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青山:關於《新中國口述史(1949-1978)》

2021-01-18 人民網

原標題:關於《新中國口述史(1949-1978)》

  《新中國口述史(1949-1978)》,曲青山、高永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我們黨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瑰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史國史教科書、營養劑、清醒劑和最好的老師的作用,要求廣大幹部群眾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5周年,更好地發揮黨史國史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的作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組織力量編輯出版了《新中國口述史(1949-1978)》一書,與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一起回顧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探索的歷史進程,緬懷老一輩革命家和人民群眾的豐功偉績。

  黨重要歷史決策的見證者和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

  《新中國口述史(1949-1978)》這部書的作者,都是我們黨重要歷史決策的見證者和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是新中國歷史的「活字典」「活資料」。他們的親歷親聞、所感所悟,既對改革開放前的歷史充滿深情和尊重,又對社會主義建設和探索中遭遇的挫折進行實事求是、深刻透徹的反思,體現了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對社會主義事業的深厚感情,表現了共產黨人的坦蕩胸懷和擔當精神。他們通過思往追昔,以親身經歷、生動事例,形象闡明了歷史、現實和未來是相通的,歷史都是由昨天走到今天、再由今天走向明天的道理,深刻闡釋了為什麼改革開放前後兩個歷史時期不能互相否定,也無法人為割裂的真理。他們以親身經歷告訴我們: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得來不易,值得格外珍惜、堅定繼承和不斷發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是經過血與火的考驗,得到實踐充分證明的,我們應該有充分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以自信、開放、進取的態度,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繼續寫好,寫得更精彩。

  口述史料以形象、生動、鮮活的特性,和文獻資料互為補充、互動互證

  歷史是紛繁蕪雜的,是絢麗多姿的。歷史交給歷史工作者兩個重任:一個是透過現象探求本質,從錯綜複雜的歷史中尋求歷史規律,以啟迪後人,鑑往知來;一個是將歷史的絢麗多姿多維度呈現出來,讓人有穿越時空、身臨其境之感。如果歷史只是冰冷抽象的條文,脫離了歷史環境、歷史背景,失去了歷史視野、歷史關懷,是難以引起共鳴的,是無法令人記憶深刻的。回憶錄和口述史料正好可以彌補文獻資料的不足,以其形象、生動、鮮活的特性,和文獻資料互為補充、互動互證,展示歷史的多樣性和複雜性,讓人在歷史追思中感悟得失、升華經驗。革命導師恩格斯為支持貝克爾撰寫回憶錄多次專門致信伯恩施坦等人,成為重視和珍惜口述史料的典範。恩格斯認為回憶錄「對我們黨成立前的歷史和我們黨的歷史來說會是一部新的文獻資料」,「沒有一個真正的歷史學家能夠忽視這部文獻的」,而且也將是「出色的和生動的真正人民讀物」。「如果貝克爾不做這件事,這些歲月所發生的事件就將永遠被人遺忘,或者是由敵視我們的人民黨的人或其他的庸俗民主派來描述這些事件,而這是不會為我們服務的。現在有一個永遠不會再出現的好機會,我認為錯過這個機會就是一種犯罪行為。」恩格斯三言兩語凝練地概括了口述史料提供歷史細節、彌補文獻資料之不足,增強黨史知識的豐富性和生動性、真實性和現實感、感染力和吸引力,有利於掌握話語主導權、服務大局等重要作用。

  讀到動情處,讓人潸然淚下;讀到精彩處,讓人拍案叫絕;讀到深刻處,讓人閉目深思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十分重視回憶錄和口述史料的徵集工作,始終將搶救「活資料」作為迫在眉睫、時不我待的工作來抓。經過艱辛努力和不斷積累,已採訪了幾百位重要歷史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當事人,整理了逾千萬字的珍貴口述史料。《新中國口述史(1949-1978)》正是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經過系統梳理、精心選編而成。如今,這部書的不少作者已經逝去,但他們以對歷史高度負責的態度,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這部書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和智慧,是他們革命精神和崇高風範的生動體現。他們的回顧和思考真實、生動、深刻,所以讀到動情處,讓人潸然淚下;讀到精彩處,讓人拍案叫絕;讀到深刻處,讓人閉目深思。在此,我們對他們表達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也熱忱歡迎、殷切期盼有更多的老同志參與到回顧總結歷史、啟迪襄助後人的事業中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輝煌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我們黨成立已經90多年了,新中國建立已經60多年了,改革開放已經30多年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我們黨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是一脈相承、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壯麗事業。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我們要堅定黨的歷史自信,科學總結黨的歷史,自覺運用黨的歷史,幫助人們牢記過去、把握現在、開闢未來,更好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更好地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莊嚴歷史責任。

