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均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獨家|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均延期至3月31日

1月4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日前央行聯合銀保監會等五部委下發《關於繼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有關事宜的通知銀髮(〔2020〕324號)》(下稱《通知》),決定繼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下稱「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

據悉,該《通知》為落實2020年12月21日國務院會議決定延續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的政策要求,並明確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均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且相關資金總額控制在國務院批准的額度內。

央行行長易綱在日前新年致辭中披露,截至2020年12月31日,銀行已累計完成對6萬多億元貸款的延期還本付息,累計發放3萬多億元普惠小微信用貸款,支持3000餘萬戶經營主體,實現1.5萬億元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目標。

兩項政策工具均延期至3月31日

國務院會議表示,實施好和適當延長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有利於幫助小微企業更好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實現生產經營穩定恢復。

《通知》顯示,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方面,對於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到期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包括單戶授信10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下同),按市場化原則「應延盡延」,由銀行和企業自主協商確定,繼續實施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

對於城商行等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的延期期限不少於6個月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按照延期貸款本金的1%給予激勵,激勵資金總額控制在國務院批准的額度內。同一筆貸款多次延期的,只在首次延期時享受激勵措施。

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政策方面,對於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繼續給予優惠資金支持,支持範圍為2021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間新發放且期限不小於6個月的貸款,支持比例為貸款本金的40%,資金總量控制在國務院批准的再貸款額度內。

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的貸款,仍由放貸銀行管理,貸款利息由放貸銀行收取,壞帳損失也由放貸銀行承擔;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提供的優惠資金支持,放貸銀行應於收到資金之日起滿一年時按原金額返還。

《通知》還明確,對於實施延期還本付息的貸款,銀行應堅持實質性風險判斷,不因疫情因素下調貸款風險分類,不影響企業徵信記錄;各級財政部門在考核國有控股和參股的銀行2021年經營績效時,應充分考慮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對銀行業績的影響,給予合理調整和評價。

有助銀行業資產質量穩定

《通知》要求,要強化政策傳導,狠抓貫徹落實,提升轄區內銀行的小微企業服務能力,支持小微企業正常經營和就業穩定,激發小微企業活力,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目前,我國經濟仍處與疫情後的持續復甦之中,但消費需求回暖不穩定、中小微企業投資偏弱、民營企業效益不高、結構性就業矛盾較為突出。在此情況下,加強對小微企業幫扶和政策支持,有利於經濟穩定復甦和保障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穩定。」光大證券首席金融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

廣發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倪軍認為,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推行利大於弊,體現了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有助於銀行資產質量和業績修復的穩健性。「從當前測算來看,延期貸款實際餘額佔比不高,資產質量問題可控,並且銀行體系已經有所準備,不會影響後續銀行業績修復的持續性。」

民生證券銀行首席分析師郭其偉也表示,由於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僅對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給予寬限,去年三季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延期還本付息規模佔商業銀行貸款餘額的比例不足3%,且其中僅少量存在實質性風險,預計銀行資產質量穩中可控。

「央行分支機構要會同銀保監會派出機構做好轄區內銀行的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監測評估,防範政策執行中的道德風險和金融風險;各金融機構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對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工作,強化責任擔當,按照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提升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通知》還要求。

