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端午節的午時水與午時茶

2021-01-22 清峰禪寺



  每年端午節,沐浴午時水、泡飲午時茶是臺灣、福建、粵東等地民間盛行的一種獨特的保健節俗。它比起出名的英國下午茶更有情有味!

  午時,乃中午11點至13點,而正午便是12點。當地人很看重端午節正午的水和正午的茶,午時水、午時茶尤重一個「正」字。因此,每到端午節這天中午,人們像北方人趕廟會似地湧向村中的井邊。提桶的,挑擔的,圍繞一個共同的目的———等候提取午時的井水。因為家家戶戶唯恐過時不正,排成長龍陣也就蔚為大觀了。此時此刻,在鄉村中的古井中,不知有多少只吊桶七上八下。此情此景,比起計劃供應物資的年代爭購緊俏商品還熱鬧幾分!


  端午節的井水雖非聖水瓊液,但是,千百年來一直為當地人所喜愛。人們用汲來的午時水加入一些白酒和少許雄黃粉(中藥),用以噴灑房間庭院,或洗澡、洗臉、洗手腳。當地人很當一回事地說,照這樣做入夏不會生痱子;外出不會被蛇咬;用午時水泡飲午時茶可防治百病;用午時水加酒和雄黃噴灑庭院居室,還有避邪禳瘟之效呢!可見,這一天人們幾乎把午時水當「神水」看待了!

  近閱閩南籍臺灣著名學者林再復撰著的《閩南人》一書,其中就寫到海峽兩岸民間端午節汲用午時水之俗:「是日(端午節)中午,閩南民間以剌瓜(黃瓜)和水放在瓷罐中,叫做『午時水』。一個月後,如有發燒可飲此水而解熱。臺灣民俗當屆中午時候,家家競向井中汲水,亦曰『午時水』,儲在瓷罐中以備解熱毒之用。」午時水是否真有那麼好的療效,沒有人去驗證。但我想,數百年來人們這樣傳延下來,應該是有道理的。再說,白酒、雄黃外用就具有殺菌消毒作用,在缺醫少藥的年代,人們藉助這一傳統的節俗來進行大規模的預防疾病活動,不乏積極因素。

  說到午時茶,在當地人心目中也絕不遜於英國人的下午茶。午時茶是一種具有濃鬱鄉土風味的保健藥茶,因習慣在端午日正午泡飲,故名。人們崇信對時對刻在這一時辰泡飲藥茶,防疫保健的功效最強,所以,比高檔酒、飲料更備受珍視。午時茶皈依祖國醫學。我國有關茶葉記載最早的書籍《神農本草經》中說: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從神農發現茶葉開始,經過不斷實踐認識,到現代已知茶葉對多種疾病有防治作用。有記載的午時茶的中藥配方中,最大量的也就是茶葉。舊時,財力充裕的人家每到端午節前後,專門製作午時茶施捨積善,藥店則向有交往的顧客免費贈送,以招攬顧客,贏取醫家聲譽。

  此外,每到端午節,人們還習慣泡飲另一種獨特的「午時茶」(也叫「柚茶」)。多是上年夏末秋初柚子大量登市時,選用南方特產的「文旦蜜柚」加工的。其製法是切開柚子的四分之一為蓋,壓擠入烏龍茶約125克,然後用線縫合,像掛燈籠似的,一個個掛在雨水淋不到的屋簷下通風處,讓其自然風乾。待到來年端午節,取柚中茶葉衝泡,適用於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氣喘等症。在臺灣、閩南民間,端午節午餐習慣以薄餅(春卷之類)為主食,人們取柚茶燒午時水泡飲當湯,具有健胃、消食、解油膩、祛葷腥等作用,這也是午時茶能被人們廣為接受和稱頌之所在。我從《茶話》一書中獲知,當年「國姓爺」鄭成功對這種午時茶也有偏愛。相傳,民族英雄鄭成功年輕時積累了許多藥茶驗方。後來他率軍收復臺灣,目睹遭受瘟疫折磨的臺灣貧苦百姓,就將軍中貯備的陳年柚茶分送給缺醫少藥的臺灣同胞,輔治好了他們所患時疫。臺灣同胞十分感懷這位將官,便將這種午時茶稱作「成功藥茶」。

  如今,海峽兩岸大多數人家早已有了自來水,各式名目的茶葉也相當多。但是,每到端午節正午時分,臺灣、閩南、粵東人依然習慣秉承古老的遺風,提個桶或挑個擔,到村中的老井汲取「午時水」。然後,回家擺開古樸雅致的功夫茶具,泡沏獨具鄉土風味且有保健作用的午時茶,佐以節日主食「薄餅」吃喝起來。縷縷茶香伴隨著賽龍舟的歌聲、鑼鼓聲、喝彩聲,在海峽兩岸飄蕩,飄蕩……


