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綱重磅發聲!2021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疫情下中國沒有「大水...

2021-01-09 和訊網

  新年伊始,央行行長易綱就今年的貨幣政策基調發表最新重要講話。

  1月8日,據新華社消息,央行行長易綱日前就2021年金融領域熱點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易綱就今年的貨幣政策基調、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宏觀槓桿率、金融業對外開放等方面的熱點問題作出最新回應。

  視頻來源:新華社

  先看易綱的重要表述:

  1、2021年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

  2、疫情期間中國沒有採取零利率甚至負利率,一直以來也沒有「大水漫灌」。對於中國的貨幣政策而言,退出問題較小。

  3、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宏觀槓桿率增速已經放慢,預計今年可以回到基本穩定的軌道。

  4、通過深化LPR改革推動存款利率的逐步市場化。加強對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和異地存款的管理,維護存款市場秩序,穩定銀行負債成本。

  5、2021年將繼續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堅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注重預期引導。實現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6、做好綠色金融政策設計和規劃,發揮出金融支持綠色發展的三大功能——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市場定價。

  7、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切實轉變開放理念,推動系統化、制度化開放。

  8、要構築與更高水平開放相適應的監管框架和風險防控體系。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提高金融監管的專業性和有效性,維護好金融穩定。

  9、金融系統將進一步強化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型的現代金融體系,完善激勵約束機制,設計和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繼續支持好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發展

  10、繼續發揮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引領作用,支持銀行發行小微專項金融債券,推廣供應鏈票據和應收帳款確權,促進企業發債融資。

  中國貨幣政策退出問題較小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對於2021年的貨幣政策,易綱表示,2021年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

  具體來說,在總量方面,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在結構方面,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等重點任務的金融支持。同時,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鞏固貸款實際利率下降成果,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針對市場擔憂的疫情階段性政策退出可能引發的市場波動,易綱強調,中國沒有採取零利率甚至負利率,也沒有實施量化寬鬆政策,是少數實施正常貨幣政策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一直以來也沒有「大水漫灌」。因此,對於中國的貨幣政策而言,退出問題較小。

  隨著今年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在經歷了去年宏觀槓桿率顯著上升後,今年宏觀槓桿率有望企穩。易綱稱,從宏觀上,要穩住宏觀槓桿率。2020年,疫情衝擊使GDP增長率較低,使得我國宏觀槓桿率,也就是總負債和GDP之比明顯上升。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宏觀槓桿率增速已經放慢,預計今年可以回到基本穩定的軌道。

  除穩定宏觀槓桿率外,易綱還強調,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注意防範金融風險的積累。要穩妥處置個體機構風險和重點領域風險,健全金融風險預防、預警、處置、問責制度體系,進一步壓實各方責任,補齊監管制度短板。風險處置過程堅持依法合規、穩妥有序。完善風險處置長效機制,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加強行為監管,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加強對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和異地存款的管理

  ▲▲▲

  在日前召開的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上提出,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帶動存款利率市場化。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引導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易綱也就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發表看法。他透露,2021年央行將進一步疏通LPR向貸款利率的傳導渠道,通過深化LPR改革推動存款利率的逐步市場化。加強對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和異地存款的管理,維護存款市場秩序,穩定銀行負債成本。進一步健全央行政策利率體系和貨幣市場基準利率。

  針對去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顯著升值,易綱回應稱,去年人民幣匯率有所升值,主要是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反映。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基本面好於其他主要經濟體。同時,人民幣匯率呈現較強走勢也和美元指數走弱有關。2020年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較好地起到了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作用,提高了貨幣政策自主性。

  易綱表示,2021年將繼續堅持市場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堅持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注重預期引導。實現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逐步完善綠色金融體系五大支柱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央行工作會議也就金融落實碳中和提出部署。易綱表示,中國的綠色金融起步較早,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基礎。目前,中國綠色貸款餘額超過11萬億元,居世界第一。綠色債券餘額1萬多億元,居世界第二。下一步,關鍵是做好綠色金融政策設計和規劃,發揮出金融支持綠色發展的三大功能——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市場定價。

