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齊齊 編輯丨秦麗
來源丨首席數字官
2020年12月12日,「2020中國數位化年會線上論壇」之【法國裡昂商學院全球商業智能論壇】圓滿舉行。眾多大咖就智能製造、數位化轉型過程中的創新技術、相關管理學前沿理論與實踐的問題展開深度交流。
論壇上,IBM中國軟體開發中心業務拓展總經理顧世山作「製造企業的生態系統拓展與雲市場」的主題演講,講解了製造業市場現狀、發展重點、未來趨勢,對製造業企業的發展提出建議。本文由【首席數字官】總結,提煉演講嘉賓的精華觀點編輯而成,歡迎閱讀和分享。
企業所處的環境劇烈影響企業的生態體系
首先,製造業的業務環境不斷改變。基礎科學的創新、新技術的創新、業務模式的創新,使得企業的業務環境更智能、更敏捷、更協作。像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很多技術都已經應用到製造業,也就是數位技術正在產業化,其實就是科技正在產業化。
其次,客戶的價值實現形態和過程也發生深刻變化。價值形態改變即從「產品」轉變成「體驗」,從「所見即所得」轉變為「所需即可得」;價值過程改變即從傳統的「需求-供給」轉變為「共創」的參與式過程。客戶需求側參與到供給過程之中,大大增強體驗感。
然後,生態系統構建過程中,企業有更多創新的可能性。生態系統中的協作節約了成本。比如,過去很多電子文檔交換都是以很傳統的方式進行,例如郵件、電話、傳真這些方式都比較傳統,現在有更好的科技來實現。再有,上下遊之間由於有了協作,產生一些新的業務價值。過去兩個行業之間可能很難打通,現在有新的生態系統進行打通之後,業務價值得到提升,系統性風險也會大大的降低。另外,智能化能力和敏捷化水平也改變了價值創造與獲取方式。過去,大多數產品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研究、開發、發布、銷售,現在,通過不斷的迭代,把價值逐漸的疊加起來,讓用戶體驗到業務價值。
再次,不是所有的商業環境都相同,它們運作的根本方式不同。企業在不同的生態子系統中需要採用不同是戰略。
最後,領先的企業都已經很主動的接受生態系統理念。調查表明許多優異企業已經把世界看成是一個巨大的資源池,一切為我所用,即「生態有多大,企業就有多大」。製造企業,從區域來講,它屬於區域經濟;從產業來講,它屬於垂直產業。因此,生態系統是企業數位化戰略重塑的一部分,即產業的數位化。
重構生態系統,重塑業務模式
生態系統的概念並不陌生,早在幾十年前就已提出。生態系統在多個機構,不管是公共機構還是私有機構,甚至一些消費個體,都有可能是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它可以垮多個地區、跨各個行業。生態系統旨在創造並分配業務價值,使得價值在不同參與者之間進行流動。
傳統的生態系統是鏈條式。在成本的基礎之上,加上利潤訴求,每一個價值鏈環節都增加一些價值,然後這些價值變成收成或者利益。總成本加上總收益,變成總價值交給最終用戶。所以他們之間除了合作關係,還是存在彼此之間的博弈。
新的生態系統理念已經發生了比較深刻的變化,價值的產生、傳遞、倍增關係都已經發生改變。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整體,能夠產生比各個單獨參與者更多的價值。因此,在新的生態體系裡,總的價值就是每一個參與方及合作夥伴支付意願的總和。
企業對生態系統的綜合管理(樣例)
製造企業都會有生態夥伴管理策略。下圖是某家企業對生態系統進行管理的一個參考案例。
首先,把生態夥伴分成三大類:一般合作夥伴、比較重要的合作夥伴、戰略性合作夥伴。
然後,對合作夥伴有一個定期考評,考評可以分成4級(具體級數看企業實際操作情況):刪除、受限、可用和優選。根據生態夥伴分類和生態夥伴考評兩個維度把生態夥伴管理策略分為ABCD四個類型。A類代表長期合作關係;B類代表一定程度的技術合作;C類代表鼓勵競爭的關係;D類代表協議改善,停止交易。
談到生態夥伴,製造企業的生態夥伴至少有ICT類,即信息化類、通信技術類。
生態系統的重要環節:研發與創新
生態系統的管理策略對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和重塑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一個關鍵領域就是研發和創新。研發和創新是生態系統吐故納新的環節。
創新總體來說分為三大類:基礎科學研究的創新、技術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
創新的主體很多。研究機構、大學、國家實驗室等等是基礎科學研究的主體。企業、研究院所等是技術創新主體。
創新的定義,即創造和應用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採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來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更豐富的服務的過程。那麼,今天我們對於研發和創新的進一步理解就是,讓消費者得到更好的用戶體驗。
智慧財產權轉化為生產力面臨很大挑戰
在創新過程中,智慧財產權是重要的一點。在今天的商業環境裡,智慧財產權轉化為生產力面臨很大挑戰。
智慧財產權大部分來自於基礎科學研究的創新主體,而技術創新往往是來自企業,而科學創新和技術創新之間實際形成了一個壁壘。研究機構在研究什麼樣的科學和企業需要什麼樣的技術之間脫節。因此,對方在做什麼、有什麼新資源、有什麼創新能力、有什麼新成果以及有什麼需求等,這些都是產業中存在的信息孤島問題。
