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來訪者的目的是減輕焦慮

2021-01-15 十八點心理

為什麼強迫症來訪者要控制那些想法呢?目的就是要減輕焦慮。過分的控制不僅無效,還會增強強迫症狀表現。讓來訪者的腦袋中想像一個動物,比如大象,兩分鐘內努力去想像大象,讓這個大象兩分鐘一直停留在你的腦子中,如果大象不見了,那就是分心了,這樣就繼續讓大象待在自己的腦子裡。

接下來的兩分鐘努力不要去想大象,出現大象了,就要求自己不去想。但是一般很難做到。通過這種實驗讓來訪者覺得控制這種想法是控制不了的,會失控的。失控了會加重強迫症症狀。我們可以隨它去,不用去過多關注,這樣就會更加平靜。

強迫症一般通過行為控制自己的焦慮,還有通過精神控制自己。強迫症來訪者沒有能力去發現這些關係之間的聯繫,強迫症來訪者一般沒有進化好,這是動物性的。因為動物就是去追求快樂和逃避痛苦的。怎樣幫助來訪者理解強迫症?因為很多的來訪者沒有學過心理諮詢,但是可以通過現實的例子去幫助強迫症來訪者理解。

來訪者過分嚴重的評價,會導致來訪者的焦慮,要詳細詢問是什麼行為引發他的焦慮。心理諮詢師了解這些原理,才能真正幫助來訪者理解他身上面臨的問題。強迫症來訪者用量表一般不準的,因為強迫症來訪者在一道題上會停留很久,選擇出最精確的那個答案。

中間信念和行為模式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是從小的行為模式來維持目前的中間信念。一個來訪者行為模式一直很努力,一直維持這個狀態,是沒辦法去處理背後的中間信念或者核心信念。是什麼中間信念維持這種行為呢?這需要去弄清楚。修正核心信念是改變來訪者的行為模式。

強迫思維是帶給來訪者焦慮的,來訪者要去處理這種焦慮。一般來訪者通過外顯行為來處理,有些來訪者通過內心活動來減輕自己的焦慮。很多來訪者是通過軀體的痛苦來緩解自己的精神痛苦,有些來訪者有強迫症的精神痛苦,就會去選擇撞牆來減輕自己的痛苦。

強迫症在評估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困難,強迫症會有人格障礙,症狀變化多樣。對於強迫症來訪者,有些精神科醫生會把它和精神分裂相混淆。強迫症來訪者一般是有焦慮障礙的,他們過多考慮精確性、準確性和量化性。強迫症來訪者總是擔心寫錯了,會擔心治療師把自己的症狀看得更重。所以心理教育很重要了,讓強迫症來訪者第一次不要擔心評估結果,不用過分焦慮第一次的評估結果。這可能是你遇到的困難,但是我們可以一起去改變的。

我們諮詢師遇到困難不要漂移,也不要恐懼。可以參考治療手冊,也可以參加案例討論,可以尋求心理督導。心理諮詢需要的是邊做邊學、邊學邊做。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諮詢水平。

在諮詢過程中要建立焦慮等級。強迫症的強迫思維總是集中在兩個領域,一個是擔心被髒的東西汙染,還有一個是因為自己的疏忽檢查,給自己帶來災難性後果。正常焦慮症患者是很多事件都在焦慮。強迫症來訪者的焦慮是有對象的,是有某一個特定事件的指定。強迫症的焦慮行為一般是在惡性循壞。在給來訪者做預防,首先還是要做心理教育。