  (作者為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

相關焦點

  • 曲青山談《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寫歷史述大道探規律
    原標題:寫歷史,敘奮鬥,述大道,探規律——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談《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關於通史性的權威黨史讀本,最具代表性的有上世紀90年代胡繩主編的《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以及2002年以後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著的《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第二卷)。那麼,與這些黨史著作相比,《九十年》具有哪些鮮明特點?   曲青山:《九十年》的出版是黨史界、理論界的一件大事。
  • 雨花英烈近親屬口述史
    《雨花英烈近親屬口述史》 回望20世紀轟轟烈烈的革命歲月,雨花英烈窮其一生,在追尋國家和民族光明前景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他們本著為崇高理想和人民福祉的諄諄初心
  • 新書推薦|《改革開放口述史(地方卷)》
    改革開放口述史(地方卷) 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 幾十位改革開放重大決策親歷者、見證者真情講述 作者簡介
  • 中國國歌變遷史:道路是非常曲折的
    戴傳賢詞、杜庭修曲之《國旗歌》:「中國國民志氣洪,戴月披星去務農;犁盡世間不平地,協作共享稻粱豐;地權平等,革命成功!人群進化,世界大同,青天白日滿地紅。」梁得所詞、Thomas A.C、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一、1949年國歌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1935年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是電影《風雲兒女》主題曲: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
  • 共和國65年:從開國大典到改革開放(1949—1978)
    開國大典(1949)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並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聚集天安門廣場的三十萬軍民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慶祝遊行。       新中國的建立,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 新中國70年,上海「創業史」的100個瞬間①(1949-1963)
    上海是新中國經濟制度的探索之地:新中國的第一家國營公司,「公私合營」率先啟動,市場經濟打開新局面,第一家外資企業在此落戶……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界面新聞與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合作,特邀當代上海研究所原所長馬學新擔綱顧問,復盤上海70年「創業史」,回顧上海經濟發展的100個重要瞬間。
  • 近代史所2018年度學術會議計劃匯總表
    通過討論,希望加深對近代中國豐富面相的歷史認知,揭示和彰顯被遮蔽或被忽視的歷史,並為區域史研究進一步深入展開提供借鑑。 通古今之變——中國思想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 聚焦於打通中國古代與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原有的畛域,著重從理論與實踐中討論中國思想史的貫通與融合。
  • 第六屆口述歷史國際周舉辦 首次全流程「雲端」展示精彩內容
    、新動態與新方向,凝聚國內外社會各界的力量,一起助力「口述歷史理論本土化發展,建構中國口述史學的學術話語體系與理論矩陣,並為未來培養專業化人才隊伍」。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左玉河,中國電影資料館研究員陳墨,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學術集刊《口述史研究》主編楊祥銀等十餘位口述歷史從業者,對分享的口述歷史研究學術論文進行學術評議,研討議題涉及口述歷史在科學史、藝術史、歷史學、新聞學、傳播學、社會學、語言學、心理學、非遺傳承等學科、領域的理論建構與實踐應用。
  • 歷史上的今天丨1935年,《義勇軍進行曲》誕生
    1949年9月27日成為代國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決議,《義勇軍進行曲》正式成為中國人民共和國國歌。2004年3月14日《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寫入憲法。2017年9月1日下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獲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於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 中國教育大事記(1949——2008)
    1、1949年新中國教育建設起步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毛澤東宣布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本政府的施政方針。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舉行成立典禮。2、1950年頒布中學教學計劃1950年8月1日,教育部頒布新中國第一個《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
  • 從民國到1978年,凱恩斯經濟學在中國走過的坎坷之路
    1936年9月,姚青山也買了一本,他在中國經濟社的年會上發表了一些有關凱恩斯主義的觀點,1937年6月,他在thenational economics monthly 上發表一篇討論凱恩斯主義的文章,強調政府投資對就業率的潛在乘數效應,他的這些觀點被編進了《現代貨幣思考和世界貨幣系統的趨勢》中,並於1938年出版。
  • 2009動遷口述史|馮振發:1953年的時候這裡都是荒地
    動遷口述史|馮振發:1953年來的時候這裡都是荒地
  • 70年財富大事記(1949-2019)
    1949-1978  1949年  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舉行第四次會議,決定發行人民勝利折實公債。  1975年  10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財貿工作會議,起草《關於整頓財政金融的幾個問題(草案)》,提出了整頓財政金融的若干措施。  1977年  12月31日,國務院決定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國務院部委一級單位與財政部分設,自1978年1月1日開始分開辦公。
  • 1978年中國經濟大事記
    2月17日 財政部發出《關於試行「增收分成,收支掛鈎」財政體制的通知》。2月18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二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對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各項文件進行討論,通過了準備提交五屆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1976年至1985年發展國民經濟10年規劃綱要(草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和《關於修改憲法的報告》。
  • 1978年,中國GDP為1495億美元,美國是我們15倍!現在差距有多大?
    雖然在1949年我國成功建立社會主義國家,但是一直處於初級階段,當時借鑑蘇聯老大哥的發展模式,並且也是在摸石頭過河,所以在1978年之前,在經濟上的發展不是很大,但是為我們後期社會主義的迅猛發展做了鋪墊和經驗!
  • 改革開放30年 中國工業大事記(1978-1980)
    1978年 1月1日,根據中央決定,原輕工業部分為紡織工業部、輕工業部。錢之光任紡織工業部部長。兩部於1978年1月1日開始公開辦公。這種機車將取代韶山1型電力機車,成為中國鐵路電力牽引主力之一。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總結我國經濟建設以往經驗的基礎上,明確提出經濟建設要根據新的歷史條件和經驗,對指令性計劃經濟體制著手進行認真的改革。
  • 2018年歷史學考研重點名詞解釋集錦(中國史、世界史)
    原標題:2018年歷史學考研重點名詞解釋集錦(中國史、世界史)
  • 全國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新聞事業史試題
    全國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新聞事業史試題 2005年08月01日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聶耳誕辰百年 與《義勇軍進行曲》新故事
    這部影片描寫了30年代初期,以詩人辛白華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為拯救祖國,投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英勇殺敵的故事。它在影片中首尾兩次出現,給觀眾極為深刻的印象。因此,它很快就成為中國最著名的抗戰歌曲。  正是這首著名的電影主題歌,被改為《總動員進行曲》,該歌曲一共有5段歌詞,第一段是《義勇軍進行曲》原歌詞,另外4段都是模仿它寫的,其中第3段寫得也很有激情:「起來!四萬萬黃帝的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