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孟剛自我療法

2021-01-09 人生的意義網心理諮詢

自我療法是以三個自我理論為基礎、自己給自己治療的方法。諮詢師的作用在於幫助患者了解和理解強迫,並以正確的態度和方法對待和處理強迫。自我療法認為強迫症患者本質上是自救,根本的康復是真實我的成長強大。

----

你所有的人生痛苦,在這裡都有解脫方法!——人生的意義網(純公益)。這裡是人生的意義網的百家號。

人生痛苦:失戀、理想破滅/平凡/人生無望、失去親人、離婚、迷茫/空虛、孤獨/寂寞、信仰缺失/虛無主義、傷殘/絕症、貧困、臨終關懷、自殺……

心理痛苦: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恐懼症、失眠症……

----

作者:孟剛

自我療法是一個體系,包括理論和方法(實操)兩部分。

自我療法口號:接納真實我,切斷邏輯鏈,鼓起勇氣,創造新體驗。

自我療法三部曲:

理論三部曲:認知-接納-行動。

實操三部曲:覺知-攔截-回當下。

理論三部曲:認知-接納-行動。

認知:我是什麼人,強迫症是什麼等。

接納:我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我不是我應該或必須的樣子。

行動:克服困難,堅持正常生活。

三個自我理論深刻剖析了強迫症發生發展的機制和規律,指出了康復的方向:無條件接納真實我。即放棄對理想我的追逐,做真實的自己。這個宏觀上的接納是一種面對症狀(也是面對生活)的態度,這個態度要通過認知的深化慢慢建立和鞏固下來,貫徹到實際行動中。(詳見《擺脫強迫的人生》)

實操三部曲:覺知-攔截-回當下。

覺知:當下發生了什麼,是什麼樣。

攔截:對念頭要狠,堅決不認同不跟隨。

回當下:注意力拉回來,內守當下。

宏觀上接納的態度要落實到微觀層面,即應對症狀的操作層面,統稱為分離內觀聚焦當下法,其目的是打破強迫的反應模式,建立起當下的反應模式。這個當下的反應模式不僅可以使患者走出強迫症,也可以幫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應對症狀的具體操作是建立當下反應模式的重要一環。(詳見《擺脫強迫的人生》)

實操三部曲的實際應用:

覺知真實我的原發性反應(即雜念的闖入,情緒和感覺的產生),並果斷而迅速地分離出來(不與念頭、情緒和感覺發生關係),攔截第一念,同時默念當下,注意力拉回來繼續做當下的事情。

如果第一念沒攔住,邏輯鏈展開了,那就鼓起勇氣切斷它,切斷邏輯鏈實際上就是攔截第二念、第三念、第N念。

如果邏輯鏈也切不斷,情緒和感覺反應強烈,令人非常忍受,那就進入內觀狀態,觀念頭和思維,觀情緒和感覺(冥想、對話等),等緩解之後再為所當為。

如果痛苦到難以承受,就實施一次強迫行為。(如何實施強迫行為詳見《擺脫強迫的人生》)

方法訓練:

具體的訓練方法有七種:念誦口訣法、守玄門法、深呼吸法、憋氣法、撿豆法、內觀念頭法、內觀感覺法(輔助冥想或與真實我對話)。所有的方法都是手段,方法訓練的目的是為了實際應用,方法訓練和實際應用可歸納為一句話:不擇手段回當下。

劃重點:

雜念可以來,但我不能被它欺騙,恐懼(感)可以來,但我不能被它控制。身體的恐懼感是真實的,但危險是頭腦虛構出來的。認知和方法到位之後,面對強烈的恐懼感和焦慮感,要咬緊牙關,盡力克制強迫行為,迎怕而上,置之死地而後生。

對念頭的攔截和內觀,對情緒和感覺的陪伴與對話,這些都是接納落到微觀層面的操作。只有從中分離出來才談得上攔截、內觀、陪伴和對話,只有覺知到了才能分離出來,故說覺知非常重要,沒有覺知,一切都無從談起。但沒有認知就沒有覺知,因此認知同等重要。

