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療法是以三個自我理論為基礎、自己給自己治療的方法。諮詢師的作用在於幫助患者了解和理解強迫,並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對待和處理強迫。自我療法認為強迫症患者本質上是自救,根本的康復是真實我的成長強大。
----
你所有的人生痛苦,在這裡都有解脫方法!——人生的意義網(純公益)。這裡是人生的意義網的百家號。
人生痛苦:失戀、理想破滅/平凡/人生無望、失去親人、離婚、迷茫/空虛、孤獨/寂寞、信仰缺失/虛無主義、傷殘/絕症、貧困、臨終關懷、自殺……
心理痛苦: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恐懼症、失眠症……
----
作者:孟剛
自我療法是一個體系,包括理論和方法(實操)兩部分。
自我療法口號:接納真實我,切斷邏輯鏈,鼓起勇氣,創造新體驗。
自我療法三部曲:
理論三部曲:認知-接納-行動。
實操三部曲:覺知-攔截-回當下。
理論三部曲:認知-接納-行動。
認知:我是什麼人,強迫症是什麼等。
接納:我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我不是我應該或必須的樣子。
行動:克服困難,堅持正常生活。
三個自我理論深刻剖析了強迫症發生發展的機制和規律,指出了康復的方向:無條件接納真實我。即放棄對理想我的追逐,做真實的自己。這個宏觀上的接納是一種面對症狀(也是面對生活)的態度,這個態度要通過認知的深化慢慢建立和鞏固下來,貫徹到實際行動中。(詳見《擺脫強迫的人生》)
實操三部曲:覺知-攔截-回當下。
覺知:當下發生了什麼,是什麼樣。
攔截:對念頭要狠,堅決不認同不跟隨。
回當下:注意力拉回來,內守當下。
宏觀上接納的態度要落實到微觀層面,即應對症狀的操作層面,統稱為分離內觀聚焦當下法,其目的是打破強迫的反應模式,建立起當下的反應模式。這個當下的反應模式不僅可以使患者走出強迫症,也可以幫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應對症狀的具體操作是建立當下反應模式的重要一環。(詳見《擺脫強迫的人生》)
實操三部曲的實際應用:
覺知真實我的原發性反應(即雜念的闖入,情緒和感覺的產生),並果斷而迅速地分離出來(不與念頭、情緒和感覺發生關係),攔截第一念,同時默念當下,注意力拉回來繼續做當下的事情。
如果第一念沒攔住,邏輯鏈展開了,那就鼓起勇氣切斷它,切斷邏輯鏈實際上就是攔截第二念、第三念、第N念。
如果邏輯鏈也切不斷,情緒和感覺反應強烈,令人非常忍受,那就進入內觀狀態,觀念頭和思維,觀情緒和感覺(冥想、對話等),等緩解之後再為所當為。
如果痛苦到難以承受,就實施一次強迫行為。(如何實施強迫行為詳見《擺脫強迫的人生》)
方法訓練:
具體的訓練方法有七種:念誦口訣法、守玄門法、深呼吸法、憋氣法、撿豆法、內觀念頭法、內觀感覺法(輔助冥想或與真實我對話)。所有的方法都是手段,方法訓練的目的是為了實際應用,方法訓練和實際應用可歸納為一句話:不擇手段回當下。
劃重點:
雜念可以來,但我不能被它欺騙,恐懼(感)可以來,但我不能被它控制。身體的恐懼感是真實的,但危險是頭腦虛構出來的。認知和方法到位之後,面對強烈的恐懼感和焦慮感,要咬緊牙關,盡力克制強迫行為,迎怕而上,置之死地而後生。
對念頭的攔截和內觀,對情緒和感覺的陪伴與對話,這些都是接納落到微觀層面的操作。只有從中分離出來才談得上攔截、內觀、陪伴和對話,只有覺知到了才能分離出來,故說覺知非常重要,沒有覺知,一切都無從談起。但沒有認知就沒有覺知,因此認知同等重要。
理論與方法是一個體系的兩個層面,即宏觀態度與微觀操作,譬如接納,在宏觀上是一個態度,落實到微觀上就是一個攔截(或內觀、陪伴和對話)回當下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