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走出抑鬱強迫症,我建議你可以好好學習一下森田療法

2021-01-09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內容每周會更新,有時候會稍慢一些,大家耐心等待,好內容需要慢慢來!

當下神經症患者越來越多,根據前段時間世界衛生組織(WHO)相關數據來看,全世界抑鬱症患者數字已達3.5億人。

十年以來增速達到18%,中國抑鬱症患者人數超過9000萬人。

在我國,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為6.9%,12個月患病率為3.6%。根據這個數據估算,到目前為止,中國有超過9500萬的抑鬱症患者(中國的就診率應該不足4%,而90%以上的患者沒有得到治療,數字過於觸目驚心)。

作為和抑鬱症同類的焦慮症與強迫症患者也越來越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強迫症的患病率是2%到3%,在患病人群中,青少年佔到70%左右。

雖然這些數據都表示,神經症患者越來越多,可是真正願意去治療和解決的人並不多。

很多人就轉而去網上找各種各樣的方法,但是有個問題,網際網路的信息魚龍混雜,甚至有人曾經做過統計,全世界的心理諮詢技術大概有250多種,你到底該使用哪種方法來處理呢?

網上很多號稱諮詢師的人,有些甚至連本科都沒上過,自己也只是走出症狀了而已就以「大師」身份來包裝自己,提出各種方法,這怎麼能夠靠譜呢?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種技術——森田療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為何我要給你推薦森田療法?

關於為何我要給你推薦森田療法呢?

其實首先作為創立森田療法的人——森田正馬,他自己本身過去就是嚴重的神經症患者,並且他康復後學習了精神病學和心理學,創立了這套方法。

森田正馬出生在一個普通的日本家庭中,他和地球另一端的弗洛伊德幾乎是同時代的人。

森田家兄弟四人,他是長子。父親是農民兼小學教師,是當地名人。到了學齡期,他便到父親的小學讀書。父親對子女要求很嚴格,尤其是對長子森田正馬寄予了很大期望,望子成龍心切。

而小時候的森田幾乎天天被數落,經常被「別人家的孩子」打壓長大,他父親要求他學習甚至變態到,背不會課文就不能睡覺的地步。

最後小森田患上了「學校恐懼症」,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類似體驗。

由於日本信奉佛教,小森田在9歲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彩色地獄壁畫,結果看到了很多人下地獄的場景,有的在刀山,有的在下火坑,有的掉進血池,等等。最後過於恐懼的他患上了「地獄恐懼症」。

從小命運多舛的他從小就有神經症傾向,他在《我具有神經性脆弱素質》一書中寫道:

我12歲時仍患夜尿症;16歲時患頭痛病常常出現心動過速,容易疲勞,總是擔心自己的病,是所謂"神經衰弱症狀"。

後來就一直深受這些恐懼症困擾,直到上了大學因為一次偶然事件(具體是什麼由於篇幅問題,我之後專欄會持續更新)而康復。

後來自己學習精神病學和心理學立志要幫助很多人走出神經症的痛苦,最後成為了精神衛生領域的專家,並且開創了森田療法,也稱為這250多種心理治療技術種,唯一一種以人名命名的方法。

我推薦這個方法就是因為,這個創始人是自己走出了痛苦,同時又系統學習了專業心理學和精神病學,一生投入其中,對神經症領域(尤其強迫焦慮)頗深。

森田療法有什麼優勢?