  為此,他提出,要逐步完善綠色金融體系的五大支柱:

  一是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做好統計、評估和監督等工作;

  二是完善金融機構監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對社會公開披露碳排放信息;

  三是構建政策激勵約束體系,增加碳減排的優惠貸款投放,科學設置綠色資產風險權重等;

  四是不斷完善綠色金融產品和市場體系,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產品,建設碳市場,發展碳期貨;

  五是加強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綠色金融標準要「國內統一、國際接軌」,爭取年內完成《中歐綠色金融共同分類目錄》。

  此外,在推動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易綱透露,下一步,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切實轉變開放理念,推動系統化、制度化開放。進一步完善金融領域各項配套制度,促進監管模式和制度體系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統籌推進金融業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

  擴大開放之後,相應的金融監管必須跟上。易綱強調,要構築與更高水平開放相適應的監管框架和風險防控體系。加強監管協調,形成監管合力。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提高金融監管的專業性和有效性,維護好金融穩定。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

相關焦點

  • 易綱重磅發聲!2021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疫情下中國沒有「大水...
    新年伊始,央行行長易綱就今年的貨幣政策基調發表最新重要講話。1月8日,據新華社消息,央行行長易綱日前就2021年金融領域熱點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易綱就今年的貨幣政策基調、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宏觀槓桿率、金融業對外開放等方面的熱點問題作出最新回應。
  • 你關心的2021年貨幣政策是否會收緊的回覆來了
    1月15號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對2020年的金融數據進行了講解,同時也透露了未來經濟政策的走向。央行:2021年的貨幣政策「穩」字當頭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的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早在2020年年末央行就多次發聲,2021年要推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 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緊急「剎車」 2021年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 | 閩商關注
    「無證駕駛」引關注  2020年12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在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發表題為《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存款:數字金融和金融監管的一個產品案例(續)》的演講,直指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銷售銀行存款產品的業務屬於「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應納入金融監管範圍。
  • 央行重要發聲 關於貨幣政策、房地產金融政策等有了新表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央行重要發聲!關於貨幣政策、房地產金融政策、人民幣匯率、小微企業融資等有了新表態2021年,貨幣政策怎麼走?房地產金融政策有哪些變化?人民幣匯率走向如何?小微企業融資政策成效如何?
  • 央行重要發聲!關於貨幣政策、房地產金融政策、人民幣匯率、小微...
    原標題:央行重要發聲!關於貨幣政策、房地產金融政策、人民幣匯率、小微企業融資等有了新表態      2021年,貨幣政策怎麼走?
  • 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全文
    11月26日,中國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顯示,9月CPI漲幅已回落至2%以下,初步估計全年CPI漲幅均值將處於合理區間。中長期看,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總供求基本平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市場機製作用得到更好發揮,貨幣政策保持穩健,貨幣條件合理適度,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股票市場指數繼續回升。
  • 九卦| 寬鬆貨幣政策要退出了嗎?
    「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或許是《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最關鍵、最引人注意、分量很重的一句話!對理解四季度貨幣政策方向和2021年貨幣政策走向非常關鍵!  一、總閘門的前世今生  總閘門這個詞語在近十多年的貨幣政策文件中多次用到,多和流動性、貨幣供應、貨幣政策等詞語搭配使用。
  • 李克強:中國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網易財經1月21日訊 2015年冬季達沃斯論壇於1月20-24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辦。本屆年會主題是「全球新局勢」。
  • ...要做華為最強的競爭對手 ;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
    每經18點丨任正非:榮耀和華為「離婚」後不要藕斷絲連,要做華為最強的競爭對手 ;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每日經濟新聞
