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強迫症患者自愈7條建議手冊,第1條尤為重要!

2021-01-15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在我們的印象中強迫症是常常拿來開玩笑的。

但真正的強迫症卻遠非我們想像那樣簡單,強迫症會慢慢侵蝕患者的認同感,使他們的腦海長時間被不必要的想法佔據,精神上你越想排斥抗拒,強迫症會此消彼長讓你更加痛苦,嚴重的會伴隨焦慮、抑鬱和長時間的頭痛困擾著患者,就連出門有時候都會像一場「酷刑」。

解決強迫症最好的辦法就是藥物加心理相結合,這裡和抑鬱症不同的是,強迫症很難單純痛苦藥物徹底解決,因為強迫症除了情緒問題外,還有認知與思想的問題。

這裡很多人就非常糾結,到底怎樣才能徹底走出強迫症。

我這裡結合森田療法,幫助大家用更通俗的語言總結走出強迫症的幾個要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症狀因解決而嚴重

很多人一開始並非強迫症,只是有一些強迫傾向而已,但因為自身性格的完美主義導致自己總是幻想內心不能有一點點瑕疵。

長此以往,越抗拒強迫症越嚴重,甚至有時候還會因為「反強迫」而痛不欲生。

打破這個「魔咒」的方式就是理解和接納自己,帶著症狀去面對真正的生活,去解決學習、工作或人際關係裡的問題。

接納的誤區

很多患者當看到無數康復者告訴他們走出強迫症需要接納,可是馬上很多人就陷入文字遊戲中,更有甚者認為症狀如此痛苦,我憑什麼接納啊。

這些人一開始看到方法很妙,嘗試了一下也不錯的確會減輕痛苦,但一個問題接踵而至,那就是接納並不能讓這些人徹底沒有強迫。

更有甚者,非但用方法沒好轉,而且更嚴重了,陷入對方法的執著,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哪個地方沒有理解,或者認為自己沒有理解接納的真正含義,於是反覆看理論,久而久之就成為了「理論強迫症」。

這裡我想說一點,人家很多方法讓你接納不是告訴你接納了,症狀就沒有了,而是你面對症狀只能接納!

痊癒是什麼,痊癒不是什麼都不怕,什麼都沒有了,而是放棄了完美的苛求的心態,我們學會了順其自然,那麼怕來了就去了,就如我們快樂來了也就去一樣,根本不會有持續的心理衝突。

沒有靈丹妙藥

一部分強迫症患者依賴他人已成習慣,他們總希望吃顆藥或者聽幾句話就能徹底康復。

我勸解這部分人早點打消這個念頭,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強迫症並非一兩天養成,所以康復自然也不可能通過吃幾片藥或聽幾句話就能好。

全心全意投入生活

生活並非良藥,但如果一個人脫離了生活肯定會生病。

正所謂森田療法中「帶著症狀去生活」,就是告訴你無論症狀多麼痛苦,全不管了,我只生活去,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哪怕有症狀,你一樣可以和正常人一樣該幹嘛幹嘛。

去生活的本質——追求快樂和自己想要的生活,承擔生活中的責任,久而久之一切就自然而然回到正軌了。

不把自己當病人,也不把症狀當症狀

幾乎好多心理疾病都是「不是病的病」。

如果你把自己當作病人,時間久了你就成為病人了,如果你像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哪怕你不正常,久而久之也就慢慢正常了。

你需要多一些勇氣

強迫症的根源就是——擔心害怕。

沒得病之前,你可以逃避一些恐懼的事物,但既然已經成為了強迫症了,你也逃不掉了。

與其被症狀搞的痛苦不堪,倒不如破罐子破摔,直面痛苦和恐懼,也許當你這樣做了,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

人活著勇氣是非常重要的。

忘記我的建議

看到這裡,你會覺得我說的很有道理,但千萬別沉浸在我的道理中,看完直接生活就好。

反覆研究我說的,其實也是一種理論強迫。

最後想說:強迫到底是什麼?