相關焦點

  • 諮詢師需要給強迫症來訪者制定焦慮等級量表
    認知行為治療的人群是非常廣泛的,來訪者不斷去尋求保證,往往會加重來訪者的症狀。心理教育是非常靈活的,是幫助強迫症者理解他們的強迫思維是如何產生的。很多強迫症患者的家屬總是說:你不要洗了,不要檢查了。但是沒有幫助來訪者理解這個行為對他症狀加重的影響。諮詢師在給強迫症布置家庭作業時,一定要給到來訪者做這個作業可以獲得什麼幫助和效果。
  • 《溫暖的抱抱》搞笑的背後揭露了——強迫症的痛苦
    強迫症的背後「劊子手」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行為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出現越努力擺脫,卻發現這些想法、感受和行為就越強烈,痛苦也就越強烈,於是就形成了強迫思維。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八﹞神經行為療法
    每當強迫思維侵襲時治療師或病人不會使用概率論、現實檢驗等認知重塑技術矯正強迫思維,而是給強迫思維迅速診斷﹝命名﹞,例如:「這不是我,這是我的強迫症」﹝這是將症狀從病人身上分離,以減輕焦慮﹞,而後將重點轉移到行為治療上來。以下是行為認知自我療法四個治療步驟。第一步:重新確認。對侵入性念頭或衝動,病人需要按照本來面目稱呼它們:強迫觀念或強迫衝動——「這不是我,這是我的強迫症」。
  • 強迫症的假象與真相
    作為心理學出身的格蕾斯小姐姐,真的非常想問一下這些樂於給自己貼「強迫症」標籤的人:你們真的了解強迫症嗎?,令你不適的現象,或者一些能讓你覺得看著更順眼更舒適的小動作,你都歸結為強迫症,那麼,你就是真正誤解了強迫症。
  • 我得了強迫症,通過「四種臨床經驗」的施行,我的強迫症康復了
    有時候,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總是強迫自己去做某件事。如果不去做某件事,內心就會比較掙扎,比較難受。然後去把這件事做了,內心就舒坦了,但是隨後又會出現一種後悔的心理狀態。一位來訪者說他總是去檢查窗戶有沒有關上。
  • 強迫症有哪些症狀?
    例如強迫症,它就是困擾大家的一些心理疾病之一。那麼,究竟強迫症有哪些症狀?我們一起看看專家們的詳細講解。   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以及心靈是每一個人都希望的,可是總是會因為種種原因,這種美好的願望難以實現。例如強迫症,它就是困擾大家的一些心理疾病之一。
  • 追求細節的完美主義者——強迫症
    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症,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 強迫症與焦慮症的區別是什麼的
    強迫症都會被誤以為是焦慮症,因為兩者的症狀真的很相似,確實也有重疊出現的現象,但是兩者之間的本質區別還是導致了它們有不同的預防方法。  焦慮症有哪些臨床表現?患者表現焦慮、恐慌和緊張情緒,感到壞的事即將發生,常坐臥不寧,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弔膽,心煩意亂,對外界事物失去興趣。
  • 強迫症患者:為何適可而止那麼難?
    強迫症是一種精神性疾病,焦慮、抑鬱、恐懼、狂躁等強迫觀念和行為伴隨其左右,重度患者受病症的困擾,不受控制地重複同一動作,嚴重威脅了正常生活。 在國際疾病分類中,對強迫症的描述為:此症候群的基本特徵是頻發的強迫想法或強迫行為,強迫想法令有這種想法的人產生厭惡,而強迫行為是人們為了擺脫這種討厭的想法而做出的舉動。
  • 心理專家:10個步驟幫你治癒「強迫症」
    張海生 好大夫本文作者:張海生醫生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據統計,強迫症已成為15~44歲中青年人群中,負擔最重的20種疾病之一。強迫症被稱為「心理癌症」,與抑鬱症、焦慮症和精神分裂一起,被列入嚴重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四大精神障礙之一。什麼是強迫症?強迫症(OCD)是一組以強迫觀念、強迫衝動或強迫行為等強迫症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神經症。
  • 強迫行為≠強迫症,專家教你區別兩者
    生活中很多人都說自己是強迫症患者,手機app的右上角一定不能有小紅點,家裡地面上一定不能留一根頭髮,所有物品必須分類擺擺好……最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接診了多例這樣的患者,中大醫院心理精神科主治醫師侯正華博士提醒,強迫行為不等於強迫症,科學區分是關鍵。 什麼是強迫症?
