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午時水最寶貴 驅邪最佳

2021-01-07 中國新聞網

            

                      漢服愛好者在為小朋友點雄黃。新華社

  許雪兒,中華周易聯合會副會長。江南文化研修學院副院長、教授。

  端午節的初始由來說法不一,最為人們認同的是紀念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據文獻記載,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有了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習俗,要插艾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以起到「調和」的作用。在端午節來臨之際,記者採訪了中華周易聯合會副會長許雪兒,請她韶一韶端午之際的「調和之道」。

  端午是陽氣最旺的開端

  關於「端午」的來歷,古人用天幹地支記這個月份的,正好到五月的時候是「午月」。比如說甲午戰爭、辛亥革命等等用這些記。所以端午是開始的意思,午是一年中第五個月。按照夏朝的曆法寅月是一月,然後依次排之,正好五月的時候是「午月」。那麼用這個午月當中的第一個五日表現端午節的產生,就是「開端」的意思。五月又是陽氣達到極盛的時期,而五日是五月第一個陽氣最旺盛的日子。比如說我們中午是日行中天,又叫中天年,就是陽氣最旺的時候。

  採集百草去毒氣

  端午有一個習俗,就是採集百藥。因為人們認為五月是各種毒氣、瘴氣、瘟疫最流行的時候,這個時候採集百藥是為了消除這些瘟瘴邪毒。今天可能說看不到什麼瘴氣,但是韓愈寫的一首詩裡面曾經提到這樣的境況。當時韓愈被貶到潮州了,他認為自己會死在那裡,因為江邊充滿了瘴氣。唐朝時代,人們仍然對南方很多地方流行的瘟疫非常的懼怕,今天我們說的甲型流感也是盛行於這個時候。古人的生活條件、自然條件比現在惡劣多,他們自然要想辦法闢邪闢毒。

  端午養生正當時

  端午節,在南京有吃粽子、掛艾蒿、吃鹹鴨蛋的習俗。研究其中奧妙,不難看出古人十分重視養生保健。艾蒿是一味常用中藥,它具有清熱解毒、 除溼止癢等功效。掛艾蒿可有效去除蚊蟲、淨化空氣。

  同樣,包粽子的葦葉及糯米均是清熱解毒的良藥。吃鹹鴨蛋也能滋陰清肺,可治咳嗽、喉痛等疾病,可補充人體在夏天鹽分缺失和營養物質消耗,因而也是夏季食補佳品。

  古人講究養生,充分體現在端午節的各種習俗中。許雪兒說,養生的根本是善於調理陰陽,即所謂「四時陰陽」。善於養生者就要使人體中陰陽與四時的陰陽變化相適應,以保持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儘管夏天炎熱,但建議禁食寒冷之品,防止傷及陽氣;夏季悶熱,會影響臟腑功能,需加強戶外活動,保證充足睡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暴飲暴食,進而防病健體。

  端午午時驅邪最佳

  許雪兒說,午時水最為寶貴,端午當天取11:00—13:00午時的自來水,可用器皿儲蓄,用來煮飯、燒水、煮湯具有闢邪、淨身、除障的效果等等。她還將心得詳細列了出來。

  本報記者 徐媛園

  端午節習俗涉及植物、食物及其功效:

  艾草 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招百福。

  艾草,在針灸裡面的灸法,放在穴道上進行艾灸灼燒來治病;艾葉,可洗澡驅蚊,驅除瘧疾,安全度過夏日多蚊的季節。

  雄黃酒 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大人則給孩子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蚊蟲不叮。現風油精已取代。

  雄黃 是一種礦物質,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裡加入微量雄黃而成。雄黃酒外用尚可,飲則有害,必須慎用。現在可用黃酒替代,灑在牆角、床底等處,可以驅蟲,清潔環境。

  祭五瘟使者 五瘟使傳說於隋朝,為道教奉瘟神,分別是:總管中瘟史文業、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和冬瘟鍾仁貴。這五位瘟神能掌握五方瘟疫,使之不得侵犯人間,保佑人們一年四季不染瘟疫,幸福安康。

  端午水怎麼取:

  五月是夏季之首,亦有「毒月」、「惡月」的之稱,炎熱夏季蚊蠅孳生,易於流傳瘟疫疾病,所以民間就以插菖蒲艾草、配戴香包、飲雄黃酒、喝午時水等各種儀式,除瘟闢疾。如何取午時水呢?

