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村民沒收益,美麗鄉村就是做夢

2020-11-25 騰訊網

新農村建設,鄉村振興,歸根來講就是理順,解決好「人、地、錢」的互聯關係。

中國農村現狀中最大的問題在農村收入低,為了生活,只能外出。振興首先要把人留下來,要有什麼項目,要有產業,能夠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養家餬口的錢,這才是解決中國農村空心村的根本。現在的農村,平時只有些老人,小孩,只有過年熱鬧點,振興,必須振人...

鄉村要振興,產業引入是關鍵!村子存在的根本,不是修了多少條路,也不是裝了多少盞燈,刷了多少堵牆。而是在於人,這個村子裡還有多少人。人都留不住,談鄉村振興就是做夢。

如何能讓村子裡的人留下來?如何讓離開村子的人,再回流回來?無外乎一個錢字...

農村不是由一棟棟房子組成,而是一戶戶人家組成,要想振興鄉村,人才是關鍵。人留在村裡,一家人要吃飯,老人要看病,小孩要上學,這都需要錢。如何能夠讓村裡人,在家門口把錢賺到,能夠在村裡,養家餬口。這才是鄉村振興的主題。

必須要讓村民增加收入,能夠在家門口把錢賺到。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修再多的路,刷再多的牆也是白搭...

原因很簡單,待在村裡沒錢,遲早村民還是會流失......

二、鄉村振興,產業先行

鄉村振興需要人,人在村裡生活需要錢,村民在村裡拿什麼來賺錢?

村裡最多的就是土地,土地能生萬物,怎麼就不能生錢?

所以,在探討鄉村振興時,實際的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優先要考慮的就是這個地方,它有什麼樣的優勢資源,能夠進行怎樣的產業引入和產業延伸。如何讓這個地能生錢?

這才是最核心需要考慮的問題。

美麗鄉村項目,應該產業先行,切實解決村民收入問題。精準對接+專業服務,才是解決農村產業引入的必然之路。

要賺錢,就得有產業,原有的單純的大型作物的種植之路,肯定在中國鄉村振興道路都不通,道理很明顯,祖祖輩輩種了那麼多年都沒發家致富,到你手裡就能致富?

應該根據各地的自然環境條件因地制宜。改變傳統的單獨種田觀念,發展立體種養、農產品加工一條龍建設。其實並不是說種地就不賺錢,看你怎麼種。

稻蝦混養,增加土地綜合利用率。獼猴桃、特色水果種植,在打通銷路的情況下,也絕對有利可圖。

林下養雞,林下養豬。主打生態養殖業,又是一條新路子。走特色農產品的路子,才是鄉村發展的必然之路。

以上的例子還有非常多,只要有心,鄉村絕對大有可為。

比如這個項目所在地,交通區位一般,距離城市也稍遠,想要開發旅遊,這裡的風景也並無特別突出的一點。地塊地貌又不能進行大面積的機械化操作。

貌似好像沒有什麼其他的突出點,但是這裡有一點很突出,就是環境水質特別好,遠離城市,基本無工業汙染。在實際項目的調研過程中,通過對這裡的土樣和水樣的採集,再綜合分析這裡的溪流、山地和稻田的特性。

還是得走特色農產品的路線,首先第一步引進的就是,最近大熱的小龍蝦項目。在相關農業技術機構的指導幫助下,這裡率先進行稻蝦混合的新型農業模式。在對原有的土地進行整合整治之後,進行了快速試點,迅速取得了經濟效益。

同時,發現這個地方的小溪縱橫,且泉水清冽,植被豐茂。又針對性的對這裡進行了人工娃娃魚養殖產業的引入。兩年時間過去,已經直接為這個村子,切實新增了超過百個就業崗位,人均月收入也超過了三千,這幾乎是之前,這個地方的單純依靠種地,之前的人均年收入了。

產業的逐漸興旺,需要快速的貨物流轉,原有的道路已經逐漸不再能夠滿足現有的需求。

這個時候,再來提鄉村改造項目,村民才會比較配合,原因很簡單,並不是村民短視,也不是村民沒有渴望新生活的想法。受限於自身的經濟條件,做任何項目,都是需要花錢的。村民手裡沒有錢,項目怎麼做?難道單純靠國家撥款?

