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端午節,沐浴午時水、泡飲午時茶是臺灣、福建、粵東等地民間盛行的一種獨特的保健節俗。它比起出名的英國下午茶更有情有味!
午時,乃中午11點至13點,而正午便是12點。當地人很看重端午節正午的水和正午的茶,午時水、午時茶尤重一個「正」字。因此,每到端午節這天中午,人們像北方人趕廟會似地湧向村中的井邊。提桶的,挑擔的,圍繞一個共同的目的———等候提取午時的井水。因為家家戶戶唯恐過時不正,排成長龍陣也就蔚為大觀了。此時此刻,在鄉村中的古井中,不知有多少只吊桶七上八下。此情此景,比起計劃供應物資的年代爭購緊俏商品還熱鬧幾分!
端午節的井水雖非聖水瓊液,但是,千百年來一直為當地人所喜愛。人們用汲來的午時水加入一些白酒和少許雄黃粉(中藥),用以噴灑房間庭院,或洗澡、洗臉、洗手腳。當地人很當一回事地說,照這樣做入夏不會生痱子;外出不會被蛇咬;用午時水泡飲午時茶可防治百病;用午時水加酒和雄黃噴灑庭院居室,還有避邪禳瘟之效呢!可見,這一天人們幾乎把午時水當「神水」看待了!
近閱閩南籍臺灣著名學者林再復撰著的《閩南人》一書,其中就寫到海峽兩岸民間端午節汲用午時水之俗:「是日(端午節)中午,閩南民間以剌瓜(黃瓜)和水放在瓷罐中,叫做『午時水』。一個月後,如有發燒可飲此水而解熱。臺灣民俗當屆中午時候,家家競向井中汲水,亦曰『午時水』,儲在瓷罐中以備解熱毒之用。」午時水是否真有那麼好的療效,沒有人去驗證。但我想,數百年來人們這樣傳延下來,應該是有道理的。再說,白酒、雄黃外用就具有殺菌消毒作用,在缺醫少藥的年代,人們藉助這一傳統的節俗來進行大規模的預防疾病活動,不乏積極因素。
說到午時茶,在當地人心目中也絕不遜於英國人的下午茶。午時茶是一種具有濃鬱鄉土風味的保健藥茶,因習慣在端午日正午泡飲,故名。人們崇信對時對刻在這一時辰泡飲藥茶,防疫保健的功效最強,所以,比高檔酒、飲料更備受珍視。午時茶皈依祖國醫學。我國有關茶葉記載最早的書籍《神農本草經》中說: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從神農發現茶葉開始,經過不斷實踐認識,到現代已知茶葉對多種疾病有防治作用。有記載的午時茶的中藥配方中,最大量的也就是茶葉。舊時,財力充裕的人家每到端午節前後,專門製作午時茶施捨積善,藥店則向有交往的顧客免費贈送,以招攬顧客,贏取醫家聲譽。
此外,每到端午節,人們還習慣泡飲另一種獨特的「午時茶」(也叫「柚茶」)。多是上年夏末秋初柚子大量登市時,選用南方特產的「文旦蜜柚」加工的。其製法是切開柚子的四分之一為蓋,壓擠入烏龍茶約125克,然後用線縫合,像掛燈籠似的,一個個掛在雨水淋不到的屋簷下通風處,讓其自然風乾。待到來年端午節,取柚中茶葉衝泡,適用於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氣喘等症。在臺灣、閩南民間,端午節午餐習慣以薄餅(春卷之類)為主食,人們取柚茶燒午時水泡飲當湯,具有健胃、消食、解油膩、祛葷腥等作用,這也是午時茶能被人們廣為接受和稱頌之所在。我從《茶話》一書中獲知,當年「國姓爺」鄭成功對這種午時茶也有偏愛。相傳,民族英雄鄭成功年輕時積累了許多藥茶驗方。後來他率軍收復臺灣,目睹遭受瘟疫折磨的臺灣貧苦百姓,就將軍中貯備的陳年柚茶分送給缺醫少藥的臺灣同胞,輔治好了他們所患時疫。臺灣同胞十分感懷這位將官,便將這種午時茶稱作「成功藥茶」。
如今,海峽兩岸大多數人家早已有了自來水,各式名目的茶葉也相當多。但是,每到端午節正午時分,臺灣、閩南、粵東人依然習慣秉承古老的遺風,提個桶或挑個擔,到村中的老井汲取「午時水」。然後,回家擺開古樸雅致的功夫茶具,泡沏獨具鄉土風味且有保健作用的午時茶,佐以節日主食「薄餅」吃喝起來。縷縷茶香伴隨著賽龍舟的歌聲、鑼鼓聲、喝彩聲,在海峽兩岸飄蕩,飄蕩……
端午節習俗:收集「午時水」煮飯驅邪
華東師範大學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所所長、民俗學教授田兆元向記者介紹,端午節是五月初五,「五」是陽性,這一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午時驅邪最佳,所以端午當天有取「午時水」的說法,用來煮飯、燒水、煮湯,具有闢邪、淨身、除障的效果。
「午時水」指的是端午節當天中午11點到下午1點之間的水,過去這個水著重指井水,後來漸漸演變成自來水。取這一時段的水來飲用,而由於水是陰性,可以達到陰陽平衡、和諧的目的。現在這個習俗沿用的不多。許多上海人兒時都在胸前掛過網兜,裡邊裝著雞蛋,用五彩絲線纏繞,或是塗上彩色,也是驅邪報吉祥的意思。
端午節在歷史上是促進人際交往的佳期,這一天嶽父嶽母要給女婿送夏衣。每個人都要進行身體和房屋的大掃除,噴灑農藥,清理庭戶。夏天到了,黴氣、暑氣都很重,這些在過去具有現實意義的習俗對現在來說也很重要。
長按此二維碼可隨喜功德
●聯繫方式:
地址:陸豐市潭西鎮城仔山清峰禪寺
超為法師 13536471316
長按二維碼關注清峰禪寺
清峰禪寺首屆大顛祖師文化節圓滿
[法訊]端午節,共約清峰禪寺品茗大顛古井甘泉
去年端午節·大顛祖師文化節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