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蕙纕:才高命舛的女詩人

2021-01-09 溫州新聞網

  錢蕙纕生活過的平陽縣鰲江鎮務垟辦事處厚垟村今貌。

 錢蕙纕的詩文集《女書痴存稿》。

  溫州網訊 她出身詩書世家,才高命薄終身難託;然而在她短暫的一生中,詩是她的生命顏色,夾雜著墨痕、淚痕、啼血的殷紅……

  出身望族,遠嫁平陽

  嘉定(今上海嘉定)錢氏,乃清代江南儒家望族,人才鼎盛,陣容龐大,最著名的是錢大昕,進士、翰林院侍講學士,修《熱河志》《一統志》,撰《二十二史考異》《音韻述微》《續文獻通考》《天球圖》等,與紀曉嵐並稱「南錢北紀」。錢大昕弟錢大昭,學富五車,參校《四庫》,書著《兩辨》,與其兄比稱。

  錢大昕長子錢東壁、次子錢東塾,精於書法篆刻。錢大昭之子錢東垣、錢繹、錢侗,皆潛研經史金石,時稱「嘉定三鳳」;錢大昕侄子錢坫號稱「清代篆書第一人」,官至乾州知府。錢大昕另一侄兒錢塘,字溉亭,也是錢家侄輩中的佼佼者,《清史稿·儒林傳》謂他與錢大昕「相與為實事求是之學,於聲音文字、律呂推步尤有神解」,多才博學。

  才女錢蕙纕(?-1800)就是出生在這樣一個文豪成堆、學者成群的書香門第,因為從小耳濡目染,「幼耽章名之學」,她很快像出水芙蓉,在詩的漣漪裡嶄露頭角。清乾隆三十五年(1780),45歲的錢塘中進士,原放州官,但他願教書育人,自打申請報告,改任江寧府訓導,這一改,竟改變了女兒錢蕙纕的一生。

  錢塘帶著家眷赴任江寧府時,溫州平陽豐山人(今平陽縣鰲江鎮務垟辦事處厚垟村)陳夏榮也調任江寧府同知。平陽豐山陳姓,雖然不像嘉定錢氏那樣著名,但據《厚垟陳氏宗譜》,也是官宦後代,詩書傳承,家財萬貫。陳夏榮之父陳峰臺,建豪宅,創書社,膝下五子十四孫,三人入仕,四人貢生,八人國學生,聲望盛於鄉裡。

  錢塘有個才貌雙全的女兒待字閨中的消息,很快傳到陳夏榮耳朵裡,陳夏榮早想為其子陳振孟物色一個好媳婦,而眼前這椿「美滿姻緣」豈能錯過,便趕緊託人提親。門當戶對的條件,又是父親的頂頭上司,「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概還只15歲的錢蕙纕遠嫁了平陽豐山。

  遇人不淑,悲吟去世

  雖然和其他少女一樣,對未來的愛情生活,充滿了天真爛漫的憧憬,但聰慧的錢蕙纕知道「嫁出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遠離親人,人生地不熟,前面決無坦途,但為了相夫持家,她得走下去。她的《慕古賦》正表達了這一思想:「具雞黍以供母,執一經以教子;且灌園以自給,雖傭舂而不恥;輕五鬥而折腰,卜百錢而閉肆;挽鹿車以偕隱,泣牛衣而相對。」她立志要像陶淵明一樣,不羨富貴甘願清貧;要像梁鴻一樣不恥下傭,挑著稻穀去舂米,操起水戽去灌園;她要和自己的郎君像鮑宣夫婦那樣,艱苦奮鬥,挽鹿車而自立門戶。

  但丈夫陳振孟的放蕩不羈,使錢蕙纕的美好願望失去了支撐。從小嬌生慣養的陳振孟,養成了遊手好閒、不讀書、不務正業的壞毛病,功名無緣,治家無能,長年「遊學」外地,是個十足的花花公子。揚州是煙花之地,浪蕩子的「天堂」,陳振孟多次去冶遊,錢蕙纕曾作《送外之廣陵》詩相勸:「往事休重省,時來且自強。男兒能作健,蓬篳亦輝光。儻成蘇季志,惟望早還鄉。」她渴望丈夫能迷途知返,像蘇秦懸梁刺股,發奮圖強,為家增光。