三、振興鄉村,負責人需要嚴格把關

要切實讓村民都賺到錢,手裡也有點閒錢,實質性的受到了益處,這個時候再來做鄉村改造項目。就順利成章了很多,當時安排駐村的人員,繼續負責這個項目的進程。

項目負責人員,必須對這個地方熟門熟路,有了群眾基礎,項目推進就快。

這裡要提到一點,國家要選專業真心為農著想的領導幹部,常年認真的紮根農村,與農同吃同住直到此村真正的脫貧了,在換另一個村,以點帶面,展開持久戰直到農村整體改變富裕了,才能算完成。筆者之前歷經的一個項目,為何能夠成功落地,就源於當地有個非常負責、又有良知,且真心實意服務村民的村官。

村裡修路,要進行拓寬取直,村裡的住戶,又多是犬牙交錯。拆了東家的牆,砍了西家的樹,挪了南家的洗衣臺,這些幾乎都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完全不了解這個村莊情況的生人,在這裡不用提開展工作,就是一個最簡單的,去一個村民家調研,都可能被村民家的狗咬到。這裡絕不是開玩笑,是真實存在的一種現象。

村民說到鄉村改造。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自己住房的下水及排汙問題,之前負責在這裡駐紮的公司負責人,清晰這個村子的情況。了解這個村子的民情。

也清楚這個村子,村民的組成主題是一個梁姓的大家族。想要在這裡,開展工作,不得到這個家族的認可,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這也是在農村開展工作的一大特色。

中國的農村,除去眼睛能見到的,以村集體,生產隊這樣的組織架構外,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的,就是這個地方的以姓氏和家族為隱形架構的傳統劃分。

一個村子裡的絕對權威,除去村委會,還有就是這樣的德高望重者。有了這樣的意識,開展工作才能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最後才能得到皆大歡喜的局面。

最後,鄉村振興真的是一個很大的命題,需要無數有志鄉村振興的人來共同努力。少一些抱怨和謾罵,多一點實幹。這才是真正能助力鄉村振興的正確行為。

戶戶有炊煙、人人笑開顏的美麗鄉村寫照,應該不只是停留在筆者夢裡,如果更多的人能關注到這個問題,並投身到這個偉大的事業中。或許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當夢想照進現實,真的是會有那一天呢....

