責,用奉獻與實績推動脫貧攻堅,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基層落地見效。
  • 鄉村振興的五種「味道」
    「古鎮復興要做好提升文章,保護傳承是基礎,合理利用是方向,從而實現保護古鎮、發展旅遊、造福百姓的多贏。」龍門鎮黨委書記凌濤說,要依託生態資源優勢、古鎮名鎮效應,做好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民宿培育、優質項目招引等工作,努力把美麗鄉村轉化為美麗經濟,讓老百姓更有獲得感。
  • 郟縣黃道鎮紙坊村:以鄉風之魂奠鄉村振興之基
    作為擁有著「全國文明村鎮」「中國傳統村落」「縣級廉潔示範村」和「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稱號的村鎮,近年來紙坊村以鄉風之魂奠鄉村振興之基,探索出了一條鄉風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新途徑。誰家應急用啥,就送物上門,電器方面都懂的好鄰居蘇應曉;伺候公公十年如一日,無怨無悔的好兒媳葉金貴;妻子身患腦癱,對其不分晝夜,無微不至地照顧,使妻子病情好轉的好丈夫張天祥……受到表彰的人珍惜榮譽,從而再接再厲,村民以受表彰先進典型為榜樣,學習他們的文明家風、遵紀守法、鄰裡互助的高尚品格,共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全村營造文明和諧新風尚。
  • 湖北恩施市盛家壩激活鄉村振興「密碼」
    近年來,該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全面吹響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這片廣袤的田野,正悄然發生著美麗蝶變。 楓香河——涅槃重生山水間 清晨,清脆的鳥叫喚醒了沉睡的村民,不久便嫋嫋炊煙升起,金燦燦的陽光傾灑在半山腰。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以解題思維,作答新時期鄉村振興考卷
    脫貧攻堅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鄉村振興,也不難讀出,脫貧攻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前提,鄉村振興是脫貧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路徑和目標。我們剛剛答過的「脫貧攻堅題」很難,但是鄉村振興的新難題同樣不容易,這就需要我們要保持定力,拿出解題的思維,既要把握總體的目標要求,又要用好脫貧攻堅的好經驗、好成果,還需要選優配強鄉村振興「帶頭人」,才能用「奮鬥」點燃鄉村振興的引擎,讓鄉村振興的每一項工作擲地有聲。
  • 傳統孝道文化的現代價值
    從當前的社會現狀出發,筆者認為,弘揚孝道對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社會如何進步,文明如何發達,什麼時候都不應該丟棄。孝道在整個中國倫理思想史中一直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孝被看作「百行之先」、「為仁之本」,它已經深深地根植於中華民族每個成員的內心深處,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和行為習慣。及至今日,我們身上仍然有儒家孝道思想的深深烙印。筆者認為,中國傳統孝道文化的精華,可以用十二個字來概括,即:敬親、奉養、侍疾、立身、諫諍、善終。
  • 《半月談》刊文:鄉村振興的五種「味道」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1月10日出版的第1期《半月談》刊發記者葉俊東、王俊祿採寫的文章《鄉村振興的五種「味道」》。摘要如下:作為《富春山居圖》原創地和實景地的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近年來致力於「味道山鄉」創建,這裡的鄉村有「媽媽」的味道、鄉愁的味道、綠色的味道,也有現代化的味道、復興的味道。鄉村振興何處著手?我們循著這些味道,或許會有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