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家:「雞不養,豬不餵,地不種」,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

2021-01-11 智聊農村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到農村。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的面貌已經大變樣了,以前的土路和砂石路已經成為歷史,現在村村都有了水泥路,交通很便利。居住環境上,農村現在已經沒有土房子了,很多地區的農村已經蓋起了小洋樓,人們的生活也變好了。在以前,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有養豬養雞的情況,現在卻很少有人養,而且農民現在也不種地了,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來聽聽農村老人怎麼說的。

文【小智】

老農說,在以前,只要一到春天,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去集市上買一些雞苗回家裡養,等到把雞養大了就會拿到市面上換錢,家裡也會留幾隻,等家裡有客人了,一盤紅燒雞也算得上餐桌上的硬菜了。而近些年,很多以前賣雞苗的商販雞苗售賣不出去,因為很多農村人已經不養雞了,養雞的只有一些農村的專業養殖戶,養豬也是如此,所以農村就出現了「雞不養,豬不喂,地不種」,到底啥原因?老農給出的答案很在理!

一:農村人口流失

過去的農村人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都是靠著幹農活掙點錢,之前的農村很熱鬧,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人在家,很少有人會出去打工,平時就有農民會養雞養鴨和養豬,因為後面可以拿來換錢。特別是養豬的,過年前會殺一頭豬,村民們也會紛紛過來購買。

但是隨著現在城市發展的越來越快,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都開始湧入城市,在農村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也就沒有人去餵雞餵豬了。像是農村種地都是苦力活,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自然是幹不動的。

二:農民生活方式變化

在以前農民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自己家種菜自己家吃,自己餵雞自家吃,很少會有人去買。但是現在農村人的生活變好了,現在是頓頓都有肉,農民為了省事,一般不去餵養家畜了,捨得花錢的都是自己去集市上購買。因為農村出現很多規模化養殖,價格也比較便宜,除了口感不如自家散養的好吃,但是農民算了一下成本,去城裡的打工賺錢比自己餵養更划得來。

三:環境原因

隨著農村生活的變好,國家也更注重農村的環境改造。現在已經到了三伏天,家裡如果養了家畜,味道會讓很多人感到不適。現在農村也在實行旱廁改造,農村道路上還有垃圾箱,每天會有人專門來清理,現在農村人的生活質量提高了,人們也開始注重自己的生活環境了。

如今在城裡賺錢的農民都會把老家裝修一番,再弄個乾淨整潔的院子,住起來比城裡還要舒適,所以農民就不願去餵養家畜了。但是有些專家說養豬養雞會汙染環境那就是無稽之談了,中國幾千年了,農戶養家畜也沒有說會汙染環境,只是現在人們的生活質量提升了,但是餵養家畜是農民的權利,不能所以禁止。

而且現在農民種地不賺錢,想要餵養家畜還要去買糧食餵養,現在糧食的價格也上漲了,算來了餵養是划不來的,還耗費了時間和人力成本。所以就出現了「雞不養,豬不喂,地不種」,老農給出的答案也很在理,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農村出現的這種現象呢?本期節目就到這裡,想了解更多的農村資訊,請關注智聊農村。