首先,森田療法是國際上公認的心理學療法,在我國設置心理學專業的高校和心理諮詢師的培訓中,森田療法是必須掌握的基礎療法之一,其權威性和有效性毋庸置疑。就國際層面而言,自日本的岡本常男先生於1988年設立了精神保健岡本紀念財團,用以資助神經症研究和推廣森田療法以來,森田療法為越來越多的國際人士所了解和接受。

其次,森田療法植根於東方文明體系,更容易為中國人所接受。我們知道東西方文明是存在巨大差異的,人們的思維方式也各有不同。西方的文明是建立在古希臘的傳統之上的,在思維方式上以邏輯和分析思維為主要的特質,在社會生活中則強調個人的特性和自由。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文明是建立在儒釋道的哲學基礎上,在社會生活中秉持集體主義價值觀。

森田療法簡單易懂,便於操作,其對神經症患者的症狀有時候可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森田療法的精髓是「順從自然,為所當為」,這八個字對任何人理解起來都不會太難。甚至年幼的小學生、初中生,你耐心給他講解以後,他也能很好地理解,並且產生不錯的治療效果。

最後,森田療法的療程短,見效快、花費少。心理學有眾多的流派,每個流派對神經症都有各自獨特的解釋,但是在筆者看來,森田療法的解釋是最為清晰明了的,當然也是更接近事物本質的。

很多人單單就這樣嘗試也走出了痛苦,曾經我國一家機構對森田療法治癒率做過一次統計,統計中63位患者進行採樣(強迫23例,焦慮18例,疑病症8例,抑鬱性神經症7例,神經衰弱3例,恐怖症2例,人格解體神經症2例),他們從1994年到2000年一直接受森田療法,結果統計如下:

森田療法的療效和藥物相差無幾,並且沒有藥物方面的副作用。

我自己的體驗

我自己作為患上神經症一年,我這裡考慮了各種方法中,森田療法對我的幫助是最大的。

如果要處理這些症狀方面的問題來看,森田療法主張接受症狀,這的確是一個新的思路和方法。

我自己本人接受過120多次的心理諮詢,其中森田療法大概只接受了20多次,後續我自己也參加過一些森田療法培訓,看了很多森田療法的書籍,覺得大家還是要學會明白道理後立足實踐,這才是根本。

之後的課程我會通過11節課幫助大家系統理解森田療法,鑑於當下網際網路中各種人對森田療法的評價頗多,我這裡只想說,任何一種方法不能「包治百病」,所以還是要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但是你要判斷一個方法不適合你,至少需要系統學習一段時間後你才能這樣說,一味只尋找方法,不願付出努力的行為,最終都不會收穫很多。

