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大陸上,阿爾巴尼亞是唯一的一個伊斯蘭國家。這個國家的領土面積並不大,截至目前,人口只有300餘萬。從目前的情況來說,阿爾巴尼亞與我國的關係並不算密切。至少與巴鐵相比,差得多。在六七十年代,阿爾巴尼亞曾經是我國的盟友,被稱為「歐洲的明燈。」那麼,1978年之後,阿爾巴尼亞為何與我國反目決裂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東歐各國的歷史。東歐地區的情況很複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基本上都是德國、奧匈帝國、沙俄等國家的控制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沙俄、奧匈帝國先後崩潰,德國最終戰敗。東歐各國建立之後,成為了英法兩國的勢力範圍。但是,英法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元氣大傷,根本無力阻擋德國的再次崛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席捲了歐洲大陸。東歐各國要麼被德軍佔領,要麼不得不成為德國的盟友,例如匈牙利、羅馬尼亞等等。
在鼎盛時期,德國軍隊甚至兵臨蘇聯首都莫斯科城下。但是,蘇聯的綜合國力雄厚,蘇聯軍隊驍勇善戰,硬生生把德國軍隊反推了回去。在蘇聯軍隊大舉反攻的過程中,先後佔領了東歐各地。在二戰之後,東歐先後出現了8個政權,被稱為東歐八國。分別是: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東德、波蘭、阿爾巴尼亞。這8個國家,都屬於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聊聊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在近代歷史上,一直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統治。
在20世紀初期,阿爾巴尼亞獨立,但先後被多個大國控制。二戰期間,被德軍佔領。在蘇聯軍隊大舉反攻的情況下,阿爾巴尼亞再次獨立。在二戰之後,由於蘇聯和美國的矛盾越來越深,在各地進行了幾次緊張的對抗。逐步形成了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陣營,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雙方展開了劍拔弩張的冷戰。當時,中國與阿爾巴尼亞都屬於東方陣營的成員。雖說大家屬於一個陣營,但雙方的關係並非十分密切。至少與周邊幾個兄弟國家相比,還差了一個檔次。
東歐八國對蘇聯的依賴程度很大,需要蘇聯提供各方面的原因。由於國家實力和地理位置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東歐八國中,阿爾巴尼亞的重要程度,明顯不如東德、匈牙利、波蘭等幾個國家。因此,在援助物資方面,阿爾巴尼亞得到的份額並不多,雙方的矛盾開始增多。與此同時,進入60年代初期以後,我國與蘇聯的關係逐步惡化。尤其是到了60年代末期,情況進一步加劇,因此,出現了「蘇聯屯兵百萬」和「八億人民八億兵,萬裡江山萬裡營」的說法。
當時,由於雙方關係的惡化,東歐八國在外交關係上,不得不「站隊。」在六七十年代,東歐八國中,只有阿爾巴尼亞與我國關係良好,雙方關係迅速升溫。當時,阿爾巴尼亞被稱為「歐洲的明燈。」由於阿爾巴尼亞各方面的問題,我國開始對阿爾巴尼亞,進行大規模的援助。截至1978年之前,我國總計援助阿爾巴尼亞的成套項目共142個,其中已經建成的91個。包括了興建了鋼鐵、化肥、造紙、塑料、軍工等工業部門,幫助阿爾巴尼亞順利完成了第三、四、五個五年計劃,阿爾巴尼亞工業化水平明顯提高。
向阿爾巴尼亞提供了142項成套設備、180多萬噸糧食、100多萬噸飼料、100多萬噸鋼材、7萬多噸石油和1萬多臺拖拉機。至於援助給阿爾巴尼亞的武器,足以武裝70萬軍隊。當時,阿爾巴尼亞全國只有200多萬人。中國先後派往阿爾巴尼亞的專家高達6000多名,同時,為阿爾巴尼亞培訓了1600多名實習生。請注意,當時我國的日子並不富裕。時間進入70年代前期,1974年,阿爾巴尼亞提出,希望我國提供50億人民幣的經濟援助。
認真的說,放在70年代,這屬於超級巨款。這個數字已經超出了我國的承受範圍,因此,我國提出了10億人民幣的數字。很明顯,對於這個數字,阿爾巴尼亞並不滿意。除了資金援助之外,阿爾巴尼亞要請求中國提供武器援助,援助的清單很長,主要包括:25萬支輕武器,1500門迫擊炮、1500門反坦克炮、800輛坦克、45架噴氣式飛機、24艘魚雷快艇、14億發子彈等等。不得不說,作為一個只有200萬人口的山地小國,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的武器彈藥。
從50年代到1978年,中國援助給阿爾巴尼亞的物資、機械、糧食、武器等,總價超過了100億人民幣。請注意,當時,我國的經濟並不富裕。但我國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被阿爾巴尼亞視為理所當然。1976年,我國經歷了唐山大地震,各方面都需要重新建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1978年,我國停止了對阿爾巴尼亞的一切援助,並且召回了在阿爾巴尼亞工作的專家們。兩國關係迅速降溫,阿爾巴尼亞甚至開始各種詆毀我國,兩國開始逐步反目、決裂。
進入80年代之後,阿爾巴尼亞開始再次試圖向蘇聯靠攏。不過,在蘇聯的戰略規劃中,阿爾巴尼亞並不是那麼重要,處於半邊緣化的情況。蘇聯每年援助給越南的物資和武器總計,超過20億美元(長期對越南的大規模援助,把蘇聯也熬得夠嗆)。因此,阿爾巴尼亞與蘇聯的關係也非常緊張。在此之後,阿爾巴尼亞幾乎得不到國外的任何援助。80年代中後期,蘇聯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停止了對所有盟友的一切援助。
80年代末期,包括阿爾巴尼亞在內,東歐八國出現了一系列動蕩和更迭。隨著東歐八國的陸續更迭,出現了一系列的新政權。1991年,曾經十分龐大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進入21世紀以後,阿爾巴尼亞與我國的關係逐步改善。但僅此而已,作為一個歐洲山地小國,兩國的進出口貿易額並不高。從國家關係來說,也算不上緊密。關於阿爾巴尼亞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