理論與方法是一個體系的兩個層面,即宏觀態度與微觀操作,譬如接納,在宏觀上是一個態度,落實到微觀上就是一個攔截(或內觀、陪伴和對話)回當下的操作。

相關焦點

  • 強迫症的自我心理療法
    強迫症病人可以自救嗎?可以的。強迫症並不可怕,關鍵在於你能否勇敢理智地面對它、戰勝它,讓它再也「強迫」不了你。 強迫症的本質就是「一個人自相搏鬥」。由於自相搏鬥的內在衝突不斷延續,強迫症也不斷擴展,形成惡性循環的怪圈,從而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淵。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八﹞神經行為療法
    文/心之愛 新雨流泉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授權壹法國強迫症專家發展出的神經行為療法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發展出的行為認知﹝教育﹞自我療法是新近兩種效果很好的關於強迫症的療法。這兩種療法的最大特點是,治療師繞開認知-行為療法中針對強迫思維的蘇格拉底式辯論和認知重塑技術,以關於強迫症的神經生物學原理和大腦功能成像的心理教育取而代之,並逐漸將「強迫症狀是一種大腦功能和化學物質失常的表現」等信念內化到病人心中。
  • 旅行治癒療法,治癒你的強迫症、拖延症……
    像「慢性拖延症」、「強迫症」那樣的輕度患者,最好的「藥」,莫過於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種都市病的治癒方式。病名:慢性拖延症Chronic disease of drag病徵:喜歡拖延,長期喜歡把該做的事情後延藥物:5天的歐洲遊(有眾多的景點需要規劃)療法:一場說走就走的行程表,只夠行程的錢拖延症的人很容易把5天的旅程走成了10天,因為總感覺很多東西趕不及,或還有很多時間和很多費用可以再第二天繼續來,可在旅行上面,這樣的狀態容易讓他們錯過很多美好的景點
  • 強迫症專題學習分享
    以下是我的學習分享: 內容摘要 (非原句,已摻入個人理解) (一)強迫症是一種生活方式,是當事人平衡自己生活的一種方法。 (二)強迫症的鑑別要素:反覆進行、欲罷不能、心理痛苦,三者缺一不可。 只有前兩者但產生的是愉悅、興奮、亢奮、躁狂等正向感受,且損害身心健康、社會功能的,是成癮。 (三)強迫症根據症狀程度不同,可分為輕、中、重度,對應有不同程度的社會功能影響。
  • 強迫症的森田療法案例分析
    精神檢查:意識清楚,接觸可,有自知力,強迫思維、強迫行為。SCL-90重度強迫,中度焦慮、恐懼、人際關係敏感,其餘輕度。EPQ神經質。SSTN70分。 【診斷】 強迫症。 【藥物治療】 妊娠不宜使用抗抑鬱藥物,因此以心理治療為主。
  • 追求細節的完美主義者——強迫症
    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症,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 強迫症是「矯情」還是病?自測方法在這裡
    其實,強迫症是一種高度致殘的心理疾病,被稱為「心理癌症」,比想像的可怕多了。 強迫症都有哪些特徵?你到底是不是強迫症?快來自測。 01 什麼是強迫症?
  • 要走出抑鬱強迫症,我建議你可以好好學習一下森田療法
    作為和抑鬱症同類的焦慮症與強迫症患者也越來越多,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強迫症的患病率是2%到3%,在患病人群中,青少年佔到70%左右。雖然這些數據都表示,神經症患者越來越多,可是真正願意去治療和解決的人並不多。
  • 你了解強迫症嗎?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強迫症!
    強迫症的世界你不懂收拾房間時一定要把東西按順序擺放、做事有自己特定的規律和邏輯.........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強迫症,你們真是"Too yong to simple"到底什麼才是強迫症?《你了解強迫症嗎?》
  • 如何打破強迫症預後不良、難以治癒的「魔咒」?
    我在此前的文章裡多次強調,所謂的「慢性」不是強迫症的本質,只是基於單純精神科藥物、物理治療或簡單的心理諮詢下,強迫症確實難以治癒的事實而得出的結論。 但如果通過更高效、更綜合、更深入的治療手段,強迫症是完全可以得到治癒的,甚至非常快速,臨床上不乏真實成功案例,很多患者通過專業的心理治療和家庭治療,輔以藥物,後期康復情況也十分良好。
  • 警惕:焦慮症、強迫症,你一直在自我傷害
    警惕:焦慮症、強迫症,你一直在自我傷害一位美國推銷員——挨家挨戶上門推銷的銷售員,在一次他的演中講,有人問,你難道沒有被別人拒絕、傷害過嗎?當然拒絕過,還被拒絕過很多次!就像《戰勝強迫症》一書所說:只有我們自己認同了傷害,才會真正感到受傷。書上有一個案例講到:為什麼別人都活得好好的,我的腦袋裡怎麼就都是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你又不是他,你怎麼知道他沒有做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呢?可能他的想法比你的想法還恐怖、比你的想法還難纏。就像你不說,他不知道一樣。他不告訴你,你怎麼又會知道別人有沒有呢?是的!每個人都會有。
  • 疫情下的你是否有了「強迫症」?
    閆俊說,強迫症被歸類為神經症類疾病,與精神分裂症、抑鬱症有很大不同,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因長期患有強迫症導致生活非常困難,也會出現抑鬱情緒,因而出現強迫與抑鬱並存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專業的精神心理醫生進行診斷和鑑別。「強迫症並不是罕見疾病,每100人中就有大約3人曾經得過或正患有強迫症。
  • 強迫症的表現 強迫症是如何產生的
