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鄉村 美麗富民(美麗中國)

2021-01-15 網易

  

  銅山區漢王鎮紫山村(攝於2020年9月)。
孫井賢攝(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

  清澈河流淙淙流淌,整潔鄉道串起田野與農房,村裡枝頭生出朵朵紅梅……近年來,江蘇徐州市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手棋——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從「環境美」到「內涵美」,這些小山村就這樣變了樣子。

  冬日的蘇北鄉村別具詩情畫意,像是打翻的調色盤。在江蘇徐州市賈汪區磨石塘村,村容村貌美觀,遊人流連忘返。從垃圾分類、汙水治理再到廁所革命,這裡的變化,也是當地人居環境改善的縮影。

  專業規劃,房前屋後成為新風景

  「再過幾年,我們村要換個模樣——設施齊全、生活現代,不比城裡人差;風景優美、生態宜人,讓城裡人羨慕!」2017年,磨石塘村村主任楊友國在村民大會說這番話時,村民們更多的是懷疑。

  為啥不信?僅在3年前,這裡還是個灰頭土臉的偏遠鄉村。楊友國介紹,此地生產的石頭粗糙又堅固,制磨的歷史可追溯到300年前。石頭挖完露出水塘,便是「磨石塘」這個名字的由來。此外,村子距賈汪城區僅4公裡,緊鄰新橋煤礦和多處私人小礦,挖煤的歷史足有100多年。

  當時,人居環境一直是當地鄉村振興的短板。挖石拉煤的車子每天轟隆隆開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道路兩邊都是牲畜圈和旱廁,爛泥路走著走著就走不通了。

  2016年,賈汪區關閉了最後一個國有煤礦,並以此為契機進行棚戶區改造、鄉村環境建設,磨石塘村的環境治理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如今的磨石塘村,北邊大景山適合滑雪、漂流,南邊張古山建有滑翔傘基地,東邊是督公湖景區,西邊有鳳鳴海風景區。而且,村裡還保留下第一批石磨匠人的住址,以及代代相傳的推磨工具。

  此外,在南京一家設計院的規劃下,村裡通上柏油馬路、裝上路燈,天然氣通到家家戶戶;旱廁改成了抽水馬桶,路兩邊種植了菜地和花園;石頭牆和石頭房修舊如舊,旅遊合作社也開了起來,3年前的藍圖如今正在慢慢實現。

  目前,徐州市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保潔收運體系已實現全覆蓋,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為64.2%,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7%,創建省市級美麗宜居村莊987個、建成特色田園鄉村59個。

  群眾參與,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

  早上,銅山區棠張鎮沙莊村73歲的村民徐貴蘭吃過早飯後,細心地將雞蛋殼、殘餘蔬菜清理好,連同前一天的廚餘垃圾一起,裝進院裡綠色的小垃圾箱中。不一會兒,保潔人員上門收集,並在她的「有機垃圾積分銀行卡」表格上蓋章、積2分。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徐貴蘭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綠色的裝廚餘垃圾,灰色的裝其他垃圾。垃圾分類現在是新時尚了。」徐貴蘭說,到處都乾乾淨淨的,誰還好意思亂丟垃圾?

  村支書吳學允介紹,過去村裡沒有一個垃圾桶,河道裡、路兩邊,隨處可見生活垃圾,嚴重影響人居環境。2017年,徐州開始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村裡採取「積分銀行」——在指定時間、指定地點收集,給予如鹽、醬油、醋等實物兌換。

  「沒想到『菜』點上了,老百姓卻不喜歡吃。」吳學允坦言,最初參與率不到40%,多數村民表示不理解、覺得很麻煩。

  一問才知道,大家積極性不高有幾個原因:老年人要事先在家裡分好類,但哪些是有機垃圾?年輕人要上班,錯過了收集時間怎麼辦?前端分類,後端如果混在一起,豈不都白費了?……

