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獨家|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均延期至3月31日
1月4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日前央行聯合銀保監會等五部委下發《關於繼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有關事宜的通知銀髮(〔2020〕324號)》(下稱《通知》),決定繼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下稱「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
據悉,該《通知》為落實2020年12月21日國務院會議決定延續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的政策要求,並明確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均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且相關資金總額控制在國務院批准的額度內。
央行行長易綱在日前新年致辭中披露,截至2020年12月31日,銀行已累計完成對6萬多億元貸款的延期還本付息,累計發放3萬多億元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3000餘萬戶經營主體,實現1.5萬億元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目標。
兩項政策工具均延期至3月31日
國務院會議表示,實施好和適當延長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有利於幫助小微企業更好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實現生產經營穩定恢復。
《通知》顯示,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方面,對於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到期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包括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下同),按市場化原則「應延盡延」,由銀行和企業自主協商確定,繼續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
對於城商行等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的延期期限不少於6個月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按照延期貸款本金的1%給予激勵,激勵資金總額控制在國務院批准的額度內。同一筆貸款多次延期的,只在首次延期時享受激勵措施。
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方面,對於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繼續給予優惠資金支持,支持範圍為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新發放且期限不小於6個月的貸款,支持比例為貸款本金的40%,資金總量控制在國務院批准的再貸款額度內。
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的貸款,仍由放貸銀行管理,貸款利息由放貸銀行收取,壞帳損失也由放貸銀行承擔;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提供的優惠資金支持,放貸銀行應於收到資金之日起滿一年時按原金額返還。
《通知》還明確,對於實施延期還本付息的貸款,銀行應堅持實質性風險判斷,不因疫情因素下調貸款風險分類,不影響企業徵信記錄;各級財政部門在考核國有控股和參股的銀行2021年經營績效時,應充分考慮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對銀行業績的影響,給予合理調整和評價。
有助銀行業資產質量穩定
《通知》要求,要強化政策傳導,狠抓貫徹落實,提升轄區內銀行的小微企業服務能力,支持小微企業正常經營和就業穩定,激發小微企業活力,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國經濟仍處與疫情後的持續復甦之中,但消費需求回暖不穩定、中小微企業投資偏弱、民營企業效益不高、結構性就業矛盾較為突出。在此情況下,加強對小微企業幫扶和政策支持,有利於經濟穩定復甦和保障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穩定。」光大證券首席金融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
廣發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倪軍認為,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推行利大於弊,體現了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有助於銀行資產質量和業績修復的穩健性。「從當前測算來看,延期貸款實際餘額佔比不高,資產質量問題可控,並且銀行體系已經有所準備,不會影響後續銀行業績修復的持續性。」
民生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郭其偉也表示,由於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僅對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給予寬限,去年三季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延期還本付息規模佔商業銀行貸款餘額的比例不足3%,且其中僅少量存在實質性風險,預計銀行資產質量穩中可控。
「央行分支機構要會同銀保監會派出機構做好轄區內銀行的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監測評估,防範政策執行中的道德風險和金融風險;各金融機構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對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工作,強化責任擔當,按照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提升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通知》還要求。
作者:李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