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8月2日電題:登嶽陽樓,又見「浩浩湯湯」
新華社記者周楠 白田田
嶽陽樓,巍峨佇立、飛簷高啄;登高望遠,煙波浩渺、碧草連天。
夏日裡,遊客們不顧酷暑,競相登樓,拿出手機、相機記錄著壯美景色。
這一刻,這一場景,令在嶽陽樓畔長大、如今又在嶽陽樓景區管委會工作的伏婧倍感自豪。她情不自禁地背誦起《嶽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早些年可看不到這樣的『巴陵勝狀』,從嶽陽樓上看去,水面上停了大批的砂船,看不到浩浩湯湯,更看不到一碧萬頃。」伏婧回憶說。
的確如此,記者曾經來這裡採訪,離嶽陽樓不遠的水面,是長江邊上著名的水上砂石交易市場,從事砂石生意的船舶達1000多艘,每年從這裡中轉外銷的砂石在6000萬噸以上。據嶽陽市地方海事局港口運輸科科長周國新回憶:「加上其他運輸礦石、煤炭的船隻,這片水域的船舶日均流量接近千艘次,高峰期要超過千艘次。」
周國新感慨,當時這一水域「砂船密布,吊臂林立,雜亂無章,哪還有什麼浩浩湯湯、心曠神怡,只感覺心裡堵得慌!」
同樣受到影響的還有「岸芷汀蘭,郁郁青青」。由於洞庭湖砂石資源豐富優質,湖南境內的長江岸線、洞庭湖區砂石碼頭和堆場密集分布,破壞了岸線環境,溼地被侵佔,植被被砂石覆蓋。
這些問題在近年來得到了更多重視。為確保通航安全,整治水上環境,配合杭瑞高速洞庭湖大橋等重大工程建設,在湖北省、交通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等多方支持下,湖南省和嶽陽市從2013年開始啟動水上砂石交易市場搬遷改造,於2015年12月正式遷移到湖北省監利縣的長江幹流仙峰水域。
仙峰水域距離嶽陽樓約8公裡,在地方政府的引導和督促下,新的水上砂石交易市場實行公司化、規範化管理,船舶不再無序停放、擁擠扎堆。交易市場負責人說,過去市場無序,管理不善,破壞了環境,導致水面「一邊綠一邊黃」,現在新市場管理科學規範,嚴控流量,防止汙染。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治,「春來江水綠如藍」再現,江豚不時躍出水面。
不過,要重現《嶽陽樓記》裡的美景,還任重道遠。自2016年1月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後,湖南省進一步加大了對長江和洞庭湖生態環境的治理力度。同年,嶽陽在全市範圍內全面展開涉砂專項整治行動,並於2017年8月開始在洞庭湖全面停止採砂,全市所有124艘採砂船在指定水域實行集中停靠,停止了採砂作業。
採砂全面禁止後,嶽陽市先後開展了20多次大規模行動,查處國家公職人員參與涉砂經營,嚴厲打擊各類違法採砂,掃除背後的黑惡勢力,僅2017年就抓獲盜採船隻143艘,切割27艘盜採船採砂機具,治安拘留36人,刑事拘留57人,依法逮捕41人,判處有期徒刑8人。「通過一系列行動,我們向違法違規者釋放出『只要盜採就傾家蕩產』的信號,目前已初步遏制了盜採的勢頭。」嶽陽市水務局採砂管理處主任曹偉東告訴記者。
據介紹,湖南境內長江沿線39個非法砂石碼頭、洞庭湖區116個非法砂石碼頭堆場已在近兩年被陸續全部關停。過去,這些碼頭堆場上砂山林立,攪拌機轟鳴,卡車穿梭,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如今,關停整治後進行了復綠,碼頭變身溼地,黑麥草青翠欲滴,蘆葦成片,水鳥翔集。
水在變清,景也開闊了,伏婧對未來充滿期待:「讓《嶽陽樓記》裡的景象重新回來,是老百姓多年來的心願。」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高大立說,「《嶽陽樓記》講述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們要擁有這種精神,在長江生態保護中,才能更好地頂住壓力,面對更大的挑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