  「村居環境整治要靠群眾參與。」吳學允改變了方法,優化了保潔服務內容,將定點收集改為上門收集,並發動村裡的黨員幹部帶頭示範,還在學校、幼兒園中普及。

  「全村產生的餐廚垃圾變成肥料後,每年可賣15萬—20萬元,目前全部讓利於民,群眾參與率已達98%以上。」吳學允介紹,下一步還將進一步精細化處理,推向市場產生持續效益。

  美麗經濟,增收富民成為新支點

  一場雪後,在邳州鐵富鎮姚莊村,走在平坦寬敞的村道上,兩側排列的銀杏樹一眼望不到盡頭,枝頭掛滿了銀白色的「葉子」,晶瑩剔透。這條遠近聞名的「銀杏時光隧道」,即便在冬天也吸引著大批遊客前來觀賞。

  近年來,姚莊村以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為切入點,提升道路硬化程度、改造農家庭院、整治汙水管網、推行廁所革命,還建成景色宜人的小公園,讓整個村子由內而外煥發美麗生機。

  生態優勢帶來了產業興旺,美麗環境創造了美麗經濟。在姚莊村,一些賦閒在家的勞動力做起了小生意,銷售銀杏果、豆類、花生等土特產,在家門口實現增收。

  姚莊村黨支部書記馮剛介紹,目前全村種植銀杏樹2700多畝,形成「苗、樹、葉、果」一體的銀杏綜合生產基地,推動銀杏全產業鏈開發,構建銀杏食品、茶飲料、工藝品等產業體系。

  「得益於美麗村莊和銀杏特色,姚莊村獲評中國最美銀杏村落、徐州市觀光旅遊名村、國家森林鄉村。」馮剛自豪地說,村裡的鄉村旅遊每年接待遊客350萬人次,帶動了1萬多村民就近就業,人均收入增加1.2萬多元。