今天就說到這裡,之後一個來月,我會系統幫助大家儘量用通俗的語言講解森田療法應對神經症。

相關焦點

  • 強迫症的森田療法案例分析
    【首次森田心理療法治療過程】 醫師:「你怕辦錯事,怕門沒有關好丟東酒,怕媒氣沒有關好有危險,怕手沒有選乾淨患傳染病,這些都沒有錯,但是你用反反覆覆確認、反反覆覆檢查辦過的事去設法消除自己心中所有的怕是不明智的、不正確的,即使你這樣做了也不一定會完全避免你所怕的事情,那麼你現在做的所有事情不就是白搭、做無用功嗎?
  • 精神強迫症患者自愈7條建議手冊,第1條尤為重要!
    但真正的強迫症卻遠非我們想像那樣簡單,強迫症會慢慢侵蝕患者的認同感,使他們的腦海長時間被不必要的想法佔據,精神上你越想排斥抗拒,強迫症會此消彼長讓你更加痛苦,嚴重的會伴隨焦慮、抑鬱和長時間的頭痛困擾著患者,就連出門有時候都會像一場「酷刑」。
  • 「強迫症」犯了,這裡可以治!
    2、強迫情緒強迫思維或行為可以引起患者較大的情緒反應,如焦慮、抑鬱及恐懼,影響到日常生活,如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質量下降、迴避某些環境和情景等,甚至強迫他人順從自己的強迫表現而幹擾他人生活。4、其他強迫洗手的患者,雙手皮膚的角質層因長期反覆清洗會受到損傷強迫性區、挖、拔毛動作的患者,可見相應部位的損傷少數患者可能出現精細運動協調障礙,如筆寫字系扣子等。什麼是森田療法?森田療法的適應症「森田療法」又叫禪療法、根治的自然療法。日本東京醫科大學森田正馬教授創立。
  • 強迫症專題學習分享
    點擊「沈家宏心理」關注 可免費回看 【抑鬱與自殺心理幹預公益十講】 2020年12月26日,我在沈家宏心理參加了主題為「強迫症」的第七期家庭動力面對面。
  • 用森田療法打造心理諮詢IP,雲天家園想讓患者和強迫症say goodbye
    所謂神經症,又稱為神經官能症,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包括神經衰弱、強迫症、焦慮症、恐怖症、軀體形式障礙等等,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礙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但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理基礎。由於神經症的發病通常與不良的社會心理因素有關,所以患者除了需要去醫院進行藥物治療外,還需要心理、認知上改變,才能在源頭上讓症狀得到緩解。
  • 強迫症|孟剛自我療法
    自我療法是以三個自我理論為基礎、自己給自己治療的方法。諮詢師的作用在於幫助患者了解和理解強迫,並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對待和處理強迫。自我療法認為強迫症患者本質上是自救,根本的康復是真實我的成長強大。----你所有的人生痛苦,在這裡都有解脫方法!
  • 強迫症是「矯情」還是病?自測方法在這裡
    強迫症一般分為四大類,可以初步判斷你是否有強迫症: 擔心類: 反覆檢查門窗; 反覆檢查電器是否關閉; 不看天氣預報不能出門; 儀式類:
  • 強迫症是什麼 出現這些現象要謹防強迫症
    強迫症是什麼?很多的人在做事情的事情都會有強迫症但是不影響生活,但是有些人的強迫症已經是非常的嚴重。強迫症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困擾。到底什麼是強迫症呢?強迫症的表現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強迫症吧。例如︰我出門門沒鎖,我出門沒帶鑰匙、我手沒有洗乾淨。這些想法強勢性的侵入心裡,給人焦慮感。  2、強迫性行為在強迫性想法之後,通常跟著來的就是強迫性行為。強迫性行為可以暫時降低強迫性思考帶來的焦慮,但是也會強化強迫性行為的動機。最常見的強迫性行為就是洗手和回去鎖門。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八﹞神經行為療法
    文/心之愛 新雨流泉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壹法國強迫症專家發展出的神經行為療法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發展出的行為認知﹝教育﹞自我療法是新近兩種效果很好的關於強迫症的療法。每當強迫思維侵襲時治療師或病人不會使用概率論、現實檢驗等認知重塑技術矯正強迫思維,而是給強迫思維迅速診斷﹝命名﹞,例如:「這不是我,這是我的強迫症」﹝這是將症狀從病人身上分離,以減輕焦慮﹞,而後將重點轉移到行為治療上來。以下是行為認知自我療法四個治療步驟。第一步:重新確認。對侵入性念頭或衝動,病人需要按照本來面目稱呼它們:強迫觀念或強迫衝動——「這不是我,這是我的強迫症」。