  遇人不淑,讓她心態悲苦。「柳子飄零瘴海邊,李陵憂患託詩篇。悲深擬賦思鄉曲,感切翻成滴淚篇。精衛銜時山木盡,杜鵑啼處血痕鮮。明知似病應無藥,遣恨唯憑一幅箋。」憂、愁、悲、思、恨、淚、驚,是錢蕙纕詩作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但她也有歡快的詩句,如《江村雜詠》:「歸舟順流輕疾,白鳥眠沙正安。驚起卻飛何處,隨風飄落前灘。」這種歡快,或在錢蕙纕回娘家的路上,或在夢回故鄉的飄渺中。

  乾隆五十五年(1790),錢塘病死於江寧任上。嗣後,公公陳夏榮告病回鄉,不久也去世。失去了二大支柱,錢蕙纕也跌落她人生的最低谷。舊時大戶人家往往幾代同堂,不分家不析產。陳夏榮一死,分家析產之風驟起,宿怨舊恨之浪橫生,陳家家道一落千丈。錢蕙纕在這場內鬥中,與族人的隔閡越來越深,處境愈加艱難。

  她的《或問翁歸有所積否,作詩答之》詩,想是這一時期作品:「半生作宦世相違,隱退匆匆返舊扉。一路雲山都不帶,滿船惟載月明歸。」「西粵曾經宦轍馳,金陵住久歲頻移。歸來自檢行囊裡,贏得鐘山數首詩。」她做詩辯白陳夏榮歸囊空空,但又有幾人相信?

  「眾怨難弭」,「患害仍朝昏」,丈夫不顧家,娘家遠在千裡,夫族怨恨,這一切她只能默默忍受著,把希望寄托在養育兩個兒子身上,《示兒》詩曰:「撫育成非易,當時且自勤。綢繆防暑雨,補綴俟寒雲。薄俗真堪棄,澆風不可聞。逸勞古有訓,遲爾必超群。」但沒等到兒子成才,她竟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痴迷詩書,詩文流傳

  在臨終前,錢蕙纕整理了自己畢生的詩稿,存詩百餘首、詞八首及文三篇,因為從小痴迷詩書,平日閨友戲呼她「女書痴」,她便乾脆作為自號,詩文稿亦題名《女書痴存稿》。

  在編成詩文稿後,她《自題詩稿後二首》,其二曰:「託跡殊方倍黯然,遙吟俯唱亂山邊。廿年淚灑臨江樹,午夜魂迷隔浦煙。蟬噪偶舒齊女怨,鴻飛欲奏伯牙弦。引宮刻羽成何事,留與騷壇作話傳。」

  從「廿年淚灑臨江樹」,大概可以推算出,15歲出嫁平陽的她,走過了20年悽風苦雨路,去世時大約只有35歲。

  道光乙酉(1825),陳振孟的族弟陳藜閣把她的詩文稿,請福建福鼎詩社「蘭社」創始人林滋秀審定,並由平陽縣教諭孫小蘭作序,出資付梓。平陽詩人黃雲谷在拜讀《女書痴存稿》後,在其《吟香舫吟稿》中題詩曰「名父詩編號鶴源,才稱柳絮著吳門。可憐甌海離鄉遠,不遇知音滿淚痕」,深深同情她的遭遇。

  清光緒年間,平陽訓導吳承志讀了她的詩稿後,評語其詩「古體遠追六朝,今體逼近唐音,充其所至」。到了民國,「文治總統」徐世昌晚年召集僚友門客,編纂《晚晴簃詩匯》,收錄了清代6100多位詩人的詩作,選入錢蕙纕的《秋感》《夜坐》《江村雜詠》《送外之廣陵》等八首詩。其事跡編入民國《平陽縣誌·列女傳·閨秀》。