  • 管濤:對貨幣政策看法分歧較多,預期引導任重道遠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國政府堅持生命至上,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在較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了本土疫情傳播,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但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去年一季度經濟首次出現季度同比負增長。為此,中央提出要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衝疫情影響,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這無疑屬於傳統的宏觀調控逆周期調節的範疇。
  • 貨幣政策領銜 央行圈定2021十大重點工作
    來源:北京商報2021年伊始,央行新一年工作重點如期披露。1月6日,央行官網顯示,日前央行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會議對2020年工作作出總結,並重新明確2021年央行十項工作要點。其中,依舊被放在首要位置的穩健貨幣政策,由2020年「靈活適度」進一步調整為「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 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穩字當頭,淡化增速,強調質量
    事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19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0年六大重點經濟工作。針對本次會議透露出的經濟和政策變化,我們解讀如下:一、為什麼要「穩」字當頭一是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有疊加共振風險,經濟發展環境趨於嚴峻和複雜化,即國內「三期疊加」、國外「動蕩源和風險點顯著增多」。
  • 央行:此次降準並非大水漫灌 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摘要 【央行:此次降準並非大水漫灌 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央行消息,此次降準與9月中旬稅期形成對衝,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定,而且定向降準分兩次實施,也有利於穩妥有序釋放資金。因此,此次降準並非大水漫灌,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 人民幣持續升值 專家:匯率政策將成今年貨幣政策新重點
    譚雅玲指出,「現在人民幣升值的周期比較長,幅度和速度相對在加快,可能跟人民幣貨幣供給量的流量有特別重要的關係。這是2021年貨幣政策更多聚焦匯率領域的背景之一。」  「這意味著匯率是下一階段需要關注的新重點。」1月7日,東吳證券宏觀分析師邵翔對時代財經分析。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展望2021年,中國經濟雖仍有可能受到疫情擾動,但由於我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已積累較多經驗,足以避免類似於歐美的二次暴發情形,在相對正常的社會環境下,內外需將會同步向好,從而推動經濟繼續沿著復甦路徑回升,不過,在基數作用下,全年將呈現前高后低局面。
  • 2021年你關心的這些問題,部長們這樣回答
    (點擊圖片閱讀訪談全文)  ——問經濟發展大勢  戰疫情、謀發展,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經濟走勢如何?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  8個字形容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持續恢復、穩定回升。預計2020年我國經濟增速2%左右。我國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對於促進經濟持續恢復和平穩發展,我們有信心、有基礎、有底氣。2021年宏觀政策要鞏固經濟恢復基礎、熨平經濟波動,促進經濟增長、就業、價格等經濟運行指標回歸合理區間。
  • 創業板漲3.11%,創5年新高,如何理解下階段貨幣政策導向?
    熱點新聞點評新聞一:據央行網站,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四季度(總第91次)例會於12月25日在北京召開。我們對於通稿中表露出的下階段貨幣政策方向解讀如下。格上認為:總體方向上來看,四季度例會基本延續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基調,強調「穩字當頭,不急轉彎」,預示著明年年初,貨幣政策很可能仍將保持12月份邊際寬鬆的狀態,在海外疫情和全球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不確定性尚未完全消除的背景下,貨幣政策的支持力度仍將繼續保持。
  • 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均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
    )》(下稱《通知》),決定繼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下稱「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據悉,該《通知》為落實2020年12月21日國務院會議決定延續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的政策要求,並明確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均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且相關資金總額控制在國務院批准的額度內。
  • 央行月末端出2000億「麻辣粉」,貨幣政策進一步常態化丨火線解讀
    央行11月30日公告,為維護月末流動性平穩,2020年11月30日人民銀行開展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95%,與此前一致。貨幣政策將進一步回歸常態,全面降準概率不大日前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更好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更加注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益。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根據宏觀形勢和市場需要,科學把握貨幣政策操作的力度、節奏和重點,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讓市場缺錢,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