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國學老師蔡和修公開課|子罕篇第十四章

2021-01-18 恩歌融媒體

蔡和修,臺灣高雄人,生於1955年,曾經執教於福州諾誠培訓學校、愛子教育、德慧泉早教培訓學校、新華技術學校、兩岸國學院…等。現任中華華夏兩岸交流學會理事,中華經典研究學會講師,福州兩岸國學院國學講師。蔡老師從小深受家規、庭訓影響,為人純樸、正直,從事於國學研究、講授有二十多年經驗。

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月正,雅、頌 各得其所。」

l 《詩經》按所配之樂曲,分成風、雅、頌三類。

風即各地方的民歌、民謠。包括了十五個諸候國的民歌,即「十五國風」,共160篇。

雅是正聲雅樂月,是正統的宮廷樂月歌。雅分為大雅和小雅,一共105篇。大雅是用於隆重盛大宴會的典禮;小雅則用於一般宴會的典禮。

頌是祭祀樂月歌,用於宮廷宗廟祭祀祖先,祈禱讚頌神明,現存共40篇。

風160篇,雅105篇,頌40篇,《詩經》共305篇。

東漢末年經學家鄭玄註:

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

l 雅者,正也純正端美的音樂。所以端正天下也。

周室的四個帝都:周原.豐.鎬.洛陽,為政治之所自出,故以其音為正而稱雅焉。至周平王東遷,中央政教微弱,不能復雅,故降而稱風。風、雅皆以音言也風、雅都是針對音樂來說的。頌者,容也通過形容、描述來讚美祖宗聖德,以舞容言之也用舞蹈來展現、形容,讚美聖德。蓋風、雅但茲歌笙間風、雅只有琴笙歌唱,惟三頌商頌、周頌、魯頌始有舞容只有在歌頌祖先聖德的三頌中才有舞蹈,故稱頌。

l 孔子正樂月,兼有風、雅、頌,此不及風者本章中不談及風,舉雅、頌則風可知也。

※ 此時禮樂自諸侯出夫子未正樂之前,鄭國、衛國之迷音皆雜於其間,而雅、頌始亂,頗有謬亂不正,所以孔子正之。

※ 鄭玄曰:孔子返回魯國,在哀公十一年冬,是時,道衰樂月廢,孔子回魯乃正之,故雅、頌各得其所。

蔡和修老師

l 太史公《樂月書》曰:「凡作樂月者,所以節制人之喜樂七情。君子以謙退為禮,減損為樂月用減損作為音樂,懼怕樂極生悲,樂月其如此也。以為州異國殊各州各國互異,情習不同國情習俗不同,故博採風俗,協比聲律調和聲律,以補短移化,助流政教用來幫助政教施化。天子躬身坐於明堂臨觀,而萬民鹹滌蕩邪穢百姓都能夠去除汙穢邪惡,斟酌飽滿考慮行為得當,精神充滿,以飾厥性百姓能以涵養,修飾德行。故云雅、頌之音理而民正雅、頌的音樂調和了,民俗就端正了。」

夫州異國殊,風也風俗互異。天子博採而協比以音律周王廣泛的採集並且調和音律,則俱曰雅、頌。音樂之雅、頌,果然以詩分乎?還是不以詩分乎?

l 又曰:「天子諸侯聽鍾磬未嘗離於庭古代天子、諸侯必須要聽鍾磬,所以鍾磬從來沒有離開過庭院,卿大夫聽琴瑟之音未嘗離於前眼前,所以養仁義、防淫佚也這就是因為要培養仁義,防止淫亂荒唐的方法。夫淫佚生於無禮,故聖人使耳聞雅、頌之音,目視威儀之禮。」

由是言之,樂月之雅、頌,猶禮之威儀。威儀以養身,雅、頌以養心。聲應相保音樂之聲非常調和,細大不踰音節大小都不超越,顯得平舒。使人聽之而志意得廣,心氣和平者,皆雅、頌也。

l 《史記、孔子世家》言:「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乎韶、武、雅、頌之音。」

《漢書、禮樂志》云:「周衰,王官失業,雅、頌相錯謂聲律之錯雅、頌交互錯亂是指聲調音律的交錯,非謂篇章錯亂也,孔子論而定之謂定其聲律孔子端正雅、頌的聲律,非謂整齊其篇次也不是說孔子整理編排詩經的章節篇次。故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雅是雅,頌是頌,雅、頌都得到正確的運用,放在相應的位置,所以說各得其所。」

l 淮南曰:「先王之製法也,因民之所欲,而為之節文者也先王製作禮節儀文,以制約百姓的行為。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禮,故男女有別。因共好音,而正雅、頌之聲,故風不流流俗流風習俗不致於平庸粗俗。關雎、葛覃、卷耳,正所謂節而不使流者也。然使以鄭聲弦之歌之假使用鄭國迷亂之淫音,依和著琴瑟的聲音來詠詩,則樂者淫喜樂的人將會過甚,哀者傷矣。」明乎此,而雅、頌之不系乎詩可知,得所之非整理其篇章。《雅》歸《雅》,《頌》歸《頌》,各歸其類亦可知。