  • 心理學家:抑鬱症、強迫症不能依靠吃藥,這2種方法才是根本的
    同樣得過抑鬱症、強迫症的李宏夫在《戰勝強迫症》書中講到,如果患者的思維觀念不改變,敏感、多慮、多疑、完美主義的性格特質不改變的話,是很難達到真正康復的。那麼,對於抑鬱症、強迫症的患者而言,如何改變舊有性格特質(思維模式),進而走出抑鬱、強迫的症狀呢?以下兩個方法朋友們可以堅持練習。
  • 旅行治癒療法,治癒你的強迫症、拖延症……
    「都市病」是近年來不斷被提及的一種說話,好像在不斷運轉的地球當中,我們都有病了,各種情緒都像奔騰的猛獸那樣讓你在腦海中揮之不去。像「慢性拖延症」、「強迫症」那樣的輕度患者,最好的「藥」,莫過於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種都市病的治癒方式。
  • 你了解強迫症嗎?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強迫症!
    強迫症的世界你不懂收拾房間時一定要把東西按順序擺放、做事有自己特定的規律和邏輯.........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強迫症,你們真是"Too yong to simple"到底什麼才是強迫症?《你了解強迫症嗎?》
  • 疫情下的你是否有了「強迫症」?
    還有一個強迫症患者,每次就診完都要向閆俊詢問三遍,「閆大夫你確定聽清楚我說什麼了嗎?」 雖然他心裡也知道大夫已經聽得很清楚,但必須詢問三次後,他才能放心離開。還有某強迫症患者每次走樓梯時都會產生強迫性的感覺異常,明明踩著一樓的地板,卻總覺得自己踩的是地下室的地板。他還經常覺得衣服上有燃燒的火苗,因而不敢穿衣服,雖然他也知道這些都只是強迫症的表現。
  • 戰勝抑鬱症:嘗試做這3件事,容易又經濟,幫你走出抑鬱
    不過就算成為了抑鬱症,我也有辦法幫助你走出來,今天給大家介紹3個即實惠又容易的走出抑鬱症的小方法,你可以學習一下: 鍛鍊身體 關於運動和健身我已經說了無數次,在《走出抑鬱》這本書中,作者就提到運動對輕度至中度的抑鬱症狀有一定的益處。
  • 追求細節的完美主義者——強迫症
    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症,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 強迫症的自我心理療法
    強迫症病人可以自救嗎?可以的。強迫症並不可怕,關鍵在於你能否勇敢理智地面對它、戰勝它,讓它再也「強迫」不了你。 強迫症的本質就是「一個人自相搏鬥」。由於自相搏鬥的內在衝突不斷延續,強迫症也不斷擴展,形成惡性循環的怪圈,從而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淵。
  • 心理學家:別再說自己有強迫症了,原來強迫症還分等級?學習下
    用我們通俗的話語去解釋,假如一個人有了強迫症,那麼,他不但強迫自己或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想,還要強迫自己或別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實施出來。強迫思維問題:有的朋友會問:「我只有強迫思維,而沒有強迫行為,算不算有強迫症呢?」剛才提到了強迫症是由強迫思維與強迫行為組合而成的,那麼先來了解一下強迫思維是什麼。
  • 如何打破強迫症預後不良、難以治癒的「魔咒」?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下文我會分享具體的求治路線圖和個人建議。但分享之前,仍然繞不開再提及一下強迫症的病因和本質。我在此前的文章裡多次強調,所謂的「慢性」不是強迫症的本質,只是基於單純精神科藥物、物理治療或簡單的心理諮詢下,強迫症確實難以治癒的事實而得出的結論。 但如果通過更高效、更綜合、更深入的治療手段,強迫症是完全可以得到治癒的,甚至非常快速,臨床上不乏真實成功案例,很多患者通過專業的心理治療和家庭治療,輔以藥物,後期康復情況也十分良好。
  • 如何區分「強迫傾向」和「強迫症」
    手機裡的圖標,一定要用文件夾管理起來,還要按某種順序排列好。看到APP上更新的小紅點,就控制不住想更新到最新版本。收集資料總想要全套,不能有缺,不這麼做就感到不舒服。如果你有的話,可能一定懷疑過自己是強迫症,當然如果你是一個處女座,估計你會心安理得一些。其實,這是對強迫症很深的誤解。
  • 選一款耳環,測你有沒有強迫症?我有嚴重的強迫症!
    選這款耳環、你有特別的強迫症。 你的強迫症很特別,體現在一定要與別人不一樣這點,「隨大流」這件事情,是你絕對無法忍受的。雖然你不喜歡給別人劃分歸類,但這並不意味著你能夠接受自己被和別人混為一談。你習慣於充當「旁觀者」的角色。對你來說,這整個世界都是觀察、學習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