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雲輝
1492年8月,北京城赤日炎炎,熱浪滾滾,明孝宗卻感覺通體舒暢、神清氣爽。他將內閣首輔劉吉的退休報告當扇子,扇出陣陣清涼,口中喃喃自語:「要不是朕特意派人去暗示你寫個退休報告,你還打算戀棧到何時?」然後提筆批示:「您是朝廷舊臣,朕正想請您繼續輔助治國。想不到您以體弱多病請求退休,朕只得忍痛割愛……」
外號「劉棉花」的劉吉終於被皇帝親手彈出朝廷,踏上悽惶的退休返鄉之路。坐在驛站馬車上,劉吉回顧起自己彈棉花般的一生。
(一)攀附權貴
劉吉是根正苗紅的「正統十三年進士」,因潛質突出,被選為庶吉士,入翰林院學習三年。他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後,被留在翰林院任編修並充任經筵官,專職為明英宗講經讀史。他參與編修明代官修地理總志《寰宇通志》,書成後晉升為掌修國史的從六品翰林院修撰,繼而以博學多才「侍講讀於東宮」,為皇太子朱見深講讀經史。
朱見深變身明憲宗後,劉吉憑藉真才實學,一步一個臺階穩定進步,在明憲宗時期,他最終官至少保兼太子太傅高位。
但是,官位與品德並非齊頭並進。劉吉在步步高升過程中,最受人詬病的是一個「孝」字。
明憲宗即位時,適逢劉吉因母喪居家丁憂。明憲宗為儘快完成政績工程《英宗實錄》的纂修工作,決定對他採取「奪情(官員喪期未滿,應詔除去喪服出任官職)」措施,詔令劉吉參與此書編纂。劉吉上疏以丁憂守制為由懇請辭官。明憲宗「不允」,令他馬上投入工作並官升一級。劉吉被迫應詔,從此步步登高。嘗到盡孝不如盡忠的甜頭後,劉吉開始撥弄起小算盤。
1482年,劉吉又因父親辭世回家丁憂。數月後,又接到明憲宗「起復(守制期未滿即應召任職)」詔令。劉吉內心欣喜若狂,表面卻假模假式悲傷萬分,再三上疏推辭,表示一定要將守孝進行到底。同時,他削尖腦袋與明憲宗的保姆兼嬪妃萬貴妃的弟弟萬喜搭上線,請他通過萬貴妃幫他多在明憲宗耳畔吹枕邊風。
明憲宗在萬貴妃姐弟勸諫下,斷然拒絕劉吉居家守喪的不顧大局的私人請求,令他即刻入朝為官。劉吉奸計得售,回朝參與纂修《文華大訓》一書後,進入明廷中央最高行政中心——內閣。
(二)紙糊閣老
明憲宗即位後期,日益「失德」,驕奢荒政。而以不學無術的萬安為首輔的內閣成員中,劉吉陰險刻毒,劉珝誇誇其談,個個明哲保身,對皇帝的種種失德行為熟視無睹,放任國庫空虛、官爵濫賜。上行下效,六部尚書亦步亦趨,飽食終日,被時人譏諷為「紙糊三閣老(萬安、劉珝、劉吉),泥塑六尚書(尹旻、殷謙、周洪謨、張鵬、張鎣、劉昭)。」
明憲宗難得召見朝臣,一日突然心血來潮,召來「紙糊三閣老」詢問時政大計。三閣老毫無思想準備,「俱不能置對」,面面相覷後,撲通跪地一起「叩頭呼萬歲」。明憲宗苦笑一聲,擺手讓他們退下。消息傳出後,三閣老又被時人戲稱為「萬歲相公」。
劉吉為鞏固地位,與萬安設計以卑劣手段陷害劉珝,逼其退出官場後,拉幫結派、結黨營私,組成利益集團。
劉吉善於玩弄權術,擅長看風使舵,是「紙糊三閣老」中最善於偽裝的老埂黃鱔。在長達十八年的內閣生涯期間,他使盡渾身解數,「百媚科道(明時的紀檢監察部門由給事中與都察院十三道監察御史組成,總稱科道)以免彈劾。」但是,只要幹事,總會犯錯。因此,他再小心謹慎,也難免遭遇各部門彈劾。奇怪的是,劉吉「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每次被彈劾的罪狀,都莫名其妙變成他功勞簿上的功績,成為他晉升和倍受帝王寵信的資本。有人因其越遭彈劾越高升,暗中贈他「劉棉花」的外號。
