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無恥的內閣首輔,連李自成都厭惡不已,將其折磨了五天五夜

2020-12-01 騰訊網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將丞相這一官職取消,然後,廢除中書省,宣布吏部、兵部、戶部等六部直接由皇帝掌控。此令下達後,延續了一千六百多年的丞相制度退出了歷史舞臺。

可是,丞相這一官職雖然不復存在,但朝廷卻少不了這個職能。明成祖朱棣時期,朱棣感覺政務太多,實在處理不過來,於是,便設立了內閣這一機構。剛開始,內閣還只是負責回答皇帝的問題,但隨著朝廷政務的逐漸增多,內閣的權力越來越大。

到了明朝中期,內閣已經凌駕於六部之上,雖無丞相之名,卻有丞相之實。因此,天下的讀書人都以進入內閣為榮。至於說,內閣首輔,那更是全國矚目的人物,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但是,大明王朝的最後一任首輔卻是一個例外。他的名字叫做魏藻德,是一個無恥至極的人。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軍連戰連捷,大明王朝已經到了滅亡的邊緣。當年三月,農民軍氣勢洶洶地來到了北京城下。他們摩拳擦掌,準備對明王朝的首都發動一場猛烈的攻勢。值此國難之際,身為內閣首輔的魏藻德卻並沒有什麼應對措施。

崇禎皇帝問的急了,他就建議朝廷官員捐錢,然後,把這些錢當作軍餉。可以說,魏藻德此舉,對於戰局當然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十幾天後,北京城便被李自成攻破了。萬念俱灰之下,崇禎帝用自盡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自此,傳承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宣告滅亡。

諸臣驚聞這一變故,大學士範景文及其妻妾,戶部尚書倪元璐與他的一家十三口人,左都御史李邦華,副都御史施邦昭,大理寺卿凌義渠,兵部右侍郎王家彥,刑部右侍郎孟兆祥與其妻、兒子、奴僕婢女滿門共十八人,俱死之。除此之外,鞏永固及樂安公主、張慶臻自焚,投環自縊者無數。

城破之後,北京城內亂作一團。魏藻德不僅沒有關心崇禎帝的下落,反而穿戴整齊準備向李自成投降。他等了很久,但李自成始終沒有召見他。為了能早日得到官職,魏藻德不顧禮儀,搶在其他大臣的前面拜見李自成。看著端坐在金鑾殿上的李自成,魏藻德恭敬地向其跪拜磕頭,並口呼萬歲。

李自成早就聽說過魏藻德這個人,在他看來,魏藻德才疏學淺,身為首輔卻碌碌無為,實在是擔不起這「首輔」二字。現在,魏藻德不等召見卻搶著做官,這更讓李自成輕視他了。李自成有心為難一下魏藻德,於是向他問道:「你身為首輔,怎麼沒有像其他死節的文臣那樣殉國呢?」

李自成問過之後,本以為魏藻德會感到慚愧。不料,魏藻德面不改色,直接回答道:「新朝還沒有召見我,罪臣當然不能自盡了。」李自成冷冷地看了魏藻德一眼,對這個人失望到了極點。他不想再和魏藻德說話,於是,便令大將劉宗敏繼續審問。

劉宗敏崇尚武力,對魏藻德這樣的文臣很是輕視。他大剌剌地坐在魏藻德的面前,板著臉問道:「你身為首輔,卻無力挽救明朝,有什麼臉面活在這個世上?」魏藻德笑了笑,回答道:「罪臣只不過是一個書生,才能有限。而且,明王朝之所以滅亡,都是因為崇禎帝太昏庸了。」

崇禎皇帝雖然沒能使明王朝得到中興,但是,他勤於政事,自律甚嚴,這都是有目共睹的。劉宗敏見魏藻德把責任都推到了崇禎帝頭上,不禁大怒道:「如果不是崇禎皇帝讓你進了內閣,你哪裡有今天的成就。而且,你從考中進士到當上內閣首輔,只用了幾年的時間,這在明廷中是非常罕見的。崇禎帝對你有知遇之恩,你卻如此詆毀他,真是太混帳了!」說完之後,劉宗敏還是感覺不解氣。他讓部下打魏藻德的耳光,打了很多下才停手。

魏藻德受盡侮辱後,仍然沒能得到夢寐以求的官位。沒過幾天,劉宗敏以「捐款助餉」為由,向魏藻德索要軍餉。魏藻德推說家中錢財不多,劉宗敏就直接用夾棍夾斷了他的手指。為了保住性命,魏藻德哭著將家中的幾萬兩銀子拿了出來。劉宗敏認為魏藻德家中肯定還藏著更多的銀子,於是,便把夾棍挪到了魏藻德的腦袋上。魏藻德百般求饒,但劉宗敏始終不為所動。

