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亮:沒覺得渠道搶了開發商營銷蛋糕 把自己做好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企業家

原標題:關於薪酬調整、渠道爭議、城市布局、市場預判……鬱亮這樣說

談到萬科的未來規劃,鬱亮始終強調說,萬科要當個好農民,換個外部說法就是,「做個時代好企業」。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豔豔

圖片來源|被訪者

「我們不預測天氣,預測天氣對農民沒有意義,把地種好是我們的唯一責任。」鬱亮說了這番話。大概,跟土地打交道,是房地產商和農民唯一共同的特點。

前者「種」的房子,後者種的是莊稼。中國大地上,陸陸續續「種」起了無數新樓房,房地產商的一舉一動,就牽動著在城市裡工作、生活的人們的心。

11月28日的萬科北方區域媒體交流會上,萬科高級副總裁兼北方區域執行長劉肖演講結束後,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從會場後面走到臺前。在場的所有記者都想聽聽鬱亮會講什麼,然而現場主持人卻要求,讓每個城市的媒體就本地情況提問一個問題,接下來,有意思的事發生了。

這次專場交流會,因此成了鬱亮對十幾個萬科城市總的一次現場考核。某個城市的媒體拋出問題,隨即鬱亮拉出對應城市的城市總回應提問,他再做補充。從這些城市總的現場回應看來,他們事先並不知道會有這麼一出,有些回答過於倉促。而鬱亮本人的補充回答,也顯示了他對很多城市的情況頗為了解,他發現大連有很多坡,因此出跑步人才;他發現石家莊的城市空氣環境改善了很多;他發現瀋陽乃至東北整體的營商環境在改善。他說,萬科到了東北後就再也沒有離開。

萬科「種」下的房子畢竟是要賣給人的,人是要居住的,要發展的。所以,鬱亮表示,「我們在一個城市是否加大投資力度,是否看好未來,主要看是否有實體經濟的機會,是否不斷有年輕人加入,如果是,那麼,我們一定會加入。」

在臺上,鬱亮誠懇地說,「未來年輕人是最寶貴的資源,如果一個城市不遺餘力給年輕人創造發展條件,一定有機會。」

給年輕人創造發展機會,似乎是鬱亮看重的。在他看來,城市缺少的並不是土地,哪怕是中國的大城市,依然有進一步開發的空間,他分享了一個數字,「北京開發了不到10%面積,深圳開發了46%面積,廣州開發了不到10%面積,而東京超過了60%面積。所以我們還有提升空間。」

當城市越來越大,就急需解決交通擁堵問題。在鬱亮看來,「東京模式」可以借鑑,「目前我國特大城市的軌道交通分擔率還不高,東京的軌道交通分擔率達到了80%。軌道交通不僅解決點對點交通的問題,解決了地面交通的問題,還會為沿線提供高密度的集辦公、休閒、消費一體的綜合性社區,涵蓋各類功能,不再是單純的居住、單純CBD、單純的辦公,互相隔離。」

2013年,鬱亮提出萬科要從傳統住宅開發商向城市配套服務商轉型,4年後的2017年,鬱亮給「城市配套商」加了一個註腳,做「美好生活場景師」。兩年後的今天,鬱亮還在思考,萬科能給城市的美好生活提供什麼支持?萬科能從城市發展中找到什麼機會?

以及,萬科要做到「美好生活場景師」,其自身組織架構該如何進化與變革?

「萬科要建設矢量組織、冠軍組織和韌性組織。」自2018年底鬱亮提出這個目標後,作為組織變革的一部分,近期,萬科新一輪職級工資體系重構在各事業部逐步落地,新體系涵蓋了所有員工,在職務層級進一步簡化的同時,員工薪酬體系加入了對崗位責任、投入程度和風險承擔的標準,隨著標準變化能夠進行隨時調整。具體是以往V1~V7七個職務層級,轉變為目前三個層級,即只有GP(核心合伙人)、SP(骨幹合伙人)、JP(合伙人)。