此時,需要一些技術方法把信息孤島打通,解決信息不透明、不通暢等問題。那麼,進一步打造創新平臺和生態雲市場變得至關重要。
創新平臺支撐生態系統的創新與拓展
在打造創新平臺的生態體系過程中,有些理念也正在發生變化。
過去,企業做產品或者提供服務時遵循的理念是,為哪些目標群體提供,之後採集目標群體的需求進行優先排序,最後做出一個產品模型、產品一代、產品二代,不斷地往下延伸。這稱為make-for 的理念。
後來,企業開始考慮為哪個垂直行業特定服務,將自己的產線放到目標產線或者產業裡去進行製造。這稱為made-in的理念。
現在,理念發生更深程度的變化。企業彼此之間聯合起來,共同進行產品或者服務的打造和創新。這被稱之為make-with。
隨著生態體系的創新和理念的變化,智慧財產權的轉化過程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因此,諸如IBM生態雲EcoCloud此類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在打造的時候,從技術角度上通常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把一些很原始的、可能還不成體系的、很難書面化表達出來的思想和理念,通過創新、孵化、展示的平臺把它具象化。
第二階段,因為在某具體的平臺上進行孵化創新的同時,它的技術選型就有了相應的鎖定。在平臺上創新的個體和企業就會進行相應的IT技術和產品培訓,進行相應的培訓架構設計。將最初開發出來的產品或服務投放到預生產集群進行試驗,根據反饋結果,不斷進行產品迭代。
第三階段,產品或服務成熟之後,發布到生產集群。這樣的方法論,在國內也已經有一些實踐案例。
IBMEcoCloud生態雲市場,打通供給側和需求側
IBM針對垂直需求打造一款應景的產品,即生態雲市場。它主要把左側供給側和右側需求側之間打通,使信息透明化。同時,不管是服務提供方、APP提供方、API提供方還是服務訂閱方(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等),在此平臺都能獲得十分方便的自助服務。IT環境、測試環境、發布環境、安全管理等,在這個市場裡邊都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自服務能力的便利。還有很多關於平臺運維的不同角色,提供對平臺的支撐,保證平臺的安全性、柔性、持續性和升級。
對於平臺的構建,IT技術方面已經相當成熟。在搭建生態雲市場的時候面臨的挑戰就是就是平臺的運營。運營包括很多方面,下圖總結為四個方面。
第一方面,業務運營。包括市場分析及平臺定位,業務模式設計,服務能力規劃、孵化、導入及管理,服務能力種子客戶、推廣、引爆點以及平臺競爭力和持續發展力。
第二方面,IT運營。包含平臺基礎設施保障、平臺自服務能力、平臺的計量、記帳能力、持續集成持續交付能力、IT事件中心等。
第三方面,孵化投資。包含發現優質創業企業和孵化並投資。
第四方面,人才與培訓。包含IT技術培訓和數位化轉型戰略諮詢班。
場景一:貨櫃跨境海運的電子數據共享生態圖
貨櫃跨境海運的電子數據共享生態,是IBM和馬士基聯合打造的全球範圍生態圈,包含製造企業、第三方物流、倉儲、海關、海運公司、銀行、保險、稅務等,都是生態圈的重要參與者。
參與者都有各自的訴求。比如,製造企業對貨物發貨的跟蹤、銀行對運輸過程中的裝箱單、運單、抵押、支付等信息都需要有透徹的了解。此生態系統基於區塊鏈技術,把電子數據都放到區塊鏈上,製造企業就可以加盟到區塊鏈生態。然後,企業可以獲得需要的各種各樣的文檔或者電子數據。數據都是以API的形式提供。
場景二:個性化汽車保險業務生態圖
在中國,不管大家去哪家汽車保險公司,它的價格都一樣,只是有不同的禮物來贈送。而在國外已經發展到個性化的汽車保險。個性化的汽車保險至少需要兩大類數據來提供決策,這樣才能做到個性化保險的定價。
汽車廠商要去採集汽車駕駛員的很多駕駛行為,拿到保險公司關於保險人過去的一些保險歷史狀況、電信的信令數據、氣象數據等,需要方方面面的參與。這些數據匯總到第三方平臺,第三方平臺依據這些數據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業務視圖和業務洞察交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就可以大大降低保險的理賠率,而且對優質汽車駕駛員的保費會有適當的優惠政策。
國內現在有很多企業在嘗試拓展這方面的生態系統。
製造企業生態圖的參考模型:銀行生態圈
製造企業在打造生態系統的時候,需要有一個理論模型來指導。但是,今天在製造企業裡邊還沒出現這樣的模型。銀行業生態圈有相應的模型可循,對製造企業有參考作用。
銀行生態圈有個BIAN聯盟,裡邊涉及兩方面。一方面是企業的企業級戰略和業務能力的規劃,IT層面就是服務的域。另一方面是生態體系戰略,對生態體系的業務能力做具體規劃。銀行業架構網絡聯盟公布的標準包括很多,例如服務環境、元模型、服務庫、服務生命周期管理等。
今天,製造業也應該有類似模型參考,這需要各類型製造業廠商共同研究。中國有理由、有能力在製造業做到世界前列。
總結:企業數位化戰略中,生態系統是最重要的數字重塑領域之一
企業數位化戰略中,生態系統是最重要的數字重塑領域之一。首先,生態系統有多大,企業就有多大;生態系統有多強,企業競爭力就有多強。其次,雲市場是實現生態系統構建的強大技術保障,包括信息技術平臺、方法論、實踐指導等。再有,雲市場的運營是確保生態系統行穩致遠的核心。最後,雲市場製造行業標準,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合作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