相關焦點

  • 現在農村:「雞不養,豬不餵,得不種」,為啥呢?聽聽老農怎麼說
    現在的農村已經和過去的農村完全不一樣了,農村的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道路是乾淨寬闊的六車道,兩旁擺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生活條件和過去也有很大的不同,隨著人類住區處境的轉變,農村環境也一天比一天好,隨著家鄉的改變,農村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每戶養雞養豬的現象少了很多,大部分村莊不再種植自己的農田了,這就是為什麼呢?
  • 臘月將至,農村俗語「屠夫不宰五趾豬,守村不守有廟村」,為何?
    ,守村不守有廟村」,為何?在農村養豬餵雞是最為常見的,尤其是在過去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上一群雞,這樣平時就不缺雞蛋吃。而且到年底的時候還有雞肉吃,餵豬也是比較多見的,村民自己餵養的豬大都會養上一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這樣養的豬,不但膘肥體厚,而且肉質鮮美,記得過去過年的時候誰家燉豬肉,整個村子都瀰漫著一股濃鬱的肉香味道。
  • 不套袋的蘋果餵了豬,這個果農咋回事?蘋果不套袋咋那麼難
    老孫把沒套袋的蘋果基本都餵了豬,今年的蘋果是賺不到錢了,村裡人誰看見了誰說可惜、老孫是我們村裡的一個果農,有四畝多果園,家裡還養著豬,而且一年當中有大部分時間在縣城裡打工。這看起來忙活得不少,按道理說小日子過得應該是很不錯的,但是這個老孫這三樣啥也沒幹好,真是應了村裡人說的"貪多嚼不爛"。
  • 為啥有人說現在農村餵養的雞都不愛抱窩了,是老母雞也會偷懶了?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 為什麼現在農村的老母雞不會孵化小雞了?為啥現在有的老母雞不會抱窩了?難道老母雞也開始偷懶了嗎?老母雞抱窩是天性使然,作為繁衍生息的一種必要手段,老母雞抱窩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現在確實有一些情況就是,在農村自家養的老母雞,真的很少在有抱窩的習性了,難道老母雞也知曉了這種孵化方式的落後?其實老母雞是沒有這種超前的偷懶意識的,只不過這是一種很自然的變化而已。
  • 現在這個社會學歷低點連豬都餵不了……
    現在這個社會學歷低點連豬都餵不了……985.211,是多少高中學子夢想的地方,他們為此熬夜努力,希望能夠藉此登上更大的平臺,但是現實卻告訴我,並不是如此!有篇帖子裡曾問道如果你是名牌大學出身,你會來養豬嗎?當時的我覺得開什麼玩笑,但是時至今日我卻真的投了簡歷。
  • 豬的壽命是多長?雞狗牛鵝不殺又能活幾年呢?答案很少人知道
    在農村,很多人家裡面都會餵養雞鴨這些家禽,不過很多都是餵養一段時間就賣掉或者自己家吃了,那麼你知道豬的壽命是多長?雞狗牛鵝不殺又能活幾年呢?相信答案很少人知道吧,不信我們一起來瞅瞅,看大家猜的對不對。豬豬算是農村最常見的餵的家禽,一是因為豬好喂,而且獲利也高,每家養個兩三頭,給它吃吃剩菜剩飯就行了。但是你知道豬的壽命極限是多長嗎?
  • 溫鐵軍教授:農民養點雞鴨鵝都不被允許,這樣是影響民生的
    然而,農村禁養令的實行,悄無聲息地打破了這一局面,為了加快現代化的步伐,加強環保建設,更快建設新農村,許多家禽家畜都被禁止繼續養殖,就連雞、鴨、鵝、豬都包括在內。這一舉措,也使得農村逐漸失去了以往的生氣與活力。
  • 狗狗會對主人有這些特徵的,不值得養,它們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狗狗多半都是比較忠誠護主的,但也不排除有例外的,有些狗狗還真的是"白眼狼",養不熟的。下面就來說一下狗狗有哪些特徵,是屬於養不熟的"白眼狼"。特徵一、會對主人狂叫的有些狗狗是天生就比較冷漠的,對主人不熱情,會對主人狂叫,就算餵它吃的,它也會覺得你"圖謀不軌",會傷害到它,是很難馴服的狗狗,一些猛犬就比較難馴服了,還會對主人呲牙咧嘴。歧視沒壓過狗狗,還沒馴服,很有可能會攻擊你,這種狗狗就是不值得養的。
  • 餵散養土豬有多大效益啊?
    土豬就是沒有經過雜交改良的本地豬,本地豬的特點就是生長慢,耐粗飼,脂肪多,瘦肉少,肉質優良,肉味鮮美,口感細膩。真正的土豬銷售價格特別高,是養殖場養殖的雜種豬價格的兩倍以上,而且不容易購買到。餵散養土豬有多大效益啊?
  • 老話常說:「雞不3年,犬不6載」,其中有什麼道理?
    江行鷗鷺江皋千萬灣,雞犬人家三四間。——徐再思《憑闌人香印》 我國古代的經驗都有著一個特徵,與生活生產緊密連接。由於漢文化的發源地處於我國的農業文明中心,我國人口的絕大部分都是農民,所以關於農民的一些諺語和警句會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 養狗場用什麼飼料餵狗才能養得又大又肥
    近年來各地肉狗需求量大增,而且價格有增無減;特別足廣東、廣西等肉狗價格都達到了13-17元/斤,所以現在養狗前景還是比較理想的。養狗場餵狗,首先必須考慮的就是飼料成本,怎樣合理利用飼料、降低飼料成本,飼料轉化率,還得考慮適口性和消化率等,對提高肉狗養殖場的經濟效益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我認識有幾位專業養狗的朋友,他們都養了十多年了,利潤還是相當不錯的,本來我也投入這養狗行業的,因場地原因,不到半年退出了這行業,覺得挺可惜的。
