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昌利用300畝沙荒地建成農業生態園,種植有機蔬菜,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張鵬翔 攝
中新網邢臺4月19日電 (張鵬翔 李鐵錘 麻國棟)「我們小辛旺村現在是環境美、生態美、精神美、產業美的小鄉村,這就是我盼望的『美麗鄉村』,這個夢終於實現了。」河北省內丘縣小辛旺村村支書王延昌說。
4月1日,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省軍區政治部聯合發布了11名「最美退伍兵」的先進事跡,王延昌就是其中一名。記者見到王延昌的時候,他和以前一樣正和村民們呆在一起,忙著村裡的綠化、採摘園、馬場,努力地建設著他的美麗夢想。
據介紹,2003年5月王延昌結束了11年的軍人生涯,從張家口回到家鄉辦起了物流公司,經過幾年打拼攢下頗為豐厚的資本。「我當兵走了11年,回來時村裡還是原來的樣子;我出門做了幾年生意,村裡還是那個樣子。我要用自己的雙手,改變村裡的面貌。」王延昌說。
王延昌(左一)利用300畝沙荒地建成農業生態園,種植有機蔬菜,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張鵬翔 攝
2012年,村黨支部換屆,王延昌當選村黨支部書記。他首先從自己積蓄中拿出了30多萬元,對村內3條主要街道進行了硬化。隨後又拿出40萬元對硬化後的街道進行了綠化美化。
村民王鵬說,「以前村裡沒有一條好路,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土路,那真是『小雨滿腳泥,大雨別出門』。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在王書記的帶領下,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是水泥路鋪到了家門口,腳不沾土到國道。」
走在村裡乾淨整潔的水泥道路上,首先進入眼帘的是路兩側那一排排紅瓦白牆的民居,道路兩側種滿了女貞樹、百日紅等。每隔不遠就會有一段立體式框架綠廊,夏季的時候一條條葫蘆、絲瓜的藤蔓就會爬滿廊頂。
「周末,會有不少城裡人來這採摘,現在村裡的跑馬場也建起來了,到時候城裡人在我們村能採摘也能騎馬。我要讓每一個來到我們村的城裡人都大吃一驚。」在小辛旺村外的大棚內,王延昌一邊給草莓澆著水,一邊自豪地說著。
村美了,可王延昌並不滿足。「只有村民富了,村裡才能一直美下去。」
王延昌先後組織了20多個村民代表到壽光、北京等地學習,並於2014年成立昌盛達公司,從50戶村民手中流轉了肥力最差的300畝沙荒地搞起了農業生態園,建設6個高標準溫室大棚。
「一開始,大家不想種大棚。後來,大夥看到去大棚裡摘有機草莓的城裡人絡繹不絕,到了季末一算帳,一個棚賺了8萬元。看到這沙荒地比自家的好地收入還高,大家都服氣了。啥也別說了,跟著王書記幹吧。」村民王大力說。
「我原來吃低保,現在在村裡的大棚打工,每月能掙3000多元錢。」村民王振華說。
在王延昌的帶領下,小辛旺村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河北省文明村」「河北省美麗鄉村」「河北省優秀基層黨組織」。王延昌個人也被評為「中國鄉村旅遊致富帶頭人」「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省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標兵」「全國農村科普帶頭人」「河北省農村青年拔尖人才」。
「遊美麗鄉村,採摘紅草莓,騎奔馳駿馬,嘗農家飯菜。如今的小辛旺村,是一個環境美、生態美、精神美、產業美的小鄉村,這就是我的夢想,我終於把它實現了。」王延昌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