  1.時間: 11點15分至13點整。在11 點半與12點半時取水飲用,最好能取12點以後的。

  2.取自來水: 一般古人是取井水或泉水,但現代人取這二項水實在不易,因此若取自來水者,宜在正午的太陽下曝曬最少半小時以上,一來將氯氣蒸發,二來再增強水管中(沒有接觸到地氣)的水與大自然接觸的時間!

  3.取泉水或井水。如果能取到泉水或井水,恭喜您,這是最好的「午時水」水質。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習俗:收集「午時水」煮飯驅邪
    東方網6月5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華東師範大學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所所長、民俗學教授田兆元向記者介紹,端午節是五月初五,「五」是陽性,這一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午時驅邪最佳,所以端午當天有取「午時水」的說法,用來煮飯、燒水、煮湯,具有闢邪、淨身、除障的效果。
  • 閩南端午節的午時水與午時茶
    午時,乃中午11點至13點,而正午便是12點。當地人很看重端午節正午的水和正午的茶,午時水、午時茶尤重一個「正」字。因此,每到端午節這天中午,人們像北方人趕廟會似地湧向村中的井邊。提桶的,挑擔的,圍繞一個共同的目的———等候提取午時的井水。因為家家戶戶唯恐過時不正,排成長龍陣也就蔚為大觀了。此時此刻,在鄉村中的古井中,不知有多少只吊桶七上八下。
  • 端午節午時水,驅邪避疫良方
    那為什麼這些驅邪的民俗大都在中午進行?因為午時又為「陽辰」,這個時候太陽最燦爛,是驅邪的好時間。人體工程學認為,在端午日午時((即上午11時到下午1時)飲用午時水是驅邪避疫有效良方。民諺有言「端午水是寶,賽過服仙藥。」端午午時水帶有盛陽的能量,選擇午時服用,可祛病避疫。
  • 南安漳州端午節民俗 制午時草飲午時水祈求驅邪除災
    除了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草外,你還聽說過端午節制午時草、喝午時水的習俗麼?  在泉州南安埕邊村,70歲的老楊會在端午當天的午時,製作出一種包含20多種草藥的午時草,喝這草茶過節;而在漳州南靖、雲霄等地,人們會在端午節當天,喝上一口午時從井裡打上來的清水,祈願以此祛病強身。
  • 端午節秘法【午時水】轉好運
    6月25日(農曆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入夏後最重要的改運時間之一,請一定要把握端午節為自己轉好運。
  • 端午節秘法【午時水】轉好運!錯過再等一年
    6月7日(農曆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入夏的第一改運時間,今天艾菲爾老師要提前告訴你,【端午改運】的方法,若你覺得今年運勢不順丶或是犯太歲的生肖豬丶虎丶蛇丶猴,請一定要把握端午節為自己轉好運。而這個夏天犯小人最嚴重的星座是射手丶天秤丶摩羯丶水瓶(包含上升),記得端午節一定要努力開運除小人。
  • 端午節的起源,竟然是一年一度的全民防疫日
    應該說,端午節的核心習俗和標誌應該是划龍舟和吃粽子。浸龍舟水浸龍舟水是流行於華南地區的傳統習俗。因為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所以端午前後的強降水,人們稱之為龍舟水,有吉祥、闢邪、順心如意的作用。龍舟划過的水人們認為是「大吉水」。反之,在北方則不具備划龍舟的條件。世界預防醫學的肇始:喝雄黃酒、燻艾草、煮中草藥湯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溼氣重、蚊蟲肆虐。而端午接近夏至,屬純陽正氣,最利闢陰邪,是中草藥的藥性最強的時候,也正是毒蟲最厲害的時候。所以,南方居民一方面要喝雄黃酒驅邪,一方面要煮草藥祛溼祛毒,同時家門口放置艾草燻蚊蟲。
  • 著漢服沐蘭湯 祈午時水重溫端午習俗
    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其中蘊含著濃濃的文化魅力,為了讓福州市民了解、感受端午節的傳統節俗文化,昨天下午,在位於三坊七巷的福建民俗博物館內,舉行了端午節特有的祈午時水活動,參加者們身著傳統漢服
  • 端午節傳統習俗活動有哪些呢?進來一看就全知道了!