作者:李願

相關焦點

  • 小微企業支持政策持續加碼 綠色發展將成信貸支持新重點
    破解實體融資難題仍是2021年信貸政策著力點。近期,多部門密集部署,加碼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延期至3月31日,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兩增兩控」考核指標也被納入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同時,綠色發展領域成為信貸支持新重點,在碳中和目標下,銀行信貸業務將進一步向低碳產業傾斜。
  • 央行定調2021年十大工作任務: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發展領域傾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央行定調2021年十大工作任務: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發展領域傾斜1月6日央行官網消息,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於1月4日召開,總結2020年主要工作,分析當前形勢,部署2021年工作。此次會議定調了2021年的十項工作任務。
  • 顏色解讀宏觀經濟數據:2021GDP增速或達8% 貨幣政策或在兩會後逐步...
    我們認為,隨著宏觀經濟的逐漸修復,貨幣政策已回歸常態化,並已基本實現了全年目標。寬鬆高峰已過,貨幣政策將在春節前維護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的前提下邊際收縮,貨幣政策或將在兩會過後逐步收緊。展望2021年,我們認為一季度GDP增速有望達到18%左右,全年GDP增速或將達到8%。
  • 金融服務提質效 企業發展添動力(經濟新方位·2020怎麼看)
    在一系列措施綜合作用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持續提升。2020年,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20.03萬億元,同比多增3.15萬億元。普惠直達精準滴灌為小微企業融資搭建快車道開戶、盡調、授信審批、放款……僅僅一周時間,京安高保(北京)保安服務公司拿到了浦發銀行北京分行發放的200萬元全線上銀稅貸,這是企業成立7年來的第一筆貸款。
  • 央行重要發聲 關於貨幣政策、房地產金融政策等有了新表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央行重要發聲!關於貨幣政策、房地產金融政策、人民幣匯率、小微企業融資等有了新表態2021年,貨幣政策怎麼走?房地產金融政策有哪些變化?人民幣匯率走向如何?小微企業融資政策成效如何?
  • 關於貨幣政策、房地產金融政策、人民幣匯率、小微...
    1月15日,在國新辦舉行的2020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央行副行長陳雨露,央行新聞發言人、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等就上述市場熱切關注的話題,做出了回應。
  • 「首席觀察」市場化「直達」有多難?央行與小微兩相望
    經濟觀察報首席記者 歐陽曉紅一一句「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撩得市場浮想聯翩……央媽工具箱裡的再貸款再貼現、PSL(抵押補充貸款)已是直達的啊,還能怎樣「直達」呢?進一步的結構性政策工具?甚至不排除直接買債——莫非貨幣化?別猜了,央行行長易綱在5月26日的兩會期間答記者問時說:「加大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
  • 九卦| 寬鬆貨幣政策要退出了嗎?
    為對衝過多流動性,2017 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例會,提出:要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切實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維護流動性合理穩定,提升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有效控制宏觀槓桿率。
  • 貨幣政策領銜 央行圈定2021十大重點工作
    來源:北京商報2021年伊始,央行新一年工作重點如期披露。1月6日,央行官網顯示,日前央行召開2021年工作會議。會議對2020年工作作出總結,並重新明確2021年央行十項工作要點。其中,依舊被放在首要位置的穩健貨幣政策,由2020年「靈活適度」進一步調整為「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 金融領域年度風向標來了,央行會議圈定2021年工作十大重點
    2021年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如何審慎監管?貨幣政策如何走?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近日以視頻形式召開,透露全年重點任務風向。央行2021年的重點工作部署圍繞十個主要任務展開,具體包括: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精準滴灌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決策部署,完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勵機制;加快完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將主要金融活動、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納入宏觀審慎管理;持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深度參與全球金融治理
  • 國債期貨:債市已至周期末 捲土重來應可知
    2020年8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繼續落實好金融支持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有效發揮結構性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期間國內經濟從生產端到需求端、從必需品到可選消費、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完成了快速修復,截至2020 年年末,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已經明顯弱化。從數據上來看,2020年國內經濟呈現「V型」表現,前三季度GDP累計同比增速0.7%,同比增長實現轉正。
  • 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來源:央行原標題: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二0一九年第三季度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2019 年 11 月 15 日 內容摘要2019 年第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紮實推 進,投資緩中趨穩,消費、就業總體穩定,物價上漲結構性特徵明顯
  • 2021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疫情下中國沒有「大水...
    新年伊始,央行行長易綱就今年的貨幣政策基調發表最新重要講話。  1月8日,據新華社消息,央行行長易綱日前就2021年金融領域熱點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易綱就今年的貨幣政策基調、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宏觀槓桿率、金融業對外開放等方面的熱點問題作出最新回應。
  • 2021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疫情下中國沒有「大水...
    新年伊始,央行行長易綱就今年的貨幣政策基調發表最新重要講話。1月8日,據新華社消息,央行行長易綱日前就2021年金融領域熱點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易綱就今年的貨幣政策基調、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宏觀槓桿率、金融業對外開放等方面的熱點問題作出最新回應。
  • 12月2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定了這些大事
    決定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通過《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草案)》和《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12月2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定了這些大事。會上,李克強總理作出了哪些部署?
  • 央行:下半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 抓住合理讓利這個關鍵
    中國網財經7月13日訊(記者 曾薔)在疫情衝擊下,上半年我國金融市場運行情況如何?  7月10日,央行召開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發布會,央行多部門相關負責人對上半年金融市場表現進行了全面解讀,同時指明了下半年貨幣政策方向。  「貨幣政策的立場仍然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我們現在更加強調適度這兩個字。」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郭凱在會上指出,下半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保持總量的適度,綜合利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 央行報告:前10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26日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今年以來已推出涉及9萬億元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前10個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
  • 連平:2021年宏觀經濟九大展望
    首先是主要經濟體經濟恢復不同步;其次是全球製造業恢復快於服務業;再次是房地產、金融市場較實體經濟復甦更快;最後是主要經濟體的宏觀政策不同步。3.三重深層因素支持中國經濟穩步復甦。「十四五」規劃的政策紅利將逐步釋放,主要集中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要素市場改革。被動去庫邁向主動補庫帶動企業盈利改善,2021年我國將邁向新一輪主動補庫周期,預計將延續7-17個月。
  • 1月6日晚間影響市場重要政策消息速遞(附新聞聯播集錦)
    2021年央行工作會議透露信號:強化支付領域監管、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記者剛剛獲悉,一年一度的人民銀行工作會議近日召開,會議圈定了2021年央行工作重點,內容覆蓋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支付領域監管、房地產金融政策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