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強調自私動機,但是不思考自私的動機,行為,結果,能統一嗎?
很多人讚美無私,不研究無私的動機,行為,結果,怎樣才能統一。
父母用滿足一切的無私奉獻慣縱養出來了孩子的自私人性,產生自私動機,自私動機產生的自私行為有兩種。
一種是各顧各自私,比如什麼都不做的啃老族,因為各顧各自私,寸步難行,所以什麼都不做,結果必然是自己失敗。
一種是狗仗人勢仗勢欺人結黨營私的群體互相狼性競爭,對內就不能狼性競爭,而是靠更公平競爭凝聚力,一致對外狼性競爭。如果對內狼性競爭,對外公平合作互利互惠,內部變成一盤散沙,集體都會被其他群體吃掉。結黨營私行為結果必然是群體性的狗仗人勢仗勢欺人互相狼性競爭,互相兔死狗烹。
無私奉獻的動機,產生了無私奉獻慈善行為,比如父母絕對的無私奉獻,結果必然是養出來個絕對自私的啃老族,有些慈善家的個人無私奉獻,縱容了別人的自私,被逼得自殺。
大公無私的動機,產生了大公無私的行為,是相對個體與相對整體的能量輸出與能量吸收的動態平衡互動關係過程,決定了相對個體與相對整體的存在和發展,所有相對個體的存在和發展就是自私,也是公。領袖的作用就是領袖掌握了這個價值關係,而且建立了這種社會關係,決定了大公無私的社會關係本質,領袖也是相對個體。
絕對自私是把這種相對個體與相對整體的能量動態平衡關係過程決定的價值,屬於了某個絕對個體人決定的價值,屬於了某個絕對個體人的個人崇拜價值。
絕對的公就會否定相對個體,把公變成烏託邦,或者是由少數人代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