    主要有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聚午宴、洗草藥水、放紙鳶、蕩鞦韆、貼「午時符」、系百索子、打午時水、浸龍舟水、放紙龍、龍船飯、睇龍船、點艾條、薰蒼朮、贈香扇、曬百日姜、掛黃葛藤、畫額、佩香囊、佩長命縷、拴五色線、食粽、採藥制茶、立蛋、佩豆娘、貼五毒圖、遊旱龍、劃喜船、九獅拜象、搶青、馬拉溜、掛鍾馗像、品花宴等習俗。
  • 端午節開運秘法【午時水】好運連連
    一丶【收集午時水】6/25端午節午時(上午11:15~13:00)從水龍頭或是飲水機接的水,也可尋找自然湧出來的山泉水,效果會更好!這具有很強大的避邪丶解厄效果。#午時水的使用方式#1、午時水可噴灑於身上端午當天所收集的午時水,可在當日衝澡,或存在噴霧罐中,以後當感到運勢不順利時,就可以噴在頭上或身上為自己改運。
  • 香港端午節裡看民俗:「放紙龍」、龍舟競渡、遊龍舟水
    新華社香港5月30日電(記者丁梓懿)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也是首個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節日。在香港這座中西交融的城市,依然保留著不少端午節的傳統民俗,如舉行龍舟競渡、「放紙龍」儀式、用龍舟進行祭祀、遊龍舟水及吃粽子等。
  • 端午節風水常識,喝午時水
    端午節在傳統文化中是個重要的日子,驅兇闢邪是個這個節日的重頭戲,在風水上,也是有很多考究的,提醒大家多注意以下事項,大家可以在這個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
  • 不可錯過的【正陽午時水】幫自己強轉運!
    為了要去除體內的病氣跟晦氣,就必須用【端午節】所接的正陽午時水,幫助自己增加陽氣。而2016年的【煞氣方】為東北方位丶西北方位,若是居家大門開在這兩個方位的話,今年會比較容易感到家運不順利,因此請你可在端午節前後,一定要在居家大門掛除穢氣的植物,像是艾草丶芙蓉丶榕樹葉丶菖蒲。另外,也能配戴黑髮晶,藉由水晶的磁場及能量保護,為自己擋晦氣。
  • 端午務必禁慾克己,更別忘了製作闢邪午時水!
    這九天裡特別要說說端午節當天。以幹支紀日來看,端午為午月第一個午日,故而也稱「重午」(後世逐漸演變為農曆五月五日)。「午」代表陽火,陽氣最高點。 這個避之不及的純陽時間點,卻有一件重要的事可以做,那就是曬「午時水」(又稱極陽水)。 傳統說法認為,這個時候的水是最能闢邪,生飲還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 老家端午節是這樣過的,和你家一樣嗎
    端午節,全國各地習俗都差不多,尤其是南方地區,「賽龍舟」成為端午節的主題;至於吃粽子,在物質豐富的年代,已不是什麼稀罕事了,街上時時有賣,天天過節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日期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
  • 關於端午節的正確打開方式!
    說到這裡,現在的你還記得端午節的起源和由來嗎    端午節起源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 品粽子、轉風車、遊「龍舟水」——香港端午節掃描
    新華社香港6月25日電(記者丁梓懿)遊「龍舟水」、吃港式粽子、去廟裡拜拜……香港這座中西融合的城市,如今仍保留著不少端午節的傳統民俗。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多項龍舟比賽不得不取消或推遲舉行,但人們依然把這個公眾假期過得有滋有味。  端午當日的香港豔陽高照,赤柱正灘人潮湧動。
  • 臺南市民「立蛋」飲「午時水」慶端午 擠爆五瘟宮
    臺南市民「立蛋」飲「午時水」慶端午 擠爆五瘟宮 2011年06月06日 14: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棗視頻|這,才是端午節的正確打開方式!
    評論現已開啟,請看官們在文末發表觀點「端午」「端」是開端、開始「午」為炎熱的夏天端午是一年之中最盛熱時候的開端今年,你的端午節怎麼過?爸爸媽媽們請別忘記給孩子講一講屈原的故事,講一講端午節的風俗和由來~端午節來源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被稱為五月節、端陽節、午日節等;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