l 《四書解義》曰:此章是孔子自敘正樂月之事也。蓋《詩》樂月所傳,皆聖王之製作,治道之精微,孔子述往聖以傳後世,此正樂月之功,匪淺顯矣。

l 《詩》之雅、頌,深含先王開基立業,定國安邦之精義,垂萬年而不朽,我們應該重視,恭而熟讀之。

14、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相關焦點

  • 國學老師蔡和修公開課|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蔡老師授課有句話說:「學習是變動時代中的最大資產。」蔡和修老師人物簡介:蔡和修,臺灣高雄人,生於1955年,中華華夏兩岸交流學會理事,中華經典研究學會講師,福州兩岸國學院國學講師。蔡老師從小深受家規、庭訓影響,為人純樸、正直,從事於國學研究、講授有二十多年經驗。
  • 臺灣國學老師蔡和修分享:謹言慎行就是修的開始
    有的時候你不知為什麼總是不順暢、不順心,就是平日在一點一滴當中早已種下禍患的種子,自己且想想,他人有什麼義務須要如此包容自己,只不過看在一份情而已,且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以此來修持自己,更加謙虛。所謂「見先哲於羹牆,慎獨知於衾影」,我們謹慎、修持自己的言行舉止,明白言行不慎的後果。陰騭文有雲「善人則親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惡人則遠避之,杜災殃於眉睫。常須隱惡揚善,不可口是心非;恆記有益之語,罔談非禮之言。」祈望大家凡事三思而行,見善而趨,見賢思齊,你重視自己,就會更加注重自己的修持涵養,閒時多讀聖賢經典,讓自己成為有德有才,實實在在的修行人。
  • 400個文採斐然的國學女孩名大全,起名新「姿勢」你掌握了嗎
    翰寧出處: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板-詩經「翰寧」選自《詩經- 板》,這句詩的意思是:大國猶如屏障擋風,同族宛似棟梁架空。有德便能安定從容,宗子就可自處城中。「翰寧」結合詩意可以理解為維護安寧和平,江南易林認為父母給女孩取名「翰寧」是希望寶寶能夠嚴於律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品行和修養,自己創造一個安寧幸福的未來。
  • 一位老師的靈魂拷問:我不會上公開課,就不是好老師了麼?
    有一位老師,幾十年教齡了,在和他交流的時候,他向我發出了一個靈魂式的拷問:不會上公開課的老師,就不是好老師麼?原來,前段時間,市裡來調研聽課,他的一節公開課效果非常差。在交流會上,領導臉色很難看,指桑罵槐地對他表示不滿。這讓他非常難受。
  • 7月16日公明公開課|臺灣天才名命理師林滿圓親自主講!
    請別對人生失望或安於現狀,只有不停學習,嘗試改變,才能擁有永遠生猛下去的能力,《數字易經》7月份深圳公開課就要開始了知名臺灣天才命理師林滿圓老師憑藉一支手機號碼即可看透你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且能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傳授數字易經,在兩岸三地引發數字熱潮,學員遍及臺灣,香港,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美國等地。
  • 傅佩榮的「國學」生意
    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臺灣「國學大師」傅佩榮出席上海書展,為其即將出版的新書造勢。炎熱的夏日,他依然西服革履,即便是坐在酒店靠窗的咖啡廳,他也是一副隨時準備登臺的姿態。  「我在很多地方講《易經》,明天去重慶也是講《易經》。
  • 臺灣風水大師排名Top10
    現為【臺灣易經商學院】院長、【東方經舍】總會長、【中華國學研究院】、【華旭國學研究院】執行院長、香港【東燊教育集團】董事長、並為【中國臺商協會】總會、【中華兩岸臺商建研會】戰略執行長。       如今在大陸各大院校、電視臺、潘功私塾、新設薈、房交會……等巡迴演講。
  • 趙亮老師公開課《楊氏太極拳的前世今生》直播回放
    西安永年楊氏太極拳學會的公益學院開學在即,慣例趙老師會做一次公益教學。
  • 公開課上得好的老師,往往教學質量不行!這是因為什麼?
    公開課上得好的老師,往往教學質量不行!這是因為什麼?有的老師十分看不起在外獲獎的同事,為什麼呢?理由主要有三點:第一,評價教育質量的依據只要是學生考試的成績,就必須走唯分數論之路,有些教師特別擅長教學生考試,他們腦子裡有現成的考試模板和規定,生氣勃勃的、活潑的、靈敏的教學方式都拒絕,這些老師們把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成績簡單看成一樣,例如,學生口渴,有給我一杯水的老師,有位老師告訴學生在哪裡喝水比較好,有位老師把學生啟發到了水源地,擅長公開授課的老師比差勁的老師更能理解啟發。
  • 公開課 禪繞畫的前世今生四位老師四課連播
    授課團隊簡介i-CHANRAO愛禪繞藝術團隊(愛禪繞俱樂部),是一支注重於推廣和發展禪繞畫的公益團隊,在國內首位CZT(禪繞認證教師)Amiee白老師的發起和組織下Q1:公開課是什麼形式?在哪裡上課呢?A:以微信群為載體進行公開課,在群內以在線分享(包括老師的課件、課程視頻)和語音講解的方式進行上課。