(三)棉花耐彈
明孝宗即位,萬安、尹直、劉吉這新三閣老被稱為小人,遭到庶吉士鄒智與御史姜洪的聯名彈劾。萬安和尹直被罷免,劉吉卻因禍得福,不僅毫髮未損,反而被任命為內閣首輔,成為明孝宗最寵信的重臣。
劉吉與徐溥和劉健組成新內閣後,因「見孝宗仁明」,是個有作為的好皇帝,且徐溥和劉健都是德才兼優的重臣,於是暫時藏起狐狸尾巴,一本正經處理政務。他老奸巨猾,唯恐遭責,從不直抒己見。每次會議,他都先請徐溥和劉健提出建議,待仔細掂量確定建議合理後,才籤名上報。於是,新內閣勤政高效的美名傳遍朝野,劉吉也儼然以一貫正確自居。
為避免科道官這些棉花匠反覆來彈,劉吉有意拉攏示好紀監部門。他多次建議朝廷給予各級科道官超常待遇,尤其應該對有才幹的各級科道官不拘等級授予重要職位。不料,科道官們是「老虎拉磨----不吃這一套」,該升遷升遷,該彈劾彈劾。左庶子張升彈劾劉吉納賄、縱子等十大罪狀,御史曹璘以「近日星隕地震,金木二星晝現,雷擊禁門,皇陵雨雹,南京內園災」為由,奏請「罷斥大學士劉吉等,以消天變。」御史歐陽旦、南京給事中方向、御史陳嵩等「相繼劾吉。」
劉吉惱羞成怒,先指使心腹言官反誣張升詆毀大臣,將其外貶。繼而新老舊帳一起算,「數興大獄」,將彈劾過他的鄒智和方向抓捕囚禁,遠貶外地。他把姜洪貶官後,又與宦官裡應外合,將南御史姜綰等人逐出朝廷。這場大清洗使得臺署空閒,彈劾者不寒而慄,朝廷內外官員見到他,唯有低眉順目,沒有人敢正視他。
劉吉對「劉棉花」這個外號恨之入骨,一直派人暗中追查始作俑者。一天,他的爪牙興衝衝告訴他,目標已經鎖定一批屢試不第的老舉人範圍內。劉吉暗忖,自己多次擔任主考官,某個老舉人多次名落孫山挾私洩憤也在情理之中。由於無法鎖定具體目標,劉吉便公報私仇,向明孝宗建議:為節約國家財力物力,請朝廷昭示天下所有參加禮部會試的舉人,「三試不中者不許會試!」詔令宣布時正值會試,全國舉人云集京師,聞訊掀起軒然大波。禮部為平息事態,上疏懇求考生完成本次會試。明孝宗表示同意,宣布本次會試後再實施三次不中即取消資格的規定。這條規定直到劉吉被迫退休後,才被廢除。
(四)稱職首輔
作為大明首輔,劉吉雖有各種不足,但基本能恪盡職守。
1489年2月,北方大旱,明孝宗令劉吉等領銜撰寫祈雨禱文。劉吉毫不客氣拒絕:「先帝時,妖人獻淫邪方術而受重用。近來,某些奸邪小人模仿妖人做法,在預測久旱必雨時,奏請皇上祈雨以顯示神靈應驗,來博取陛下的寵幸!如果寵幸小人之門敞開,奸邪之輩必然爭前恐後上書請求陛下祈雨以邀寵!這樣禍國殃民的結果,可想而知!所以,臣等不敢受命撰寫祈雨禱文!」明孝宗深感有理,停止祈雨行動。
同年5月,因天下頻發災禍與異象,劉吉上書懇請明孝宗勤修德政,防微杜漸,「慎終如始」,自始至終做一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8月,劉吉又因災異加劇,再次上書陳述七件利於國計民生的大事;聽說代王向朝廷進獻海青後,劉吉勸諫明孝宗:「陛下登基時已詔令不接受天下任何人進獻的貢品,所以請陛下不要接受!以免進獻者變本加厲!」