對於最近萬科進行的薪酬大調整,萬科集團副總裁周巍對《中國企業家》表示,薪酬調整是萬科組織架構調整的一部分,此次計劃為期兩年,且在一年前就已研究啟動,並於今年9月落地試驗。據透露,薪級體系由過去的28級擴展為50級,主要動作是下調基本工資,並將其加入績效工資中。

她對外界流傳「萬科變相降薪」的相關說法並不認可,她表示,員工薪酬有漲有降,總體上算60%~70%員工的收入是穩定的,20%左右員工是上漲的,只有10%的員工是降的。周巍坦言,這輪調整中,壓力最大且受影響最大的是如她一樣的「官」,而非一線員工,作為合伙人,「我們都要為結果負責」。

意在打破部門牆的薪酬結構調整,其中涉及到的內部張力和外界爭議又該如何處理?

就此問題,鬱亮回應《中國企業家》稱,不管漲薪降薪,還是要看企業,有的企業,漲薪也不一定能留住人。萬科的組織架構一直在調整,現在薪酬體系方面的三層架構,接下來還會繼續調。「我們所有的事都圍繞八個字,組織重構,事人匹配。」

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

談到萬科的未來規劃,鬱亮始終強調說,萬科要當個好農民,換個外部說法就是,「做個時代好企業」。萬科的業務遍布全國,每個城市的發展情況和發展階段都不一樣,在鬱亮看來,全國均衡布局,可以對衝風險,從而發展更均衡,哪怕一個機會被關閉,另一個機會就來了,機會和挑戰同時存在。「我們不抱怨天氣變冷,環境變差,要看到積極一面。有夕陽的行業,沒有夕陽的企業,我們要做好準備、迎接挑戰,活到最後。」

針對近期「渠道是否搶了開發商營銷蛋糕」相關話題,鬱亮對《中國企業家》稱,對於中國房地產市場來說,萬科是農民般的存在。「我沒覺得渠道搶了蛋糕,萬科已經搶了很多人的蛋糕,當然也允許別人來搶。對於外界來說,我們就是把自己做好,就像任正非一樣,美國再怎樣,也做好自己。」

看似鬱亮和萬科只關心如何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預測天氣」,也不怕別家來搶蛋糕。但恐怕誰也不會忘記,正是萬科第一個提出房地產進入「白銀時代」的預判的。

那麼,在「白銀時代」的生存邏輯是什麼呢?

「我每天看的就是項目的突發事件,產品力和服務力是我們在白銀時代需要加強的地方。」鬱亮說。

以下為交流會現場採訪(有刪減):

「住有所居」和「居者有其屋」

記者:關於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您在近期談到可以借鑑東京模式,如何真正落到實處?這個過程中,地產人應該做好什麼準備?

鬱亮:在我理解,長效機制最核心最重要是要解決「住有所居」和「居者有其屋」。住有所居指的是城市的絕大多數家庭,最終都應該獲得有尊嚴的基本居住條件。「居者有其屋」指的是城市的大多數家庭,最終都能擁有自己的基本住房。

但有人說中國人口多,比較難實現這兩個目標,所以,我經常舉東京的例子。

東京比北京人口多很多,面積比北京還小一點,但東京每個家庭有1.17套房子,人均1.7個房間,而且你們仔細看房價,東京市中心通勤一小時左右的範圍,房價每平方米1萬多,半小時左右是每平方米兩三萬。

所以東京給了很多參考,東京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一方面提高土地的開發效率,北京開發了不到10%面積,深圳開發了46%面積,廣州開發了不到10%面積,而東京超過了60%面積,所以我們還有提升空間;還有軌道交通建設問題,目前我國特大城市的軌道交通分擔率還不高,東京的軌道交通分擔率達到了80%。軌道交通不僅解決點對點交通的問題,解決了地面交通的問題,還會為沿線提供高密度的集辦公、休閒、消費一體的綜合性社區,涵蓋各類功能,不再是單純的居住、單純CBD、單純的辦公,互相隔離。

我希望呼籲一下,一方面在住有所居方面,解決好租賃問題,加強租賃供應的同時建立相應的規範和標準,同時要為解決租戶子女教育問題做準備;另一方面,在解決居者有其屋的問題上,在人才房、安居房的供應上,城市所需要的人才是多種多樣的,不只是北大、清華畢業的是人才,我覺得優秀的環衛工人、快遞小哥也是人才。

記者:今年開始,長租公寓市場出現不少「跑路」情況,其中面臨的困難能不能解決?集體租賃性質的房子,目前在北京的落地情況如何?