相關焦點

  • 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在浙江永嘉舉辦|鄉村振興|永嘉縣|浙江|...
    2020中國·永嘉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現場。 潘沁文 攝中新網溫州11月20日電(記者 潘沁文)德行高尚、澤被鄉裡,是為鄉賢。11月20日,「賢聚鄉裡·和美滿家」2020中國·永嘉鄉賢助力鄉村振興高峰論壇在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啟幕,鄉賢齊聚一堂,為美麗鄉村建設獻智獻策。
  • 白馬鄉加快美麗小城鎮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美麗小城鎮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近年來,白馬鄉按照全縣鄉村振興戰略、「一帶兩廊」規劃以及重點工作責任清單,立足全鄉發展實際,搶抓機遇,全力以赴謀項目、爭資金、抓建設、促發展,不斷加快美麗小城鎮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的五種「味道」
    鄉村振興何處著手?我們循著這些味道,或許會有新的發現。 1 「媽媽」的味道 2020年12月18日,第三屆富春江江鮮大會在富陽東梓關村杭派民居內啟幕。凍米糖、米餜、油麵筋……村民各自拿出絕活,比拼廚藝,吸引了數萬名各地趕來的遊客。 這是「媽媽」的味道。
  • 湖北恩施市盛家壩激活鄉村振興「密碼」
    4月16日,湖北恩施市盛家壩鎮安樂屯村天池堡,漫山遍野的茶園映襯著藍天白雲,1.7公裡的環形觀光路蜿蜒曲折,村民在綠地裡勞作,點綴其間。 近年來,該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全面吹響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這片廣袤的田野,正悄然發生著美麗蝶變。
  • 走好鄉村振興的新長徵路──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美麗鄉村發展紀實
    走好鄉村振興新長徵路。  夏末秋初,是第六埠村最美的時節。  三河環抱的村莊從晨曦中醒來。不知不覺中,村民發現:公園多了、河水清了、環境美了……記憶中「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的田園景象又重回視野。  2019年12月,農業農村部公布新一屆「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第六埠村榜上有名。  荒地變良田 產業興起來  補齊了農村人居環境的短板,鄉村振興有了堅實基礎。但想要徹底摘下「窮帽子」,村裡必須要有自己的產業。
  • 「美麗經濟」促鄉村振興
    平谷是北京的農業大區,也是北京的生態涵養區,以山水平谷、森林城市、花果田園、人文勝地而著稱,該區農業資源豐富,發展「美麗經濟」是這裡的一大優勢。 馬昌營鎮眾力和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有舞春花、鳳仙花、海棠、矮牽牛等幾十種花卉品種,主要供應世博園、鮮花港等地,並用於北京城區一些鮮花布景。在設施大棚內,工人們澆水、修剪、包裝,準備外運鮮花上市,一派忙碌景象。
  • 五問上海鄉村振興:超級大都市的鄉村走向何方?
    連民村「烘焙」主題民宿中,市民遊客與村民共享烘焙樂趣 申海 供圖中新網上海9月11日電(樊中華 鬱玫)「1958年之前,上海本沒有鄉村,」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所長朱建江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當年,江蘇的10個縣被劃歸上海,其鄉村成為上海的副食品工業生產基地。在改革開放後,物資全國流通,上海鄉村與城市的關係便不如之前密切了。」
  • 鹽城選派「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紀實
    2019年4月,我市在常態化選派「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選任渠道,專項選派45名政治素質過硬、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熱心服務群眾、溝通協調能力較強的改任職級和退休黨員幹部到村任職。他們用激情與赤誠踐行駐村諾言,用堅守與擔當履行崗位職責,用奉獻與實績推動脫貧攻堅,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基層落地見效。
  • 田園鄉村 美麗富民(美麗中國)
    孫井賢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清澈河流淙淙流淌,整潔鄉道串起田野與農房,村裡枝頭生出朵朵紅梅……近年來,江蘇徐州市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手棋——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從「環境美」到「內涵美」,這些小山村就這樣變了樣子。  冬日的蘇北鄉村別具詩情畫意,像是打翻的調色盤。
  • 鄉村振興Rap起來!三水白坭《葡萄村長》mv發布
    鄉村振興Rap起來!「對,我就是來村裡搞事情的。」何文勝說,看著葡萄園碩果纍纍,看著村民生活越變越好,他覺得所有付出都值了。他像不停轉的陀螺,為鄉村振興不斷注入新活力,只為構築美美與共的鄉村畫卷,帶著對故鄉濃烈的感情,將愛灑在鄉村的每一片土地上,讓更多的村民品嘗到生活美滿的甜蜜。何文勝表示,人生下半場,錢不是首位。讓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變得美好,讓村民過上好日子,才是他最想做的事情,這也是他內心深處的信念。
  • 雙鳳鎮—打造美麗鄉村,繪就美好生活