強迫也許什麼都不是,你覺得它是病,它就是病,如果你徹底無條件接納了,它也不是病。

正所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呢?#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強迫症的表現 強迫症是如何產生的
    在我們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一種人,患有強迫症的人。大家對強迫症應該不是很了解吧。那麼強迫症有哪些表現呢?強迫症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治療強迫症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以下內容吧。強迫症的表現1、經常對病菌和各種疾病敏感,並毫無必要的擔心。
  • 心理學家:強迫症自愈,做好這三點,你就能走向康復
    心理學家:強迫症自愈,做好這三點,你就能走向康復什麼才是強迫症患者追求的理想狀態呢?給自己設一個圈套,假設一個情景,自己鑽進去,試圖去解決這個問題,找對解決方法的路子,認為這樣就可以了。但,很多時候,我們往往找不出答案,反而在自己設的圈套裡打轉轉兒,死循環。
  • 心理學家:別再說自己有強迫症了,原來強迫症還分等級?學習下
    如果你時不時出現這些類似的情況,你有可能患上了——強迫症。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編著的DSM-5《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的表述,強迫症的英文是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簡稱OCD。
  • 如何區分「強迫傾向」和「強迫症」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編著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強迫症的診斷標準為:A. 具有強迫思維、強迫行為,或兩者皆有。B.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是耗時的(例如每天消耗1小時以上)或這些症狀引起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C. 此強迫症狀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例如毒品、濫用的藥物)的生理效應或其他軀體疾病。D. 該障礙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的症狀來更好地解釋。
  • 如何區別「強迫症」和「強迫行為」?
    1、什麼是強迫症和強迫傾向? 簡單來說,強迫症和強迫傾向的表現形式都是強迫思維(反覆出現的、侵入性的、不必要的想法和衝動)和強迫行為(重複的行為或精神活動),二者的區別主要是症狀程度及是否可以被控制。
  • 患有嚴重強迫症怎麼辦
    核心提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強迫傾向的表現,我們不難遇到哪些洗手反覆好多次,出出進進檢查好幾遍門窗,有些強迫症未必是壞事,相反是生活有條有序的自律。但是,如果當這種自我強迫發展到一定程度,幾乎超越思維控制,就會對身體和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和傷害。而究其原因,可以發現,其是作為一種心理防禦和矛盾轉移的手段而存在的,而它的這一功能是當事者緩解壓力和焦慮的需求。
  • 強迫症患者:為何適可而止那麼難?
    強迫症是一種精神性疾病,焦慮、抑鬱、恐懼、狂躁等強迫觀念和行為伴隨其左右,重度患者受病症的困擾,不受控制地重複同一動作,嚴重威脅了正常生活。 在國際疾病分類中,對強迫症的描述為:此症候群的基本特徵是頻發的強迫想法或強迫行為,強迫想法令有這種想法的人產生厭惡,而強迫行為是人們為了擺脫這種討厭的想法而做出的舉動。
  • 杭州治強迫症的方法_杭州天目山醫院精神心理科
    醫院特別開設的精神心理科,診療範圍有失眠症、抑鬱症、焦慮症、躁狂症、恐懼症、強迫症、癲癇、頭痛頭暈、神經衰弱症等精神心理疑難疾病。   杭州治強迫症的方法_杭州天目山醫院精神心理科。
  • 強迫行為是強迫症嗎?怎樣自測有沒有強迫症?如何自測強迫症?
    強迫行為是強迫症嗎 怎樣自測有沒有強迫症 如何自測強迫症東西不放回固定的位置,總覺得不舒服;地板明明很乾淨,卻仍一遍又一遍地擦;明明手不髒,卻忍不住反覆洗手;明知道門窗都關好了,硬是放心不下檢查好幾遍……躺槍了嗎?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許多人以為精神疾病離自己很遠。
  • 基於精神分裂症強迫症共病患者的白質累加改變研究 驗證了雙重危險...