鬱亮:長租公寓目前的經營並不容易,這項業務賺不了大錢,但租購併舉是大趨勢,因此長租公寓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市場。

劉肖:北京長租公寓市場目前是「窄門」,但未來有很多路。現在有些不好的事情發生,但我們看好未來。過去幾年北京長租公寓市場有所下降,遇到了一些短期困難。但我特別看好長期,其實長期看好的因素和短期遇到的困難因素是一樣的。比如要把長租公寓做好,首先要有好的土地供應,現在北京集體用地供應出來了,計劃將來是供應50萬套,今年已經供應了10萬套,所以從土地供應上根本解決問題。

另外是長租公寓的成本,比如說電、停車等各種系統,北京也是看到了問題逐步去解決,現在有的項目車位配比政府給我們做了一些調整。另外長租公寓也需要有學區,未來的租賃費用也有所改變。把長租公寓做好,政府在努力,產業也在努力,也在努力增加土地供應,經營人才也越來越多,這幾個方面都在改善,所以我比較看好將來的發展。

萬科高級副總裁兼北方區域執行長劉肖。

記者:我想從購房者的角度問一個問題,您會勸身邊的朋友親戚有錢就買房嗎?

鬱亮:我從來不幹這個事,就像勸別人買股票,賺了錢還好,虧了錢,可能朋友都不再是朋友。投資具有偶然因素和運氣成分,因此我認為不要勸朋友(買房)。

年輕人去哪,萬科就一定去哪

記者:青島是萬科進軍山東的第一站,未來萬科在青島有什麼樣的產業布局和規劃願景?

曹江巍(青島萬科總經理):山東迎來了歷史機遇期。萬科也是多元化的產業結構,未來我們想在青島這次歷史機遇大發展過程中,多方面參與到青島的城市建設中。

鬱亮:萬科90年代初就到了青島,青島東部開發區第一張營業執照001是萬科。我們特別看重青島努力打造北方經濟中心的定位。每個城市如果有產業,就有年輕人加入,有產業,就會有中產階級產生,我們的業務就會有希望和機會。

我們希望青島在實體經濟方面,在製造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這樣未來發展後勁就會很大,它不需要走別人都走過的路,完全可以走自己的一條路,因為它的工業技術很多,還有人才和港口,還有很多原來優秀企業的基因。青島有很多優秀企業,希望從新的發展階段以後,除了老牌的明星企業,後起之秀也能升起。

記者:大家都說投資不過山海關,但實際上萬科的投資是過了山海關。您對未來瀋陽經濟發展怎麼判斷的?

肖勁(瀋陽萬科總經理):我在瀋陽5年,我深有體會,我覺得得分層次,一個是國家大戰略這塊,東北振興中央的計劃已經出臺了4年,逐步在落實。另外是自身的營商環境也發生了很多變化,我們都感覺營商環境在變好。東北算是一個窪地,不管是各種IP窪地,還是資金窪地,都爭著去投資,還有東北文化,我們也在做文創項目,相信也能做得很好。

鬱亮:我們對包括東北在內的每個地方都情有獨鍾。不但是瀋陽,萬科到了東北沒有離開過。

萬科內部有一個說法,叫「不怨天、不怨地,只怨自己不努力」,我們在東北做得不錯,而且我們明顯感覺到東北這幾年的進步與發展,所以這點上來說東北潛力仍然很大。其實我覺得每個地方都一定有機會,取決於你做事的方式是什麼樣。

對於萬科在東北這片土地,我們沒有覺得山海關的「關」存在。

記者:天津市場競爭比較慘烈,萬科一直致力於產品線的標準化,但是過分的標準化可能會導致一些產品個性化丟失,甚至會丟失一些客戶,還可能導致公司產品線在同一個區域板塊的競爭力不足。萬科如何應對這種問題?