端午節習俗:收集「午時水」煮飯驅邪
華東師範大學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所所長、民俗學教授田兆元向記者介紹,端午節是五月初五,「五」是陽性,這一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午時驅邪最佳,所以端午當天有取「午時水」的說法,用來煮飯、燒水、煮湯,具有闢邪、淨身、除障的效果。

「午時水」指的是端午節當天中午11點到下午1點之間的水,過去這個水著重指井水,後來漸漸演變成自來水。取這一時段的水來飲用,而由於水是陰性,可以達到陰陽平衡、和諧的目的。現在這個習俗沿用的不多。許多上海人兒時都在胸前掛過網兜,裡邊裝著雞蛋,用五彩絲線纏繞,或是塗上彩色,也是驅邪報吉祥的意思。

端午節在歷史上是促進人際交往的佳期,這一天嶽父嶽母要給女婿送夏衣。每個人都要進行身體和房屋的大掃除,噴灑農藥,清理庭戶。夏天到了,黴氣、暑氣都很重,這些在過去具有現實意義的習俗對現在來說也很重要。



長按此二維碼可隨喜功德

聯繫方式:

地址:陸豐市潭西鎮城仔山清峰禪寺

超為法師 13536471316

長按二維碼關注清峰禪寺

清峰禪寺首屆大顛祖師文化節圓滿

[法訊]端午節,共約清峰禪寺品茗大顛古井甘泉

去年端午節·大顛祖師文化節回顧

相關焦點

  • 南安漳州端午節民俗 制午時草飲午時水祈求驅邪除災
    閩南網6月3日訊 「五月五,過端午。插艾草,掛菖蒲。」除了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草外,你還聽說過端午節制午時草、喝午時水的習俗麼?  在泉州南安埕邊村,70歲的老楊會在端午當天的午時,製作出一種包含20多種草藥的午時草,喝這草茶過節;而在漳州南靖、雲霄等地,人們會在端午節當天,喝上一口午時從井裡打上來的清水,祈願以此祛病強身。
  • 著漢服沐蘭湯 祈午時水重溫端午習俗
    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其中蘊含著濃濃的文化魅力,為了讓福州市民了解、感受端午節的傳統節俗文化,昨天下午,在位於三坊七巷的福建民俗博物館內,舉行了端午節特有的祈午時水活動,參加者們身著傳統漢服
  • 水做的端午
    原標題:水做的端午成林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這一天,註定離不開水,水葬了屈原,水也託起了他不朽的靈魂。端午是水做出來的,家鄉的端午節離不開水的,每年端午節,沐浴午時水,泡飲午時茶,吃粽子,看龍舟,把端午的風情上演得風生水起,家鄉的端午與水相生,有情有味。
  • 端午節秘法【午時水】轉好運
    6月25日(農曆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入夏後最重要的改運時間之一,請一定要把握端午節為自己轉好運。
  • 端午節的午時水最寶貴 驅邪最佳
    端午節的初始由來說法不一,最為人們認同的是紀念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據文獻記載,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有了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習俗,要插艾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以起到「調和」的作用。在端午節來臨之際,記者採訪了中華周易聯合會副會長許雪兒,請她韶一韶端午之際的「調和之道」。
  • 端午節秘法【午時水】轉好運!錯過再等一年
    6月7日(農曆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入夏的第一改運時間,今天艾菲爾老師要提前告訴你,【端午改運】的方法,若你覺得今年運勢不順丶或是犯太歲的生肖豬丶虎丶蛇丶猴,請一定要把握端午節為自己轉好運。而這個夏天犯小人最嚴重的星座是射手丶天秤丶摩羯丶水瓶(包含上升),記得端午節一定要努力開運除小人。
  • 香港端午節裡看民俗:「放紙龍」、龍舟競渡、遊龍舟水
    新華社香港5月30日電(記者丁梓懿)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也是首個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節日。在香港這座中西交融的城市,依然保留著不少端午節的傳統民俗,如舉行龍舟競渡、「放紙龍」儀式、用龍舟進行祭祀、遊龍舟水及吃粽子等。
  • 端午節午時水,驅邪避疫良方
    因為午時又為「陽辰」,這個時候太陽最燦爛,是驅邪的好時間。人體工程學認為,在端午日午時((即上午11時到下午1時)飲用午時水是驅邪避疫有效良方。民諺有言「端午水是寶,賽過服仙藥。」端午午時水帶有盛陽的能量,選擇午時服用,可祛病避疫。
  • 品粽子、轉風車、遊「龍舟水」——香港端午節掃描
    新華社香港6月25日電(記者丁梓懿)遊「龍舟水」、吃港式粽子、去廟裡拜拜……香港這座中西融合的城市,如今仍保留著不少端午節的傳統民俗。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多項龍舟比賽不得不取消或推遲舉行,但人們依然把這個公眾假期過得有滋有味。  端午當日的香港豔陽高照,赤柱正灘人潮湧動。
