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漳州端午節民俗 制午時草飲午時水祈求驅邪除災

2021-01-09 閩南網

  閩南網6月3日訊 「五月五,過端午。插艾草,掛菖蒲。」除了賽龍舟、吃粽子、插艾草外,你還聽說過端午節制午時草、喝午時水的習俗麼?

  在泉州南安埕邊村,70歲的老楊會在端午當天的午時,製作出一種包含20多種草藥的午時草,喝這草茶過節;而在漳州南靖、雲霄等地,人們會在端午節當天,喝上一口午時從井裡打上來的清水,祈願以此祛病強身。

泉州南安

午時草

制午時茶草 襲上輩傳統

老楊的老伴鄭阿婆正在搗弄茶草

  昨天中午12點,在南安水頭埕邊村70歲的楊民興家裡,瀰漫著一股清淡的青草味。他和老伴要動手製作午時草了。這種裡面含有20多種草藥和40多味中藥的茶草,楊民興只挑端午節這天來做。

  「這裡面有魚腥草、葉下紅、車前草、薄荷、茵陳……一共20多種,全是自己摘的。」老楊認識非常多草藥,所以製作午時草的原材料,除了中藥得到藥店去買,其他的都是他和老伴到處去採來的。

  午時草從搜集到製作完成要歷經幾道工序,相當繁瑣。採集青草藥後,先洗淨、再剪碎,曬乾,再搗碎,中藥混合其中。等到端午節這天的中午時分,便可以將二者混合,加入鹽巴,起到調味和防腐的功效,再倒入一定量的茶末攪拌混合。最後放入大鍋裡幹炒,就可以裝罐保存。

  別看這瓶瓶罐罐的不多,但扣除送給親戚朋友的,剩下的足夠一家人喝上好幾年了。

  「味道鹹鹹的,有一股子清香!」,老楊說,這種午時草,一年四季都可以喝。老楊說,他伯父曾在南安金淘千金廟開中藥店,是個老中醫。午時草的秘方由他伯父傳給他父親,父親又傳給了他。

  對於民間自製的午時草,泉州市醫藥研究所所長蘇齊認為,最主要還得看用的是什麼配方。他說,這有點像清涼茶餅,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喝的人最好弄清楚配方是什麼。至於為何要在端午當天中午製作,蘇齊認為,這是一種民間習俗的傳承方式,對製藥影響不大。