  正是有了歷代的賞識流傳,讓我們今天知道,在浙南海隅的平陽縣豐山腳下,約在200多年前,曾經生活過一位「才高命舛」的女詩人。

本文轉自:溫州網

相關焦點

  • 薛濤 才傾大唐的女詩人
    記者肖雨楊攝主要貢獻薛濤是寫詩最多、現存詩最多的唐代女詩人。她自編詩集《錦江集》(已佚)五卷,選入自作詩500首,今存世93首。其詩中最有特色的是愛竹敬竹詩,託物寄志,以竹的「蒼蒼勁節奇」「虛心能自持」歌頌高尚的氣節,上承竹林七賢,下啟宋以後中華審美中的竹文化。其書法自成一體,發明特殊用紙「薛濤箋」。
  • 短命的詩人,溢世的才華,細數歷史長河中那些才高命短的詩人
    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由於長期遭受迫害,精神上受到沉重壓抑和打擊,曹植在40歲就鬱鬱而終。七步詩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我本女嬌娥,詩意度人生丨古代最具才華的10大女詩人
    中國古代的女詩人為數不少,但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性經常處於被歧視被壓抑的地位,才智也被束縛,特別是在詩歌領域。可事實上,無論哪個時代,女性對詩歌藝術的發展都起著巨大的影響,表現出非凡的藝術創造力。今天來盤點一下古代10位才華橫溢的女性詩詞大家。
  • 施施然主編《中國女詩人詩選2019年卷》出版
    《中國女詩人詩選 · 2019年卷》施施然主編長江詩歌出版中心,2020年6月出版她們因時間的磨洗而顯露出珍珠般的光澤施施然《中國女詩人詩選2019年卷》,匯聚了當代詩歌現場100位前沿實力女詩人的優秀作品。這是一場盛大的精神盛宴。
  • 唐代四大女詩人:談感情太傷才華
    據考證,在唐朝290年間,竟然出現了207位女詩人。而唐代四大女詩人李冶、薛濤、劉採春、魚玄機,更是散發著她們自己的獨特光芒。李冶(約公元730年~784年),字季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後為女道士,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
  • 三位國外傳奇女詩人,用詩敲開了我緊閉的心門
    詩人將欲說還休的情愫,暗藏在詩詞之中,正是這欲說還休的情愫惹人著迷,引得世人傳唱。仿佛我們能夠在詩人的詞章之中尋到自己的一絲身影,而那欲說還休的情愫正是纏繞於我們心頭鬱郁而不得發散的情感。詩人自己的「冷暖自知」共鳴出我們自己心頭同樣的事件、同樣的思念、同樣的愛恨,同樣的沉迷。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三位國外傳奇女詩人以及他們的代表作,希望的大家能夠喜歡。
  • 「郎」情幾多有出處,哪位詩人的自謂與「白馬王子」異曲同工?
    這是唐代詩人崔郊《贈婢詩》中的名句,凝練而生動地寫出了自己被豪門奪愛的悲劇。「蕭郎」是詩人的自謂,在古詩中這是一種習語,用來代指女子傾心的情郎,和西方童話中常用的「白馬王子」異曲同工。「蕭郎」的原型並不是真人,而是一位神話傳說中的多情仙人,名叫蕭史。西漢劉向《列仙傳》記載:「蕭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白孔雀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
  • 詩人西川:「詩人生在中國,真是太不幸了」(圖)
    1980年,為了培養和提攜年輕詩人,《詩刊》組織了首屆「青春詩作者創作學習會」,匯集這些年輕人的作品專輯為「青春詩會」。後來這一名稱一直沿襲下來。   作為該活動的數屆組織者,王燕生因此被譽為「青春教父」。他摸索著翻出首屆詩會的籤名錄,上面用毛筆書寫著江河、舒婷、顧城、梁小斌、葉延濱、徐敬亞、王小妮、張學夢、梅紹靜、才樹蓮等人的名字。
  • 蜀女多才,薛濤秀冠|走近四川歷史名人③
    蜀女多才,薛濤秀冠。——譚繼和(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從古至今,無數詩人、名家曾在成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度過了自己的詩意人生,並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望江樓始建於明朝,是為紀念唐代女詩人薛濤而建,以後經歷代不斷修葺擴建,成為如今的望江樓公園。
  • 十二星座女穿回古代是什麼身份?白羊座是女俠客,雙魚座是詩人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1、白羊女:女俠客。羊羊脾氣火爆,熱情慷慨,勇敢果決,極具正義感,又喜歡冒險,若她穿越回古代,一定會是一名江湖女俠客,手持利劍,闖蕩江湖。2、金牛女:女商人。牛牛踏實穩重,有主見,對金錢敏感度高,善於理財,又會結合現代商業思維,為自己創造一個商業王國,所以,她穿越到古代後會成為一名富可敵國的女商人,即使皇帝見了也要禮讓三分。3、雙子女:花魁。