  • 第二三篇 有連山,有歸藏《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經典啟蒙之一
    >(點擊播放音頻)23.三字經-跟讀+講解-國學啟蒙讀物02:08來自欣欣說國學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周南》之國十一篇,凡十四章、一百五十九句;《召南》之國十四篇,凡四十章、一百七十七句。二《南》之詩,起於《關雎》而至於《麟趾》,則德化之入人者深也。又於《鵲巢》而及《騶虞》,則恩澤之及物者廣矣。蓋以誠心正意之不息,而久則燻蒸管澈,自有不能已者,非智力之私所能及也。南方之國,閨門之教,皆因文王后妃之化,以成俗尚之美矣。「雅」者,正也,正樂之歌。其篇本有小大。
  • 品牌大師任立:國學應用貴在借鑑發展而非拘泥守舊
    ——摘自任立《新領軍》  中國傳統文化,應當把它看作是一種思維方式和工具,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所以不可以死搬教條,更不可拘泥於古文原典在當時所表達的語義和情境,必須要能夠「借用」其觀點、思路、方法和概念,活學活用,服務於現代市場經濟。
  • 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去世 享年84歲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11月12日,臺灣著名學者、國學大師曾仕強的微信公眾號發布訃告,稱曾仕強已於11日晚在臺灣安詳辭世,享年84歲。 曾教授被譽為「中國式管理之父」,著有《易經的奧秘》、《中國式管理》、《胡雪巖的啟示》等作品。而最讓大家熟悉的,則是他早年在《百家講壇》中的演講。
  • 中國現代國學大師起名排行-中國知名的十大國學大師名單
    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闢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夫人唐篔,是臺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因其身出名門,而又學識過人,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 ——紫微大師的國學情緣
    ——紫微大師的國學情緣「 「紫微鬥數」你了解嗎,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它,它又蘊含了哪些人生智慧?近日,我們走訪了臺灣紫微達人大師莊老師(明正),聊一聊他和他的紫微故事。莊老師精通周易及紫微鬥數,發明人工智慧測算軟體,讓用戶能夠在網絡上就能查詢自己的先天個性及命運。目前已有千萬網友測算使用,幫助他們尋找幸福,運用紫微鬥數文化改變生活質量,還能幫助你化解厄運,對於風水命理之判斷既快且準,往往一針見血,疑難盡釋。來到位於上海松江莊老師的家中,氣定神閒又穩重幹練,是給我們的第一印象,飽滿的精神氣中提煉出的是對人生和生活的感知和感悟。
  • 臺灣學者傅佩榮:30歲讀儒家,40歲讀道家,50歲讀《易經》
    遺憾的是,在當前的國學熱中,亂象迭出:不懂裝懂的偽國學大師屢見不鮮,淺嘗輒止的「皮毛」國學普遍存在,各種版本的國學著作也是良莠不齊……讓人不知從何讀起!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個嚮導,一個既能正確理解古代經典,不曲解古人,不誤讀文本,又能用深入淺出的方式,指引我們推開國學大門「登堂入室」的人。
  • 通訊:廈門長庚護理院讓臺灣養老經驗落地大陸
    中新社廈門12月10日電 題:廈門長庚護理院讓臺灣養老經驗落地大陸  作者 陳悅 黃菊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德銘訪臺首站即於9日赴桃園林口的長庚醫院、長庚養生文化村參訪,了解臺灣醫療與養老情況。在與臺灣一水相連的廈門,廈門長庚醫院已於今年設立了養老機構長庚護理院,令臺灣養老經驗在大陸落地開花。
  • 臺灣國學大師傅佩榮來深與莊子對話
    深圳新聞網  訊(記者羅秋近)4月26日下午5:30,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傅佩榮先生在臺灣有著「國學大師」之稱。此前,他曾受邀於北京電視臺《養心堂》欄目邀請等多家強檔節目,開壇設講。《莊子》一書闡發的人生智慧直到今天依然充滿生機,可以給予我們許多寶貴的啟示,其中許多有趣的寓言故事,如螳螂捕蟬、庖丁解牛、莊周夢蝶等等,更是早已成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 訪國學大師徐詠畯——婚姻美滿的智慧
    本網1月15日訊 易學名家徐詠畯大師於庚子年末到訪祖國,筆者有幸採訪到徐老師,這一年來諮詢的客人問及最多的,除了事業就是婚姻。筆者請教大師,以國學智慧的角度,如何擁有一個美滿的婚姻?徐老師說,對婚姻有困惑應儘早求問,避免糊塗錯選影響一生。
  • 陳曉東迎娶護士女友 承認奉子成婚(組圖)
    陳曉東迎娶護士女友 承認奉子成婚(組圖)   38歲的陳曉東昨日在香港擺婚宴,迎娶比自己年輕12歲的臺灣護士女友王妤嫻,他們在位於香港環球貿易廣場的龍璽酒家舉辦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