盧冰(原天津萬科總經理):關於產品線的問題,現在對產品研究的方向不僅停留於戶型上,我們希望在二居、三居能有一個比較標準化的解決方案,除了戶型之外更多去強調功能的變化,這個標準化基本上能帶來一些效率和成本的優勢。

但太過標準會不會缺乏個性?我們也做了一些布局。這些選擇往往不是在戶型選擇上,而是在綜合項目上。再有就是對地庫、景觀、大門的回家動線,我們提出了不一樣的解決方案。

鬱亮:天津這邊也可能正好來到了轉型發展的當口。我們往往不會就某個階段情況就下定論。蹲下是為了更好地起立。萬科跟城市同步發展是什麼意思,就是高潮我們需要在,低潮我們也要在一起。

記者:您對山東目前房地產市場的容量和開發格局有什麼判斷?萬科未來幾年在濟南有沒有加大投資的機會?

鬱亮:萬科一年投資超過3000個項目,我沒有辦法去討論單個項目的投資。我們堅持一條原則,是跟城市同步發展。對照與城市同步發展,我們還有一句話叫跟客戶同步發展。我們在一個城市是否加大投資力度,是否看好未來,主要看是否有實體經濟的機會,是否不斷有年輕人加入,如果是,那麼,我們一定會加入。

未來年輕人是最寶貴的資源,如果一個城市不遺餘力給年輕人創造發展條件,一定有機會。

記者:萬科集團與大連政府籤訂了深化合作協議,接下來萬科會在大連有什麼樣的動作?

潘猛(大連萬科總經理):今年9月份我們和大連市政府做了深化協議,這裡面包括了科創、文創、體育產業鏈等資源的導入。

鬱亮:每個城市都處在各自的發展階段。萬科這麼多年深耕城市,得到一個結論,確實要均衡布局,這樣才在行業中得到穩健發展的機會。我在大連還有一點發現,有一次去大連跑步,沒想到大連坡這麼多,所以大連是出跑步人才的地方。

記者:這10年來萬科在煙臺主要在住宅產業深耕,有其他產業布局的打算嗎?

鬱亮:其實產業化布局和城市發展是同步的。例如物流,每個城市都需要物流,但是物流倉儲不需要建這麼多,這就涉及到布局規劃的問題。每個城市在不同發展階段所需要的房子、所需要的業務類型不一樣,我們圍繞城市發展做相關的事情,跟城市同步發展,城市需要做什麼我們配合做,我們可以略微領先,不能滯後,但是過於超前也不合適,所以我們會關注煙臺城市發展來布局。

記者:以經營穩健著稱的萬科,對未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如何預判?對石家莊市場有何考量?

鬱亮:我們不預測天氣,預測天氣對農民沒有意義,把地種好是我們的唯一責任。石家莊這幾年城市空氣環境好了很多,有如此的變化,我是沒有想到的。這是很難的工作,今天做到了,所以我覺得特別難得,也為我們的員工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記者:萬科有什麼遠期戰略和規劃?

鬱亮:我們的目標是當好農民,翻譯更好一點,就是做時代好企業。不同城市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但是兩條主線是非常清晰和明確的,一個是以客戶為中心,關注客戶的變化,還有就是與城市共同發展,因為城市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我們在全國布局比較均衡,所以整體發展可以更加均衡一些。要相信當一個機會被關閉的時候,那可能新的機會就來了。

深圳原來有很多工廠,現在那些工廠搬走了,又一批新的企業來了。所以機會和城市是同步存在的,我們沒有時間去預測天氣,我們永遠看到積極面在哪。因為我們背後還有一個邏輯,就是可能有夕陽的行業,但沒有夕陽的企業,一個企業只要做好,都有機會,我們要準備好迎接挑戰,活得好活得久。