  • 端午節習俗:收集「午時水」煮飯驅邪
    東方網6月5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華東師範大學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所所長、民俗學教授田兆元向記者介紹,端午節是五月初五,「五」是陽性,這一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午時驅邪最佳,所以端午當天有取「午時水」的說法,用來煮飯、燒水、煮湯,具有闢邪、淨身、除障的效果。
  • 端午節開運秘法【午時水】好運連連
    一丶【收集午時水】6/25端午節午時(上午11:15~13:00)從水龍頭或是飲水機接的水,也可尋找自然湧出來的山泉水,效果會更好!這具有很強大的避邪丶解厄效果。#午時水的使用方式#1、午時水可噴灑於身上端午當天所收集的午時水,可在當日衝澡,或存在噴霧罐中,以後當感到運勢不順利時,就可以噴在頭上或身上為自己改運。
  • 炒份「午時鹽」 友鄰同分享 不少端午習俗廈門市民仍堅守
    【盛「午時水」】  給寶寶洗個澡寄望不長痱子  連女士端午節期間要外出,這幾天她就反覆交代女兒,一定要記得盛些「午時水」給孫子洗澡。連女士說:「『午時』就是中午11點到下午1點之間,這兩個小時的水叫做『午時水』。
  • 不可錯過的【正陽午時水】幫自己強轉運!
    為了要去除體內的病氣跟晦氣,就必須用【端午節】所接的正陽午時水,幫助自己增加陽氣。而2016年的【煞氣方】為東北方位丶西北方位,若是居家大門開在這兩個方位的話,今年會比較容易感到家運不順利,因此請你可在端午節前後,一定要在居家大門掛除穢氣的植物,像是艾草丶芙蓉丶榕樹葉丶菖蒲。另外,也能配戴黑髮晶,藉由水晶的磁場及能量保護,為自己擋晦氣。
  • 端午務必禁慾克己,更別忘了製作闢邪午時水!
    這九天裡特別要說說端午節當天。以幹支紀日來看,端午為午月第一個午日,故而也稱「重午」(後世逐漸演變為農曆五月五日)。「午」代表陽火,陽氣最高點。 這個避之不及的純陽時間點,卻有一件重要的事可以做,那就是曬「午時水」(又稱極陽水)。 傳統說法認為,這個時候的水是最能闢邪,生飲還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 端午節風水常識,喝午時水
    端午節在傳統文化中是個重要的日子,驅兇闢邪是個這個節日的重頭戲,在風水上,也是有很多考究的,提醒大家多注意以下事項,大家可以在這個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
  • 端午節傳統習俗活動有哪些呢?進來一看就全知道了!
    主要有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聚午宴、洗草藥水、放紙鳶、蕩鞦韆、貼「午時符」、系百索子、打午時水、浸龍舟水、放紙龍、龍船飯、睇龍船、點艾條、薰蒼朮、贈香扇、曬百日姜、掛黃葛藤、畫額、佩香囊、佩長命縷、拴五色線、食粽、採藥制茶、立蛋、佩豆娘、貼五毒圖、遊旱龍、劃喜船、九獅拜象、搶青、馬拉溜、掛鍾馗像、品花宴等習俗。
  • 臺南市民「立蛋」飲「午時水」慶端午 擠爆五瘟宮
    臺南市民「立蛋」飲「午時水」慶端午 擠爆五瘟宮 2011年06月06日 14: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老家端午節是這樣過的,和你家一樣嗎
    端午節,全國各地習俗都差不多,尤其是南方地區,「賽龍舟」成為端午節的主題;至於吃粽子,在物質豐富的年代,已不是什麼稀罕事了,街上時時有賣,天天過節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日期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
  • 端午節的起源,竟然是一年一度的全民防疫日
    論起端午節的起源可謂是眾說紛紜,有說為紀念屈原,有說是為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紀念介子推等,更有韓國人說端午節是他們家的,為此還向聯合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被駁回後又改申請「江陵端午祭」。還成功了!端午節的各項習俗,是在其傳播的過程中與當地習俗不斷融合、豐富而演化發展。龍舟競渡:原產於吳越進行龍舟競渡的先決條件必須是在產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區,這正是我國南方沿海地區的特色:水網密布、以舟代步。
  • 午時禁忌(11:00-12:59)
    1、午時不殺祭祀用的牲畜。因為午時三刻是陽氣最盛時期,這個時候殺生意味著這個靈魂將灰飛煙滅,永世不得超生。既然為祭祀,當然是得講福報的。2、午時不宜房事。房事在各個宗教裡的意義都是主推生育的目的,生育需要有靈氣的注入,靈氣屬陰,子夜陰氣最盛,午時陰氣最弱。故習俗裡有午時房事易生痴呆兒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