  • 強迫症患者出現強迫行為該如何應對?
    隨著物質水平的不斷提高,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內容的同時,也誕生了許多「文明病」,如常見的焦慮、強迫、抑鬱等神經症,本專欄將從強迫性神經症的各個典型案例中,分析並解釋強迫症形成的原因,以及針對不同類型的強迫症患者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療方法和建議。
  • 人為什麼會得強迫症
    如今,強迫症已陪伴了他二十多年。他的每一天都在恐懼與焦慮中度過。他會仔細檢查自己接觸到的一切東西,隔三岔五去驗血,不敢去公共遊泳池。強迫症極大地佔據了他的精力和注意力,讓他疲累不堪。但亞當很好地藏起了自己的焦慮和恐懼,一瞞就是二十年——「愛滋病」總讓人覺得與性相關,他難以啟齒。儘管作為科學記者,他知道這想法是非理性的。
  • 強迫症是什麼 出現這些現象要謹防強迫症
    強迫症是什麼?很多的人在做事情的事情都會有強迫症但是不影響生活,但是有些人的強迫症已經是非常的嚴重。強迫症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困擾。到底什麼是強迫症呢?強迫症的表現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強迫症吧。  強迫症是什麼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衝動是來源於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制,二者強烈的衝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 強迫症的表現 強迫症是如何產生的
    在我們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一種人,患有強迫症的人。大家對強迫症應該不是很了解吧。那麼強迫症有哪些表現呢?強迫症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治療強迫症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以下內容吧。強迫症的表現1、經常對病菌和各種疾病敏感,並毫無必要的擔心。
  • 強迫症是一個什麼玩意,有些好奇
    強迫症是以反覆出現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基本待徵的強迫思維或行為,並且知道是過度和不合理的神經症障礙,被列為嚴重影響都市人群的四大精神障礙之一。好幻想類的人,情不自禁會做出一些小齷齪動作,羞愧中選擇逃避異性,忍受孤獨的折磨。
  • 強迫症的表現有哪些?別混淆了,強迫症是心理疾病
    「強迫症」這個詞是近幾年來突然走紅的,很多人開始逐漸將強迫症掛在嘴邊,將完美主義和強迫症掛鈎,也有一部分人將患有強迫症認為是時髦的表現。但就醫學來講,強迫症是一種精神疾病,常常會使人處於焦慮的狀態,時間久了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危害。那麼,強迫症具體有哪些表現呢?
  • 強迫行為是強迫症嗎?怎樣自測有沒有強迫症?如何自測強迫症?
    強迫行為是強迫症嗎 怎樣自測有沒有強迫症 如何自測強迫症東西不放回固定的位置,總覺得不舒服;地板明明很乾淨,卻仍一遍又一遍地擦;明明手不髒,卻忍不住反覆洗手;明知道門窗都關好了,硬是放心不下檢查好幾遍……躺槍了嗎?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許多人以為精神疾病離自己很遠。
  • 患有嚴重強迫症怎麼辦
    核心提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強迫傾向的表現,我們不難遇到哪些洗手反覆好多次,出出進進檢查好幾遍門窗,有些強迫症未必是壞事,相反是生活有條有序的自律。但是,如果當這種自我強迫發展到一定程度,幾乎超越思維控制,就會對身體和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和傷害。而究其原因,可以發現,其是作為一種心理防禦和矛盾轉移的手段而存在的,而它的這一功能是當事者緩解壓力和焦慮的需求。
  • 強迫症和焦慮症如何區別好
    核心提示:強迫症焦慮症很多的人都不太熟悉,人們對於這兩種疾病不太了解,所以更是不知道該如何做出區分,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會將兩種疾病相混淆,耽誤了治療錯過了治療的時機,那麼我們就一起來關注一下強迫症焦慮症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