    在我們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一種人,患有強迫症的人。大家對強迫症應該不是很了解吧。那麼強迫症有哪些表現呢?強迫症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如何治療強迫症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以下內容吧。強迫症的表現1、經常對病菌和各種疾病敏感,並毫無必要的擔心。
  • 「強迫症」犯了,這裡可以治!
    4、其他強迫洗手的患者,雙手皮膚的角質層因長期反覆清洗會受到損傷強迫性區、挖、拔毛動作的患者,可見相應部位的損傷少數患者可能出現精細運動協調障礙,如筆寫字系扣子等。什麼是森田療法?森田療法的適應症「森田療法」又叫禪療法、根治的自然療法。日本東京醫科大學森田正馬教授創立。
  • 如何區分「強迫傾向」和「強迫症」
    如果你有的話,可能一定懷疑過自己是強迫症,當然如果你是一個處女座,估計你會心安理得一些。其實,這是對強迫症很深的誤解。1、什麼是強迫傾向和強迫症?從診斷標準中可以看出,強迫症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並且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而強迫傾向則遠遠沒有那麼嚴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所說的「強迫症」,通常都只是「強迫傾向」。
  • 切斷頭腦的強迫思維邏輯鏈條回歸當下的自我療愈方法!
    看著你的頭腦是如何將這件事慢慢扭曲的,慢慢形成你的強迫思維的?很多人會照著這個方法去做,但是根本發現不了什麼,這是很自然的,因為你能夠意識到自己強迫,僅此而已,你要提升你的意識到覺知,唯有覺知才能洞悉你頭腦思維下的真實,所以自我療法提到靜坐,靜坐就是提升意識到覺知的方法。療愈從本質上說是跟隨潛意識真實我的直覺判斷做事,臣服於本我的感覺,不帶任何有頭腦思維的幹預。
  • 如何區別「強迫症」和「強迫行為」?
    上面的例子裡表現出來的症狀有輕有重,有的可能只是「強迫傾向」,有的則可能確實是「強迫症」。 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常常聽到別人說「強迫症」,有時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有「強迫症」。實際上,到底只是「強迫傾向」還是「強迫症」,這需要我們進行分辨。 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聊聊,究竟什麼才是「強迫症」。
  • 強迫症是什麼 出現這些現象要謹防強迫症
    強迫症是什麼?很多的人在做事情的事情都會有強迫症但是不影響生活,但是有些人的強迫症已經是非常的嚴重。強迫症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困擾。到底什麼是強迫症呢?強迫症的表現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強迫症吧。近年來統計數據提示強迫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攀升,有研究顯示普通人群中強迫症的終身患病率為1%~2%,約2/3的患者在25歲前發病。強迫症因其起病早、病程遷延等特點,常對患者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影響,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做的全球疾病調查中發現,強迫症已成為15~44歲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負擔最重的20種疾病之一。
  • 強迫症的表現 強迫症的產生有哪些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強迫症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疾病,非常的普遍。而且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強迫症傾向。強迫症的表現有哪些呢?強迫症有哪些護理方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強迫症的產生有哪些原因吧。強迫症產生的原因臨床上,強迫症患者明知強迫症狀的持續存在毫無意義且不合理,卻不能克制的反覆出現,愈是企圖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緊張和痛苦。強迫症原因有哪些呢,簡單介紹如下:強迫症的定義:是以強迫觀念和強迫動作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神經症。以有意識的自我強迫與有意識的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為特徵。
  •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強迫症,卻忽視了如何應對
    強迫症,是神經官能症、焦慮症的一種。有強迫症的人總是被一種強迫的思維所困擾,不停地逼迫自己這樣做或那樣做,從而導致自己身心俱疲。它的特點是有意識地自我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二者的尖銳衝突使人焦慮和痛苦,當患有強迫症的人體驗到觀念或衝動來源於自我,和意識到強迫症狀的異常性以及違反自己的意願時,雖極力抵抗,但卻無法控制、無法擺脫。患有強迫症的人知道自己反覆的洗手很違反常態,可是又無法控制自己內心強大的衝動。倘若洗了,就會無比自責;倘若不洗,又會覺得很髒,心裡很難受,總之,是「進退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