    近年來,研究者提出精神分裂症強迫症共病應當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種亞型,共病患者同時具有精神分裂症和強迫症的症狀表現及神經系統異常。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神經心理和應用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 (NACN Lab) 研究員陳楚僑及其團隊之前的一項研究表明共病患者表現出默認網絡相關功能連接的特異性改變。但是,共病患者是否具有類似的白質改變尚不清楚。為填補這一空白,陳楚僑及其團隊與國際學者合作,研究考察了精神分裂症強迫症共病患者特異性的白質改變以及這些白質變化與臨床症狀的關係。
  • 強迫症的表現 強迫症的產生有哪些原因
    強迫症的表現1、患者會出現強迫意向在某種場合下,患者出現一種明知與當時情況相違背的念頭,卻不能控制這種意向的出現,十分苦惱。如母親抱小孩走到河邊時,突然產生將小孩扔到河裡去的想法,雖未發生相應的行動,但患者卻十分緊張、恐懼。2、患者會出現強迫檢查通常與強迫疑慮同時出現。
  • 抑鬱症、強迫症自愈:三個案例,兩種方法,堅持練習你就能康復了
    抑鬱症、強迫症自愈:三個案例,兩種方法,堅持練習你就能康復了絕大多數的抑鬱症、強迫症患者,除了依靠藥物的治療外,也都會尋求心理方法的治療,然而遺憾的是,因為沒有系統和可實踐的方法,所謂的心理治療往往變成一種蒼白無力的「大道理」,沒有實質的效果。如;以下三個案例。
  • 強迫症是什麼 出現這些現象要謹防強迫症
    強迫症是什麼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衝動是來源於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衝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 強迫症來訪者的目的是減輕焦慮
    失控了會加重強迫症症狀。我們可以隨它去,不用去過多關注,這樣就會更加平靜。強迫症一般通過行為控制自己的焦慮,還有通過精神控制自己。強迫症來訪者沒有能力去發現這些關係之間的聯繫,強迫症來訪者一般沒有進化好,這是動物性的。因為動物就是去追求快樂和逃避痛苦的。怎樣幫助來訪者理解強迫症?因為很多的來訪者沒有學過心理諮詢,但是可以通過現實的例子去幫助強迫症來訪者理解。
  • 強迫症到底是什麼?看完你就完全明白了!
    文/天涯心理分析大師弗洛伊德曾經說過:「強迫症的本質就是,』一個人自相搏鬥』,最原始的解決方法就是自我治療」。【1】強迫症的形成在現在的醫學上還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強迫症患者一般會伴隨著輕微的焦慮症,除此之外遺傳因素、個性特點、痛苦的經歷和激素,這些關係都會形成強迫症。追求完美,猶豫不決,膽小謹慎和固執等人群更容易引發強迫症。從精神角度來看,強迫症患者的內分泌系統失調出現紊亂,導致神經質不平衡,就會出現強迫症症狀。生物的行為都是由大腦控制實現各種動作。
  • 別再輕易說自己有強迫症了,真正的它是個可怕的死循環
    管窺強迫症《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指出,強迫症的特徵是存在強迫思維和/或強迫行為,而絕大多數有強迫症的個體既有強迫思維又有強迫行為。研究者認為某些強迫可能是生產後的適應性反應,讓母親處於高度警覺狀態,無微不至地保護弱小無助的嬰兒。高度敏感的威脅探測系統帶來生存優勢,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大部分人的威脅探測器都敏銳過頭了點。雖然只有約1/40的人患有臨床上的強迫症,但多達1/10的人曾有過幹擾日常生活的嚴重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
  • 純強迫症應該怎麼治療好
    核心提示:強迫症讓很多患者都覺得十分苦惱,不知道怎麼才好。其實想要強迫症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只要多加學習和了解有關於強迫症的治療知識就可以幫助患者遠離疾病的傷害,恢復健康的身體。所以更應該重視日常的學習。
  • 8招教你跟強迫症患者相處
    強迫症通常有哪些表現一、強迫觀念即某種聯想、觀念、回憶或疑慮等頑固地反覆出現,難以控制。(1)強迫聯想:反覆聯想一系列不幸事件會發生,雖明知不可能,卻不能克制,並激起情緒緊張和恐懼。(2)強迫回憶:反覆回憶曾經做過的無關緊要的事,雖明知無任何意義,卻不能克制,非反覆回憶不可。
  • 強迫症患者出現強迫行為該如何應對?
    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內容的同時,也誕生了許多「文明病」,如常見的焦慮、強迫、抑鬱等神經症,本專欄將從強迫性神經症的各個典型案例中,分析並解釋強迫症形成的原因,以及針對不同類型的強迫症患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療方法和建議。
  • 強迫症與焦慮症的區別是什麼的
    核心提示:強迫症、焦慮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都是比較常見的精神疾病的現象了,他們的出現給廣大的患者朋友們的健康身體及正常生活都帶來了一定的危害性,為此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那麼強迫症與焦慮症的區別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