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愛自己的孩子?
有人會說,是情親唄。
有人會說,動物都愛自己的孩子呀。
同樣是情親,人們更愛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父母親就差一些。
有人說,孩子本身就可愛,現在人們也有許多人喜愛貓狗等寵物。
想準確的認識這個問題,我們要明白生命的本質,生物基因的本質。
人的生命的本質就是運動形式,我們要明白,運動形式屬於信息的範疇,所以,人的生命、動物的生命,核心只是一組演化的信息而已。
人的身體、動物的身體,只是信息的載體而已。是人生命外在的東西,人生命內在的核心是運動形式,是大腦中帶電粒子的運動形式,是思想意識,屬於信息的範疇。
動物、人的身體到了一定時間會死亡,而人的孩子,可以遺傳、繼承自己很多信息,這個就是人愛自己孩子的根本原因。
動物愛自己的孩子,是寫在生物的基因裡面的,因為倘若基因裡面沒有愛孩子的信息,動物不愛孩子,生命就不會延續下去。
這個跟動物的xing愛可以獲得愉悅的感覺是一樣的道理,目的就是為了延續自己的種族。這是一個自然規律,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人的本質是自私的,人的基因也是自私的,所有動物都是自私的,動物的基因也是自私的。
人追求物質財富和權力,可以獲得更多的體驗、感覺,豐富自己的人生,可以獲得更多、更好的伴侶,通過孩子,把自己的基因信息傳承下來。
愛自己子女,既有對自己作品的欣賞,本質上還是愛自己。
人類的幼體獨立生存能力幾乎為零,原始社會孩子的存活率就更低了,父母必須用盡全力照顧孩子,才能讓孩子存活下來。
在這個過程中,不愛孩子的人,他們的孩子死亡率過高,於是被進化論淘汰了。活下來的都是天生擁有「愛孩子」基因的人。
《自私的基因》是英國學者理察·道金斯創作的科普讀物,首次出版於1976年。
作者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從基因的層面來講,人生來就是自私的。
基因的基本特性就是「自私」。道金斯認為,基因為達到生存目的會不擇手段。
比如,動物照料它的後代,愛它們的後代,看起來是一種本能。但實際上是受基因控制才有這種行為,動物照料後代的行為完成自身的複製,從而使其自身種族得以生存、延續。
顯然,所有在生物個體愛它們的後代,均是基因自私的結果。基因唯一感興趣的就是不斷重複地拷貝自身,以便在進化過程中爭取最大限度地生存和擴張。
由於基因掌握著生物的「遺傳密碼」,所以一切生命的繁殖演化和進化的目的,最終都歸結於基因的「自私」。
從生命、基因的核心是信息的角度來將,人的生命的本質就是努力擴散自己的信息。
在空間中的擴散,就是努力傳播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在時間上的擴散,就是通過孩子來擴散自己的遺傳信息,通過文化來影響下一代。
有人研究發現,蒙古的成吉思汗留下的後代基因是全球最多的。但這個是通過暴力、血腥來傳播的。
道金斯認為,生物的個體和群體只是基因的臨時承載體,只有基因【核心是信息,是運動形式】才是永恆的。
基因既是遺傳的基本單位,也是自然選擇的基本單位。由於基因自私的本質,它們控制了生物的各種活動和行為,目的就是為了使基因本身能更多、更快地複製,只要能達到這一目的,基因是無所而不用其極的。
不同的基因組合在一起,是基因之間的一種互相利用,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複製。不同的生物運載著不同的基因組合、好的組合使所包含的基因都能成功地擴增,承載這些基因組合的生物也能興旺發達。
而不好的組合會導致所包含的基因的擴增不那麼成功,承載這些基因組合的生物也會衰亡。這就從基因的自私性這一方面說明了生物的興衰史,亦即生物的進化。
「自私的基因」的觀點同樣能說明很多生物的排他性、競爭性、爭鬥性的行為。
基因不完全是自私的,有時候也能夠表現出利他行為。
在「利己」與「利他」兩種選擇中,哪一種能更多的使基因生存、複製、擴散,生物就會選擇哪一種。
《自私的基因》出版後,全球銷量超過100萬冊,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自私的基因」成了英語中的一個固定詞組。
作者理察·道金斯受到很多人的指責,因為很多人不相信人的本質是自私的,更不相信一切生命的本質是自私的。
由於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高度合作,很多人、很多場合下表現出利他的行為,也就是表現出無私的行為。
人的自私給人醜陋的感覺,人的無私,給人善良、美好的感覺。
我們怎麼能夠認識人的自私和無私行為的矛盾性,人的本質到底是自私的還是無私的?
在我們的社會裡,我們很多人不能相信人的本質、生命的本質是自私的,特別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與這種觀點截然相反。
中國的傳統是反對人的自私的,一直到現在,中國社會大部分人仍然認為人的自私是人的最主要缺點,認為自私是貶義詞。中國傳統文化甚至認為人的自私和欲望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我認為,自私是中性詞,人的自私是人的根本特性,人的自私存在是客觀的、合理的,並且,假如人沒有自私的話,社會就亂了套。
人如果沒有了自私,人人都把東西隨便送給別人,人人都可能在為別人幹活,整個社會體系就會崩潰,可以設想一下社會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混亂狀態。
人正是有了自私,才努力工作,滿足於自己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只要手段合理,不損害別人的利益,我認為人的自私是合理的、正常的。
不過,應當承認,人的無私的確存在,人有時候、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可以表現為無私。但是,我認為,人無私是人的自私的一種表現,無私只是自私擴大了自我的結果。
人有時候為了國家的利益,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個是由於這個人把自己和自己的國家融為了一體。
比如,抗日戰爭中,一個八路軍戰士被日本人抓住,日本人要求他帶路去消滅其他八路軍戰士,這個戰士知道拒絕就意味著自己的死亡,但是,他仍然拒絕了日本人的要求。
這個八路軍戰士的無私是把自己和中國國家融為一體了。如果日本人和我們一道,和某一些壞的外星人作戰,這個八路軍戰士幫助了日本人,他的無私又擴大到把自己和我們這個地球上所有的人融為一體了。
人在原始社會中都是自私的,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甚至不惜殺死另外一個原始人。很多考古學家發現,有很多原始人死的時候後腦遭到破壞,這個是由於受到別的原始人的攻擊,被吃掉後腦的原因。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與人之間需要頻繁的分工合作,從而人必須要在某些場合下表現為無私的一面。
現代社會,文化、科學、經濟----各種活動的分工,人與人之間的分工、相互合作更加的明確,人的無私表現的更加的重要。
但是,一個社會過分的強調人的無私。過分的壓制人的自私,這個社會也是有問題的。
我們要認識到,人的本質,一切生命的本質都是自私的,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表現為無私,是把另一個人當做是自己一夥的,才表現出無私。
人愛自己的孩子,只是基因自私的結果而已。其他的一切只是自私基因的延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