  • 唐代女詩人李冶,寫下一首非常經典的詩,說透夫妻之間的關係
    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留下不少愛情和婚姻方面的作品,其中唐代最大膽的女詩人李冶,只用了一首短詩,就道破夫妻之間的關係,讓人讀後備受啟發,如同醍醐灌頂。《八至》唐代:李冶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全詩四句話,只有二十四個字,因包含八個「至」,所以起名為《八至》。
  • 新詩人與老詩人:餘秀華與食指
    對不起,詩人,我把你們的名字放在一起,看上去好像情侶一樣。怪我嘴笨筆拙,但我沒辦法,誰叫你們掐架掐得厲害。食指爬到餘秀華頭上,餘秀華大喊:這次又被食指強姦了一次!餘秀華用了一個「又」,我還疑惑食指怎忒無奈了,居然「二次」強姦餘,後來我查資料,才知道餘的「又」是指之前被詩人王家新強姦過一次。王家新是怎麼強姦的,我不清楚。是不是踩在人家頭去了?如是,這是不對的,不能老詩人欺侮新詩人。食指那次的確有點自持成名老詩人的味道,說教的意味很濃。食指強調詩人要對歷史負責。本人愚鈍,不太明白其意。
  • 把女詩人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的大詩人食指,自己寫的詩到底如何?
    食指和餘秀華,兩個本來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詩人,因為一場詩壇論戰被聯繫到一起。食指先生不理解,為何大家要捧餘秀華,他表示餘秀華的存在讓新詩的嚴肅性無從談起,並找了數個論點將餘秀華貶得一文不值。對此,餘秀華用了一篇《兼致食指,不是誰都有說真話的能力》來回應。
  • 赫本時代的女性主義詩人
    同樣,今天讓我們重新了解一下赫本時代中外女性主義詩人與她們的詩歌吧。女性主義詩人與代表作1.伊莉莎白·畢肖普(Elizabeth Bishop,1911-1979)畢肖普是美國20世紀最重要的、最有影響力的女詩人之一。1911年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伍斯特。1934年畢業於瓦薩學院後,在紐約文學圈裡的生活為其事業奠定了基礎。
  • 餘秀華不是中國最好的詩人,但是最打動我的詩人
    那個微信公眾號推出的標題是「腦癱詩人」。作為詩歌的普通讀者,我想我和大多數轉發、購買她詩集的人一樣,並不將她視為中國最好的詩人。但是,她卻是這些天來最打動我的詩人。作為她的同時代人,我們只需回答,作為此時代的詩人,她的詩是否打動了你,她是否寫出了我們這個時代作為最普泛的人的共同感受?
  • 知名詩人、翻譯家樹才幾年來為近七千學生上詩歌課
    知名詩人、翻譯家樹才幾年來為近七千學生上詩歌課教孩子們寫詩,他的心暖了本報記者 路豔霞「一棵樹不是詩,但它在風中抖動樹葉瑟瑟作響的時候,或者秋風一吹黃葉紛紛飄落的時候,這就是詩。詩就是靈動的東西、鮮活的東西,是你能感覺到它的生命存在的東西。」這是詩人、翻譯家樹才給孩子們上詩歌課的瞬間。
  • 詩人樹才教近七千個小朋友寫詩:給孩子們上詩歌課,我的心又暖過來了!
    這是詩人、翻譯家樹才給孩子們上詩歌課的瞬間。迄今為止,樹才面對面教過五六歲至十二歲的孩子寫詩,至少已有近七千人。而線上詩歌課、詩歌講座,樹才則開過上百場。給孩子們上詩歌課,詩人樹才已經積累了豐富經驗,近日《寫詩真好玩:樹才老師給孩子的詩歌課》與大小讀者見面。
  • 詩人食指與詩人餘秀華吵架,文人之爭,你的神經興奮啥
    詩人食指批評餘秀華的一段話,是出自詩人內心的使命與責任,並不是故意的刁難,可沒想到引起了一場文壇少有的吵架,正如有人說,作為文壇的「風流餘韻」,文人吵架不是壞事,圍觀這些文人吵架,總比盯著那些明星的私生活有意思多了。
  • 觀察:詩人老了
    「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託住太陽的大海搖曳著曙光那枝溫暖漂亮的筆桿用孩子的筆體寫下:相信未來——《相信未來》」前些年詩人一直住在精神病院和福利院裡。「我在『瘋人院』裡住了12年,連福利院一共住了16年」,詩人說。他一直在寫詩。即使在病中,白天嘈雜,夜晚才是他展開詩思的時候。
  • 古代大詩人寫給子女的詩,蘊藏大智慧
    這是一首教子詩,詩人從書本與實踐的關係上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做學問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恆的精神,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洗兒戲作宋蘇軾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