相關焦點

  • 萬科主席鬱亮:「一根筋堅定看好房地產」
    鬱亮說過蘋果產品很偉大,但他不喜歡賈伯斯「現實扭曲立場」的觀點,這跟他喜歡用數目字有著深度的情結。10月17日,深圳,鬱亮與北方區域的媒體記者做了一場見面交流。鬱亮說,他特別關心人口問題,他特別強調萬科要「討好」年輕人,要做品牌年輕化。「有一個重要數據,我希望大家都記住,如今中國25歲以下年輕人比26~50歲的人少了1.39億,這個數字很大。
  • 眾盈時代:中小企業如何做好網絡營銷?
    如果企業不遵循網絡營銷,最終的結果也是淘汰。下面小編告訴大家中小企業如何做好網絡營銷?1、服務要好大多數企業認為網絡營銷最重要的是促銷,產品的促銷很重要。然而,在做促銷時,服務還是應該放在前面,如果你不注意顧客的服務,促銷效果也不會好,2、不搶風口網絡上的信息更新迭代數不勝數,所以許多營銷人員會跟隨當前的熱點,盲目地跟隨潮流,從而投入大量的推廣成本。然而不確定的營銷效果,會導致大量的成本浪費。所以這裡想說的是找到合適的渠道比「搶劫」渠道更重要。
  • 鬱亮反思過去3年發展太慢,萬科全員學習OKR
    那個從來不提業績目標的男人,終於覺得自己慢了。12月底,在萬科一年一度的大會上,那個一向剛強、倔強、敏銳的男人。鬱亮,對萬科的發展做出了反思。事實上,鬱亮每年的總結髮言,都會成為媒體蜂擁報導的重點,但今年靜悄悄就結束了。
  • 為什麼房地產開發商說房子很好賣,萬人搖,自己掛一年也賣不掉?
    有些朋友在問,為什麼房地產開發商說房子很好賣,萬人瑤,自己掛一年也賣不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究竟為什麼開發商的房子很好賣?自己的房子卻長時間賣不掉?一,為什麼房地產開發商說房子很好賣,萬人搖?關於我國的房地產市場一定要區分開,既有新房市場,也有二手房市場。
  • 2019年企業該如何做好網絡營銷
    2019年,對於很多企業來說,更是一個挑戰,那麼,2019年,我們的企業該如何做好網絡營銷呢?一方面,企業增長受到整體經濟環境的壓力。 2018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6.6%,增長率是近年來最低的。另一方面,中國的出生率已達到新的低點,人口規模的紅利幾乎達到頂峰。隨著網際網路設備——的核心網際網路出貨量繼續下滑,網絡人口規模分紅的收穫季節已成為過去時態。
  • 潛望|萬科鬱亮:「一根筋」走到底,撞了南牆也不回頭
    萬科集團董事長鬱亮說,萬科堅定看到房地產發展的潛力和未來,會「一根筋」走下去。 10月17日下午,萬科集團2020年北方媒體交流會,鬱亮一襲黑色運動裝亮相。胸前的四個紅色大字——「筋廠製造」格外醒目。
  • 鬱亮:萬科是一根筋,撞了南牆不回頭
    搖滾樂隊新褲子 《就是不妥協斯基》: 一根筋從來不會彎腰走路 碰到頭也不會哭 一根筋的真相 就是闖自己所想
  • 鬱亮:萬科「一根筋」,要趁年輕撞南牆
    萬科集團董事局主席鬱亮身著白色T恤,胸前印著「筋廠製造」,背後印有「沒有撤退可言」,一副運動裝扮上場,拋出「一根筋」論調。「一根筋」,這是繼「白銀時代」「活下去」之後,萬科(000002.SZ)新提出的戰略定調。用萬科的話語理解,即守好本分,在房地產領域一幹到底,即便撞了南牆也不回頭。鬱亮稱,萬科要討好「95後」,做品牌年輕化。更進一步的意思是,「要趁年輕撞南牆。
  • 水星家紡全鏈路數位化改造,開闢渠道營銷新航向
    在此戰略指引下,水星家紡對線上線下兩大系統,從組織、人員、投資、技術、市場化合作等諸多方面做了長期的準備、探索和實踐,在不斷推進企業整體運營效率提升的同時,為線上線下的融合運營、為實現全鏈路的數位化改造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 2021,數位化營銷五大走勢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2020-2021年的營銷走向,這句話是:廣告要對交易負責。 對於絕大多數企業而言,疫情之前只有「增長」的焦慮,而疫情之後是「活下去」的壓力。 年底了,搶在信息泛濫之前,聊一下我對2021年的營銷走勢判斷。 01從追求「品效協同」,到追求「長效ROI」 「品效合一」、「品效協同」的概念,已經被行業喊了好些年了。