相關焦點

  • 閩南端午節的午時水與午時茶
    午時,乃中午11點至13點,而正午便是12點。當地人很看重端午節正午的水和正午的茶,午時水、午時茶尤重一個「正」字。因此,每到端午節這天中午,人們像北方人趕廟會似地湧向村中的井邊。提桶的,挑擔的,圍繞一個共同的目的———等候提取午時的井水。因為家家戶戶唯恐過時不正,排成長龍陣也就蔚為大觀了。此時此刻,在鄉村中的古井中,不知有多少只吊桶七上八下。
  • 端午節的午時水最寶貴 驅邪最佳
    端午節的初始由來說法不一,最為人們認同的是紀念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據文獻記載,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有了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習俗,要插艾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以起到「調和」的作用。在端午節來臨之際,記者採訪了中華周易聯合會副會長許雪兒,請她韶一韶端午之際的「調和之道」。
  • 端午節習俗:收集「午時水」煮飯驅邪
    東方網6月5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華東師範大學人類學與民俗學研究所所長、民俗學教授田兆元向記者介紹,端午節是五月初五,「五」是陽性,這一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午時驅邪最佳,所以端午當天有取「午時水」的說法,用來煮飯、燒水、煮湯,具有闢邪、淨身、除障的效果。
  • 端午節午時水,驅邪避疫良方
    而端午這一天,陽氣極盛、蒼蠅滋生、五毒盛行,因此驅邪避疫成了人們關心的重點,後來逐漸衍生了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等各種民俗文化。那為什麼這些驅邪的民俗大都在中午進行?因為午時又為「陽辰」,這個時候太陽最燦爛,是驅邪的好時間。人體工程學認為,在端午日午時((即上午11時到下午1時)飲用午時水是驅邪避疫有效良方。民諺有言「端午水是寶,賽過服仙藥。」端午午時水帶有盛陽的能量,選擇午時服用,可祛病避疫。
  • 著漢服沐蘭湯 祈午時水重溫端午習俗
    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其中蘊含著濃濃的文化魅力,為了讓福州市民了解、感受端午節的傳統節俗文化,昨天下午,在位於三坊七巷的福建民俗博物館內,舉行了端午節特有的祈午時水活動,參加者們身著傳統漢服
  • 端午節傳統習俗活動有哪些呢?進來一看就全知道了!
    天象「飛龍在天」被賦予多重含義和寄託,形成祭龍以酬謝龍祖恩德、祈福納祥、驅邪攘災的禮俗,衍化成「端午節」。端午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民「天人合一」的自然觀。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端午習俗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 香港端午節裡看民俗:「放紙龍」、龍舟競渡、遊龍舟水
    新華社香港5月30日電(記者丁梓懿)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也是首個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節日。在香港這座中西交融的城市,依然保留著不少端午節的傳統民俗,如舉行龍舟競渡、「放紙龍」儀式、用龍舟進行祭祀、遊龍舟水及吃粽子等。
  • 端午節秘法【午時水】轉好運!錯過再等一年
    6月7日(農曆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入夏的第一改運時間,今天艾菲爾老師要提前告訴你,【端午改運】的方法,若你覺得今年運勢不順丶或是犯太歲的生肖豬丶虎丶蛇丶猴,請一定要把握端午節為自己轉好運。而這個夏天犯小人最嚴重的星座是射手丶天秤丶摩羯丶水瓶(包含上升),記得端午節一定要努力開運除小人。
  • 端午務必禁慾克己,更別忘了製作闢邪午時水!
    這個避之不及的純陽時間點,卻有一件重要的事可以做,那就是曬「午時水」(又稱極陽水)。 傳統說法認為,這個時候的水是最能闢邪,生飲還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 端午節的起源,竟然是一年一度的全民防疫日
    在廣東,兒童用苦草麥藥或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則到江河、海邊衝涼,謂之洗龍舟水,洗去晦氣,帶來好運。2、採藥、制涼茶民俗認為,端午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在端午採藥與設置種種可驅邪的花草,其來源久遠,這一風俗在漢代時已影響廣泛,後來也逐漸影響到東亞各國。西漢末《大戴禮記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毒氣。」
  • 端午節秘法【午時水】轉好運
    6月25日(農曆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入夏後最重要的改運時間之一,請一定要把握端午節為自己轉好運。
  • 臺南市民「立蛋」飲「午時水」慶端午 擠爆五瘟宮
    臺南市民「立蛋」飲「午時水」慶端午 擠爆五瘟宮 2011年06月06日 14: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端午節開運秘法【午時水】好運連連
    一丶【收集午時水】6/25端午節午時(上午11:15~13:00)從水龍頭或是飲水機接的水,也可尋找自然湧出來的山泉水,效果會更好!這具有很強大的避邪丶解厄效果。#午時水的使用方式#1、午時水可噴灑於身上端午當天所收集的午時水,可在當日衝澡,或存在噴霧罐中,以後當感到運勢不順利時,就可以噴在頭上或身上為自己改運。
  • 老家端午節是這樣過的,和你家一樣嗎
    這些多為芳香科植物,能發出一定氣味,可以殺菌並驅除蚊蠅;舊時,平和某些地方還有給孩子的手腕或手臂上,系以五色絲擰成一股的細索,俗稱「縛紅絲線(縛手)」,「縛手」的目的是為了闢兇而祈求長命,另一種說是經過「縛手」,小孩子的雙手才不會亂動,比較「好帶」。還有給小孩脖上掛了用彩綢製成,內包中藥香料粉末的小飾物,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
  • 炒份「午時鹽」 友鄰同分享 不少端午習俗廈門市民仍堅守
    拍客林瑞奇攝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 記者 戴懿 龔小莞 顏梅麗)掛艾草和榕枝、盛午時水、炒午時鹽、射五毒……其實,在端午佳節,除了吃粽子、划龍舟,還有許多我們並不熟悉的傳統習俗。在城市化的進程中,許多習俗正在消失,但是仍有許多人堅守著。這些傳統習俗有什麼講究和寓意?在當下如何變通?記者也採訪了民俗專家,為市民一一解讀。
  • 不可錯過的【正陽午時水】幫自己強轉運!
    為了要去除體內的病氣跟晦氣,就必須用【端午節】所接的正陽午時水,幫助自己增加陽氣。而2016年的【煞氣方】為東北方位丶西北方位,若是居家大門開在這兩個方位的話,今年會比較容易感到家運不順利,因此請你可在端午節前後,一定要在居家大門掛除穢氣的植物,像是艾草丶芙蓉丶榕樹葉丶菖蒲。另外,也能配戴黑髮晶,藉由水晶的磁場及能量保護,為自己擋晦氣。
  • 端午節風水常識,喝午時水
    端午節在傳統文化中是個重要的日子,驅兇闢邪是個這個節日的重頭戲,在風水上,也是有很多考究的,提醒大家多注意以下事項,大家可以在這個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日子
  • 南安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
    南安非遺民俗共有17項,國家級1個,省級2個,泉州市級6個,南安市級8個。  國家級:燈會(南安英都拔拔燈)  英都拔拔燈是一種綜合民間信仰、歲時節令、民間音樂、民間舞蹈等多種文化表現形式的綜合民俗娛樂活動。
  • 端午節為何要佩香囊,掛艾草,驅五毒?這些民間開運風水習俗禁忌不能...
    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端午節開運旺運趨吉避兇方法:一、五色絲線系在身,避災除病保安康五色絲線結成的「長命縷」(也叫百索、闢兵紹、五彩縷、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等),是端午節色彩絢爛的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