    ▌雙鳳鎮—打造美麗鄉村 繪就美好生活村莊環境乾淨整潔是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是鄉愁得以安放的基礎。今年以來,雙鳳鎮黨委政府持續推進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近日,記者來到雙鳳鎮鎮北村崗田屯和良榮村吉墩屯,看到整潔的村道旁種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木欄內的菜地裡長滿了綠油油的果蔬,冬日的暖陽下忙碌著的村民們正在有條不紊地鋪設草坪,不時露出喜悅的笑容。村民告訴記者,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現在村裡的生活環境變好了,住得比以前更舒服了,日子也越過越幸福。
  • 三水樂平鎮:產業強鎮 唱出鄉村振興「聯字訣」
    核心提示:乘著三水打造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的新機遇,樂平鎮作為三水中部片區的領頭羊,率先探索整片聯動、連片振興的鄉村振興模式,以「一軸兩片四段24節點」拉開鄉村振興示範區新格局。
  • 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意見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業結構得到根本性改善,農民就業質量顯著提高,相對貧困進一步緩解,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農村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宜居鄉村基本實現。
  • 江蘇鹽城:「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 激活富民強村的「興奮點」
    2019年4月,鹽城市在常態化選派「第一書記」助力鄉村振興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選任渠道,專項選派45名政治素質過硬、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熱心服務群眾、溝通協調能力較強的改任職級和退休黨員幹部到村任職。他們用激情與赤誠踐行駐村諾言,用堅守與擔當履行崗位職責,用奉獻與實績推動脫貧攻堅,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基層落地見效。
  • 《半月談》刊文:鄉村振興的五種「味道」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 1月10日出版的第1期《半月談》刊發記者葉俊東、王俊祿採寫的文章《鄉村振興的五種「味道」》。摘要如下:作為《富春山居圖》原創地和實景地的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近年來致力於「味道山鄉」創建,這裡的鄉村有「媽媽」的味道、鄉愁的味道、綠色的味道,也有現代化的味道、復興的味道。鄉村振興何處著手?我們循著這些味道,或許會有新的發現。
  • 產業興旺 鄉村美麗 農民富裕
    「十三五」以來,我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突出發展富硒特色產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明顯提升,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形成了農業產業興旺、鄉村美麗、農民富裕的江津「三農」發展新格局。
  • 「1+1」主題黨日活動助力鄉村振興
    「大家聽廣播看新聞,老聽裡面提鄉村振興,鄉村振興到底是什麼?咋個振興法?」李登軍操著一口家鄉話,手拿幾頁厚的講稿,他為了這堂課做足了準備。「時代不一樣了,小時候在公社幹活,將廁所內的廢物挑到田地裡做肥料,弄得村裡臭烘烘的,還能算工分;可現在呢,我們實施了改廁工程,美化淨化村莊環境,這是保護生態的典型做法。」
  • 山西大寨:大寨精神引領型鄉村振興|華漢文旅鄉村振興案例一
    針對大寨村民觀念滯後的問題,村黨支部堅持帶領廣大村民走出去、向先進村取經、學習黨的改革開放重要文件,再豎大寨人艱苦奮鬥、永不言敗的堅韌意志,重塑大寨精神,重拾村集體的凝聚力與號召力。2.大寨旅遊景區內的景觀(三)重返大寨·鄉村振興戰略主導的大寨全面振興計劃黨的十九大以來,鄉村振興成為國家戰略,如何在新一輪社會改革浪潮中,實現大寨的再次輝煌,為山西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落地探索出一條新路徑,成為大寨未來發展之重。2018 年 7 月,華漢旅受昔陽縣旅遊發展委員會委託,就昔陽縣全域旅遊進行全局謀劃,而大寨則是此次全域振興的突破口與主抓手。
  • 念好「山字經」,巧打「特色牌」 重慶精準發力形成合力推動鄉村振興
    ▲優質脆冠梨喜獲豐收 上遊新聞記者鞠芝勤 攝山水田園,詩畫鄉村。黨的十九大吹響了鄉村振興的總號角。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要堅持鄉村全面振興,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古丈縣龍鼻嘴村:探索創新之路 助力鄉村振興
    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出列以來,該村積極探索鄉村振興與鞏固脫貧攻堅有機銜接,鞏固脫貧成效,努力走出適合本村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聚焦產業興旺 探索產業扶貧與產業振興  根據默戎鎮「一山一水一小鎮」的生態發展布局,該村以脫貧攻堅工作為核心,努力開拓獨具苗鄉風情特色的茶旅融合發展之路,打造「墨戎苗寨」周邊著名的鄉村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