最終,堂堂的大明王朝內閣首輔,在經歷了五天五夜的酷刑之後,因腦裂死於劉宗敏的夾棍之下,他的兒子隨即被處死。據說,魏藻德在臨死之前曾經嘆息道:「我之前沒有為先帝盡忠,現在想死都死不了了。之前沒有為主盡忠報效,有今日,悔之晚矣!」

面對危局,魏藻德既沒有力挽狂瀾的才能,又沒有忠君愛國的德行,可以說是一個無才無德之人。像這樣的人都能當上內閣首輔,明王朝也真的是氣數已盡了。

參考資料:

【《明史》、《懷陵流寇始終錄》】

相關焦點

  • 大明王朝歷史上最著名也最具爭議的內閣首輔張居正
    首輔高拱被張居正和馮保合謀趕跑後,另一名閣臣高儀也非常識趣的病故了。於是,張居正笑得可開心可開心了,他終於成了大明王朝正兒八經的內閣首輔,只要擺平了萬曆皇帝和李太后這對孤兒寡母,那整個大明朝就他說了算。終於!張居正可以施展自己多年的抱負,開始推行一系列的政治和經濟改革了。若不然,連續經歷了明武宗、明世宗和明穆宗三代庸主後,明朝真的已經是江河日下,日暮西山了。
  • 萬曆皇帝在位期間的最後一位內閣首輔方從哲
    在葉向高離開內閣後,繼沈一貫之後的浙黨領袖方從哲成為了大明王朝的第四十六位內閣首輔。方從哲(1562年——1628年),字中涵,南直隸湖州德清(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他是萬曆在位時的最後一位內閣首輔,也是一位極其複雜的歷史人物,有人評價他公忠體國,老成大度,竭力維持了大明帝國的爛攤子;也有人評價他優柔寡斷,禍國殃民,甚至還有「明亡首罪方從哲」的說法。
  • 首輔文,強推《女帝的內閣首輔》,千古奸賊首輔大人的寵妻史
    首輔文,強推《女帝的內閣首輔》,千古奸賊首輔大人的寵妻史大家好,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首輔文,強推《女帝的內閣首輔》,千古奸賊首輔大人的寵妻史。最近鬧書荒的寶寶們,給你們送來驚喜,今天就來看看小編推薦的幾部小說,保證讓你意猶未盡,身臨其境。
  • 《首輔養成手冊》權傾天下的內閣首輔羅慎遠X又慫又努力的羅宜寧
    《首輔養成手冊》聞檀他雖然是庶出,但未來卻將成為權傾天下的內閣首輔,手段奸佞,冷酷殘忍。而重生之後的羅宜寧,卻發現自己正在虐待這個未來的內閣首輔,如今庶出不受寵的少年。即使他卑微低賤,有一天也會直上雲霄,成為任何,人都要仰視的存在。正是因為羅宜寧知道,所以她才更想哭了。
  • 崇禎換人頻率太快以至於很多人不知道還有過一位叫來宗道的首輔
    內閣原先有三人,分別是首輔施,閣臣張瑞圖和李國普。如今,一下子擴招進來六人,大明的內閣突然間就有了九名成員,真的是空前絕後的熱鬧。從成祖皇帝設立內閣起,明朝的內閣一般也就是三到五人而已。最少的時候,像嘉靖或者萬曆時期,有時僅一人在崗;最多的時候,就是這次的九人內閣。
  • 內閣首輔劉吉被稱為「劉棉花」,越遭彈劾越升官,秘訣是什麼?
    他將內閣首輔劉吉的退休報告當扇子,扇出陣陣清涼,口中喃喃自語:「要不是朕特意派人去暗示你寫個退休報告,你還打算戀棧到何時?」然後提筆批示:「您是朝廷舊臣,朕正想請您繼續輔助治國。想不到您以體弱多病請求退休,朕只得忍痛割愛……」外號「劉棉花」的劉吉終於被皇帝親手彈出朝廷,踏上悽惶的退休返鄉之路。坐在驛站馬車上,劉吉回顧起自己彈棉花般的一生。
  • 國之驕子:明朝276年90位狀元一覽
    自隋唐以來,科舉制度逐漸趨於成熟,到了明朝時期,已經達到成熟期,明朝的高級官員絕大多數都來自於科舉取士,雖然從實際成就看,中得狀元是無上榮光,但實際成就卻未見得很高。明朝享國276年,共出了90個狀元,第一任是吳伯宗,最後一位是楊廷鑑,其中楊廷鑑最可憐,剛當上狀元,還沒來得及大展宏圖,崇禎帝就殉國了 。
  • 明朝萬曆年間的國本之爭,持續長達二十九年,四任首輔先後落馬
    慈聖皇太后李氏朱翊鈞自感此事不太光彩,再加上李太后和首輔張居正平日對其管教甚嚴,因此明神宗朱翊鈞事後根本不願提及此事,然而卻沒想到這一次風流,王氏竟然就此珠胎暗結。因當時宮中均稱宮女為「都人」,明神宗便常常稱朱常洛為都人子,由此可見他對這對母子的厭惡。明神宗意圖廢長立幼,就此引發國本之爭正所謂母憑子貴,按理來說生下皇長子的王恭妃應該水漲船高,尤其是在皇后並未生子的情況下。然而,就在萬曆九年(1581年)八月,鄭氏通過選秀進入皇宮,並迅速受寵於後宮,三年之內便先後被晉封為淑嬪、德妃、貴妃,與王氏的境遇簡直是天壤之別。