  當前,徐州將產業興旺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關鍵支撐,越來越多的村莊通過環境提升實現了美麗宜居,並以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為支點,撬動綠色產業生態富民。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3日 14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美麗鄉愁入夢來:新田園主義唱響鄉村復興之路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從來沒有停止對「悠然棲居」、「世外桃源」的渴望,居于田園,依山傍水、簡陋、寧靜的鄉村小院生活是幾乎是現代都市人的對于田園生活的全部想像;回歸自然,返璞歸真,擁有一片綠蔭、一汪清澈、一畦菜地,田園為鄰,花鳥為伴,是都市人夢寐以求的生活願望。研究表明,中國城市居民旅遊和休閒出遊市場中40%以上的目的地是城市周邊的鄉村地區。
  • 青浦又一鄉村火火火火火了,成功上榜2019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
    2019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公示 上海這8個村入選 金澤鎮蓮湖村上榜 2019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 上海8個村
  • 甘肅康縣:美麗鄉村建設的十年堅守 推動山鄉巨變的生動實踐
    康縣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堅持生態理念、傳承歷史文脈、突出地方特色、彰顯時代精神,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示範引領、梯次推進,持續用力、久久為功,讓莽莽山鄉變成了全域美景……立足縣情實際的開創之策清澈的溪水從村中淌過,整潔的道路通往家門口,民居悠靜致雅、院落窗明几淨,房前屋後綠樹成蔭……看康縣的鄉村景致,分明就是一幅山水田園式的美麗畫卷;村史館賡續優良傳統
  • 十大景觀元素設計,讓鄉村更美麗
    十大景觀元素設計,讓鄉村更美麗 2020-06-27 04: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業興旺 鄉村美麗 農民富裕
    「十三五」以來,我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突出發展富硒特色產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明顯提升,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形成了農業產業興旺、鄉村美麗、農民富裕的江津「三農」發展新格局。
  • 龍鼻嘴村入選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湘西網9月1日訊(記者 唐 慶)8月28日,國家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了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其中湖南有10個村入選,古丈縣默戎鎮龍鼻嘴村是我州唯一入選村落。據悉,為貫徹落實2020年中央1號文件和《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深入發掘鄉村生態涵養、休閒觀光、文化體驗等多種功能,讓城鄉居民享受更多好山好水好風光,帶動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價值提升,促進鄉村產業振興,農業農村部今年繼續開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推介活動。經地方推薦和專家審核,全國共有248個村落入選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擬推介名單,目前正在進行公示。
  • 【烈士命名鎮村行 】鹽都區大岡鎮佳富村 激活紅色細胞 打造美麗田園
    2月27日,大岡鎮邀請省城鄉設計院崑山分院,對佳富村新型農村示範社區進行規劃設計,確定以「水潤紅村、桃香佳富」為發展定位,致力建成鹽寧公路村莊田園聯繫帶、悠享鄉村生活區、特色農業體驗區「一帶兩區」的空間布局。袁紹波說,鎮裡還將在村裡建設佳富紀念館,展陳介紹全鎮10多個烈士事跡,打造紅色教育基地。
  • 武漢新洲鳳凰古村涅盤重生,成就一幅美麗鄉村畫卷!
    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山水環繞綠意盎然,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村容風貌整潔一新,這裡就是武漢市新洲區鳳凰鎮毛家衝村,屬於它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夢裡原鄉·生態田園近年來,通過美麗鄉村的建設,毛家衝村72戶樓棟外立面及村灣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配套建設村民活動廣場、村灣文化中心、體育健身廣場等基礎設施,打造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的現代化村莊。同時,依託村域豐富自然生態景觀資源優勢,發掘鄉村紅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開發特色旅遊民宿和農耕文化體驗,結合特色種養殖產業優勢,形成了以休閒旅遊為主導、生態農業為支撐的農旅結合發展模式。
  • 十裡桃花,秀美山明——省級美麗鄉村山明村
    近年來,村兩委及村民理事會上下一心,以「生態宜居村莊美、興業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風美」為目標,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幸福美好的山明。山明村利用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紮實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從基礎設施、村容村貌,到旅遊服務、旅遊產業,各方面得到了顯著改善和提升,帶動了鄉村旅遊業的蓬勃發展。