次年3月,劉吉率同僚進諫:「陛下雖英明神武,但龍體清瘦羸弱。所以,臣等請求陛下減省所有『宴樂遊觀,一切嗜好之事』。祖宗傳下的規矩是宴樂遊玩有時間限制,陛下可參照祖法行事!如近臣攛掇陛下像先帝那樣吃喝玩樂,請陛下以太祖和太宗為榜樣訓斥他們!」
吐魯番使者千裡迢迢向朝廷進貢獅子,明孝宗詔令內閣起草敕文,派親信太監為他們送行。劉吉勸諫:「陛下,對這些外邦使者的禮節,不能過於優厚,以免被番邦輕視!」數日後,劉吉在調查基礎上再次諫言:「番邦進獻的獅子等野獸,每日吃兩隻羊。小帳不可細算,這一年就得餵七百二十隻羊!而且每天還得派五十名士兵看守它們,吃喝拉撒都得花朝廷的錢。臣等建議停止餵食獅子,讓它們自己餓死算了!」這回,明孝宗沒有聽取意見。
1490年12月,星象巨變。佔卜者預言,災星出現是突發戰爭、饑荒和水旱災害的徵兆。劉吉進言:「自年初始,京城和北方很多地區頻發旱災和蝗災,四川和湖廣收成也很差。災害如果延續到明年,臣等擔心盜賊四起以至引發戰亂!所以,臣等懇請陛下『節用度,罷宴遊,屏讒言,斥異教,留懷經史,講求治道。』臣等還建議立刻叫停沙河修橋、江西造瓷器、南海子修補垣牆等工程!」明孝宗認為有理,立即採納。
此時的明孝宗已經偏離勵精圖治的正確軌道,開始被方術之士蠱惑得五迷三道,堅信誠心祈求便能無所不應。所以,他重用親近術士,甚至令閣臣們撰文讚頌術士,並擬定授予術士的神將封號。劉吉極力勸說明孝宗,請求他排斥一切不切實際的歪理邪說。
劉吉「在內閣最久」,深受明孝宗信任,「權勢烜赫。」他雖「性沉毅,喜怒不形於色,遇事能斷」,但與他交情深厚者大多是諂媚阿諛的馬屁精,把他吹得成天飄飄然,使他產生如果沒有他朝廷所有機構都將停轉的誤判,老虎屁股摸不得,「不能自聞其過」。一旦聽到有人唱反調,便指使御史將其彈劾驅逐,缺少宰相氣量。明孝宗也因此由對他從言聽計從到逐漸討厭他搞一言堂,言語中常有暗示他退休讓賢之意。劉吉卻厚著臉皮「終無去志。」明孝宗忍無可忍,利用劉吉反對封張皇后的兄弟為伯機會,特派心腹太監登門暗示他馬上遞交退休報告。劉吉見木已成舟,只得遵辦,乘坐驛站馬車回家養老。
一年後,劉吉因家居被盜,受驚嚇而薨,時年六十七歲。
劉吉能在內閣執政長達十八年,且在雲詭波譎的政治舞臺上巋然不動,越被彈劾越是升官,秘訣就是「厚黑」二字:臉皮要厚,心腸需黑。劉邦、曹操、劉備、孫權、司馬懿等前輩,就是厚黑的典範。因此,民國李宗吾根據他們的事例,創作出《厚黑學》。他在書中說:「用厚黑以圖謀一己之私利,是極卑劣之行為;用厚黑以圖謀眾人公利,是至高無上之道德。」劉吉屬於前者還是後者,恐怕只能是見仁見智!
【作者簡介】許雲輝,男,1984年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雲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團高級講師。曾出版專著兩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表文章六十餘萬字。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你知道魯迅名字裡的秘密嗎?
《紅樓夢》裡王夫人給我們的警示:女人到中年了應該怎麼過日子?
錢鍾書與楊絳: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