  • 為何人只吃食草動物的肉,卻很少吃食肉性動物?是不好吃嗎?
    但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人類雖說愛吃肉,但不是什麼動物的肉都吃,而是有選擇性的。一般來說,人類只吃食草動物的肉,比如兔子、羊、牛;或者是雜食動物的肉,比如雞、鴨、鵝,幾乎不吃像獅子、老虎、黑豹這類的食肉性動物,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是食肉性動物的肉不好吃嗎?想要了解這一問題,首先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食肉動物,什麼是食草動物!
  • 雞和豬要斷頓兒了!養殖業疾呼應急運輸通道
    有消息稱,由於物流通道封閉、飼料告急,湖北3億隻雞面臨「斷頓兒」風險。河南省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省和畜牧大省,其養殖業受疫情影響如何?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了解河南養殖業現狀。2月1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採訪了開封、漯河、周口、駐馬店等地的養殖戶,了解到目前多地確實存在「因交通管制導致飼料短缺、雞的『口糧』告急」以及「肉雞賣不出去」的現象。
  • 農村俗語丨農家養了羊,多出三月糧,是什麼意思?
    從表面來看,農村俗語「農家養了羊,多出三月糧」的意思是:農家養了羊,就能多出三個月的糧食。實際上,以前農民是非常缺糧食的。農民以種植為主,不能外出經商或打工,所以缺少經濟來源。在不耽誤種糧食的前提下,養點羊是允許的。養羊對於當時缺衣少食的農民而言,確實有很大的幫助。特別在山區,交通閉塞、經濟落後,但山多草多、地域廣闊,非常適合養羊。
  • 中國土豬即將滅絕,家鄉的味道也會沒有了,誰之過呢?
    然而,現在的養豬生產方式發生了大改變,不僅是規模豬場生產的速成豬成為主流,而且,農村裡的散養戶們,也沒有幾個人用古法餵豬了!於是,人們都在感嘆:「豬肉越來越不好吃了,也沒有家鄉那種美味的味道了!」為何豬肉越來越不好吃呢?有的人說是養豬的周期短,規模豬場的商品豬150天長到200斤以上很正常。
  • 有這6個特徵的狗狗不值得養,都是「白眼狼」,養不熟!
    但其實狗狗之中也有「白眼狼」,不太值得主人去養。寵主們要牢記有這6個特徵的狗狗都不值得養,幾乎都是「白眼狼」,養不熟!1、餵不熟的狗狗其實是很懂得感恩的動物,尤其是流浪狗,遇到好心人餵食時,待人非常熱情親切,會主動朝對方搖尾巴。餵了幾次後,狗狗就會徹底淪陷,變得超喜歡你。
  • 農村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是啥意思?
    千百年來,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民俗俗語,雖然現在很多民俗俗語已經消失了,但是還有一部分還保留著,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正月佔歲」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許多地方農村仍保留著「正月佔歲」的習俗,具體而言,就是以月初至正月初八這幾天的天氣狀況來判斷新年伊始的莊稼收成如何,如果這幾天是大晴天,那麼新年伊始就是風調雨順,但如果這幾天天氣不好,又會發生災荒。雞犬豬羊牛馬,其實都是老鄉們稱之為六畜,早在遠古時代,先民根據自己的需要,根據對動物世界的認識程度,先後挑選了雞、狗、豬、羊、牛、馬,經過馴化,便成為現在的家畜。
  • 會出現這種現象其實很簡單,供不應求!
    會出現這種現象其實很簡單,供不應求!現在的農村生活也是越來越受到關注,這也是因為國家的整改和大力的發展原因,在這個背景下面,現在的農村跟以前不一樣了,給人們展現了一種欣欣向榮的畫面,大家的生活質量和水平也是在慢慢的提高中,但是也有一問題令人頭疼,那就是人們的人生大事之一婚姻問題,這也是社會上的一種普遍問題,尤其是在農村的彩禮是非常的高,一般只會上漲不會下調,這是讓很多農村人感到壓力山大,人生中的一個檻。
  • 「不長壽」的人,走路常出現這3種現象,如果你沒有,就該偷著樂
    因此,現在的人都特別注意養生,以便活得更長久、更健康,每天都會觀察自己是否有不健康的症狀。走路怎麼能夠看出一個人是否健康呢?因為喜歡運動的人一般都比較健康,所以走路的時候比不運動的人要輕、要快、要穩。 如果你走路經常出現以下3種情況,請注意啦,越早改善越好。
  • 養大蛇好嗎?自己養的蛇不吃東西怎麼辦?餵蛇凍食好還是活食好?
    上一篇文章講了新手養蛇要注意什麼,那篇的餵食不太全面,今天我來說一下自己養的蛇不吃東西怎麼辦,還有一些朋友喜歡餵蛇活食其實冷凍後的食物是更好一點的。首先,我來補充一下上一篇文章最後的建議。上次有三個建議,都是關於新手買什麼蛇更好的,其實還有一條不建議新手養的:大型蛇。大型蛇,顧名思義,體型很大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