  • 摧薦一部小說《首輔養成手冊》
    首輔養成手冊是聞檀發表在晉江文學網的一部言情小說。內容簡介他雖然是庶出,但未來卻將成為權傾天下的內閣首輔,手段奸佞,冷酷殘忍。而重生之後的羅宜寧,卻發現自己正在虐待這個未來的內閣首輔,如今庶出不受寵的少年。
  • 明朝文臣與太監的終極合作,張居正、馮保如何掌控朝局
    但是在明朝中葉,優秀的政治家張居正和出色的大內太監馮保聯合起來,竟然成就了改變大明國祚的黃金十年,成為中國政治權利鬥爭史上的奇蹟。作為黃金十年的參與者,張居正和馮保都是不同凡響的人才。張居正執政期間力主改革,國家大治。推行的一條鞭法和官員考核制度都是利國利民的偉大創舉。
  • 鮮為人知的興都承天府,明朝的第四座都城
    其子朱厚熜生於正德二年,「父興獻王佑杬,國安陸,正德十四年薨,帝年十有三,以世子理國事。十六年三月辛酉,未除服,特命襲封」。不久,明武宗朱厚照駕崩於豹房,根據內閣首輔楊廷和擬定的遺詔,朱厚熜被確立為皇位繼承人,「皇考孝宗敬皇帝親弟興獻王長子,聰明仁孝,德器夙成,倫序當立,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
  • 明朝皇帝中這爺孫倆果真是一脈相承,竟有這麼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中,個個都有自己的特點,個個都有點奇葩。在明朝中後期有這麼兩位皇帝,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不敬令人稱奇。他們分別是:明世宗朱厚熜和明神宗朱翊鈞,而且還是爺孫倆。一、意外的皇位明武宗朱厚照駕崩後,由於沒有子嗣。
  • 青梅竹馬文《首輔養成手冊》+《一生一世,江南老》
    之前丸子也有推過偽兄妹的小說,只不過沒有整理在一起,今天推另外三本~之前推的:偽兄妹+男強女強+帝後文《明華長公主》「快穿文」《他一直在黑化》病嬌男主讓人好上癮今天推的:01《首輔養成手冊》作者:聞檀【文案】他雖然是庶出,但未來卻將成為權傾天下的內閣首輔,手段奸佞,冷酷殘忍。
  • 明朝名臣韓雍 二十歲考中進士,與寧王鬥爭多次
    但是在明朝,仍有多個韓姓人及家族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名將、詩人韓雍,名臣韓文,內閣首輔韓爌(kuàng),廣東博羅縣韓鳴鳳家族,明末繡女韓希孟,山東膠州韓成武將家族等。韓雍與寧王較上了勁  韓雍(1422-1478),字永熙,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市)人,與著名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王陽明)相提並論,明朝中期名臣、詩人。
  • 從太師到奸相:張居正告訴我們,搞垮大明朝的文官們到底有多可怕
    萬曆元年(1572年),大明內閣次輔張居正與司禮秉筆太監兼掌印太監馮保,聯手將首輔高拱掀下馬,順勢成為權傾天下的大明內閣首輔。當時萬曆帝只有十歲,雖然繼承了爺爺嘉靖帝的基因聰明早慧,可終歸年齡太小,自知尚無力打理朝政,只得將全部治國重擔皆託付給恩師張居正。自此這對君臣兼師生組合情同魚水,萬曆不管人前人後,都以「先生」或「元輔張先生」稱呼張居正。
  • 最聰明的封建皇帝,14歲登基就掌握實權,民間卻一塌糊塗
    不同於清朝選出來的皇帝接任者,明朝皇位繼承沒有太多奪嫡之爭,所以接任的皇帝也就比較隨便了些,參差不齊,但要說明朝皇帝都「質量差」那也肯定有失公正,明朝功績顯赫的皇帝有,天資聰穎的皇帝也不乏其人,比如今天說的這位嘉靖皇帝朱厚熜,就絕對稱得上是位頂尖的聰明人,然而,奇怪的是他的治理效果卻跟其聰明的頭腦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