  • 曹永梅談旺旺發展戰略:順應時代發展 發力多渠道營銷
    旺旺集團生產研發群總處長曹永梅在發言中介紹了旺旺在產品創新路上的發展格局,將結合現代飲食趨勢,順應時代發展,適時做出調整,多渠道營銷;她還指出,未來產品創新發展趨勢以及未來中國零售食品發展趨勢應結合大數據分析,中國零售食品發展仍處於處級階段。
  • 房地產又念「緊箍咒」,開發商降價超30%,炒房者出逃無門?
    原文:房地產又念「緊箍咒」,開發商降價超30%,炒房者出逃無門?房地產政策調控到下半年越見收緊,銀行收緊融資渠道,二套房利率再次上調,讓炒房者越來越沒有信心。房地產調控最受傷的除了炒房者,還有就是開發商,截止9月份,全國已有271家房企倒閉。開發商的日子苦不堪言,為了緩解資金危機,只能被迫降價甩賣,此時利好的,還是剛需購房者。
  • 自己在家做生日蛋糕
    今天是大寶貝的生日,為了孩子吃的健康和安全,決定在家自己製作生日蛋糕。於是在網上買回了蛋糕粉和動物奶油,中午就開始在家做蛋糕。具體方法如下:材料:雞蛋三個,低筋粉50克,玉米油10克,白糖40克,檸檬汁幾滴,玉米澱粉10克,牛奶50克。
  • 2021家居要做好家裝渠道:必知的13大家裝趨勢知識點
    時間:2021-01-07 14:40:34 瀏覽:1次 2021家居要做好家裝渠道必須要知道這13大家裝趨勢知識點:1.對家裝行業的本質認知從家居視角看家裝行業,家裝行業本質是一個
  • 左手事業右手家庭,這個寶媽如何做好AI內容營銷網站事業?
    人們喜歡旅行,喜歡分享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事情、食物和活動。這就是為什麼它是新的人工智慧算法研究人們行為和對話的最佳起點。我喜歡營銷和發現討論觀點/興趣的新方法。莫羅對算法和人們的行為充滿激情和興奮。我負責市場營銷,莫羅負責深度技術,我們決定讓我們的孩子和我們的初創公司一起成長。這是一個新的冒險的開始,需要兼顧家庭和事業。
  • 江小白攜手騰訊 加速全渠道營銷能力智慧升級
    通過整合雙方的優勢資源和能力,助力江小白進行戰略升級、戰術轉型,加速推動白酒行業全渠道營銷能力的智慧升級。  發布會上,江小白酒業董事長陶石泉表示,經過7年深耕,2018年江小白銷售額已突破20億元,拿到了年輕化和全國化兩張門票。騰訊廣告客戶總經理欒娜則稱:「騰訊願意化作一條河,融入到江⼩白下一個7年的徵程」。
  • 開發商在十一「黃金周」會大降價惠民嗎?專家4字說破
    不管是開發商,還是炒房投資客,抑或是數以億計的剛需購房者,都備受影響。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這其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大家普遍認為「賺錢最多」的地產開發商——當融資渠道被捏死之後,很多中小房企如大禍臨頭,今年截止到目前有近400家中小開發商申請破產倒閉就是最好的見證。
  • 沒渠道?沒人手?沒錢?都是藉口!主要原因是——你太懶!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自己根本都沒有真正去鋪過,然後 【聽別人說沒效果】 然後就不做了,可以看出這得多懶啊。當然還有一些創業老闆,招聘了一些渠道新手,眼看量上不來,帶著新招聘來的 【渠道負責人】 來諮詢的,會問一些為什麼沒量的問題,然後我一般大致都會問:你們是什麼App鋪了多少渠道……之類的問題,然後老闆會說:這塊由我們的渠道負責人負責,然後渠道負責人會裝逼的告訴我,我們鋪了大致有十個渠道,感覺沒啥效果,一些好的位置,都要錢,特別難推。我說渠道太少,至少要鋪四五十個。