  • 廣西山村清出50噸垃圾 農民挖野生花草裝扮美麗鄉村
    廣西山村清出50噸垃圾 農民挖野生花草裝扮美麗鄉村 2016-01-07 21:53:5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1月7日,廣西柳州市柳江縣成團鎮盤石村盤古屯村民小組長覃金知介紹,清理了50噸垃圾,再用野花草裝扮,該屯如今被柳江縣評為「美麗鄉村」。  當天,記者走進盤古屯,蜿蜒的水泥路通往村落,農村小院的牆頭掛滿花盆,清澈的溝渠裡魚兒在嬉戲。  2013年廣西官方開始關注農村居住環境,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柳江縣官方著手引導群眾完善垃圾處理設施、治理水源、管理田園等。
  • 23條線路開啟甘肅省鄉村旅遊美麗之旅
    原標題:23條線路開啟全省鄉村旅遊美麗之旅 5月19日,在「隴上花開·鄉約甘肅」甘肅省鄉村旅遊美麗之旅推介活動上,甘肅省文旅廳發布了23條鄉村旅遊線路,以開啟全省鄉村旅遊美麗之旅。 23條鄉村旅遊線路是: 1、千年古鎮體驗遊(1日) 蘭州市區出發——河口古鎮——蘭州市西固區河口鎮河口村——返回 2、漫山花園暢享遊(1日) 蘭州市區出發——蘭州市城關區頭營村——漫山GAR-DEN——返回 3、花漾之旅田園遊(1日) 蘭州出發——白銀市白銀區水川鎮顧家善村——白銀水川溼地公園——返回
  • 美麗鄉村:卓福印象
    在卓福村,山水是美麗鄉村畫卷的點綴,「美」的核心在於人文與山水的交融。 沿河兩岸,村民的房子、圍牆上都繪上了精美圖畫,既有自然風光為美麗鄉村增光添色,也有漫畫風格的小故事講述優秀文化、宣傳中心工作。 和現在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相比,幾年前村裡的環境衛生不容樂觀。019縣道給村裡帶來了便利的交通,也帶來了沉重的環保壓力。過往車輛的乘客隨意亂丟垃圾,無人打掃,久而久之村民們也開始亂扔亂放。
  • 盂縣南婁鎮白道村厚植生態優勢 打造美麗鄉村
    漫步在鄉村田園,各種各樣數不清的花草鑽出泥土,如繁星閃爍,清風颯颯,空氣沁人心脾,林木安靜的站在蔚藍的天空下,春和景明,陽光明媚,這裡就是盂縣南婁鎮原生態的白道村。除了這些「面子」上的改變,白道村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中也將變得更豐富、更精緻,努力朝著更美好的方向穩步推進。
  • 幸福花開滿田園 步履堅實鄉村興
    西鄉塘區石埠街道市級鄉村振興精品示範村屯和安村9隊。八年美麗鄉村建設,西鄉塘區碩果纍纍:鄉村旅遊風生水起、產業發展百花齊放、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群眾衛生意識進一步提升。八年來,西鄉塘區美麗鄉村四個階段建設的每一步都走得扎紮實實。一串串數字映在紙面上,是西鄉塘人付出汗水的成果,是他們交上的一份優異成績單,更是他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最亮底色。
  • 某省公布一批美麗鄉村負面案例,260億投資形象工程慘不忍睹!
    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這幾年各地力度都很大。比如,福建將創建102個美麗鄉村示範村、整治1030個村莊,美麗鄉村建設投資260億元。但是建設過程中,一些地方卻走樣了。福建省住建廳公布一批負面案例,展示美麗鄉村建設中慘不忍睹的「形象工程」。
  • 盡心盡力建設美麗鄉村
    吳紅蘭傾自己所能爭取資金和項目,幾年來共爭取資金220萬元、項目8個,將夏館村建設成為湘贛邊獨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為了增加農民收入,她號召村民種植油菜,夏館村的百畝油菜成為了觀光油菜花的又一好去處。今年兩會期間,吳紅蘭重點關注的是鄉村振興。她建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必須引導全民參與,確保衛生保潔常態化、規範化,實現環境大提升,村莊更整潔、村貌更美麗、村民更幸福。同時,夏館村是張經武將軍的故鄉,將軍故居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更好保護革命文物,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她建議,市委市政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擴建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 四川8個村成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打望四川 | 一周文旅記事」 今天是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 小四邀你一起每周幾分鐘 了解文旅圈的大小事er~ 01 四川8個村成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 締造美麗鄉村 共享小康生活著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擦亮「鹽都樣板...
    大岡鎮佳富村是國家森林鄉村、省美麗鄉村、省特色田園鄉村,近年來,該村通過規劃引領,因地制宜全面整治提升人居環境,使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孫寶鳳大爺是佳富村新型農村集中居住點居民,入住新房後,天藍、水綠、景美的周邊環境讓他十分欣喜,他的兒子孫子經常回來看看、住住,感受家鄉的美好。
  • 雲南河口:綠植「換裝」迎新春 美麗縣城變身「宜居田園」
    雲南河口:綠植「換裝」迎新春 美麗縣城變身「宜居田園」雲南河口:綠植「換裝」迎新春 美麗縣城變身「宜居田園」建設美麗縣城,打造宜居家園。自美麗縣城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雲南河口縣以創建國家園林縣城為契機,紮實推進園林綠化工作,美麗縣城搖身一變,成了溫馨幸福的「宜居田園」,市民的獲得感在滿城的綠植中得到了不斷地滿足。近日,記者走訪城區的過程中看到,許多穿著「吉成園林」標誌的綠化員工,正忙碌地修剪苗木,一排排修剪整齊、生長旺盛的綠化苗木扮靚了整個縣城。
  • 「最美退伍兵」王延昌和他的「美麗鄉村」夢(圖)
    「最美退伍兵」王延昌和他的「美麗鄉村」夢(圖) 2017-04-19 21:28:0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