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瞬間拍客群王先生給我們報料稱,在自己家老書櫃發現一本民國26年的教科書,感覺挺珍貴,希望我們能去看看。
下午我們趕到王先生家,看到這本民國教科書。據王先生稱自己對這本書一點印象也沒有,是他父親留下的書櫃裡的,今天無意中發現。民國26年是1937年,照這個時間算,這本書已經80年了。
近幾年,在國內興起了一股民國教材熱,民國教材重印出版終至脫銷。
民國時期的教科書不是由政府和學校負責,而是源於民間,由私人商辦書局組織人員編寫。這些非官方機構在教材編纂上有很大自主權,當然教材還是要報教育部審核,不過一般教育部會比較尊重他們的想法。
商務印刷館、世界書局、開明書局和中華書局是當時主要的教材出版商,當時的教材多出自這幾家。這也是為什麼在市場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各種版本的民國教材。教材的市場化促進了課本編纂競爭激烈化,因此各出版社竭盡全力將教材編的最好。儘管當時戰亂不斷,經費困難,但是卻編出了質量高的讓人驚嘆的教材。
我們詢問了相關教育專家,專家說書本身並不值什麼錢,但值得珍藏,尤其是現在長期呼喚對現行中小學語文教育加以改革的背景下,這些民國老課本所提供的教育觀念的對照和文化的借鑑,值得深思和借鑑。投稿爆料或欣賞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瞬間」用影像溫暖需要溫暖的人。原創作品,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